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585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瓶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容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液体洗涤剂、液体柔软剂、液状漂白剂等液状物的容器,通用合成树脂制的瓶容器。

若在现有的瓶容器中存在气体吸收性的内容物,则存在因顶部空间内的气体减少而使容器内的压力降低,由此引起容器变形的情况。

因作为在容器的上方残留的空间的顶部空间内的气体(gas)被吸收,顶部空间内减压至低于大气压的压力,由此,容器上会产生不期望的凹陷或变形。特别是在嵌合于口颈部而设置流出口(spout)且流出口具有在嵌合部或嵌合部附近鼓出的形状的流出口容器、或容器躯干部的肩部或肩部附近为较宽的形状的情况下,顶部空间内的气体的吸收量较大。

若陈列于门市的商品的容器产生这样的凹陷等,则会使商品的形象变差。关于该问题,除内容物为气体吸收性的情况以外,在注入高温的液体并密闭后,该液体被冷却的情况下也会发生。

提出有如下技术:试图通过改变躯干部的水平截面的表面侧的曲率与背面侧的曲率,刻意地设置对应于减压而变形的一侧的面,从而解决瓶容器的内部压力的减压所引起的变形的问题(专利文献1)。

另外,也提出有如下技术:通过在构成瓶容器的躯干部的正面及背面的侧壁的至少一方设置凹陷引导线,并且将该躯干部设为自底部及肩部朝向凹陷引导线逐渐缩小直径的形状,从而特定变形的部位,并将外观的降低抑制为最低限度(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94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324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6252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关于专利文献1的技术,由于必须改变表面侧的曲率与背面侧的曲率,因而容器的形状受到制约,例如对于表面侧与背面侧的形状对称的容器无法应用等。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设置横带状的肋,但该横带状的肋设置于减小曲率而容易变形的背面侧。

关于专利文献2的技术,若以覆盖凹陷引导线的方式贴附标签,则标签在凹陷引导线的位置不规则地变形,另一方面,若避开凹陷引导在线而贴附标签,则可贴附标签的范围受到限制。而且,专利文献2的凹陷引导线并非凹肋。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在挤压容器上设置肋的技术。但是,该肋为了提高容器的破坏强度而设置,且形成于容器的躯干部的相对向的一对面。

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课题的瓶容器。

本实用新型是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容器主体的瓶容器,该合成树脂制的容器主体具备具有开口部的口颈部、底部及躯干部,在上方具有上述口颈部,在下方具有上述底部,具备安装于上述口颈部的盖,该盖具备在安装于上述口颈部的状态下通过上述口颈部的内部而垂下至口颈部的下方的筒部。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述躯干部具有水平截面具有长轴方向及短轴方向的扁平的形状的瓶容器。上述躯干部具备自上述口颈部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扩展并下降的形状的肩部、内表面彼此在上述短轴方向上相对向的前壁及后壁、及位于上述长轴方向的两端的一对侧壁,在上述长轴方向上的一个侧壁侧,具有以自上述肩部遍及至瓶下部的方式形成的把持部。仅在上述前壁形成有凹槽,在上述前壁以覆盖上述凹槽的方式贴合有标签。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图,图1(a)为自第1侧壁侧观察的左侧面图,图1(b)为自前壁侧观察的正面图,图1(c)为自第2侧壁侧观察的右侧面图。

图2是表示将图1的高度T二等分的高度位置上的水平截面的模式水平截面图。

图3是图1(b)的III-III线截面图。

图4(a)~图4(c)是表示图1所示的瓶容器所使用的注出盖的图,图4(a)为侧面图,图4(b)为纵截面图,图4(c)为俯视图。

图5(a)及图5(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图,图5(a)为左侧面图,图5(b)为自前壁侧观察的正面图。

图6(a)及图6(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3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图,图6(a)为左侧面图,图6(b)为自前壁侧观察的正面图。

图7(a)~图7(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图,分别为自前壁侧观察的正面图。

图8(a)~图8(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图,分别为自前壁侧观察的正面图。

图9(a)~图9(d)是表示凹槽的截面形状的其它例的凹槽及其附近的截面图。

图10(a)及图10(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图,图10(a)为自前壁侧观察的正面图,图10(b)为C-C线模式截面图。

图11(a)及图11(b)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图,图11(a)为自前壁侧观察的正面图,图11(b)为D-D线模式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图,为自前壁侧观察的正面图。

