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扎辅助装置以及用于捆扎框架容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0695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捆扎辅助装置以及用于捆扎框架容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固定货物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助于固定容器的装置,所述容器设置有框架,例如是中型散装集装箱容器。



背景技术:

工业容器通常用于运输液体和颗粒物质(例如,化学品、食品添加剂、溶剂、药物等)。由于这种容器的易碎性质,其通常包括相当柔性的材料,这些容器设置在框架(例如金属框架)中。这种容器的示例是中型散装集装箱容器(IBC:intermediate bulk container)。IBC是安装在货盘上的可堆叠的容器。取决于托运人的需要以及必须满足的法律要求,IBC可以由多种材料制造。最常见的IBC是一次性使用的塑料复合IBC;容纳在附接至货盘的管状镀锌铁笼内的白色/半透明塑料容器(典型为聚乙烯)。除了塑料复合材料IBC之外,中型散装集装箱容器还由纤维板、木材、大尺寸塑料、铝、碳钢和镀锌铁制造。

为了确保在20或40英尺的容器中运输这些IBC,需要捆扎。在本领域中已知用于IBC的若干捆扎方法,其中运输容器中的外部IBC与用于捆扎的条带或扎带直接接触。在许多情况下,这导致容器的损坏,结果导致泄漏或材料损失。

在捆扎期间,通常使用附加装置来将用于捆扎的条带保持在正确的高度。有利地,负载被分在两个条带上而不是一个条带上,以便避免容器的一个点上的过度的压力。

本领域中已知若干所谓的边缘保护器。EP1911625,WO2011135015,US5848865和NL7709052都描述了可用于保护易碎容器的边缘保护器。然而,这些装置具有一些严重的缺点。在施加捆扎期间,本领域中已知的装置通常不够坚固或不够稳定。此外,这些装置通常需要额外的辅助,以确包固定在优选限定的高度。

GB2468038描述了一种条带防护,以在例如容器的捆扎期间允许条带通过。根据GB2468038的防护没有特别设计用于附接到IBC的拐角边缘。

本领域对于用于捆扎容器(例如IBC)的改进的方法和装置仍存在需求。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些。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以容易定位在容器上的装置,当处于捆扎情况时,其保持稳定并且防止对容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的捆扎辅助装置,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和直接的方案,用于在捆扎和运输期间对框架式容器施加相当大的负载。除了本发明中所述的装置之外,不需要附加的工具或装置。装置独立于容器的设计而工作,并且在捆扎和运输期间确保条带始终保持在正确的高度,并且防止损坏被捆扎的容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可以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或方法来捆扎的框架式容器的透视图,以及本领域已知的当前方法的问题之一。

图2示出了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的多个容器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可能的实施例的示例的详图。图3a示出了实施例的透视正视图,而图3b绘示了透视后视图。

图4示出了附接至框架式容器的拐角轮廓的图3的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附接至框架式容器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可能实施例的透视正视图。

图6示出了附接至框架式容器的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二维截面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可能实施例的又一示例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能实施例的前部和后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捆扎辅助装置,其适于辅助捆扎包围在框架中的容器,容器例如是中型散装集装箱容器。装置被安装在辅助容器的框架上,并提供了用于捆扎一个或多个容器(例如IBC)的简单且适当的工具。

除非另有定义,公开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用于容器的捆扎辅助装置,容器例如是中型散装集装箱容器。装置适于附接至包围所述容器的框架的拐角。为此,所述装置包括框架固定机构和固定表面,所述固定表面形成用于条带的路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固定表面上的所述路径通过外缘限位,其中所述外缘包括一个或多个唇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唇部在垂直于所述路径的方向上突出。

装置通过存在于装置上的框架固定机构可附接到金属框架的一部分。在一实施例中,这些框架固定机构在装置和框架式容器之间提供摩擦接合。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固定机构提供允许接合至容器的夹紧作用。优选地,所述装置将被安装在所述框架的水平杆上。为了本发明的目的,术语“水平杆”应理解为包围容器的框架的杆中的一个,该杆平行于保持容器的底板或基板(例如底托)延伸。水平杆是框架的最坚固的点,且从而对本目的非常有利。

