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45595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包括壳体、左传送机构、右传送机构、前拖架传送机构、后拖架传送机构,左传送机构包括左直流电机、左第一皮带、左第二皮带、左滚轮,左第一皮带套装在左第一、左第二、左第三主动滚轮上,左第二主动滚轮与左第二被动滚轮连接,左第三主动滚轮与左第三被动滚轮连接,左第二皮带套装在左第一、左第二、左第三被动滚轮上,右传送机构与左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一次最多可以摆放六排试管架,通过左、右传送机构和前、后拖架传送机构自动输送试管架,整个抽样过程不需要人为参与,完全自动,省时省力,效率高。
【专利说明】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尿液分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上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半自动尿液仪都是人工滴液到试纸条上然后放到半自动仪器上检测,人工滴液效率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误差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效率高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包括壳体、左传送机构、右传送机构、前拖架传送机构、后拖架传送机构,壳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底座、左、右顶板和盖板,左传送机构包括左直流电机、左第一皮带、左第二皮带、左滚轮,左直流电机安装在左顶板的底部,左滚轮包括左第一主动滚轮、左第二主动滚轮、左第三主动滚轮、左第一被动滚轮、左第二被动滚轮、左第三被动滚轮,左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左第一主动滚轮,左第二、左第三主动滚轮分别安装在左顶板的底部,左第一皮带套装在左第一、左第二、左第三主动滚轮上,左顶板底部安装左连接板,左第一被动滚轮安装在左连接板上,左第二主动滚轮与左第二被动滚轮连接,左第三主动滚轮与左第三被动滚轮连接,左第二皮带套装在左第一、左第二、左第三被动滚轮上,右传送机构与左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包括右第一皮带、右第二皮带、右直流电机、右滚轮,右直流电机安装在右顶板的底部,右滚轮包括右第一主动滚轮、右第二主动滚轮、右第三主动滚轮、右第一被动滚轮、右第二被动滚轮、右第三被动滚轮,右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右第一主动滚轮,右第二、右第三主动滚轮分别安装在右顶板的底部,右第一皮带套装在右第一、右第二、右第三主动滚轮上,右顶板底部安装右连接板,右第一被动滚轮安装在右连接板上,右第二主动滚轮与右第二被动滚轮连接,右第三主动滚轮与右第三被动滚轮连接,右第二皮带套装在右第一、右第二、右第三被动滚轮上,左顶板的左侧安装左侧板,左侧板内侧的后部安装左光电开关,右顶板的右侧安装右侧板,右侧板内侧的前部安装右光电开关,前拖架传送机构包括前拖架电机、前拖架主动滚轮、前拖架被动滚轮、前拖架皮带、前拖架,前拖架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前拖架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前拖架主动滚轮,前拖架被动滚轮安装在底座上,前拖架皮带套装在前拖架主动、被动滚轮上,前拖架包括前立板、前支撑头、前夹头,前立板左侧的顶部连接前支撑头,前支撑头的端部设置前挡条,前立板右侧的底部连接前L型板,前L型板上设置前夹头,前夹头夹在前拖架皮带上,前L型板上安装滚轮,底座内侧安装前轨道,滚轮在前轨道上滑动,后拖架传送机构包括后拖架电机、后拖架主动滚轮、后拖架被动滚轮、后拖架皮带、后拖架,后拖架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后拖架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后拖架主动滚轮,后拖架被动滚轮安装在底座上,后拖架皮带套装在后拖架主动、被动滚轮上,后拖架包括后立板、后支撑头、后夹头,后立板右侧的顶部连接后支撑头,后支撑头的端部设置后挡条,后立板的底部连接后L型板,后L型板上设置后夹头,后夹头夹在后拖架皮带上,后L型板上安装滚轮,底座内侧安装后轨道,滚轮在后轨道上滑动。
[0006]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左第一被动滚轮通过螺栓安装在左连接板上的通槽内,所述右第一被动滚轮通过螺栓安装在右连接板上的通槽内。
[0007]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左第二、左第三主动滚轮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左顶板的底部,右第二、右第三主动滚轮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右顶板的底部。
[0008]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左第二主动滚轮通过联轴器与左第二被动滚轮连接,左第三主动滚轮通过联轴器与左第三被动滚轮连接,右第二主动滚轮通过联轴器与右第二被动滚轮连接,右第三主动滚轮通过联轴器与右第三被动滚轮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前L型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滚轮,后L型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滚轮。