图1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图,为自前壁侧观察的正面图。

图14(a)~图14(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盖的其它例的图。

图15(a)及图15(b)是变形量的测定方法的说明图。

图16(a)及图16(b)是表示把持部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瓶容器1(以下,也简称为容器1)具备容器主体2,该容器主体2具备具有开口部31的口颈部3、底部4及躯干部5。容器主体2在上方具有口颈部3,在下方具有底部4。口颈部3在上端具有开口部。

口颈部3形成圆筒状,在上端具有开口部31。口颈部3安装有盖,能够将容器主体2的内部密闭。安装于口颈部3的盖的构成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如图1所示的由具有注出筒82的注出盖80、及螺接于该注出盖80的计量盖86构成的盖等。底部4以可使瓶容器1在水平面上自立的方式形成。

在本说明书中,上方是在将容器主体的底部设置于水平面而使瓶容器自立时朝向铅垂方向的上方的方向,下方是在将容器主体的底部设置于水平面而使瓶容器自立时朝向铅垂方向的下方的方向。

躯干部5在容器主体2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口颈部3与底部4之间。如图2所示,躯干部5具有水平截面具有长轴方向X及短轴方向Y的扁平的形状。躯干部5具备:自口颈部3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扩展并下降的形状的肩部50、内表面a彼此相对向的前壁51及后壁52、及位于长轴方向X的两端的一对侧壁(第1侧壁53及第2侧壁54),在长轴方向X上的第2侧壁54(一个侧壁)侧,具有以自肩部50遍及至瓶下部的方式形成的把持部7。再有,在前壁51形成有由凹槽构成的水平凹槽6(凹肋)。第1侧壁53及第2侧壁54在躯干部5的周向上,形成于前壁51与后壁52之间。

前壁51、后壁52、与第1侧壁53及第2侧壁54的边界面可平缓地连接,也可经由具有较大曲率的边界面而连接。另外,也可经由如图1所示的棱线56、57而连接。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容器1中形成有用于握于手而把持容器的把持部7,在躯干部5形成有用于形成该把持部7的贯通孔(把持空间)71。把持部7形成用的贯通孔(把持空间)71以贯通躯干部5的筒状壁55连结前壁51与后壁52之间而形成。

如图2所示,躯干部5具有前壁51与后壁52的距离L1(外表面b彼此间的距离)小于与前壁51和后壁52对向的方向Y正交的方向X的左右的侧壁53、54彼此间的距离L2的扁平形状。为了可将躯干部5称为扁平形状,只要在把持部形成用的贯通孔71的高度方向中央的高度位置C7上,使一对侧壁间的距离长于前壁51与后壁52间的距离即可。

以下,也将与前壁51和后壁52对向的方向(短轴方向)Y正交的长轴方向X称为宽度方向X。

图2是表示将自底部4至口颈部3的高度T二等分的高度位置P上的躯干部5的水平截面的图,上述距离L1是否小于上述距离L2,在把持部7形成用的贯通孔71的高度方向中央部的高度位置C7上进行判断。

把持部7在躯干部5上自口颈部3周边的肩部遍及至瓶下部而形成。另外,躯干部5与把持部7夹着把持部形成用的贯通孔(把持空间)71而连接。为了可把持瓶,把持部7优选为具有刚性,另外,躯干部5具备把持部7存在瓶容器的前壁、后壁容易发生变形的课题。即,由于具有把持部,因而前壁、后壁容易变薄,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相关。瓶下部为自躯干部5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至底部的范围,图16(a)及图16(b)所示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均具备躯干部5的以自肩部遍及至瓶下部的方式形成的把持部7。这样,在本实用新型的瓶容器的“以自肩部遍及至瓶下部的方式形成的把持部”中,也包含自肩部朝向瓶下部延伸的把持部。

把持部7,其内部为中空,收纳于瓶容器1内的内容物的一部分也会进入至把持部7内。

前壁51与后壁52的外表面b彼此间的距离L1,优选为左右的侧壁53、54彼此间的距离L2的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下,另外,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以上。上述距离L1及上述距离L2在把持部7形成用的贯通孔71的高度方向中央的高度位置C7上进行测定。

躯干部5的高度方向上的具有把持部形成用的贯通孔71的范围,与形成具有强度的把持部7(把手)相应地其它部分的树脂减少,其成为前壁51及后壁52容易变形的原因之一,因而在贯通孔71的高度方向中央的高度位置C7上测定距离L1、L2存在合理性。