由于这些框架固定机构的性质,后者可释放地接合至所述框架式容器。

固定机构确保装置到框架的牢固且连续的固定,即使当容器处于捆扎位置而受到显著的力时。装置进一步适于接收条带。为此,位于装置的顶部侧处的固定表面形成通过外缘限位的路径。所述路径具有的宽度类似于或稍微大于条带,所述条带通常用于捆扎例如IBC的框架式容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路径将平行于其所附接的金属框架的部分而延伸。后者允许在捆扎期间所施加的力被框架吸收,从而防止容器被损坏。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路径的宽度将在30mm和60mm之间,更优选在35mm和50mm之间,更优选在35mm和45mm之间,以便充分地接收通常用于捆扎框架式容器的条带(例如编织聚酯条带或复合条带)。路径可以在装置的横向端部处增大或变宽,由此该宽度大于或稍微大于所述条带的宽度,以便于条带以一定角度进入。

一个或多个唇部(其存在于对路径限位的外缘上)防止在捆扎期间以及在在紧急情况期间改变条带上的力时条带从装置滑出。形成唇部的外缘应当被视为对用于条带的路径限位的提升部(elevation)。因此,唇部也将位于相对于路径的平面提升的位置。因此,在捆扎期间,唇部将存在于条带之上,并且将作为用于防止脱离装置的屏障。因为唇部垂直于条带的方向安置,其也形成用于防止条带脱离装置的屏障。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唇部,其安置在所述装置的相对的外缘上。后者将最大限度地确保条带保持在正确的位置。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唇部可以具有的长度在5mm至20mm之间,更优选地在5mm至15mm之间,甚至更优选地在5mm和10mm之间。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装置具有弓形或弯曲的形状。更具体地,装置的所述凹部将设置有固定表面,而凸部将最终面向框架式容器。由于弓形形状,装置特别适于附接至框架式容器的拐角轮廓。后者由于容器的形式(特别是存在于这些拐角轮廓中的水平杆)而稍微弯曲。因此,弓形形状允许良好地附接至这些拐角轮廓(更具体地,附接至水平拐角杆),且允许通过摩擦接合或夹紧作用将装置牢固地附接至框架。

装置可以在装置的后侧(固定表面)设置有通道,所述后侧是在使用时面向框架和容器的、与固定表面(接收条带的一侧)相反的侧面。所述通道用于接收所述框架的水平杆。因此,装置将容易地定位和适配在所述框架的拐角柱的水平(拐角)杆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通道存在于装置的纵向方向上(长度方向),优选地从装置的一个边缘延伸至另一个边缘。

通过使用框架以及容器的框架的杆,即使当在捆扎期间施加大的力时,装置也将始终正确地定位并保持其位置。事实上,框架固定机构提供了装置至框架式容器的第一初始固定(未捆扎状态)。一旦被正确地施加至框架,条带将以正确的方式设置。由条带施加的力,并与装置的特定设计相结合,将确保装置和条带保持在正确的位置,而不会对负载造成任何损坏。基于本领域当前已知的系统,这是一个巨大的优点。此外,装置的设计独立于容器、框架以及在这些框架式容器上常见的杆的各种高度。这允许装置的通用(polyvalent)使用。最后,发现的是,即使在容器上施加相当大的负载时,装置保持稳定在位。装置被发现维持超过1000daN,这超过了市场上目前已知的所有装置的能力。

通过固定机构充分地固定到容器的框架,这提供了装置到框架式容器的摩擦固定或夹紧作用。

固定机构提供至容器和框架的牢固附接,优选地通过框架式容器的垂直杆之间的卡合(click in)或夹紧。一旦附接至框架,容器自身也可以提供支承,以便将装置保持在位(并防止倾斜)。当处于已填充状态时(在运输期间),容器的塑料是刚性的,其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承。

在一实施例中,这些固定机构优选地包括存在于所述装置的一侧处的支承臂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还可以包括支承肩部,其存在于所述装置的与所述支承臂部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上。