[0010]本实用新型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前拖架被动滚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底座上,后拖架被动滚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底座上。
[0011]本实用新型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一次最多可以摆放六排试管架,通过左、右传送机构和前、后拖架传送机构自动输送试管架,整个抽样过程不需要人为参与,完全自动,省时省力,效率高,误差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的整体立体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的俯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中左顶板和左传送机构的立体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中左顶板和左传送机构的仰视立体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中前、后拖架传送机构的立体图;
[0018]图6为前拖架传送机构中前拖架的立体图;
[0019]图7为后拖架传送机构中后拖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包括壳体1、左传送机构、右传送机构、前拖架传送机构、后拖架传送机构,壳体I包括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的底座11、左、右顶板12、13和盖板14,左、右顶板12、13分别安装在底座11顶部,盖板14安装在底座11的前侧和左、右侧。
[0021]结合图3、4所示,左传送机构包括左直流电机21、左第一皮带22、左第二皮带23、左滚轮,左直流电机21安装在左顶板12的底部,左滚轮包括左第一主动滚轮24、左第二主动滚轮25、左第三主动滚轮26、左第一被动滚轮27、左第二被动滚轮28、左第三被动滚轮29,左直流电机21的输出轴上安装左第一主动滚轮24,左第二、左第三主动滚轮25、26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左顶板12的底部,左第一皮带22套装在左第一、左第二、左第三主动滚轮24、25、26上,左顶板12底部安装左连接板15,左第一被动滚轮27通过螺栓安装在左连接板15上的通槽16内,螺栓可在通槽16内转动,以减小摩擦。左第二主动滚轮25通过联轴器17与左第二被动滚轮28连接,左第三主动滚轮26通过联轴器18与左第三被动滚轮29连接,左第二皮带23套装在左第一、左第二、左第三被动滚轮27、28、29上。
[0022]右传送机构与左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包括右第一皮带71、右第二皮带72、右直流电机、右滚轮,右直流电机安装在右顶板13的底部,右滚轮包括右第一主动滚轮、右第二主动滚轮、右第三主动滚轮、右第一被动滚轮、右第二被动滚轮、右第三被动滚轮,右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右第一主动滚轮,右第二、右第三主动滚轮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右顶板的底部,右第一皮带71套装在右第一、右第二、右第三主动滚轮上,右顶板13底部安装右连接板,右第一被动滚轮通过螺栓安装在右连接板上的通槽内,螺栓可在通槽内转动,以减小摩擦。右第二主动滚轮通过联轴器与右第二被动滚轮连接,右第三主动滚轮通过联轴器与右第三被动滚轮连接,右第二皮带72套装在右第一、右第二、右第三被动滚轮上。
[0023]左顶板12的左侧安装左侧板6,左侧板6内侧的后部安装左光电开关7,右顶板13的右侧安装右侧板8,右侧板8内侧的前部安装右光电开关(图中未示出)。
[0024]结合图5、6所示,前拖架传送机构包括前拖架电机31、前拖架主动滚轮32、前拖架被动滚轮33、前拖架皮带34、前拖架35,前拖架电机31安装在底座11上,前拖架电机31的输出轴上安装前拖架主动滚轮32,前拖架被动滚轮33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底座11上,前拖架皮带34套装在前拖架主动、被动滚轮32、33上,前拖架35包括一体制成的前立板36、前支撑头37、前夹头38,前立板36左侧的顶部连接前支撑头37,前支撑头37的端部设置前挡条39,前立板36右侧的底部连接前L型板40,前L型板40上设置前夹头38,前夹头38夹在前拖架皮带34上。前L型板40上通过螺栓安装滚轮41,底座11内侧安装前轨道42,滚轮41可在前轨道42上滑动。
[0025]结合图7所不,后拖架传送机构包括后拖架电机51、后拖架主动滚轮52、后拖架被动滚轮53、后拖架皮带54、后拖架55,后拖架电机51安装在底座11上,后拖架电机51的输出轴上安装后拖架主动滚轮52,后拖架被动滚轮53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底座11上,后拖架皮带54套装在后拖架主动、被动滚轮52、53上,后拖架55包括一体制成的后立板56、后支撑头57、后夹头58,后立板56右侧的顶部连接后支撑头57,后支撑头57的端部设置后挡条59,后立板56的底部连接后L型板60,后L型板60上设置后夹头58,后夹头58夹在后拖架皮带54上。后L型板60上通过螺栓安装滚轮61,底座11内侧安装后轨道62,滚轮61可在后轨道62上滑动。