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躯干部5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前壁51及后壁52分别在与第1侧壁53之间具有第1棱线56,另外,在形成把持部7形成用的贯通孔(把持空间)71的与贯通躯干部5的筒状壁55的连接部具有第2棱线57。如图1(b)所示,第2棱线57在瓶容器1的正面视图中包围贯通孔(把持空间)71,且如图1(c)所示,延伸至第2侧壁54的下部。通过具备第1棱线56及第2棱线57,防止针对瓶内压减的变形,并且在后壁52发生变形的情况时变得不明显。

另外,躯干部5在上部具有自口颈部3的下端沿水平方向扩展并下降的肩部50,在前壁51与肩部50的边界及后壁52与肩部50的边界形成有上部棱线58。如图1(b)所示,上部棱线58在躯干部5的上部自第1侧壁53侧向第2侧壁54侧倾斜地延伸,第1棱线56在躯干部5的上部与上部棱线58连续。另外,如图1(c)所示,上部棱线58遍及前壁51的上部、第2侧壁54的上部及后壁52的上部而连续。

另外,在前壁51及后壁52各自的下部形成有阶部59。阶部59,前壁51及后壁52各自的外表面b在底部4的附近向容器1的外侧突出而形成。第1侧壁53与肩部50未夹着棱线而以凸曲面连续。

前壁51及后壁52,被第1棱线56、第2棱线57、上部棱线58及阶部59包围的范围的大致整个区域分别成为贴合标签的标签贴合面9。在图1中,以符号10A表示贴合于标签贴合面9的标签的形状及贴合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形成于前壁51的标签贴合面91,水平截面朝向容器的外侧以凸的圆弧状弯曲。形成于后壁52的标签贴合面92也同样的,水平截面朝向容器的外侧以凸的圆弧状弯曲。

从使可贴合的标签成为大型的观点及提高所贴合的标签的显示的目视辨认性的观点出发,标签贴合面9的水平截面的曲率半径优选为R40c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R100cm以上。上限优选为500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0cm以下。R为水平截面的曲率半径。

标签所占的面积S1相对于瓶容器的前壁的标签贴合面9的面积S2越大,则本实用新型越有效果。标签的占有率(%)优选为70~90%,更优选为70~80%。

标签的占有率(%)是以百分率表示贴合于前壁的标签贴合面9的标签的面积S1的、相对于该标签贴合面9的面积S2的面积比(S1/S2)的比率。

此处,前壁51及后壁52,在具有把手的扁平瓶中,在除把持部以外的瓶表面上,在由前后的二次曲面(标签面R40以上且R500以下)与侧面构成的截面上,成为二次曲面,且是与具有把手的面邻接的面。另外,在将瓶容器平面展开时,成为二次曲面(标签面R40以上且R500以下),是与具有把手的面邻接的面。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标签贴合面91,关于水平截面,朝向容器的外侧凸地弯曲,另一方面,关于高度方向(铅垂方向)的截面,形成直线状。即,标签贴合面91成为二次曲面。本说明书中所谓“二次曲面”是相互正交的2个轴中仅1轴弯曲的曲面。关于后壁52的标签贴合面92,也同样的,关于水平截面,朝向容器的外侧凸地弯曲,另一方面,关于高度方向(铅垂方向)的截面,形成直线状。即,标签贴合面92也成为二次曲面。

就缺乏伸长性的一般的标签也可美观地贴附的观点而言,优选为标签贴合面91、92分别为二次曲面。

再者,第1侧壁53及第2侧壁54,在水平截面上,弯曲的程度大于标签贴合面91、92。

在本实施方式的容器1中,为了抑制因容器内部的减压所引起的前壁51的变形,在躯干部5的前壁51的上述标签贴合面91形成有凹槽6。本实施方式中的凹槽6是使前壁51的外表面b以槽状凹陷而形成的凹槽,在容器主体2的高度方向上设置间隔而形成有多个。如图1(b)所示,各个凹槽6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水平横槽,多个凹槽6相互平行地形成。

凹槽6,遍及其长度方向的全长,深度d可为一定,槽的深度d也可自长度方向的中央部附近朝向两端部逐渐减小,另外,在深度朝向两端部逐渐减小的情况下,槽的底部也可在该两端部与其它部位的外表面b成为同一面。

