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开瓶器组件的冠形瓶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14278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饮料瓶和其它容器的瓶盖和皇冠盖,特别涉及一种以
手动方式拉开的具有开瓶器组件的冠形瓶盖。


背景技术:

一种不用开瓶器,却可相对轻松以手动方式开启的饮料瓶,是饮料供应商长期
的需求。瓶盖必须紧紧地固定在瓶口上,以避免内含物溢出、瓶内压损(容器加压
或碳酸饮料),同时维持瓶内的卫生。紧密封闭的瓶盖,使其难以用手打开瓶子。
瓶盖,也可互换名称为皇冠盖,透过皇冠盖向下压接于容器开口,形成一系列
围绕在瓶口周边的凹圆弧将皇冠盖固定于瓶口。该圆弧在每一个凹圆弧之间形成锐
利的凸点。这些圆弧形和凸点常被已知技术称之为“锐角”或“凹槽”。
众所周知拧开瓶盖的问世,曾让手动式开瓶器获得一个重大进展,但需频繁地
用力紧握以拧开瓶盖,以至于瓶盖锐角处易造成手或手指的疼痛。为了保护双手免
于伤害,常见的做法是在拧开瓶盖之前,以衬衫的下摆或布料先行包裹瓶盖。
适配于瓶盖的拉环,类似饮料罐,常见于在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例如,见于
专利申请人Liu的国际专利申请PCT/CN00/00040号,优先权日期为1999年3月4日,
国际公开号为WO00/51906。然而,众所周知,这种拉环瓶盖非常难以拉开,因为
它们需要耗费相当的力量去解除密封,然后将该拉环(扯掉该金属)向后拉扯,以
拉除该瓶盖。
是众所周知另一种拉环瓶盖的解决方案,见于1988年9月6日公开
的第4768667号美国专利,申请人为Magnusson。提供一种沿瓶体颈部
侧面布置的拉环,作为皇冠盖的延伸部分,却因此造成标准型压盖机使用上的问题。
事实上,瓶盖被推荐用于一种特殊的压盖机。
因此,需要一种本领域常见的技术,可用手动方式轻松拉开瓶盖,同时可
采用标准型压盖机紧紧密封于瓶口四周。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是2014年4月3日美国申请号14/244571的部份继续申请,该申请源自
于同一发明人在2014年3月28日提交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号103111634的优先权
案,其公开内容被并入本文作为参考。此外,为了所有的目的,由同一发明人

申请的美国专利号8,061,544、8,276,773、8,365,940和8,608,006所揭露的内容,
也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本发明有鉴于已知皇冠盖的瓶盖开启时锐角处易造成使用者手或手指的疼
痛不适以及拉环瓶盖需要耗费相当的力量去解除密封等问题,乃完成本发明的
具有开瓶器组件的冠形瓶盖。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冠形瓶盖,其用于瓶体
或者其他容器开口的各种冠形瓶盖实施例,其中该冠形瓶盖包含一顶端部分和
从顶端部分连续下延的环形裙部。许多有利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包含一开瓶器
组件和配置于冠形瓶盖上的易裂刻痕线,以便轻易地开启瓶体或容器。具体而
言,当使用者拉起开瓶器组件时,冠形瓶盖上易裂连接的易裂刻痕线,让冠形
瓶盖得以沿刻痕线断裂或撕裂。一些具体实施例在冠形瓶盖的顶端部分还进一
步包含一个或多个起皱构造,便于强化降低厚度规格的皇冠盖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冠形瓶盖,包括一
个顶端部分:一个从顶端部分下延具有环形侧壁的环形裙部,并终止于下端的
环形边缘;一个开瓶器组件固定至顶端部分的连接部分;一种易裂刻痕线配置
包含:第一条曲线刻痕线从顶端部分沿第一条径向连续延伸至下端的裙部边缘;
和第二条曲线刻痕线包含:一上端径向部分,从顶端部分的连结部分沿第一条
径向连续延伸至裙部的环形侧壁,和一下端环形部分,沿裙部的环形侧壁,从
上端径向部分环绕延伸至末端,大体上从裙部下端的环形边缘隔开;和第三条
刻痕线从与第一径向方向相反的第二连续径向的连结部分延伸;和其中该开瓶
器组件从顶部拉起时,其后部部分配置易裂连接的第三条刻痕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条刻痕线包含多条第三刻痕线径向延伸于第二方向。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结部分包含构成一体的铆钉与该顶部部分,而所述开
瓶器组件以铆钉固定至连结部分。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瓶器组件的拉片部分与裙部的环形侧壁构成一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端部分进一步包含至少两个具有压纹的向上凹口靠近
上所述第三条刻痕线,当所述开瓶器组件拉起至易裂接合的所述第三条刻痕线
时,其中所述的至少两个凹口为所述开瓶器组件提供一个支点。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冠形瓶盖进一步包含一底部和一条或多条配置于冠形
瓶盖底部的易裂刻痕线。
更进一步地,所述易裂刻痕线的配置进一步包含延伸环绕于所述连结部分
的第四条弧形刻痕线,并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条刻痕线起始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易裂刻痕线的配置为所述第四条弧形刻痕线进一步连接
至所述第三刻痕线的起始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结部分是相对于冠形瓶盖直径的偏离中心。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端部分进一步包含一向内的凹部及一第二凹部,该凹
部用于承接至少开瓶器组件的其中一部分,而凹部位于顶端部分的中心,相对
于冠形瓶盖的外径,且第二凹部以同一中心形成于该凹部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瓶器组件包括一配置的拉环,当开瓶器组件从顶部被
拉起时,该拉环从顶端部分移动向上,所述拉环包含具有厚度小于拉环其余部
分的凹部,该凹部进一步包含从拉环其余部分延伸的突出物。
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冠形瓶盖,该冠形瓶盖包括:一顶端部分;一个从
顶端部分下延具有环形侧壁的环形裙部,并终止于下端的环形边缘;一开瓶器
组件,包含一拉环和连接到拉环的拉片部分,该拉片部分与环形侧壁的连结部
分构成一体;一形成于顶端部分的内凹部,以承接该拉环其中的一部分;和一
种易裂刻痕线布置包含:第一条曲线刻痕线从环形侧壁沿第一条径向连续延伸
至下端的裙部边缘;和第二条曲线刻痕线包含:一上端径向部分,从环形侧壁
沿第一条径向连续延伸至裙部的中间部分,和一下端环形部分,沿裙部的中间
部分,从上端径向部分环绕延伸至末端,大体上从裙部下端的环形边缘隔开。
更进一步地,进一步包含一个从顶端部分形成的向上凸台,以承接开瓶器
组件内的拉环,该凸台为圆形状,并以同一中心形成于凹部内,且凸台的顶部
基本上与冠形瓶盖的顶部齐平。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瓶器组件的拉环与拉片部分构成一体。
更进一步地,所述拉环包含具有厚度小于拉环其余部分的凹部,该凹部进
一步包含从拉环其余部分延伸的突出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冠形瓶盖进一步包含一底部和一条或多条配置于冠形瓶
盖底部的易裂刻痕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开瓶器组件的冠形瓶盖,其上具有易裂刻痕线,
以便轻易地开启瓶体或容器,还包含一个或多个起皱构造,可强化降低厚
度规格的皇冠盖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所示瓶盖的具体示范性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所示瓶盖的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
图。
图3A为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瓶盖的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
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示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
图。
图5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6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瓶盖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7为图解说明图6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8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瓶盖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9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瓶盖还有另一种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10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瓶盖的进一步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1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
图12为图解说明图11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
图13为图解说明图11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
图14为图解说明图13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15为图解说明图14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16为图解说明图13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
图17为图解说明图13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8A为图解说明本发明所示切割线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18B为图解说明图18A切割线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18C为图解说明图18A切割线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
图18D-18F分别为图解说明图18A-18C的可替代实施例,其中切割线分别位
于瓶盖的底部。
图19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瓶盖底部的等轴视图。
图20A-20E为说明本发明瓶盖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每一个实施例具
有一条曲线向左的刻痕线,从瓶盖顶部中心延伸至其环形边缘。
图21为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说明了拉片的偏心位
置。
图22为图21所示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条可替代的
刻痕线。
图23为图21所示瓶盖的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条可替代
的刻痕线。
图24为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视图,该瓶盖不具有起皱的锐
角。
图25A为本发明瓶盖一种未断开刻痕线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5B为图25A所示的一种断开刻痕线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瓶盖降低规格的等轴侧视图
图27A为图26所示瓶盖的俯视图。
图27B为图27A所示瓶盖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28A为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8B为图28A所示瓶盖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29A为本发明瓶盖的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9B为图29A所示瓶盖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30为本发明瓶盖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
瓶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1为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
设置在瓶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2为本发明瓶盖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
在瓶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3为本发明瓶盖又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
置在瓶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4为本发明瓶盖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在
瓶盖顶部偏离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5为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
设置在瓶盖顶部偏离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6为本发明瓶盖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置
在瓶盖顶部偏离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7为本发明瓶盖又另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个大致设
置在瓶盖顶部偏离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8为本发明瓶盖与开瓶器组件一起安装在偏离中心的俯视示意图。
图39为图38所示瓶盖部分拉开的俯视示意图。
图40为图39所示瓶盖进一步拉开的俯视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瓶盖的底部示意图。
图42A-D为本发明瓶盖衬垫配置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43A-B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衬垫的横断面侧视图。
图44为本发明揭露具有可替代拉环的瓶盖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
图45为图解说明图44所示的可替代拉环实施例的前侧视图。
图46为图解说明图44所示的可替代拉环实施例的后侧视图。
图47为图解说明图46所示的可替代拉环实施例逆时针水平旋转90度的侧视
图。
图48为图解说明图47所示的可替代拉环实施例水平旋转180度的侧视图。
图49为图解说明图44所示的可替代瓶盖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50为图解说明图44所示具有移除拉环的可替代瓶盖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1为图解说明图44所示具有一偏离中心开瓶器组件的可替代瓶盖实施例
的等轴俯视图。
图52为图解说明图51所示的可替代瓶盖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3为图解说明图51所示具有移除拉环的可替代瓶盖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4为图解说明本发明揭露一种用于开瓶器组件的无铆钉连结装置的可替
代瓶盖实施例侧视图。
图55为图解说明图53所示的可替代瓶盖实施例的侧视图,在其偏离中心具
有一种用于开瓶器组件的无铆钉连接装置。
图56为图解说明另一个具有整合式开瓶器组件的容器瓶盖可替代实施例的
等轴俯视图。
图57为图解说明图56所示的瓶盖的侧视图。
图58为图解说明图57所示的瓶盖水平旋转180度的侧视图。
图59为图解说明图58所示的瓶盖逆时针水平旋转90度的侧视图。
图60为图解说明图59所示的瓶盖逆时针水平旋转180度的侧视图。
图61为图解说明图56所示的瓶盖的俯视图。
图62为图解说明图56所示的瓶盖底部的仰视图。
图63为图解说明图56所示中间开口位置具有一拉环的瓶盖等轴俯视示意
图。
图64为图解说明图63所示中间开口位置具有一拉环的瓶盖侧视图。
图65为图解说明图56所示的瓶盖顺时针水平旋转45度的等轴俯视示意图。
图66为图解说明图65所示中间开口位置具有一拉环的瓶盖等轴俯视示意

