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98245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属于化工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可供化工行业中静止设备用来防止固体物料在加料过程中出现“架桥”现象,同时还可以调节固体物料流量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包括转子、转轴、支撑架,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上并受到支撑;转轴上端为动力接收端,下端与转子连接;通过动力接收端接收外部动力来驱动转轴和转子的转动,转子与固体物料之间产生相应摩擦力,防止固体物料出现“架桥”现象;还包括升降调节机构,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可以调节转轴的伸缩,进而调节转子的升降,实现对固体物料流量的调节。本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配套性好、易于推广等特点。
【专利说明】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通常都伴随着固态危险化学物品的加料过程,而大部分静止的加料斗在进行固体物料加料时,由于物料本身为非连续相,且流散性差,因此物料极易被自身重量挤压形成拱形结构而堵塞排料口,即常说的“架桥”现象。一旦物料在加料斗中出现“架桥”现象时,将导致物料无法顺利排出,严重影响设备的生产效率。尤其在风险相对较大的化工行业,为了尽量减少因外在原因导致的一切危险因素,保证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对化工行业内的大多数设备都要求尽量静止,这就从根本上否绝了大多数的搅拌给料、振动给料以及体积式给料等传统给料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供化工行业中静止设备用来防止固体物料在加料过程中出现“架桥”现象,同时还可以调节物料流量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包括转子、转轴和支撑架;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上并受到支撑架的支撑,转轴的上端为动力接收端;转轴的底端与转子连接;还包括升降调节机构,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可以调节转轴的伸缩。
[0005]进一步的是: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为螺纹固紧调节结构。
[0006]进一步的是:所述升降调节机构为螺栓定位调节结构。
[0007]进一步的是:所述转子为回转体结构。
[0008]进一步的是:所述转子为圆锥形。
[0009]进一步的是:所述转子为圆柱形。
[0010]进一步的是:所述转子为纺锥形。
[0011]进一步的是:所述转子的表面上设置有浅沟槽。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子上端的动力接收端接收动力,驱动转轴转动,带动转子在加料斗中转动,转子表面与加料斗中固体物料产生相应的摩擦力,改变物料的受力情况,有效防止物料在加料过程中出现“架桥”现象;由于物料防“架桥”是通过转子实现,因此加料斗可以做成静止的设备,这样就能满足化工行业中对设备有静止要求的使用条件;并且还可以通过升降调节机构对转轴进行伸缩调节,进行对转子实现相应升降调节,这样可以调节转子与加料斗内壁的缝隙开口大小,最终实现对固体物料的流量调节。转子的表面上还可以设置一些浅沟槽,这样可以增大转子与固体物料的摩擦力,使防“架桥”效果更好。【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安装在加料斗中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采用螺纹固紧调节结构的升降调节机构在连接状态时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所示升降调节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17]图5为采用螺栓定位调节结构的升降调节机构在连接状态时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5所示的升降调节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为:转子1、转轴2、转轴上部21、转轴下部22、升降调节机构3、支撑架4、动力接收端5、浅沟槽6、旋转轴线7、固体物料8、加料斗9、排料口 10、固紧螺母11、螺栓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至图6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包括转子
1、转轴2和支撑架4 ;所述转轴2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4上并受到支撑架4的支撑,转轴2的上端为动力接收端5 ;转轴2的底端与转子I连接;还包括升降调节机构3,通过升降调节机构3可调节转轴2的伸缩。
[0022]如图2中所示,支撑架4安装在加料斗9上,转轴2通过支撑架4进行支撑,同时转轴2穿过支撑架4后插入固体物料8中;转子I与转轴2的底端连接,并与加料斗9的壁面有一定的缝隙开口,固体物料8通过上述缝隙开口后到达排料口 10,经排料口 10最终排出加料斗9。升降调节机构3可以对转轴2进行伸缩调节,进而实现对转子I的升降调节,这样就可以对上述缝隙开口的大小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固体物料8的流量调节。