就抑制因容器内部的减压所引起的变形等观点而言,形成于前壁的凹槽6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的任一者或两者以上。关于下述的倾斜凹槽6A、6B或间断凹槽的小凹槽61也相同。

作为凹槽6而设置的凹槽,深度最深的部分的深度d优选为1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mm以下,另外,优选为1mm以上且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mm以上且5mm以下。

另外,凹槽6的宽度W相对于上述深度d,优选为5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上,另外,优选为2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0%以下,另外,优选为50%以上且2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上且160%以下。

另外,凹槽6的宽度W优选为2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mm以上,另外,优选为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mm以下,另外,优选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mm以上且5mm以下。

另外,凹槽6的长度优选为上述距离L2的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下述的间断凹槽(6'、6A'、6B'),优选为小凹槽的合计长度为该范围。

凹槽6的长度优选为除把持部以外的容器宽度L5(参照图2)的40%~70%。

除把持部以外的容器宽度L5在将自底部4至口颈部3的高度T二等分的高度位置P上进行测定。

另外,凹槽6(凹槽),在以将自底部4至口颈部3的高度T五等分的方式以4个水平面在高度方向上将躯干部5分割成5部分时的中央的3个区域中可形成至少1个。

再有,凹槽6(肋)也可集中位于底部方向。例如,水平凹槽6(肋)可以不存在于如下区域中的方式进行定位,该区域是以将自底部4至口颈部3的高度T五等分的方式以4个水平面在高度方向上将躯干部5分割成5部分时的最上部的1个区域。

另外,凹槽6(凹槽),如图3所示,也可为具有底面及夹着该底面而位于上下的上下面的截面コ字形的槽,也可如图9(c)及图9(d)所示,为截面为圆弧状、或截面为V字形的槽,就抑制因容器内部的减压所引起的变形等观点而言,优选为截面为圆弧状的槽。

另外,形成于前壁51的凹槽6的合计长度优选为容器宽度L4的1.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倍以上。

容器宽度L4是将自底部4至口颈部3的高度T二等分的高度位置P上的左右的侧壁53、54彼此间的距离L2。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于前壁51的凹槽优选为沿着与容器主体2的高度方向线L3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谓与高度方向L3交叉,是指相对于高度方向线L3的倾斜角度θ为20~90°,优选为45°~90°。所谓高度方向线L3,是在容器主体的正面视图[参照图1(b)]中与底部4垂直的直线,如图5(b)及图6(b)所示,倾斜角度θ也在容器主体的正面视图中进行测定。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的凹槽6那样,设置于前壁51的凹槽更优选为沿着躯干部的周向进行延伸的水平凹槽。水平凹槽是相对于上述的高度方向线L3的倾斜角度θ为90~60°(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0~30°)的槽。更优选为水平凹槽相对于高度方向线L3的倾斜角度θ为90~70°(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0~20°)。图1所示的水平凹槽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5°以下,更具体而言为0°。

在本实施方式的容器1中,将后壁52设为与前壁51相比更容易变形,为了使因容器内部的减压所引起的变形集中于躯干部5的后壁52侧,在后壁52未形成设置于前壁51的水平凹槽6等凹槽(凹肋)。

再者,本实施方式的容器1的躯干部5及底部4,在前壁51形成有水平凹槽6,相对于此,在后壁52未形成水平凹槽6等凹槽,除该方面以外,具有相对于位于前壁51与后壁52之间的假想平面S面对称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的瓶容器1至少在形成有水平凹槽6(肋)的前壁51侧的标签贴合面91贴合标签而使用。另外,优选为在后壁52侧的标签贴合面92也贴合有标签。但是,在后壁52侧的标签贴合面92也可不贴合标签。

前壁51及后壁52、特别是其标签贴合面91、92是躯干部5中的面积最大的面,就目视辨认性的观点等而言,优选为显示商品名或内容物的说明等的标签贴合于这些面。

此处,在内容物为气体吸收性的情况下,或在注入高温的液体并密闭后该液体被冷却的情况下,容器的内压相较于外部大气被减压而容易发生变形。

关于该点,本实施方式的瓶容器1由于在前壁51形成有水平凹槽6(凹肋),因而在前壁51不易产生容器内部的减压所伴随的变形。而且,由于在后壁52未形成水平凹槽6等的肋,与前壁51相比更容易发生变形,因而因容器内部的减压所引起的变形集中产生于后壁52,由此进一步抑制了前壁51的变形。存在为了提高刚性而在前壁、后壁的两面进行容器的厚壁化或设置凸条肋的情况,但该情况下容器内部的减压并未消除。本技术中,后壁52与前壁51相比更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即使容器内部发生减压,容器也可保持稳定的形态。

