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自动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4268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料取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自动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生产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手工操作已经越来越不
满足生产的要求。在物料的生产过程中,检测生产的过程料和成品物料的质量是非常重要
的一项工作,材料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后续的销售情况和售后的工作复杂程度。在汽车零配
件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从生产线上采集一些成品去分析产品的质量是否达标,从而调
整生产线,达到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全自动取样系统去进行采集,
但是现有的全自动采样系统的机构过于复杂,操作和维修不便,且购买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自动采样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易于维护,且生产成本低。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自动取样装置,包括机架、输料机、取样装置和收料装置;所述
输料机安装在机架的底座上,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取样装置包括安装在
机架顶部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的一端设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电机通过第一水平丝
杠驱动与第一导轨垂直的第一横杆运动,第一横杆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横
杆做伸缩运动,第一横杆的另一端设有可伸缩的取样手臂,取样手臂的底部设有电磁吸盘;
所述收料装置安装在机架上,用于与取样装置配合运动,完成物料的收集。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为皮带或者链条。
优选地,所述电磁吸盘与取样手臂之间为旋转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料装置包括与机架底面垂直的第一竖杆、可自动伸缩的第二横杆、第
三伺服电机和收料框;第一竖杆的顶端与第二横杆垂直连接,第三伺服电机驱动第二横杆
可绕第一竖杆转动,第二横杆的一端与收料框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磁吸盘为圆形电磁吸盘。
优选地,所述电磁吸盘为方形电磁吸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汽车零件的自动取样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且生产
成本低,取样速度很快,取样精度高,大大提高了采样效率,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

本,从而更有力地促进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非常适合于对金属件进行取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
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汽车零件的自动取样装置,包括机架1、输料机2、取样装置3
和收料装置4;所述输料机2安装在机架1的底座上,其包括主动轮201、从动轮202和
传送带203;所述取样装置3包括安装在机架1顶部的第一导轨301,第一导轨301的一
端设有第一伺服电机302,第一伺服电机302通过第一水平丝杠驱动与第一导轨垂直的第
一横杆303运动,第一横杆303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横杆303做伸缩运动,
第一横杆303的另一端设有可伸缩的取样手臂304,取样手臂304的底部设有电磁吸盘305;
所述收料装置4安装在机架1上,用于与取样装置3配合运动,完成物料的收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带203为皮带,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示
传送带203为链条。
为了便于后期的更换和维修,所述电磁吸盘305与取样手臂304之间为旋转连接。
在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收料装置4包括与机架1底面垂直的第一竖杆401、可
自动伸缩的第二横杆402、第三伺服电机403和收料框404;第一竖杆401的顶端与第二
横杆402垂直连接,第三伺服电机403驱动第二横杆402可绕第一竖杆401转动,第一横
杆402的一端与收料框404连接,收料装置4根据取样装置3的运动状况而运动,二者配
合完成取样和放样。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吸盘305为圆形电磁吸盘,便于吸附圆形的材料;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吸盘305为方形电磁吸盘,便于吸附方形的材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取样装置3中的第一伺服电机302驱动第一横杆303做双向运动,可以取传输带203
上任一位置上的材料,且第一横杆303的运动速度与传输带203的运转速度相同,通过取
样手臂304下端的电磁吸盘305进行具体取样,确保有效取样,从而完成整个过程;当取
样完成后,收料装置4驱动其收料框404至电磁吸盘305的下方,电磁吸盘305放料,物
料直接掉在收料框404内,从而完成物料的收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
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
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
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
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