图。
附图标记
1:皇冠盖(瓶盖);2:拉片环;2a:底部;2b:顶端部分;3:拉片;4:铆
钉(连结位置、中央高台表面);5:杆;6:切割线;6a:假想中心线;6b:偏离
(短画线);6c:切割线(虚线);6d、6e:刻痕线;6f:刻痕线;6g、6h刻痕线(撕
裂线);6i、6j、6k:刻痕线;6m、6n:刻痕线(撕裂边);7:锐角(裙部);
7a:边缘;7b:加长边;7c:锐角;8:内螺纹;9:末端;10:凹部(连结位置);
10a:中心位置;11:圆弧部分;11a:凹部;11c:上缘部位;12:衬垫;13:垫
子;14:凹部;15:中心;15a:中间部位;16:末端;17:防腐标示(顶端);
17a:底面;18:圆形凹部(座部);19:肩部;20、22、24、26、28、30:刻痕
线(弯曲箭头、警语);21:操作说明;110:顶端(圆);110:靠近开瓶器组件
设置部分;115A、115B:凹口;120:凹陷部(过渡表面);120A、122A、124A、
120B、122B、124B:易裂刻痕线;120A、120B:顶点;128:刻痕线;150:凹槽;
152:槽脊;220A、220B:刻痕线顶点;228: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
228E:后部刻痕线;229、229A、229B、229C、229D、229E:后部刻痕线;320A、
320B顶点;330:刻痕线(圆弧);410:裙部;415:顶端;420:凸起凹部;440:
凹部;499:舌片部分;542:凸台;543:凸杆;544:顶部;546:边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
细说明如后,而术语“皇冠盖”以及“瓶盖”在下列描述中可交替使用,但本图例
所说明的实施例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所示瓶盖的具体示范性实施例俯视示意图。图1中显示一种杠
杆式的易拉开瓶盖,包括皇冠盖1、拉片环2、拉片3、铆钉4与杆5。切割线6(本
文称为刻痕线)在皇冠盖1的背部形成一个约30度的水准视角。显然的,切割线6
未一路延伸至皇冠盖1的边缘,而是止于或者接近拉片环2。由压接瓶盖1形成的
多个锐角7环绕于圆形瓶口周围。本视图未显示,在垂直横断面中,现有技术的切
割线6沿着切割长度的方向保持相同深度。这些特征皆显示需要较大的手动拉力才
能从容器开口打开和移除图1所示的皇冠盖1。
皇冠盖或瓶盖1透过杆5连接至拉片3。杆5和拉片3可连接成单一元件。同
样地,拉片3和拉片环2可以是一个整体件。拉片3的另一端可通过铆钉4铆接至
接近皇冠盖1瓶盖主体表面的中心。
图2A为本发明瓶盖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结合在一起的
拉片环2、拉片3与铆钉4,本文偶尔称之为开瓶器组件。内螺纹8提供了一个可
替代的选择,通过手动拧开而无需使用开瓶器组件的方式从瓶上拉除皇冠盖1。
切割线6从瓶盖1边缘的锐角7向下逐渐变细朝向瓶盖1的近似中心,提供一
锥形的拉裂槽。例如,拉裂槽的深度可从靠近瓶盖1边缘约0.03到0.02毫米的深
度范围透过铆钉4逐渐变化至靠近瓶盖1中心约0.10到0.08毫米的深度范围。
图2B为图2A所示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2B的具体例没有内螺纹8,因而适用上述以手动方式开启的开瓶器组件。同样
地,图中所示的边或边缘区域7a,可认为是皇冠盖1的一部分,被压接在瓶口上形
成锐角,以便将皇冠盖固定至瓶体上。边缘7a大约从皇冠盖1部分开始延伸至覆
盖瓶口的折弯部分,或从略微向内延伸至该部分,终止于锐角7的末端。
图2A和2B中,靠近瓶盖1中心的拉裂槽末端9,虽然被大致描绘成垂直状,
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本发明瓶盖具体实施例所选用的拉裂槽形状和尺
寸是设计和工程的选择问题,因此,本发明不应做限制性的解释。例如,本发明可
设想该末端9是弯曲的、倾斜的、或者其他与本发明目标一致的形状。
图3A为本发明瓶盖的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
在图3A的实施例中,切割线6朝向末端9以及瓶盖1锐角7的边缘逐渐变细,从
而有别于图2A和2B所述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替代的锥形拉裂槽。沿着切割
线6逐渐变细的拉裂槽,瓶盖1的厚度朝向中心和边缘的方向增加,提供了一种可
替代的拉裂槽,因此,仅需适度力量就可手动拉开瓶盖1。
图3B为图3A所示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图3B
所示具体例没有内螺纹8,因而适用上述以手动方式开启的开瓶器组件。
如图2A、2B、3A或3B的任一实施例,通过沿着切割线6改变拉裂槽的深度,
瓶盖1提供了一种拉裂槽,从而仅需适度手动力量即可开启瓶盖1。下文将详细讨
论,披露皇冠盖1尺寸和材料组成所推荐的范围,进一步提供一种仅需适度力量就
可手动拉开的皇冠盖。在操作过程中,使用者抓紧邻近拉片3的拉片环2,以便拉
片环2能以杆5为基点转动,沿切割线6向后上方拉出。杆5和铆钉4可共同作用
拉裂瓶盖1的中间部位,随后沿着切割线6以手动力量持续地拉开瓶盖1,直到瓶
皇1大致上完全裂开,以便瓶盖1可轻易地从瓶体上移除。切割线6的拉裂槽有助
于以手动方式沿切割线6拉开瓶盖1。有利的,图2A和3A的实施例沿着锐角7
的内部提供了可匹配的螺纹8,因此,皇冠盖1可二者择一地透过拧开或旋开的方