因此,对于瓶容器1而言,在收纳有内容物的超级市场、便利商店、百货公司等店铺中的陈列架上,将贴合于不易变形的前壁51的标签朝向架的跟前侧,且将后壁52侧朝向架的里侧而进行陈列,由此可使顾客(消费者、预定购买者)所见的外观长时间保持美观。

再者,在躯干部的前壁51及后壁52的两方贴合标签的情况下,优选为贴合于不易变形的前壁的标签设为最大地显示商品名的标签,贴合于容易变形的后壁的标签设为记载有设计方面的重要性较低的成分显示等的副标签。

在躯干部的前壁51及后壁52也可使用收缩标签。特别是在较薄的收缩标签的情况下,由于会产生因容器的变形所引起的收缩标签面的皱褶,因而显示性会降低。根据本技术,可防止欲使用收缩标签进行显示的面的变形。

本实施方式的瓶容器1,在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3安装有由注出盖80及计量盖86的2个构件构成的盖8。在图1(b)中表示自口颈部3取下盖8的状态,在将盖8安装于口颈部3的状态(安装的状态)下,成为其一部分E进入至容器主体的躯干部5内的状态。

盖8具有嵌合于口颈部3的注出盖80、及以覆盖该注出盖80的注出筒82(流出口)的方式固定的计量盖86,注出盖80具备注出筒82及在与注出筒82之间设置间隔而形成的外筒83。

如图4所示,注出盖80具有针对容器主体2的连接裙部81、注出筒82、及围绕注出筒的外筒83。连接裙部81以自从外筒83的高度方向的中途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突出部的外周部垂下的方式形成,通过利用嵌着、螺接等公知方法将连接裙部81安装于口颈部3,而固定于填充有内容物的容器主体2。

注出盖80由自间隔板84向上突出的注出筒82、经由间隔板84而与注出筒82结合的外筒83构成,在注出筒82与外筒83之间形成有凹状的液体回收空间85,在液体回收空间85的底部设置有液体回收用的开口84a。另外,在注出筒82上形成有自其上端部到达液体回收用的开口84a的轴向的分离部(注出口切口)82a。外筒83在外表面具有螺纹83a,能够将计量盖86装卸自如地螺接。

注出盖80在固定于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3的状态下,形成液体回收空间85的底部的间隔板84所连接的外筒83的下端部及其附近延伸至连接裙部81的下端的下方,延伸至连接裙部81的下端的下方的上述外筒83的下端部及其附近E进入至容器主体2的躯干部5的内部。在注出盖80中,外筒83是通过口颈部的内部而垂下至口颈部的下方的筒部。通过口颈部的内部而垂下至口颈部的下方的部分优选为到达至口颈部的下端位置、即口颈部与躯干部的边界部,更优选为到达至口颈部的下端位置的下方而到达至躯干部5内。

在瓶容器1内收纳内容物的情况下,期待将内容物的量抑制为内容物的液面不与进入至躯干部5的内部的注出盖80的一部分E接触的量,但由于形成躯干部5的上部的肩部50是与口颈部3相比水平截面的面积急剧增大的部分,因而若以使液面位于口颈部3的下端的下方的方式设定液量,则残留于内容物的液面上的顶部空间(head space)的容积急剧增大。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瓶容器1,由于如上所述顶部空间的容积增大,因而因气体被气体吸收性的内容物所吸收而在躯干部所产生的凹陷或变形也容易增大。因此,关于仅在前壁51形成水平凹槽6等凹槽,使因内部的减压所引起的变形集中于后壁52,而抑制前壁51的变形的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势。

为了使内容物的液面不与进入至口颈部的下端部或躯干部的内部的注出盖80的一部分E接触,例如,盖开封前的内容液的液面在高度方向上与口颈部的下端相距10mm以上,优选为30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mm以上。

在经由注出盖80而自瓶容器1注出内容物时,在取下计量盖86的状态下使容器主体2倾斜。由此,内容物自注出筒82的周向上的与分离部82a相对向的部位即注出部P2流出。当将注出盖80固定于容器主体2时,以与把持部7对峙的方式将分离部82a(注出口切口)固定。即,以成为朝向把持部7侧、即第2侧壁54侧的状态的方式定位分离部82a(注出筒的注出口切口)而进行固定。