所述支承臂部优选平行地延伸,且其所位于的平面低于固定表面的所述平面。这种较低的位置通过所述固定表面和支承臂部之间的连接部分来实现,其基本上垂直于固定表面和支承臂部延伸。所述支承臂部形成适合于接收所述框架的杆的分区。由于它们的较低位置,支承臂部将适配在垂直于水平杆延伸的杆(垂直拐角杆)的下方,从而保持所述装置。唇部将优选地定位在水平杆和垂直杆的交叉点处。因此,提供了至框架的良好的附接。同时,容器壁还可以为装置提供支承,并且将装置保持在位。

如上所述,固定机构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两个平行的肩部,其位于装置的与所述支承臂部相对的侧面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肩部安置为垂直于形成在固定表面上的所述路径。在装置使用期间,肩部将扣紧所述框架的杆。为此,所述肩部形成分区。肩部将优选地在支承装置的水平杆与第二垂直杆的交叉点处夹紧所述框架的垂直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支承臂部和支承臂部两者。

在另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凸起,其存在于装置的与固定表面(装置的后侧,下文中称为固定表面)相反的侧面处,且适于夹紧框架式容器。这些凸起对装置的通道限位,所述通道允许接收框架的杆。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定位为垂直于通道的纵向方向。凸起指向通道的内侧。通道通过外缘限位。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设置在通道的一个外缘处,例如,在第一外缘或第二外缘上。外缘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起。

在另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设置在通道的两个外缘(第一外缘和第二外缘)处。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外缘设置有一个凸起。在又一实施例中,一个外缘(上部或者下部)可以设置有一个凸起,而第二外缘设置有两个或更多凸起。在另一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外缘设置有至少两个凸起(例如2、3、4、5、6)。

优选地,如果每个外缘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则这些凸起将以交错配置定位。在另外的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设置在一个外缘(例如第一外缘)的外部边缘处,且在第二外缘的中心,或者与中心对齐的一个或多个位置。

已发现,后面的配置提供了至框架的最佳固定,从而也允许容易地将装置安装到框架。

在一实施例中,对通道限位的所述外缘是连续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一个或所有的外缘遵循不平坦的、包括凹陷的通道,其中所述凹陷位于装置的平面中。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可以由塑料、复合材料或金属(例如钢)组成。钢具有的优点在于,它比塑料更少地经受温度变化和蠕变(creep)。合适的塑料可以是聚丙烯(PP)(例如填充有增强添加剂)、高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异氰脲酸酯(PIR)、聚氨酯(PUR)、聚酰胺、芳香族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合适的复合材料可以是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PA6或PA6 15GF)。合适的金属材料可以是钢,例如碳钢ST37。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捆扎多个容器的方法,所述容器被包围在框架中(例如,中型散装集装箱容器)。如上文所述,这些容器特别易碎,并且在运输期间由于所使用的捆扎技术非常频繁地损坏。此外,条带经常在运输期间不停留在位,这又导致对负载的损坏。在框架式容器的捆扎期间用作辅助的当前装置不能确保在运输期间使带保持在位或者负载不被损坏。本方法为本领域当前已知的方法提供了更可靠的替代方案。

因此,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容器的拐角轮廓设置至少一个捆扎辅助装置,所述捆扎装置被安装在所述拐角轮廓的水平杆上;以及

-通过设置一个或多个条带来捆扎所述容器。

通过摩擦接合或夹紧作用将装置附接至容器框架。条带沿着由所述装置的表面提供的路径延伸。

由于装置(经由通道)安装在框架式容器的拐角轮廓的水平杆上的事实,在装置上方延伸的条带在捆扎和道路运输期间始终保持在位,并且将总是保持在所需的高度。因为在捆扎期间施加的力将至少部分地传递到框架,从而将装置保持在位,所以允许在捆扎期间使用相当大的力(远远超过本领域通常已知的)。

优选地,附加地通过存在于所述装置上的唇部将条带保持在位。

在另外的优选的实施例中,装置利用水平杆与两个随后的垂直杆之间的交叉点,来将装置附接至所述框架。通过通道来使装置适配框架的杆,所述通道设置在固定表面处并允许接收杆。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框架固定机构,其允许装置与框架式容器的接合。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实施例,这些固定机构的一部分将支承第一垂直杆,到与垂直杆与水平杆的所述交叉点相邻的不同点。所述框架固定机构的第二部分将夹紧第二垂直杆,到与水平杆与所述第二垂直杆的所述交叉点相邻的不同点。