式从瓶体开启皇冠盖1。或者,瓶盖1可以使用开瓶器或其他方式将瓶盖从瓶体砰
的一声拉除。
图4为本发明瓶盖一个可替代具体示范性实施例的垂直剖面侧视示意图。如图
4所示,两者择一或选择有附加内螺纹8的皇冠盖,成形的皇冠盖1相对图2B的
边缘7a,具有加长边缘7b。因为螺纹增加了瓶口的外表面积,所以标准的皇冠盖
固定在有螺纹的瓶口上可能会有问题。一个标准的皇冠盖不可能大到足以延伸超过
瓶口螺纹外加的表面积。因此,加长边7b可能是一种有利的替代实施例,容许皇
冠盖1被压接在螺纹瓶口上,提供加长的锐角7c,进一步的优点是,图4所示的皇
冠盖内部可在不具有图2A和3A所示的内螺纹8下,仍可以从具有螺纹的瓶口上
拧开。
杆5提供杠杆以及外加的剪切力,用于撕开皇冠盖1的镀锡铁片材料。
图5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在图5的实
施例中,省略了杆5,因此,拉片环2与拉片3紧邻皇冠盖1的顶端。本发明皇冠
盖在拉片环2的下方提供凹部10,便于手动抓紧拉片环2。也即凹部10提供一个
空间,让指尖或者指甲得以在拉片环2上施加向上的力。
图6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又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切割线
6延伸至边缘区域7a,并折弯向下朝向锐角7至皇冠盖1的边缘。
图7为图解说明图6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如图6,切割
线6延伸至边缘7a,但是切割线6的深度沿其长度的方向大体相同,而不是如前所
述的可变深度。
图8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1另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拉片环
2具有一个或多个圆弧部分11,通过隆起的空间来容纳指尖或指甲底部,便于提供
手动抓紧拉片环2。圆弧部分11仅供说明目的用。隆起角度或弯曲程度是具体实施
例设计的选择问题。
图9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1还有另一种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衬
垫12以铆钉4固定在皇冠盖1的下方。垫子13设置在拉片环2的下方,便于手动
抓紧拉片环2,当使用者抓紧拉片环2时,可透过减低金属与皮肤的接触,进一步
提供触觉上的舒适感。凹部14,类似图5的凹部10,可能是皇冠盖1的凹口部分,
因此该凹口延伸于拉片环2的下方,便于指尖或指甲得以更容易地置于拉片环2下
方的适当位置,方便手动拉除皇冠盖。
图10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1进一步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该图未显示
拉片环2、拉片3以及铆钉4。切割线6通常从假想中心线6a朝边缘7a偏离。例

如,本发明虑及揭露角度差异的选择切割线6b(短画线),或切割线6c(虚线)朝边缘
7a聚集。切割线甚至可大致平行。聚集或偏离。以及角度选择或切割线分离的角度,
是可被设计选择的问题,如切割线的数量可以至少1条或甚至为零条。因此,本发
明考量所有和每条切割线的配置,都有可能被选定作为特定皇冠盖的工程设计,另
外,图10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具体例具有28个锐角环绕在皇冠盖的周围。
图11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1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为了更清
楚地阐明刻痕线6d和6e,本图未显示EasyPullTM拉环装置。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
中,其中一条切割线6e提供了一条S形曲线,或沿着皇冠盖1锐角7延伸的尾段
刻痕线6f。锐角7在本文中也可称为裙部7,它从皇冠盖1的顶端连续下延。裙部
7将在下文中进一步地详细说明。S形曲线刻痕线6f有利于皇冠盖1从容器开口端
拉除。在操作过程中,使用者从中心15沿着刻痕线6d和6e拉开。当撕开到S形
曲线的刻痕线6f时,撕扯力顺着S形曲线远离刻痕线6d,并沿刻痕线6d驱使撕扯
至末端16,进而断开皇冠盖1。持续的撕扯力沿着S形曲线刻痕线6f,撕扯锐角7
使之远离容器开口端(未显示),进而将皇冠盖1从容器(未显示)上拉开。S形曲线由
刻痕线6f组成,具有一上端径向部分,从开瓶器组件沿着径向轴线延伸至裙部,
以及一下端环形部分,沿着裙部7环形方向环绕延伸,并从上端径向部分的末端延
伸,第二水平面的下端环形部分被限定与下端裙缘相关联的第一水平面距离相等。
图11另一特征是显示一个或多个由皇冠盖1凹陷形成的防腐标示17,且设置
的位置避免被本发明拉环装置所遮蔽。对于真空密封的容器,当压力密封丧失时,
防腐标示17弹出。
图12为图解说明图11皇冠盖1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再一次,为
了更清楚地显示切割线,并未显示EasyPullTM,拉环装置。图12所示的实施例,
从中心15向外延伸,提供一条单一的切割线。切割线6分叉或分岔为刻痕线6d和
切割线6e,其中刻痕线6d延伸至皇冠盖1的边缘,切割线6e弯曲成如上述图11
所示的S形曲线的刻痕线6f。
图13为图解说明图11皇冠盖1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图11所示
的皇冠盖1显示中间部位15a用拉片环2猛然开启的状况。拉片3以铆钉4连结至
皇冠盖1的适当位置上,便于应用手动外力沿着刻痕线6d和6e撕扯。一个或更多
的圆形凹部18在皇冠盖1顶端17至拉环座2及开瓶器的其余部分中创建了空间。
图14为图解说明图13皇冠盖1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裙部7沿相
邻于顶端17的肩部19下延。座部18有足够的深度让拉片环2与皇冠盖1的顶端
17大致齐平。这种实施例有助于适合传统瓶体封盖机的使用,不需对机器进行改装