收纳于本实用新型的瓶容器的内容物优选为液状的内容物,例如可列举液体洗涤剂、液体柔软剂、液体漂白剂、洗发精、润丝精、液状食品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在将气体吸收性的液体设为内容物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瓶容器的优点变得更高。作为气体吸收性较高的液体,可列举以高浓度包含表面活性剂的液状洗涤剂。内容物中所含的表面活性剂可使用选自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中的1种以上,特别优选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关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在收纳有含有分子内具有环氧乙烷基、或环氧乙烷基/环氧丙烷基的表面活性剂的内容物的情况下,进一步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其中,在收纳有含有聚氧乙烯(平均加成摩尔数1~10摩尔)烷基醚硫酸酯盐、聚氧乙烯(平均加成摩尔数1~10)烷基醚乙酸盐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内容物的情况下,进一步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效果。

作为代表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具有碳数8~18的烷基、或烯基的烷基聚糖苷(平均加成摩尔数1~10)、烷基聚甘油醚(平均加成摩尔数1~10)等。

作为代表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具有碳数8~18的烷基或烯基的单烷基三甲基铵盐、单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二烷基二甲基铵盐等。

作为代表性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具有碳数8~18的烷基或烯基的烷基二甲基氧化胺、烷基酰胺二甲基氧化胺、烷基酰胺丙基羧基甜菜碱、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烷基磺基甜菜碱等。

另外,作为吸收气体,可列举氧气。

高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在液体洗涤剂的总量中为3质量%以上,优选为1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质量%以上。另外,添加物为0.3质量%以上,优选为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7质量%以上。液体洗涤剂可包含溶剂,以表面活性剂与溶剂的合计换算,优选为2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3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表面活性剂优选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添加剂优选为香料。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瓶容器为内容量较多的相对大型的容器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更显著。

收纳于瓶容器中的内容物的质量优选为0.95kg以上,更优选为1.5k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kg以上。

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内容积优选为300cm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0cm3以上,另外,优选为5000c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00cm3以下,另外,优选为300cm3以上且5000c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cm3以上且4000cm3以下。

再者,容器主体的内容积设为容器主体的口颈部的下方的内部空间的容积。

另外,自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内容积减去内容物的容积后的残留于容器的上方的空间即顶部空间为150cm3以上,优选为250cm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0cm3以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瓶容器,在树脂量较少,躯干部的壁厚较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更显著。容器主体,内容积的每100cm3的质量更优选为7g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g以下,另外,优选为3g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g以上。

另外,瓶容器的厚度优选为0.3~3mm,进一步优选为0.3~1.2mm。优选为瓶容器的厚度越薄,凹槽(凹肋)的个数越多,且凹槽的深度越深。

另外,就防止前壁51的变形的观点而言,另外,就容器主体的稳定生产的观点而言,优选为上述前壁51的厚度T1相对于一对侧壁53、54中的远离把持部7侧的侧壁即第1侧壁53的厚度T2的厚度比(T1/T2)为0.6~0.8。这些厚度在把持部形成用的贯通孔71的高度方向中央的高度位置C7上进行测定,且在各壁面的躯干部周向的中央位置上进行测定。

容器主体的制法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通过吹塑成形而形成。其材质可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可进行吹塑成形的各种材质,优选为聚烯烃系树脂、例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作为聚乙烯(PE),可使用低密度PE、高密度PE、及掺合低密度PE与高密度PE而成的PE等。

注出盖或计量盖的制法也无特别限制,优选为通过注塑成形而形成。其材质例如可使用可进行注塑成形的各种材质。

贴合于前壁51及后壁52的标签优选为经由粘结剂而与躯干部外表面进行粘结的粘结剂标签。

粘结剂标签优选为以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树脂层为主体而构成。另外,也优选为以纸为主体而构成。

作为以由合成树脂构成的树脂层为主体而构成的标签,例如可列举具备由树脂膜构成的标签主体与单面附着于标签主体的粘结剂的层(优选为连续层)的标签。作为构成树脂膜的树脂,可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可用作标签的形成材料的各种公知树脂膜,例如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其中,优选为聚酯或聚烯烃,优选为延伸聚丙烯(OPP)、延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OPET)、低密度聚乙烯(LDPE)。另外,树脂膜也可为由多种树脂的混合物、共聚物、多层层叠体等构成的膜。