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在位于固定表面处的通道的外缘处的凸起能够将装置固定到框架。

优选地,提供至少两个捆扎装置,其安装在一个容器的相同的拐角轮廓上。所述捆扎装置彼此平行。

当多个容器被捆扎时,只有位于堆部(constellation)的拐角处的容器在其外部拐角轮廓处设置有至少一个捆扎装置。

在优选实施例中,使用的所述装置是上述实施例之一所述的装置。

在最后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根据如本文所述的方法来捆扎的多个容器,以及包括条带和至少一个根据如上所述实施例之一的装置的套件。.

通过以下非限制性示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这些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且不旨在,也不应解释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示出了常规的框架式容器(IBC)。当在没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情况下被捆扎时,与条带直接接触的外部IBC在运输过程中有被折弯或损坏的风险。此外,所使用的条带将倾向于从其原始位置滑动,这在运输期间可能导致不希望的和不安全的后果。

图2示出了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实施例的多个框架式容器(1)。容器安置在堆部中,在例如货盘(3)的表面上。外部容器(1)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4)的实施例。装置安置在框架式容器的外部拐角轮廓(5’)处,其为基本上自由且不面向另一容器的拐角。为了充分地固定容器(1),两个装置(4)设置在所述容器的自由拐角轮廓(5’)处。这些装置安装在存在于拐角轮廓(5)处的框架的水平杆上。由于容器的拐角的外观以及从而在该位置处的框架(2)的外观(大约90度轮廓),装置(1)将具有对应于容器的拐角轮廓的弓形形状。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1)的可能实施例的详细透视图。图3a示出了装置(1)的透视俯视图,而图3b示出了相同的装置(1)的透视后视图。装置(1)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表面(11),其中固定表面(11)形成能够接收条带(18)的路径(12)。路径(12)通过外缘(13,13’)限位,所述外缘安置在装置(4)的纵向方向上并且提供路径(12)的边界。相比外缘(13,13’),路径(12)位于较低平面中,这允许条带(18)保持在位且在正确的高度上。条带的滑动将被防止。

所述外缘(13,13’)进一步设置有唇部(14,14’),其优选地安置在相对的侧面上。外缘(13,13’)优选地安置为垂直于条带(18)的方向。由于产生唇部(14,14’)的外缘(13,13’)是对用于条带的路径限位的提升部,这些唇部(14,14')均等地位于相对于路径(12)的平面升高的位置。因此,在捆扎期间,唇部(14,14’)将存在于条带的上方,并将作为防止脱离装置(4)的屏障。

图3B所示的装置(4)的后部包括在装置的纵向方向上的通道(19),其允许接收容器框架的水平杆。从而通道(19)的尺寸(深度、宽度)选择为使得通道可以在容器框架的拐角轮廓处环绕水平杆。优选地,所述通道(19)在截面图上具有U型形状。通道的深度允许:在安装状态时,装置在点B处由容器支承,且在点A处由水平杆支承(参见图4)。通道通过上部外缘(21’)和下部外缘(21”)限位。

装置(1)进一步包括存在于装置(1)的末端处的支承臂部(15,15’)。这些臂部(15,15’)所安置的平面低于固定表面(11)的平面。臂部(15,15’)形成允许水平杆通过的分区。从而臂部的厚度选择为使得它们可以在垂直杆的下方在垂直杆和水平杆的交叉点处滑动。图3和图4所示的装置优选由塑料或复合材料制成。该实施例在使用时也将在容器本体自身上获得支承。

在装置的替代实施例中,装置(4)进一步设置有支承肩部(16)(参见图7)。这些支承肩部位于装置(4)的与支承臂部(15,15’)相对的侧面上。肩部(16,16’)安置为垂直于形成在固定表面(11)上的路径(12)。肩部(15,15’)从而设计成使得它们可以在水平杆和所述垂直杆之间的交叉点处扣紧框架的垂直杆。