[0023]支撑架4可以是由多根支撑杆拼架而成,也可以是盖状的结构,还可以是拱形结构,具体并没有严格限制,支撑架4的作用是起到对转轴2和转子I的支撑效果,同时允许转轴2可以绕旋转轴线7转动,因此只要满足此作用要求的支撑架4均可。通常为了方便对转轴2的伸缩调节,以及方便维修和安装等,支撑架4 一般为可开启的安装在加料斗9上。
[0024]另外支撑架4也可以安装在其它合适的位置上,例如直接安装在地面上。安装后转子I的位置应当位于排料口 10的正上方,这样才能起到最佳的防止物料“架桥”的效果也能最好的调节固体物料的流量。
[0025]转轴2的上端为动力接收端5,动力接收端5可以是转轴2的一部分,即与转轴2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与转轴2固定连接的一个部件。动力接收端5的作用是接收外部动力,将接收到的动力用来驱动转轴2和转子I的转动,其结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例如:当采用齿轮传动接收动力时,动力接收端5应该设置为相应的齿轮结构;当采用皮带传动接收动力时,动力接收端5应该设置为相应的皮带轮结构。另外也可以采用电动机直接驱动转轴2转动,将动力接收端5直接与电动机的联轴器连接,此时动力接收端5应该设置为相应的连接结构。
[0026]转子I与转轴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焊接或者其它方式,甚至可以将转子I和转轴2做成一体结构。转子I可以采用叶片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回转体结构;通常情况下,由于加料斗9 一般为锥形结构,为了使转子I在升降调节过程中能更好的调节物料的流量,通常优选转子I采用回转体结构。
[0027]进一步,转子I可以做成圆柱形结构、圆锥形结构、纺锥形结构或者其它形状的回转体结构,例如做成如图1中所示的圆柱形与圆锥形相结合的回转体结构。
[0028]升降调节机构3的作用是实现对转轴2的伸缩调节,进而实现对转子I的升降调节。通常将升降调节机构3设置在转轴2的中部位置,将转轴2分为转轴上部21和转轴下部22两个部分,通过转轴上部21与转轴下部22的配合来实现转轴2的伸缩调节。其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可采用螺纹固紧调节结构、螺栓定位调节结构或者采用滑槽定位调节结构等。
[0029]其中螺纹固紧调节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转轴上部21做成圆柱形,转轴下部22设置有可以供转轴上部21插入的凹槽,转轴下部22上设置有螺纹,且该螺纹具有一定的锥度,通过固紧螺母11与上述螺纹进行配合实现相应固紧连接。通过调节转轴上部21插入转轴下部22内的凹槽的深度来调节转轴2的伸缩。
[0030]螺栓定位调节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转轴上部21做成矩形长条,并设置多个定位孔,转轴下部22设置有可以供转轴上部21的矩形长条插入的凹槽,并且也设置有相应的定位孔,通过螺栓12将转轴上部21和转轴下部22的定位孔进行连接定位,通过调节转轴上部21插入转轴下部22内的凹槽的深度,并由定位孔进行调节定位,来调节转轴2的伸缩。
[0031]另外,由于转子I与固体物料8之间是通过摩擦力来防止物料出现“架桥”现象,为了进一步增加转子I与固体物料8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在转子的表面上设置一些浅沟槽6,使转子表面更加粗糙,可有效增加摩擦效果。浅沟槽6的分布可以是横向、竖向、斜向或者交错分布等,并不受限制。
[0032]本适配器装置可以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直接安装,其适配性好,可根据具体设备调整安装方式,并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权利要求】
1.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I)、转轴(2)和支撑架(4);所述转轴(2)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架(4)上并受到支撑架(4)的支撑,转轴(2)的上端为动力接收端(5);转轴(2)的底端与转子(I)连接;还包括升降调节机构(3),通过升降调节机构(3)可以调节转轴(2)的伸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3)为螺纹固紧调节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机构(3 )为螺栓定位调节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I)为回转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I)为圆锥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I)为圆柱形。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I)为纺锥形。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节流量的固体物料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I)的表面上设置有浅沟槽(6)。
【文档编号】B65D88/68GK203753692SQ201420148977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张华君, 王正森, 刘杰, 赵其林, 王登访, 董朝阳, 谢伟, 肖慈贵, 梁畅飞 申请人: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