作为粘结剂,可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可使单面附着于标签主体且使另一面附着于管体的粘结剂,例如可使用(1)感压粘结剂、(2)感热粘结剂、(3)冷胶(cold glue)等。

使用了感压粘结剂的感压粘结剂标签可通过压抵而贴附,也可为并用加热而以紧贴状态贴附于躯干部的表面。使用了感热粘结剂的感热粘结剂标签可对标签进行加热,使该粘结剂活化而贴附。作为感热粘结剂,优选为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等。使用了冷胶粘结剂的粘结剂标签在贴附时(即将贴附前等)可在标签上涂布粘结剂而贴附。作为粘结剂,优选为淀粉、酪蛋白等,其中优选为淀粉。

图5及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2及第3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图。在第2实施方式中,在容器主体的躯干部的前壁51,形成有多个自第1侧壁53侧朝向第2侧壁54侧下降的倾斜凹槽6A来作为凹槽(凹肋),多个倾斜凹槽6A相互平行地形成。在第3实施方式中,在容器主体的躯干部的前壁51,形成有多个自第2侧壁54侧朝向第1侧壁53侧下降的倾斜凹槽6B来作为由凹槽构成的肋,且多个倾斜凹槽6B相互平行地形成。

在第2及第3实施方式的瓶容器中的躯干部的后壁52,未形成倾斜凹槽6A也未形成其它凹槽(凹肋)。关于第2及第3实施方式,未特别进行说明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2及第3实施方式中的容器主体的倾斜凹槽6A、6B相对于高度方向线L3的倾斜角度θ为45°。设置于前壁51的肋包含倾斜角度θ为90°的水平凹槽,相对于高度方向线L3的倾斜角度θ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45°以上。所谓高度方向线L3,是指在容器主体的正面视图[参照图1(b)]中与底部4垂直的直线,如图5(b)及图6(b)所示,倾斜角度θ也在容器主体的正面视图中进行测定。

如图7(a)~图7(c)所示,容器主体2的躯干部的前壁51所形成的肋也可为由长度较短的凹槽构成的小凹槽61设置间隔而沿着一条直线排列的间断凹槽6'、6A'、6B'。图7(a)所示的例子是将第1实施方式中的水平凹槽6变更为间断凹槽6'的例子,图7(b)所示的例子是将第2实施方式中的倾斜凹槽6A变更为间断凹槽6A'的例子,图7(c)所示的例子是将第3实施方式中的倾斜凹槽6B变更为间断凹槽6B'的例子。间断凹槽,优选为小凹槽61彼此间的间隙的长度小于各小凹槽61的长度。在图7(a)~图7(c)所示的容器主体2中,在前壁51与内表面彼此相对向的后壁也未形成凹槽。未特别进行说明的方面与第1、第2或第3实施方式相同。

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限制,可进行各种变化。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瓶容器中,在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固定有具有注出筒的注出盖80,但也可在容器主体的口颈部安装不具有注出筒的通常的有顶筒状的盖。

另外,躯干部的前壁51所形成的水平凹槽、倾斜凹槽或间断凹槽的个数可不为4个,例如,如图8(a)及图8(b)所示,可为1个,另外,也可为2个、3个或5个以上。上限为10个左右。形成于前壁的肋为间断凹槽的情况下的个数,并非将构成间断凹槽的各小凹槽分别数作1个,而以由多个小凹槽构成的间断凹槽作为整体而数作1个。

另外,也可仅残留第1~第3实施方式的躯干部的前壁51所形成的4个水平凹槽或倾斜凹槽中的任1个,并将其它肋全部去除。

图10(a)及图10(b)是在前壁51设置在高度方向蜿蜒且在水平方向延伸的蜿蜒凹槽6C作为凹槽的例子。另外,图11(a)所示的凹槽6D为间断凹槽的另一例子,小凹槽61间的间隔成为小凹槽61的长度的一半以下。

