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14300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包括底座(1)和套筒(2),所述底座(1)包括支撑部(11)和位于支撑部(11)上方的托架(12),所述支撑部(12)呈燕尾形、且与设置在船体上的燕尾槽滑动连接;所述托架(12)与所述套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筒(2)的上筒底(21)与所述托架(12)之间还设一弹性支承件(3),该装置在运输过程中支承超大集装箱时能避免因航行中产生的中拱中垂、扭曲等弹性变化引起的集装箱及固定锁的损坏,并能降低船体运动和震动给专用设备和集装箱带来的过载。
【专利说明】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支承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集装箱按所装货物种类分有干货集装箱、散货集装箱、液体货集装箱、冷藏箱集装箱,以及一些特种专用集装箱等,按总重分有30吨集装箱、20吨集装箱、10吨集装箱、5吨集装箱、2.5吨集装箱等。装船时,预先在船上搁置钢架或者底托架,然后将集装箱直接搁置在上面,再用底座锁固定住,一般情况下损坏集装箱或者固定锁的概率较小。但是,超大特种集装箱装与常规集装箱不同,其最大的集装箱尺寸为36.2*6.4*6.6米,重量为86.5吨,使用超大特种集装箱装运特种设备时,将有可能在运输过程因航行中产生的中拱中垂、扭曲等弹性变化而损坏集装箱及其贵重设备。
[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297415中公布了一种在集装箱的每个前隅角的地板支撑件,它包括:一个用塑料制成为一个单独结构的地板支座部分和密封隅角壁部分,所述底板支座部分适于支承所述底板的每个前隅角,而所述密封隅角壁部分联成一体地和垂直地从所述底板支座部分的两个隅角侧边向上延伸至一个高度并紧密地结合在集装箱构架的每根前柱的内侧壁上,从而将底板支撑件和每根前柱的接合处予以密封。该支撑件虽然起到了支撑集装箱的作用,并且有减震的效果,但是将该支撑件用于支撑超大特种集装箱时,有以下缺点:1、船体运动和震动给专用设备和集装箱带来的过载降低效果不明显;
2、航行中产生的中拱中垂、扭曲等弹性变化容易引起的集装箱及固定锁的损坏。


【发明内容】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该装置在运输过程中支承超大集装箱时能避免因航行中产生的中拱中垂、扭曲等弹性变化引起的集装箱及固定锁的损坏,并能降低船体运动和震动给专用设备和集装箱带来的过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包括底座和套筒,所述底座包括支撑部和位于支撑部上方的托架,所述支撑部呈燕尾形、且与设置在船体上的燕尾槽滑动连接;所述托架与所述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筒的上筒底与所述托架之间还设一弹性支承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下端固定设有一底托,所述底托位于托架的下方并沿径向向内延伸。
[0007]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上筒底的上面固定设有支承板。
[0008]优选地,所述底座、套筒、底托和支承板的材质均为42CrMo钢,所述弹性支承件的材质为天然橡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托架的顶部设一凹腔,所述弹性支承件的下端位于所述凹腔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
[0011]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该装置在运输过程中支承超大集装箱产生中拱中垂、扭曲等弹性变化时,底座相对于固定在船舶上的燕尾槽水平滑动,套筒相对于底座上下滑动,有效避免集装箱及固定锁的损坏;另外,通过弹性支撑件降低船体运动和震动给专用设备和集装箱带来的过载,很好的保护了集装箱及其装运的专用设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4]图3为图1的俯视图。
[0015]元件标号说明
[0016]I 底座
[0017]11支撑部
[0018]111 凹腔
[0019]12 托架
[0020]2 套筒
[0021]21上筒底
[0022]22 底托
[0023]23支承块
[0024]24透气孔
[0025]3 弹性支承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7]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0028]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见图1、图2和图3,包括底座I和套筒2,所述底座I包括支撑部11和位于支撑部11上方的托架12,所述支撑部12呈燕尾形、且与设置在船体上的燕尾槽滑动连接,运输过程中,该底座I可以水平滑移,吸收船舶在航行中产生的弹性变形及特种集装与船体的相对位移,同时承受抗压、拉伸和剪切强度;图1所示套筒2的外形优选为圆柱形,所述托架12与所述套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筒2的上筒底21与所述托架12之间还设一弹性支承件3,所述弹性支承件3的材质优选为天然橡胶,弹性最大压缩量为40毫米,并具有在许用压力范围内其压缩量与压力成线性比例的特性,因此,当该弹性支承装置负载时,整个套筒2可以向下移动,使用多个支承装置可以使特种集装箱的多个支撑点能够尽可能均匀的支承负载并缓冲船体运动和振动带来的过载。
[0029]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所述套筒2的下端固定设有一底托22,所述底托22位于托架12的下方并沿径向向内延伸,该底托22起限位作用,当弹性支承装置空载时,可以防止套筒2脱离底座I。上述底座1、套筒2和底托22的材质均优选为42CrMo钢,因为该钢的韧性、强度与耐腐蚀性均高于与同类碳素钢,适宜海运。进一步地,所述套筒2的上筒底21的上面固定设有支承板23,运输过程中,将集装箱放置在多个支承板23上,该支承板23的材料同样优选为42CrMo钢,可以承受抗压强度为70吨的重压。进一步地,所述托架12的顶部设一凹腔111,所述弹性支承件3的下端位于所述凹腔111内,固定了弹性支承件3的位置,防止其碰到套筒2的内壁。进一步地,所述套筒2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24,可以排出该弹性支承装置使用时产生的气体。
[0030]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3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和套筒(2),所述底座(I)包括支撑部(11)和位于支撑部(11)上方的托架(12),所述支撑部(12)呈燕尾形、且与设置在船体上的燕尾槽滑动连接;所述托架(12)与所述套筒(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套筒(2)的上筒底(21)与所述托架(12)之间还设一弹性支承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下端固定设有一底托(22),所述底托(22)位于托架(12)的下方并沿径向向内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上筒底(21)的上面固定设有支承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套筒(2)、底托(22)和支承板(23)的材质均为42CrMo钢,所述弹性支承件(3)的材质为天然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2)的顶部设一凹腔(111),所述弹性支承件(3)的下端位于所述凹腔(111)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船舶特种集装箱的弹性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一个透气孔(24)。
【文档编号】B65D90/12GK204038268SQ201420470047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0日
【发明者】蔡小平, 李方杰, 张涛, 汤建良, 荣延德, 赵明艳, 朱守冬 申请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