图4示出了图3的实施例,其附接至框架式容器的拐角轮廓,且其已经接收条带。如图所示,通过路径(12)、对路径限位的外缘(13,13’)、以及从外缘突出的唇部(14,14’),条带被保持在位。装置通过通道(19)包围水平杆(6)。支承臂部将位于第一垂直杆(7)的下方,水平杆(6)与所述第一垂直杆(7)的交叉点处。这将允许装置在附接到所述框架(2)时保持在位。通过容器本体提供进一步的支承。装置(4)具有弓形形状,以便精确地适配至拐角轮廓(5)。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可能实施例。该装置优选由钢制成。装置重量轻,但仍能承受相当大的力。如之前的实施例所示,装置包括路径(12),其通过外缘(13,13’)和唇部(14,14’)限位,唇部在垂直于所述条带和路径(12)方向的方向上突出。装置(4)的纵向的、弯曲的本体以其后端置于水平杆(6)上。在一端,装置(4)设置有支承臂部(15,15’),其形成分区,并且在第一垂直杆(7)的下方在水平杆(6)和所述第一垂直杆(7)的交叉点处滑动。为此,臂部(15,15’)所位于的平面低于路径(12)的平面。在另一端,所述装置(4)设置有支承肩部(16,16’),其在水平杆(6)和第二垂直杆(9)的交叉点处围绕第二垂直杆(9)扣紧。因此,装置固定在框架(2)和容器(1)之间。当被捆扎时,力被传递到容器(1)和框架(2)。

装置将优选地在框架固定机构的水平处加宽。为了防止条带切割,外缘在加宽的水平处具有圆角边缘(17)。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附接至拐角轮廓(5)的装置(4)的二维横截面图(通过水平杆的水平横截面)。从图6清楚可见的是,支承臂部(15)将定位在垂直杆(7)和容器(1)之间,而肩部(16)将围绕第二垂直杆(9)扣紧。装置将在其纵向方向上置于水平杆(未示出)上。与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相反,根据本实施例的装置在容器本体上没有支承。这种配置允许装置(4)的良好附接,即使在受到相当大的力时。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图8示出了装置(4)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表面(11)设置有用于接收条带(未示出)的路径(12)。唇部(14,14’和14”)从对路径(12)限位的外缘(13,13’)突出,路径(12)可以将条带保持在位。

装置(4)的固定表面(后侧)设置有通道(19),其允许接收容器框架的杆。通道沿装置的长度延伸。通道(19)通过第一外缘(21’)和第二外缘(21)限位。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外缘遵循不平坦的路径且设置有凹陷。这些凹陷为装置提供一定程度的柔性,其使得更加容易将装置安装至框架。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清楚这些。

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通道(19)的上部边缘(21’)和下部边缘(21)设置有凸起(20,20’,20”,20”’)。这些凸起(20,20’,20”,20”’)用于将装置固定至框架。装置安置在框架的杆上,且被卡合在杆上。凸起(20,20’,20”,20”’)从而产生夹紧作用,其允许装置(4)在杆上保持在正确的位置。条带随后被安置在装置的固定表面上并且围绕负载。由条带施加的力允许装置保持在位,即使在相当大的力施加到装置时。

图8所示的凸起存在于第一外缘(21’)和第二外缘(21)两者上。第一外缘(21’)设置有两个凸起(20和20”’),其位于外缘(21’)的外部边缘处。第二外缘(21)等同地设置有两个凸起(20’,20”),其位于外缘(21)的中心或在外缘(21)的中心附近。图8所示的凸起具有矩形或正方形表面,但也可是例如椭圆或圆形的其他形式。凸起安置为垂直于杆(装置可以夹紧在杆上)的方向且垂直于通道(19)的方向。

装置(4)可以设置有腔,其有助于装置(4)的轻量化。

尽管图8的实施例提供了装置的最佳功能,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替代配置同样是可能的。

附图特征

1:容器

2:框架

3:货盘

4:装置

5:拐角轮廓

5′:外部拐角轮廓

6:水平(拐角)杆

7:第一垂直(拐角)杆

8:第一交叉点

9:第二垂直(拐角)杆

10:第二交叉点

11:固定表面

12:路径

13,13’:外缘

14,14’:唇部

15,15’:支承臂部

16,16’:支承肩部

17:圆角边缘

18:条带

19:通道

20,20’,20”,20”’:凸起

21’:通道的第一外缘

21:通道的第二外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