图12是贴附于前壁的标签贴合面的标签10的面积S1的、相对于前壁上的标签贴合面的面积S2的面积比(S1/S2)较低的例子。

另外,图13是表示在大型的瓶容器中在前壁形成有8个凹槽的例子的图。另外,前壁,如图1(b)所示,在对该前壁进行正面视时,把持部7可存在于右侧,也可存在于左侧。

另外,标签贴合面的形状也可为使角变圆的矩形状或梯形状、圆形、椭圆形等。另外,后壁52,水平方向的截面及铅垂方向的截面均也可朝向容器的外侧而具有凸的圆弧状。

另外,如图14(a)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盖具备有顶筒状的液体收纳部87、及在与该液体收纳部87之间设置间隔而形成且安装于容器主体2的口颈部3的安装部88的盖8A,如图14(c)所示,也可为在安装于口颈部3时,液体收纳部87的一部分成为进入至容器主体2的躯干部5内的部分E的盖。图示例子中的安装部88通过螺接而安装于口颈部3,但安装部88也可为可通过嵌合等螺接以外的方法而安装于口颈部3的安装部。

盖8A具备:液体收纳部,其具备具有顶部且另一端开口的筒部87;及安装部88,其在该液体收纳部的外侧设置间隔而形成且安装于口颈部3,在将盖8A安装于口颈部3的状态下,液体收纳部的筒部87的另一端通过口颈部3的内部而垂下至口颈部的下方。盖8A也优选为使垂下至口颈部的下方的部分、更具体而言进入至躯干部5内的部分E与内容物的液面89分离。

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说明省略部分及仅一个实施方式所具有的要件可分别适当应用于其它实施方式,另外,各实施方式中的要件可适当在实施方式间相互进行置换。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及比较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以下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记载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以聚烯烃树脂作为原料,通过直接吹塑成形,制造与第1实施方式的瓶容器的容器主体相同形状的容器主体。所制造的容器主体的尺寸为上述距离L1=100.8mm、上述距离L2=172mm、上述高度T=232.5mm。另外,4个水平凹槽的长度,均设定为自长度方向的一端至第1棱线56的最短距离为10mm且自另一端至第2棱线57的最短距离为10mm的长度,4个水平凹槽以形成于最下方的水平凹槽距底部的高度成为45mm且其它3个水平凹槽的邻接的水平凹槽间的距离成为25mm的方式配置。各凹槽的宽度为4.5mm,深度为3.0mm。

容器主体的内容积为2683cm3,内容积每100m3的树脂量为5g。

[实施例2、3]

如下所述变更躯干部的前壁所形成的水平凹槽,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实施例2及3的容器主体。

实施例2:仅设置1个水平凹槽,以图8(a)所示的方式形成。凹槽将宽度设为10mm,将深度设为4mm。

实施例3:仅设置2个水平凹槽,以图8(c)所示的方式形成。各凹槽将宽度设为10mm,将深度设为4mm。

[比较例1]

与后壁同样地,在前壁也不形成凹槽(肋),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造比较例1的容器主体。

[变形性的评价]

向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容器主体内,添加2400mL(2.4kg)的水后,如图15(a)所示,在口颈部3安装橡胶制的盖而使内部密闭,在该状态下,利用注射器,将液体上的顶部空间内的空气吸出180mL。在吸出空气前的密闭状态下,内容液(水)的液面与口颈部的下端的距离约为10mm。

然后,对于前壁侧及后壁侧,均在图15所示的变形量测定部位,利用标尺测定吸出空气前与吸出空气后的躯干部的变形量[参照图15(b)]。将其结果示于以下。

[变形量]

实施例1:前壁侧3mm,后壁侧10mm,合计13mm

实施例2:前壁侧5.5mm,后壁侧8.5mm,合计14mm

实施例3:前壁侧3mm,后壁侧11mm,合计14mm

比较例1:前壁侧9mm,后壁侧9mm,合计18mm

[评价]

根据实施例1~3的结果,相对于比较例1的结果,前壁侧的变形量较后壁侧的变形量变小,合计的变形量也减少。

通过在变形量较小的前壁侧贴合标签,可防止该标签的变形。另外,可知若将该前壁侧的标签朝向消费者侧进行陈列,则也可良好地维持作为商品的外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瓶容器,即使产生瓶内压力降低,也为无凹槽(凹肋)的瓶容器的后壁发生变形,而附有凹槽(凹肋)的瓶容器的前壁不易发生变形,因此可防止前壁侧的标签的外观的恶化,例如,通过如本实用新型的商品的陈列方法那样,将前壁侧的标签朝向消费者侧进行陈列,可良好地保持陈列状态下的商品的外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