或整修。座部18的进一步的优点是,座部18环绕其周围形成一种起皱状边缘,且
已知起皱结构可抗弯曲增强平板层,该弯曲方向大体上垂直于起皱结构的方向。因
此,座部18额外提供了加固皇冠盖1的优点。座部18进一步提供加固皇冠盖1的
优点是,可以降低皇冠盖1的厚度,以便采用更低规格(更薄)的皇冠盖材料,而不
是使用标准厚度的皇冠盖,从而降低制造材料的成本。虽然图14显示了本发明皇
冠1盖周围环绕27个锐角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座部18的
优势并不依赖于锐角的存在与其数量。
图15为图解说明图14皇冠盖1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座部18比
图14所示的更浅,因此拉片环2座落在略微或者部分超出皇冠盖1的顶端17。这
种实施例提供的益处是,提供便于手动开启,可轻松抓紧拉片环2。这样的实施例
也适用于标准瓶盖封口机,这取决于瓶盖封盖机可接受的公差范围。
图15还说明了一种可替代的实施例,其中衬垫12透过适当的粘着剂安装在皇
冠盖1的底表面,并且覆盖在铆钉4的底部。这种实施例可能有别于图9的那些描
述,其中铆钉4将衬垫12固定在皇冠盖1底部的适当位置。
图16为图解说明图13皇冠盖的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俯视图。在此,皇冠
盖1在刻痕线6d的末端16被断开。进一步以拉片环2沿着S形曲线刻痕线6f撕
扯,使容器从锐角7脱离(未显示),并从容器中分离皇冠盖1。
图17为图解说明图13皇冠盖1的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7的实施
例提供了印刷的诉求,例如,为了利用切割线6轻松拉开瓶盖,在拉片3上印刷一
种弯曲箭头20,指示使用者如何拉动拉片环2。透过印制完成的操作说明21提供
进一步的解释,其中可能标明,例如“拉起拉环向下移除”。附加的警语22也可
印在皇冠盖1上(图中未示)。
图18A为图解说明本发明切割线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为了形成一拉裂槽,切
割线6可加工成具有任意一个或多个各种样式的断面轮廓,并根据工程选择一家特
定厂商。例如,图18A展示一个方形或者矩形的横断面结构。当本文提及撕裂槽、
切割线、刻痕线或压痕结构时,这些术语旨在以各种方式来描绘本发明皇冠盖的易
裂部份,通过开瓶器组件的开启及撕裂,让皇冠盖得以从容器上脱离。
图18B为图解说明图18A切割线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这里展示
了适合切割线6的曲形断面结构。
图18C为图解说明图18A切割线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侧向剖视图。这里展示
了适合切割线6的V形断面结构。
本文将在此一并陈述图18D-18F分别对应于图18A-18C切割线的横断面侧视
图,其不同之处在于图18A-18C的切割线是沿着皇冠盖1的顶部面刻画,而图
18D-18F的切割线是沿着皇冠盖1的底部面刻画,图18D-18F具体实施例的优点在
于使用者无法看到刻画在底部面的切割线,藉以提升皇冠盖外观的美感。另外的可
替代实施例,如图18A-18C所示,在顶端17的两侧刻画切割线,以及如图18D-18F
所示,在底部面刻画切割线。
图19为图解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底部的等轴视图。衬垫12黏附在皇冠盖顶端的
内侧,铆钉4的下端。另外,图19说明了本发明皇冠盖边缘周围环绕21个锐角7
的实施例。
图20A-20E为说明本发明皇冠盖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每一个实施例具
有一条曲线向左的刻痕线,从皇冠盖顶部中心延伸至其环形边缘。为了降低本发明
皇冠盖从开口产生锐利的风险,各种可替代实施例分别提供了刻痕、切割或撕裂线,
在拉环部分被拉开分离后,沿着皇冠盖边缘产生平滑曲线。因此,图20A-20E可替
代的刻痕线分别为20,22,24,26,和28,圆弧向左(如俯视皇冠盖的顶端),
当拉片部分从皇冠盖被撕扯分离后,沿着皇冠盖边缘留下平滑弯曲的形状,而不是
锐利的边缘。图20A-20E的每个实施例,说明了曲线组成的刻痕线20,22,24,
26,和28等,依次具有不同的曲率,这是工程或设计选择的问题,透过曲率的数
量,获得所需的性能特性。例如,一个相对平直的刻痕线20,可以产生一个平滑的
边缘,但可能需要更多的撕扯力,而相对较为弯曲的刻痕线,例如28,可能只需少
许的撕扯力,但与刻痕线20相较,产生了一个不同形状的边缘。刻痕线30的圆弧
向右终止于皇冠盖边缘之前,因此,皇冠盖从瓶体或其他密封容器移除后,仍维持
一个整体件。
图21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说明拉片的偏心位置。
本发明皇冠盖实施例具有一偏心位置,有利于铆钉4和开瓶器其他组件,例如,非
饮料容器,如汤或豆类的罐头食品容器,其开瓶器组件紧邻容器的边缘。撕裂线6g
和6h穿越皇冠盖1的顶端17,基本上为直线方式切割至末端16。因此,皇冠盖1
顶端上铆钉孔或铆钉4或皇冠盖1开瓶器组件的位置是工程设计选择的主要问题。
一个偏离皇冠盖中心的铆钉实施例已被本文上述的其他实施例公开。
图22为图21所示皇冠盖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条可替代的
刻痕线。图22实施例中的刻痕线6g和6h,相对于图21,从铆钉4直接下延至裙
部7,类似于前述实施例的切割线6。刻痕线6g下延至末端16,而刻痕线6h则反
向持续延伸,其长度始终与末端16和顶端7维持大致相等的距离。刻痕线6h的组

成包含一上端径向部分,从开瓶器组件沿着径向轴线延伸至裙部7,以及一下端环
形部分,沿着裙部7环形方向环绕延伸,并从上端径向部分的末端延伸至端点,大
致从裙部7的环形末端16底部隔开。优选的,相较于限定刻痕线6f的S形曲线,
下端环形部分限定了一个较长的水平面,如上所述,例如,该下端环形部分约延伸
至裙部7周围四分之一的位置。
图23为图21所示皇冠盖1一个可替代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有一条可替代
的刻痕线6g。该刻痕线6g限定在撕扯皇冠盖1的周围,几乎环绕顶端17形成一个
完整的圆,仅在末端下延至裙部7一路延伸至皇冠盖末端16。图23实施例是有利
的,例如,当容器使用饮料以外的产品时,如汤或炖品,可提供一个较大的开口,
使其易于取出内含物。
图24为本发明皇冠盖1一种可替代实施例的等轴视图,图中不具起皱的锐角。
图24皇冠盖的实施例类似于果汁等所用的压力密封瓶盖,不用起皱,旋合在容器
的顶部。本实施例也有利于与医疗容器和小玻璃瓶的使用。开瓶器组件与铆钉4皆
为偏心设置,除此之外,皇冠盖1的开启如前所述。
图25A为本发明皇冠盖1一种未断开刻痕线6的横断面示意图。图25B为图
25A所示的一种断开刻痕线6实施例的横断面示意图。本发明皇冠盖的优点在于实
现制造刻痕线6的安全特征,结合图25A和图25B描述,刻痕线6被刻痕在皇冠
盖1上,通过这种方式,在横断面结构上,刻痕线6任何一侧的一部分具有弯曲边
缘6m和6n。刻痕线6形成的密封可能被类推于双手手指合在一起相互抵靠所形成
的封口。每只指尖是弯曲的,当两只手指合在一起时,即形成密封。当使用本发明
开瓶器组件拉开图25A刻痕线6,如同皇冠盖1开口时,皇冠盖1构成两个弯曲或
圆形的边缘6m和6n,类似拉开的手指。当断开易裂的刻痕线6时,分别形成非锐
边的6m和6n。
究其因,图25A和图25B切割线6的优点在于减少开瓶器组件拉开皇冠盖1
时所产生的锐缘。圆形的撕裂边6m和6n相较于其他案例的锐缘,使得开启的皇冠
盖1大幅降低其危险性。
进一步讨论切割线6,考虑本发明皇冠盖1的易用性,其中皇冠盖1的材料可
被开瓶器组件一次性撕开,易撕裂的程度与需要施加于皇冠盖材料的拉扯力大小相
关。也就是说,也许可降低拉扯力,增加易撕裂性,通过采用皇冠盖涂布或上漆的
已知技术,其所含的添加剂可增加易撕裂性,降低皇冠盖1材料沿着切割线6所需
的拉扯力。具体实施例还包括用于黏附皇冠盖内侧衬垫的可降解型塑料添加剂,便
于使用后的皇冠盖进行废弃物处理时,可促进衬垫的生物降解。现有技术已知各种

市售可用的可生物降解型塑料添加剂,而选择一种或多种这种添加剂是设计抉择的
问题。
除了本文所描述的各种结构外,透过表1所示的建议规格,本发明皇冠盖被赋
予了优于现有技术的某些优点。
表1
特别是镀锡铁片材料在洛氏30T硬度计上显示硬度约为T-4级的最适宜用
于本发明的瓶盖(见表1第3项)。尽管T-3和T-5的实施例有益于特定产品。该
优选地软性镀锡铁片材料,只需少许的施力,便可用开瓶器组件撕开本发明的
皇冠盖,同时仍保有容器内含物足够的密封。基于本发明的目的,镀锡铁片所
指的任何材料,包括可用于制造皇冠盖的锡或锡合金,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冠盖
由锡或锡合金所制成。
最适宜用于本发明拉环的拉力约为2.5kg(公斤)或更小(参见表1第11项)。
例如前述所建议相对较小的拉力,几乎任何使用者皆有足够的力量使用本发明
的皇冠盖打开瓶体。相反地,采用相对较大拉力的缺点在于需要较大的初始拉
力才能撕开镀锡铁片材料,一旦镀锡铁片被撕开,突然释放的拉力会导致瓶体
猛烈摇晃脱离使用者,以戏剧化的方式溢出内容物。
除了镀锡铁片较低的硬度外,皇冠盖的厚度或规格也有助于实现较小的拉
力。例如,本发明皇冠盖推荐的厚度低于0.28mm(参见表1第2项)。标准的瓶
盖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28mm。其中,实施例的皇冠盖材料通过起皱结构强化,
在座部的实施例中,其厚度可能小于标准皇冠盖,例如,一种大约像0.16mm
一样薄的规格。
除了上文描绘的前述实施例之外,一个补充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低规格
的皇冠盖,实现了额外的优势。
全球使用的瓶盖量数以亿计,而瓶盖成本有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制作瓶盖所
需的材料量。降低这类成本的方法是减少每一个皇冠盖所使用的材料量。可通
过制作薄型皇冠盖,或降低皇冠盖规格来减少该材料的使用量。通过使用较少
的材料来降低规格,但此举制造不坚固的皇冠盖,可能危及皇冠盖的完整性。
另一种方法是使用较少但使用较为坚固的材料。但是,坚固的材料可能比一般