[0026]本实用新型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0027]装有试管的试管架10放在左顶板12后侧位置,一次可放置六排试管架,当左光电开关7检测到有试管架10放置时,左直流电机21启动,带动左第一、第二皮带22、23运动,从而带动试管架10向前移动,当试管架移动到前拖架35位置时,前拖架35上的前支撑头37勾住试管架10,同时前拖架电机31启动,前拖架皮带34开始运动,带动前拖架35向右移动,当试管架移动到最右端时,右光电开关检测到试管架,右直流电机启动,带动右第一、第二皮带71、72运动,从而带动试管架10向后移动,当试管架10移动到后拖架55位置时,后拖架55上的后支撑头57勾住试管架10,同时后拖架电机51启动,后拖架皮带54开始运动,带动后拖架55向左移动,仪器主体上的红外扫描机构(图中未示出)检测到试管后开始依次抽样,抽样完的试管架最后又移动至左边起始位置。
[0028]本实用新型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一次最多可以摆放六排试管架,通过左、右传送机构和前、后拖架传送机构自动输送试管架,整个抽样过程不需要人为参与,完全自动,省时省力,效率高,误差小。
[002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左传送机构、右传送机构、前拖架传送机构、后拖架传送机构,壳体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底座、左、右顶板和盖板, 左传送机构包括左直流电机、左第一皮带、左第二皮带、左滚轮,左直流电机安装在左顶板的底部,左滚轮包括左第一主动滚轮、左第二主动滚轮、左第三主动滚轮、左第一被动滚轮、左第二被动滚轮、左第三被动滚轮,左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左第一主动滚轮,左第二、左第三主动滚轮分别安装在左顶板的底部,左第一皮带套装在左第一、左第二、左第三主动滚轮上,左顶板底部安装左连接板,左第一被动滚轮安装在左连接板上,左第二主动滚轮与左第二被动滚轮连接,左第三主动滚轮与左第三被动滚轮连接,左第二皮带套装在左第一、左第二、左第三被动滚轮上, 右传送机构与左传送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包括右第一皮带、右第二皮带、右直流电机、右滚轮,右直流电机安装在右顶板的底部,右滚轮包括右第一主动滚轮、右第二主动滚轮、右第三主动滚轮、右第一被动滚轮、右第二被动滚轮、右第三被动滚轮,右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右第一主动滚轮,右第二、右第三主动滚轮分别安装在右顶板的底部,右第一皮带套装在右第一、右第二、右第三主动滚轮上,右顶板底部安装右连接板,右第一被动滚轮安装在右连接板上,右第二主动滚轮与右第二被动滚轮连接,右第三主动滚轮与右第三被动滚轮连接,右第二皮带套装在右第一、右第二、右第三被动滚轮上, 左顶板的左侧安装左侧板,左侧板内侧的后部安装左光电开关,右顶板的右侧安装右侧板,右侧板内侧的前部安装右光电开关, 前拖架传送机构包括前拖架电机、前拖架主动滚轮、前拖架被动滚轮、前拖架皮带、前拖架,前拖架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前拖架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前拖架主动滚轮,前拖架被动滚轮安装在底座上,前拖架皮带套装在前拖架主动、被动滚轮上,前拖架包括前立板、前支撑头、前夹头,前立板左侧的顶部连接前支撑头,前支撑头的端部设置前挡条,前立板右侧的底部连接前L型板,前L型板上设置前夹头,前夹头夹在前拖架皮带上,前L型板上安装滚轮,底座内侧安装前轨道,滚轮在前轨道上滑动, 后拖架传送机构包括后拖架电机、后拖架主动滚轮、后拖架被动滚轮、后拖架皮带、后拖架,后拖架电机安装在底座上,后拖架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后拖架主动滚轮,后拖架被动滚轮安装在底座上,后拖架皮带套装在后拖架主动、被动滚轮上,后拖架包括后立板、后支撑头、后夹头,后立板右侧的顶部连接后支撑头,后支撑头的端部设置后挡条,后立板的底部连接后L型板,后L型板上设置后夹头,后夹头夹在后拖架皮带上,后L型板上安装滚轮,底座内侧安装后轨道,滚轮在后轨道上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第一被动滚轮通过螺栓安装在左连接板上的通槽内,所述右第一被动滚轮通过螺栓安装在右连接板上的通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第二、左第三主动滚轮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左顶板的底部,右第二、右第三主动滚轮分别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右顶板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第二主动滚轮通过联轴器与左第二被动滚轮连接,左第三主动滚轮通过联轴器与左第三被动滚轮连接,右第二主动滚轮通过联轴器与右第二被动滚轮连接,右第三主动滚轮通过联轴器与右第三被动滚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L型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滚轮,后L型板上通过螺栓安装滚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管架自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拖架被动滚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底座上,后拖架被动滚轮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底座上。
【文档编号】B65G15/22GK204223642SQ201420681896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陆建 申请人:北京华晟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