用来制造皇冠盖的标准镀锡板更为昂贵,这会损及节省成本的目的。
一种可达到降低材料量,且使用相同材料且不损及强度的方式是具有起皱
结构的皇冠盖。关于这种起皱结构,本文已在图13描述,例如,本发明皇冠盖
在顶端形成一座部,用以承接开瓶器组件。下文是本发明皇冠盖低规格实施例
的描述,其中利用了起皱结构的优点。
现在回到图26,皇冠盖1包括顶端部分110邻接一止于座部18的凹陷部
120。裙部7从顶端110向下延伸。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凸缘从裙部7倾斜延
伸。在裙部7的周围部分,形成可替代的凹槽150和槽脊152。皇冠盖1和其
他附图中所示皇冠盖,皆采用以杠杆开启的撬开式瓶盖。本发明还包括一种通
过扭转开启的旋开式瓶盖(未显示于图中),正如熟悉皇冠盖技术人员所理解
的状况。最后,适于使用的皇冠盖1与合适的拉环形式一起装配组装至座部18
上,同时具有有效的刻痕线凸起于皇冠盖1上,如上所述。
座部18是凹陷的,也就是说,它低于顶端110,但是借助于过渡表面邻接
于顶端110,本文为方便起见,将过渡表面称作凹陷部120。凹陷部120可透过
各种适当的方式形成于皇冠盖1中,从而提供各种有利的形状。例如,在具体
的示范性实施例中,皇冠盖1材料完整地形成同心层、凹槽或阶梯,直到座部
18达到预期深度,如图26所示。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从顶端110到座部18
形成具有平滑弯曲表面的凹陷部120。据推测,凹陷部120的形式可作为支撑
或结构强化的作用,有助于坚挺座部18,使其免于偏斜或变形。
裙部7沿着皇冠盖1的外围从顶端110向下延伸,在特定的示范性实施例
中,顺畅地并入一个向下且呈放射状向外延伸的凸缘。裙部7最适于被压接于
瓶颈上,以达到密封目的。裙部7在特定的示范性实施例中,被细分为波浪形,
反复部分定义为凹槽150和槽脊152。优选的,反复部分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区
隔,致使每一个凹槽150与环绕皇冠盖1周围的其它所有凹槽150均相同,且
每个槽脊152与环绕皇冠盖1周围的其它所有槽脊152均相同。应理解的是,
皇冠盖1可能包含任何数量的凹槽150以及槽脊152。
参见图27A和27B、图28A和28B、及图29A和29B,每个实施例描绘的
“B”图示透过B-B线对应于“A”的水平断面。每个实施例指定的27A/B、28A/B
和29A/B,其特征在于其座部18的特定直径,每个实施例按宽度分别标示为
B210、310和410,并按深度将凹部120的深度A分别标示为220、320以及420。
通过选择的实施例,以起皱结构达到强化材料的特定结果,例如,具有特
定座部直径210、310或410以及特定凹陷深度220、320或420的组合。例如,

图27A/B的示范性实施例,座部直径210相对较宽,凹陷深度220则为中等深
度。图28A/B的示范性实施例,其座部宽度310为中等宽度,凹陷深度320是
三个实施例中最深的。图29A/B的示范性实施例,其座部直径410是实施例中
最窄的,凹陷深度420深度为三个实施例中最浅的。为了通过起皱结构达到强
化材料所需的效果,可将座部宽度如210、310或410与凹陷深度如220、320
或420进行组合,从而选择得以实现的特定实施例。
透过起皱结构强化材料,已由薄片材料所形成的薄板或平板获得验证。一
个薄片材料的产品如果具有起皱结构,就可用较少的材料提供横向强度。瓶盖
就是一个薄片材料的产品,其中的薄板常使用钢材或镀锡板材,通过塑形而固
定于瓶体或其他容器的顶端。一种标准的撬开式或拧开式瓶盖应有的材料厚度,
主要是考量防泄露性及瓶盖连结至容器的牢固性而确定。起皱结构容许瓶盖使
用较少的材料,同时拥有皇冠盖标准厚度的等效强度。具有起皱结构的皇冠盖
会更薄,也就是说,相较于标准瓶盖,可降低规格,而降低瓶盖规格的优点是
透过使用较少的材料来节省成本。
降低规格的另一优势在于起皱结构的瓶盖对创新的“拉拔式”瓶盖产生了
效用,正如上文所述,皇冠盖上连结一拉片组件。该拉片可断开瓶盖材料,并
使用开瓶器组件的拉环撕扯皇冠盖脱离瓶体。降低规格的瓶盖更易于撕扯分离,
因为该瓶盖为薄片材料,且撕扯的动作平行于起皱结构加固材料的方向,因此,
撕扯力不需超过材料起皱结构的加固力。起皱结构提供垂直于材料起皱方向的
强化。
除了本发明附图说明的结构外,应理解的是,将会出现具备本发明起皱结
构优点和提供降低瓶盖规格的其它结构,例如,从裙部顶部朝向座部中心延展
的同心环,以及形成于瓶盖板面上的装饰样式,诸如星状、品牌标志、运动队
标志、宗教徽章等,皆包含于本发明中。
有多种起皱结构的方式提供于瓶盖,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冲压、模压、压花
加工等。本发明的非金属皇冠盖可透过塑料皇冠盖的注射成型或其他适当的生
产手段来制造。
相较于传统皇冠盖目前的商业化生产,本文所述的起皱结构皇冠盖的具体
实施例中,如撬开式或拧开式的实施例,皆与增强硬度的钢材一起成型。例如,
传统皇冠盖通常由单相轧压镀锡铁片所制成,硬度T4级,厚度为0.21mm到
0.23mm。根据ASTM623,该镀锡铁片在30T硬度计测出的平均硬度(也就是
说,报告硬度值,不考虑+/-变数)约为61。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皇

冠盖1更薄、更轻;例如,皇冠盖1可由厚度约为0.16mm到0.18mm的材料制
成,且其性能与常规较厚的瓶盖相当或大致相当。当皇冠盖1的结构由强度更
大的钢材制成时,更易达成减少金属用量的目的。例如,发明人已经证实使用
DR8(根据ASTM623)或DR550(根据EN10203)可制成具有凹槽的高效益低规格
皇冠盖。可选地,发明人推测尚可使用其它材料,如单相轧压镀锡铁薄片或回
火强化型材料,以及本发明所述具有类似性能的无锡钢板等。
皇冠盖1根据30T硬度计测出较适宜的平均硬度应大于62(符合ASTM
623),适宜硬度应大于65,更适宜的硬度应大于68,最适宜的硬度应在71以
上。图26及图28A实施例使用硬度为73的钢材,证实非常有效。硬度上限的
设定取决于与硬板材有关的压接过程或回弹(可能使卷曲凸缘呈非卷曲态)中玻
璃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皇冠盖1可采用传统的冲压设备制成,只需稍微变更工具组件形成所需结
构(如凹槽、十字状、星状以及涟漪状)。皇冠盖1也可采用传统设备压接而成,
相较于现有的传统压接机,只需将缩口改小即可。
因为硬度与屈服点反映的强度有关,所以皇冠盖的硬度可由屈服点的相应
标度表示。例如,DR8或DR550镀锡铁片的屈服点为550MPA(拉力试验结果)。
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拉环开瓶器实施例中,使用的软性材料,如软性
的镀锡铁片比T4甚或铝质材料更具优势,因为它们易于打开和撕裂。由起皱结
构所提供的强度,容许使用相对软质的皇冠盖材料,同时保持容器所需的安全
密合强度。发明者认为,最佳的皇冠盖实施例是具有安全密合强度和易于打开
及撕裂软性材质的组合,而那是设计和工程的选择性问题。在本规范中,本发
明包含的皇冠盖不具全部结构、材料和/或优点。
根据实施例的描述,按本发明制成的商业用皇冠盖比许多常规的皇冠盖少
用高达25%的材料(例如,钢材或镀锡铁片),在碳排放方面也具有相应的优
势。材料节省的重量约略相称于金属减少的厚度。再者,尽管冷却单个皇冠盖
所需的能量不多,但冷却每年生产的皇冠盖(北美约450亿,全球约3000亿)所
节约的能源还是很可观的。
降低规格皇冠盖对减少镀锡铁片或钢材的成本造成影响,而PVC/不含PVC
的衬垫材料可用来作为附加物,这使得金属皇冠盖和PVC或不含PVC的衬垫
材料,皆可在“现行的垃圾填埋场”中进行生物降解。
在RGC中,产生较低的生产和重量的运输成本,进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
放。
啤酒或汽水产业用来生产皇冠盖的镀锡铁片或钢材的厚度范围在
0.21mm–0.24mm之间。本发明降低规格皇冠盖使用的厚度为0.17mm–0.19mm。
一个标准的撬开式或旋开式皇冠盖,重约2.38克,而降低规格皇冠盖的重量约
2.14克,可节省减量10%所生成的材料成本。
降低规格皇冠盖另一个可见的效益是皇冠盖的运输成本。重量减少涉及节
省运输燃料成本,运输车辆的磨损和降低运输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标准瓶
盖的传统包装,每箱为10,000个,如表1所示,但本发明降低规格皇冠盖的实
施例中,每箱可容纳11000皇冠盖,从而减少能量、运输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
降低规格皇冠盖实施例的优点包括但不限于,节省生产成本、降低每个皇
冠盖单价、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负载成本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除了本文上述的所有实施例外,一个适合用于每一个实施例工程、设计或
行销选择的附加功能,就是热敏变色油墨,称之为热变色油墨,如所述,例如,
美国专利号6634516至Carballido,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作为参考。这种热变
色油墨具有改变颜色的属性,在室温下(约210℃)是一种颜色,冷却后又是
另一种颜色,例如,在标准零售冷藏温度40℃的颜色。在一个示范例应用中,
例如,在室温下,油墨是透明的,但在冷藏温度下,则变得相对不透明和可见,
因此,客户可用视觉确认约略温度而无须触碰容器。
现在回到附图,本发明在关于刻痕线排列在相对于开瓶器组件的配置上,
仔细考量了多种可替代的示范性实施例。图30-33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示范性
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所示有一个大致位于皇冠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图34-37为本发明皇冠盖一个示范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中所示有一个大
致位于皇冠盖顶部中心的开瓶器组件。
来看图30,透过圆110的描绘,显示开瓶器组件设置的部分。相对于圆110,
凹口115A和115B被限定坐落在圆110下方的位置。易裂刻痕线120A,122A,
124A和120B,122B,124B分别从顶点120A/B靠近开瓶器组件设置部分110
呈辐射状延伸,提供一种易裂刻痕线的布置。顶点120/A/B与凸起凹口115A/B
基本上是共线。根据特定工程设计的选择,在具体实施例中,本文所述的凹口
115A/B是凹面或凸面形状。
图31说明一种可替代示范性实施例,其中刻痕线顶点220A/B被限定在凹
口115A/B上方的位置,且大致平行于凹口115A/B形成的虚线位置。底部刻痕
线228约从凹口115A/B之间延伸至末端,但该末端并未延伸至皇冠盖的环形裙
部。
图32说明另一个可替代示范性实施例,其中刻痕线顶点320A被限定在开
瓶器组件110第一侧面的位置,刻痕线顶点320B被限定在开瓶器组件110第二
侧面的位置,大致相对于顶点320A。刻痕线330以圆弧形从顶点320A延伸至
320B,位于开瓶器组件110和凹口115A/B之间。
图33说明图C可替代实施例,进一步提供底部的刻痕线228。
图32和33所示的特征为该开瓶器组件未使用铆钉,但同样用铆钉的方式
将其固定至皇冠盖1,这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达到了特别的效用。
皇冠盖1顶部内侧的中心有一凸台,以中心圆描绘于附图中,是由制造皇
冠盖的材料向上挤压而成。圆弧形刻痕线330环绕该凸台形成于皇冠盖1顶部
的内侧,而且每条圆弧形刻痕线的两端延伸至皇冠盖主体的一侧,以便通过一
条可从瓶体拉除皇冠盖的不可见直线形刻痕线。拉片环2与拉片3构成一体朝
向其中心部分,其中嵌套于主体的杆片,在其自由端配置一铆钉孔;且该皇冠
盖主体通过凸台与拉环一起由铆接固定,成为皇冠盖主体的一部分。因此,这
种配置可防止瓶内的瓶装物受到凸台之外的污染,且拉环也透过凸台以铆接固
定至皇冠盖主体。彼此相应的两凹面物圆弧形凹口分别形成于杆片间连结部分
的两侧,任何的松动都将损及密封状态。这种方式可确保内容物的安全与卫生。
对应于上述图30-33,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具有偏心拉环组件位置与各种刻痕
线的实施例。图34说明一种可替代图30的皇冠盖1实施例,具有一偏心的开
瓶器组件位置。图35说明一种可替代图31的皇冠盖1实施例,具有一偏心的
开瓶器组件位置。图36说明一种可替代图32的皇冠盖1实施例,具有一偏心
的开瓶器组件位置。图37说明一种可替代图33的皇冠盖1实施例,具有一偏
心的开瓶器组件位置。在图35和图37中,后部刻痕线229(对应于228)延伸
到环形裙部,终止于皇冠盖边缘之前。刻痕线末端在制造前业已决定,这取决
于预期容器内含物的性质或其它因素。
图38为描绘本发明皇冠盖1具有开瓶器组件的俯视图,包括铆钉4,拉片
环2,拉片3,安装在皇冠盖顶端的偏心位置。
图39描绘图38皇冠盖1的部分开启位置。通过开瓶器组件沿易裂刻痕线
6d和6e拉开皇冠盖1,露出凹口115A/B。
图40描绘图39皇冠盖1进一步拉开的状态,将皇冠盖1从容器的易裂刻
痕线6d中分离。刻痕线6f并未延伸至裙部,以保持皇冠盖1以整体件从容器
中拉除。由于开瓶器组件上的偏心位置,舌片部分499的长度大于上述实施例
的相应部分。
图41为本发明皇冠盖示范性实施例的底部透视示意图。有凹槽的环形裙部
410从皇冠盖顶端415向下延伸,而凸起凹部420则下延至皇冠盖的底面内部。
由裙部410和顶端415构成。
图42A为本发明皇冠盖示范性实施例的底部透视示意图。图42B-42D为横
断面轮廓侧视图,截取自图42A皇冠盖可替代示范性实施例的B-B线。
衬垫或密封垫片固定在图42A的皇冠盖底部(参照图41)。图42B显示一
个大致为方形轮廓的衬垫。图42C显示一个大致为圆弧形轮廓的衬垫。图42D
显示一个大致为V形轮廓的衬垫,V形顶点略为圆形状。皇冠盖衬垫可增强皇
冠盖的气密性。该气密性可透过所选的衬垫构造进一步提高。例如,图42B-D
中所示的衬垫构造特别适于密封酒类和香槟的瓶子,相较于啤酒用的饮料瓶有
较大的直径开口,且其内容物所需的货架寿命也比啤酒或饮料来得长。
图43B为一个角剖面视图,根据揭露的图43A所示的原理,沿皇冠盖1俯
视图B-B线所切割的楔形物。如上所述,衬垫801被布置在皇冠盖1的内部底
面。在该图的实施例中,衬垫使用优选地合成软木材料,例如,像Nepro之类。
接着参照图30-39,描绘于该图中所附加的可替代实施例,将在图44-55中
叙述。例如,参照图31所标定的刻痕线228,依照“后部”配置,被置于任意
指定的位置,也即其位置或多或少位于皇冠盖1顶部所揭露的主要刻痕线6d和
6e的相对侧,除了中断于开瓶器组件的位置外,大体上邻近“前部”刻痕线128。
图44所示的可替代实施例,其中每一个可替代实施例根据工程或设计的选择,
提供了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每一条后部
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分别以不同的角度从开瓶器组件的
位置穿过皇冠盖1的顶部。在可替代实施例中,该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
228B,228C,228D或228E可能穿过皇冠盖1的底部(或内侧)。然而在其它
的实施例中,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可能
形成于皇冠盖1的顶部和底部两侧。
图44(将于下文进一步论述图49和图50)也显示了一条或多条彼此相对
的非平行配置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具体而言,一条
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的配置可能形成相对于
皇冠盖1中心的径向状态,如图所示。在其它的具体实施例中,一条或多条后
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的配置可能是另一种形状或不以
皇冠盖1中心为主要的配置方式。根据揭露的原则,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
228A,228B,228C,228D或228E包括提供了皇冠盖组成的结构优点。例如,

当施加外力于配置的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
时,这些刻痕线会裂开或以其它的方式断裂。更确切的说,当使用开瓶器组件
从容器上开启和拉除皇冠盖1时,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
228D或228E透过与拉片环2后部的接触,提供有利地的定位布置。例如,参
照图49,接合部分(在拉片环2后部,接近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
228C,228D或228E处,显示为一个点或角)可配置向下压的一条或多条后部
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成为使用者拉起拉环(包括凹部
11a)的正面。在这样的实施例中,接合部分施加外力于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
228A,228B,228C,228D或228E的区域时,将导致这些刻痕线裂开。施加此
外力于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不仅更易于
开启和拉除皇冠盖1,而且由皇冠盖1保存在容器中的加压气体,还可通过这
些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将其初始逸散。
接着图解说明图44和45,另一个关于拉片环2的可替代实施例。描绘一
种变体的指甲凹部11a,其中凹部11a形成于拉片环2的底部2a,而在凹部11a
位置的拉片环2顶部2b与拉片环2整个顶面2b维持共面结构。凹部11a可以
提供拉片环2较薄的部分,以便在初始的开启过程,轻易地使用指甲拉起拉片
环2。在图45所示的皇冠盖1前视图中,可以看到拉片环2较薄部分所提供的
缺口。有利的是,指甲凹部11a不仅易于使用者紧贴拉片环2,还可以在拉起皇
冠盖1的开瓶器组件中,提供所使用拉片环2部分的视觉指示器。该开瓶器组
件可能还包括提供一如何拉起开瓶器组件的视觉指示器,在该图示的具体实施
例中,拉片环2的顶部和/或开瓶器组件的拉片3包含一压印或浮凸的粗体箭头。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箭头将指示使用者向后拉开拉片环2,一旦拉起向上,
皇冠盖沿着相应的刻痕线“裂开”,然后稍稍偏右,皇冠盖1将如上文详述的
方式沿刻痕线6d和6e裂开。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由拉片环2的凹陷部分提供凹部11a(相对于拉片环2
的直径),其中该凹陷部分包含一大体上近似于整个拉片环2的曲率。然而,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凹部11a的凹陷部位可能包含一相反的曲率(也即向内),
以保有拉片环2的曲率。而且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该凹陷相对于拉片环2的
其余部分,可能包含一平滑、曲率向内的凹部11a,而非如图44所示的“阶梯
状”凹部。另外,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凹部11a不是拉片环2的凹陷部分,可
能变更为包含一延伸超过拉片环2直径的突起物。在这种实施例中,拉片环2
的突起部分包含该指甲凹部11a,可能再次包含拉片环较薄的部分。更进一步地,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凹部11a在拉片环2的其余部分内没有突出超过或凹陷,
而是与拉片环2的其余部分保持相同的直径。在这种实施例中,凹部11a再次
成为拉片环2较薄的部分,以便在拉起开瓶器组件时,承接使用者的指甲。
图45为图44具体实施例的前视图。如图所示,指甲凹部11a在拉片环2
的设置与皇冠盖1的刻痕线6d和6e有关。如上所述,指甲凹部11a相对于拉
片环2其余部分所减少的厚度,可见于皇冠盖1的前视图。此外,正如本文所
述,虽然刻痕线6d和6e如图所示形成于皇冠盖1的外部,然这些刻痕线6d和
6e可能根据需要形成于皇冠盖1的底部,或皇冠盖1的顶部和内侧。
图46为与图45前视图相对的皇冠盖1后视图,显示皇冠盖1的“背部”
或“后部”。凹口115A/115B形成于皇冠盖1的顶端17,位于拉片环2的下方,
贴近凹部440(也见于图44)。拉片环2的凹部440被形成于拉片环2的平面
上,便于在开启过程中,加强拉片环2垂直旋转动作越过凹口115A/115B。更
确切地说,当拉片环2因为凹部440无法接触凹口115A/115B,以致开瓶器组
件无法开启时,这种变让使用者可以拉开开瓶器组件。
当使用者从皇冠盖1顶端17拉起拉片环2正面向上时(例如,在凹部11a
紧贴他的指甲),凹部440的顶部终将贴紧凹口115A/115B。随着使用者继续
从皇冠盖1拉起拉片环2正面向上接触到凹口115A/115B的凹部顶端,为拉片
环2建立一个支点。特别是,随着使用者继续拉起拉片环2正面向上时,由凹
口115A/115B创建的支点,让拉片环2后方(如上所述)的接合部分能够用力
按压向下至皇冠盖1顶端17。因此,凹口115A/115B的确切位置为拉片环2提
供了此杠杆支点,从而有利于减少使用者拉起开瓶器组件时所需的拉力。因为
通过支点可减小所需的拉力,所以源自于凹口115A/115B的凹部440间距在开
瓶器组件仍余留在未开启的位置时,可以降低皇冠盖1无预期的裂开,然而,
这种源自于凹口115A/115B的拉片环2凹部440的间距是不需要的。
图47为图46皇冠盖水平旋转90度的侧视图。在这个视图中,它更显而易
见于一些实施例中,如上文所述,凹部11a可能在拉片环2中通过挖取拉片环2
底部2a的一部分来产生突出部分或上缘部位11c,便于拉片环2的顶端部分2b
与拉片环2整个顶表面保持在共面时,可以容纳指甲。
图48为图47皇冠盖水平旋转180度的侧视图。凹部11a位于刻痕线6d和
6e之间,延伸于皇冠盖1的裙部7。
图49为图44实施例的俯视图。后部刻痕线228或其中替代其配置的228A,
228B,228C,228D或228E任一条刻痕线,从拉片环2凹部440的下方向皇冠

盖1的裙部7延伸。此外,还能够看见与拉片环2后部接合部分相关的一条或
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的位置。如上所述,一条
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可能是彼此相对的径向
非平行配置,如图所示,或者是彼此相对具有不同的取向或形状。
图50为图49移除拉片环2以暴露皇冠盖1顶端17的皇冠盖俯视图。在此
实施例中,显示了刻痕线6d,6e和6f横越皇冠盖1的顶端17的单一、连续刻
痕,以致圆弧刻痕线330绕过拉片环2的位置10以及铆钉位置10的后面,以
支承拉片环2至皇冠盖1。在图50的具体例中,位置10大体上在顶端17的中
心。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后部刻痕线228或替代其配置的228A,228B,228C,
228D或228E其中任一条刻痕线,从弧形部分330向裙部7延伸,并连接至弧
形部分刻痕线330。然而,在其它的实施例中,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
228B,228C,228D或228E不需要连接刻痕线的弧形部分330。凹口115A位
于部分刻痕线330的上部,后部刻痕线228的一侧,而凹部115B则位于部分刻
痕线330的上方,始于凹口115A后部刻痕线228的另一侧。
图44(进一步论述图49和50)显示了一条或多条彼此相对的非平行配置
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具体而言,一条或多条后部刻
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的配置可能形成相对于皇冠盖1中心
的径向状态,如图所示。在其它的具体实施例中,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
228B,228C,228D或228E的配置可能是另一种形状或不以皇冠盖1中心为主
的排列方式。
根据揭露的原则,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
包含提供皇冠盖组成结构的优点。例如,当施加外力于配置的一条或多条后部
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时,这些刻痕线会裂开或以其它的
方式断裂。更确切的说,当开瓶器组件被用来开启和移除瓶体或容器上的皇冠
盖1时,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通过与拉
片环2后部的接触,提供有利地的定位布置。例如,参照图49,接合部分(在
拉片环2后部,接近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
处,显示为一个点或角)可配置向下压的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
228C,228D或228E,成为使用者拉起拉环(包括凹部11a)的正面。在这样的
实施例中,接合部分施加外力于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
228D或228E的区域时,将导致这些刻痕线裂开。施加此外力于一条或多条后
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不仅更易于开启和拉除皇冠盖1,

而且由皇冠盖1保存在容器中的加压气体,还可通过这些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
线将其初始逸散。
图51为图44可替代皇冠盖实施例的透视顶视图。拉片环2连结位置4是
始于中心位置10a的偏离中心。相较于后部刻痕线229,连结位置4比图44中
拉片环2的连结位置更接近裙部7。各种可替代后部刻痕线229的配置,被标
示为229A,229B,229C,229D,和229E,其中任一条可替代的配置皆可依据
工程设计的选择实现,至于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
或228E可依上述,以同样的方式实现。通过拉片环2偏离中心提供的连结位置
4,根据揭露原则制造这类型皇冠盖1的实施例,在开启和移除皇冠盖1的过程
中,可能为裂开皇冠盖1提供了附加的杠杆作用。具体而言,一旦皇冠盖1通
过拉起拉片环2的正面而初始裂开,则使用者可开始拉动拉片环2向前并略微
向右(按粗体箭头的视觉标示)。
通过定位让连结部份4的偏离中心位置朝向皇冠盖1的“后部”(参考拉
片环2)以建立附加的杠杆作用,便于使用者在拉起拉片环2时,能够朝向皇
冠盖1正面。因此,附加的杠杆作用让使用者在开启瓶盖的过程中,更易于裂
开刻痕线6d,6e和6f。因此,不能任意移动连结位置4,而是要实现皇冠盖1
在裂开过程中,增加杠杆作用朝向皇冠盖1的后部。此外,连结位置4移动的
距离,可根据上述增加所需的杠杆作用来选择偏离中心。例如,如果使用一个
较厚的皇冠盖1,则需要较多的撕裂杠杆作用才能轻易地开启瓶盖。当然,不
须考量皇冠盖1的厚度。同样地,除其他因素外,数量,长度和一条或多条后
部刻痕线228A,228B,228C,228D或228E的配置,也可根据皇冠盖1的厚
度选定。
图52为图51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由于连结位置4是从中心位置10a偏
移,较图41的实施例更接近裙部7。因此,构成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线229A,
229B,229C,229D或229E的长度或可小于刻痕线228的长度,并且分别替代
上文所述的配置。当然,连结位置4的偏离中心位置,也可能使得一条或多条
后部刻痕线229A,229B,229C,229D或229E的长度和/或配置和/或形状无需
变更。
图53为图52实施例的俯视图,通过移除拉片环来揭示其底部的特征。如
上所述,开瓶器组件连结位置10偏离中心位置10a。因此,为了从偏离中心位
置10a延伸至裙部7,主刻痕线6d和6e的长度要长于实施例中具有中心位置开
瓶器组件的相应刻痕线。后部刻痕线229及其替代配置229A,229B,229C,

229D和229E的长度短于中心位置实施例的相应刻痕线。一条或多条后部刻痕
线229A,229B,229C,229D或229E在圆弧部分刻痕线330的顶点120连接
至圆弧部分刻痕线330,但是,就像上文具有中心位置的实施例所述,连接至
圆弧形部分刻痕线330是不需要的。
有利地,圆弧部分刻痕线330包含连续延伸环绕位置10的刻痕线6d和6e,
使其更易于拉开皇冠盖1。更确切地说,在使用者依上述方式拉起拉片环3,导
致皇冠盖1的顶端17出现初始裂纹后,刻痕线的圆弧部分刻痕线330让靠近位
置10的皇冠盖材料更容易裂开,然后,使用者拉开拉片环3朝向皇冠盖1的正
面,直至皇冠盖从容器中移除,而部分刻痕线330也有助于裂开刻痕线6d和
6e,从而使皇冠盖1拉开和移除的过程更为容易。
连结开瓶器组件至皇冠盖1的实施例,已描述了具有中心位置及偏离中心
位置的案例,现在让我们回头讨论连结开瓶器组件至皇冠盖1的可替代实施例。
使用铆钉4连接拉片环至皇冠盖的案例,上文已有一具体例说明。
图54为皇冠盖1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其中拉片环2未使用铆钉
固定至皇冠盖1。凸台542取代铆钉4在皇冠盖1的顶端17构成一体,例如,
从底部向上压皇冠盖材料,在顶端17上创建一个凹面的形状。拉片环2设置在
凸台542上。然后,将凸台542进一步平坦化,同时散开凸台542的顶部,以
构成一个完整的凸杆543及构成大体上平整的顶部544,使得拉片环2得以布
置在杆543上。散开的凸台542构成整体的顶部544,结果形成一突出物或边
缘546,无需使用铆钉,即可固定拉片环2于凸杆543上。
图55为图54皇冠盖可替代实施例的横断面侧视图。在图54中,顶部544
大体上位于顶端17的中心10。在图55中,顶部544位于顶端17的偏离中心
10a。其他无铆钉连接装置的相关说明,与图54上文所述是相同的。请注意,
图55并未清楚显示拉片环2。
接着我们讨论另一个具有本发明开瓶器组件的可替代皇冠盖示范性具体
例。图56-66显示了一个可替代实施例,其中开瓶器组件的拉片3与形成皇冠
盖1材料构成一体,对照以铆钉4固定在皇冠盖1拉片环。图56-66的示范性
具体例为本发明的开瓶器组件提供一个无铆钉的替代实施例。本发明皇冠盖特
定的示范性具体例提供了一种开瓶器组件,而其他的实施例则提供了一个整合
式的开瓶器结构。本文所用的术语“开瓶器”,旨在涵盖任一种有助于开启本
发明皇冠盖的结构。
图56为说明另一个容器皇冠盖的替代实施例,具有整合式开瓶器组件的等

轴俯视图。环形槽120是表面4和皇冠盖1顶端17之间所形成的凹部。表面4
和顶端17基本上是共面的。在此实施例中,当凹槽120在顶端17形成凹部状
时,该凹槽120之中间形成一替代铆钉4的中央高台表面4。拉片环2被布置
于凹槽120内。拉片3从裙部7和顶端17延伸朝向中央高台表面4,使得拉片
环2连同拉片3构成一体,并置于凹槽120。刻痕线或切割线6i,6j和6k限定
拉片3的横向边缘,而且当皇冠盖1通过拉片3与拉片环2开启时,会沿着所
述的刻痕线加快撕裂皇冠盖材料。
图57为图解说明图56所示的皇冠盖侧视图。刻痕线6i下倾至裙部7的末
端16。刻痕线6j下倾至裙部7,但在到达末端16之前折弯,沿着裙部7横移。
图58为图解说明图57所示的皇冠盖水平旋转180度的侧视图。由此观点
可知,刻痕线6i,6j和6k是不可见的,因为它们在皇冠盖1的另一侧。
图59为图解说明图58所示的皇冠盖逆时针水平旋转90度的侧视图。在此
取向中,刻痕线6j和6k线出现在皇冠盖1的左侧。
图60为图解说明图59所示的皇冠盖逆时针水平旋转180度的侧视图。在
此取向中,刻痕线6i出现在皇冠盖1的右侧。
图61为图解说明图56所示的皇冠盖的俯视示意图。拉片环2提供一指甲
凹部11a,让使用者能将指甲插入凹槽120以贴紧凹部11a。
图62为图解说明图56所示的皇冠盖底部的仰视图。在特定的替代实施例
中,刻痕线6i,6j和6k被蚀刻或形成于皇冠盖1的底面17a,所以使用者从顶
端17是看不到这些刻痕线的。
图63为图解说明图56所示中间开口位置具有一拉环的皇冠盖等轴俯视图。
当拉片环2被拉出凹槽120时,拉片3沿着刻痕线6i和6j撕裂并开启皇冠盖1。
为了从容器中完整移除皇冠盖1,拉片环2被拉起朝向拉片3,以便沿着刻痕线
6i和6j撕裂皇冠盖材料,直到刻痕线6i到达末端16,裂开皇冠盖1。继续往侧
向或横向拉动,让皇冠盖1沿刻痕线6j和6k持续裂开,以便从容器中拉开皇
冠盖1的整体件。
图64为图解说明图63所示中间开口位置具有一拉环的皇冠盖侧视图。拉
片3和拉片环2互为一体,因此,当拉片环2被拉起时,拉片3也被拉起,导
致皇冠盖1裂开。
图65为图解说明图56所示的皇冠盖顺时针水平旋转45度的等轴俯视图。
图65提供了指甲凹部11a的另一种观点。显示了拉片3和拉片环2的一体式结
构。
图66为图解说明图65所示中间开口位置具有一拉环的皇冠盖等轴俯视图。
当拉片环2处于未拉起状态时,未显示的刻痕线(底面17a)6i和6j从裙部7
朝向中间高台4和拉片环2的底部延伸。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及目的,故本发明应符合专利
申请要件,因此依法提出申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