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压力平衡汽口的生态罐端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9424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带有压力平衡汽口的生态罐端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生态类型的留置式拉环(stay-on tab)饮料罐端部;更特别地,本发明指向一种带有压力平衡汽口的饮料罐端部,其在打开顺序期间能够被打开而不用手动旋转留置式拉环。



背景技术:

用于啤酒和饮料容器的通常的端部闭合件具有打开板件和附接的杠杆拉环,用于推动打开板件进入容器以打开端部。所述容器通常是拉伸(drawed)和烫平(ironed)的金属罐,通常用薄的铝板构造。这种容器的端部闭合件也通常用薄的铝或钢板的切割边缘构造,形成毛坯端部然后通过经常被称为端部转换的过程制成成品的端部。这些端部在如下过程中形成:首先形成薄金属的切割边缘,从切割边缘形成毛坯端部,然后将毛坯转换成可被缝合(seam)到容器上的端部闭合件。

这些类型的容器端部已经被使用多年,几乎所有如今在使用中的这种端部都是"生态"或者“留置式拉环”(“SOT”)端部,其中所述拉环在撕裂板件,包括大开口端部(“LOE”),被打开后保持附接到所述端部。所述撕裂板件是由易断刻痕(frangible score)的长度所限定的罐端部的一部分。所述撕裂板件可被打开,即所述刻痕可被断开,继而所述撕裂板件相对于罐端部的剩余部分在角度方向上移动,因而建立倾倒开口,通过所述倾倒开口饮料可从容器中被倾倒。所述撕裂板件通过铰链区段保持可铰接地连接到所述罐端部的剩余部分,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开口取出容器的内容物。在LOE中,所述倾倒开口面积为大约0.5平方英寸(3.2cm2)。

撕裂板件的打开由拉环操作,所述拉环通过铆钉附接到罐端部,所述铆钉穿过拉环上的铆钉岛。拉环通常附接到罐端部以使得拉环的鼻部于装载位置在撕裂面板的邻近部分之上延伸。拉环的提起端部处于在拉环鼻部的相反的位置并为用户提供通路以提起该提起端部,比如以用户的手指,来推压鼻部抵靠撕裂板件的邻近部分。在大多数罐端部的情况下,装载位置和打开位置是处于同一个位置;然而一些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罐端部要求在打开顺序之前把拉环从装载位置旋转到打开位置,即易断刻痕的断裂。

当拉环鼻部被推压抵靠撕扯板件时,刻痕最初在刻痕的通气(vent)区域破裂。刻痕的这一最初破裂主要是由拉环上的提起力导致的,该提起力造成罐端部的中央区域(包括铆钉和直接邻近铆钉)的提起。随着拉环被进一步提起,刻痕破裂沿着刻痕的长度传播,最终在铰链区段停止。

通气是在刻痕绕着撕扯板件最初断裂时,通常是由用户最初提起拉环的提起端部时,压力从加压容器内部的最初释放。

与这些打开系统相关的一个问题是饮料从容器中的倾倒能力。由于这些端部通常不配备有压力平衡孔口,随着空气通过倾倒开口进入饮料容器而代替快速离开的一定量的饮料,饮料可能“发出汩汩声(glug)”。“发出汩汩声”指的是,由外部空气试图通过倾倒开口进入容器而导致的不均匀流动。因而,压力平衡与通气的区别在于,通气是加压容器中压力的最初释放,即“爆开(pop)”,而压力均衡是用一定量的空气代替一定量的饮料的动作。

多年以前,在饮料容器具有任何种类的易断撕扯板件之前,用户用开罐器打开饮料容器,所述开罐器具有用于刺穿端部闭合件的向下削尖的喙部。用户会两次刺穿端部闭合件,建立倾倒开口和平衡开口。如今该方法经常被饮料供应厂在运动场馆等处采用,在此饮料交付的速度是重要的,以在短时间段内为许多顾客服务。已经付出了许多努力来为SOT端部配备某种类的平衡开口。这些尝试都未被普遍地采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每一个尝试相关联的显著缺点。

比如,一个改进SOT端部闭合件倾倒能力的方式涉及扩大倾倒开口。然而,开口几乎不可能做得足够大以完全消除发出汩汩声。此外,当开口做得非常大时,由于饮料通过非常大的倾倒开口飞溅、喷涌或喷溅,不想要的溢出成为问题。另外,较大的倾倒开口通常要求绕着铆钉手动旋转拉环,来在闭合件上的多个位置施加拉环鼻部力以弯曲扩大的撕扯板件进入容器。多次完全弯屈拉环上的铰链区域造成铆钉岛的加工硬化,导致金属变脆,其可造成拉环不希望地从闭合件中分离出来。此外,用户必须在没有用法说明的情况下手动地将拉环旋转到准确的位置,以便撕扯板件建立较大的倾倒开口。

一些设计人员已经提出在端部闭合件中提供第二撕扯板件。这些设计一般依赖使用外部穿孔工具,比如,开罐器,或者使用SOT来打开第二撕扯板件。显然,要求用户提供外部穿孔工具是不被希望的,因为其代表技术衰落到开罐器的年代。使用SOT来打开第二撕扯板件要求手动旋转并且弯屈上述的SOT,这同样具有上述的较大开口端部的缺点。最后,这些第二撕扯板件的尺寸和位置是不被希望的,这是因为开口太大造成溢出,以及/或者太靠近倾倒开口以至于不能建立充分的倾倒能力优势。

消除手动旋转拉环以打开平衡汽口的一个提出的方法要求提供摇摆拉环或者“跷跷板(teeter tauter)”拉环,其中拉环的一端用于打开倾倒板件而拉环的其他部分或相反端用于打开平衡汽口。然而,拉环的摇摆是不被希望的,因为它可造成撕扯板件一个或二者的过早打开。

已经尝试靠近或者在SOT铆钉岛的下方和/或在围绕铆钉的铸造(coined)区域内放置这种通气部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第二易断刻痕,其在SOT被提起以使部分限定倾倒开口的易断刻痕断裂时断裂。这些定位和方法是不被希望的,因为它们太靠近倾倒开口定位,这可能导致不想要的通过通气部的溢出,并且断开的方法不为用户提供使用或者不使用通气部的选择,因为当用户使部分限定倾倒开口的主刻痕断裂时,第二刻痕自动地或者自然地断开。

另一个最近的提供改进的倾倒的尝试包括在倾倒开口的大约1点方向的位置形成凹陷通道。凹陷通道是否提供倾倒能力的改进存在争议。

因而,与提供压力平衡汽口的现有的尝试相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汽口和/或开口的尺寸和/或位置。与这些现有的尝试相关的非穷举的问题包括以下内容(单独地和以任何组合形式):由于位置的原因不为用户提供使用/打开汽口的选择,不希望地和/或不必要地太大,太靠近分配开口定位,要求使用比如开罐器的外部工具,要求使用用户的手指以和中央板件直接结合的方式在中央板件上按下,这可能由于中央板件上的尖锐边缘导致用户的手指的割伤,可能的汽口的过早打开,容器内部不可接受的/不应存在的压力平衡,以及容器内容物的涌出和飞溅。如以下更详细地所解释的,本发明减少或消除这些容器端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变化,用于克服与大开口饮料容器关闭设计、制造和使用相关的特定困难。

本发明被提供以解决以上所讨论的问题以及其它问题,并且提供未被现有的这一类型的端部闭合件所提供的优势和内容。本发明的特征和优势的完整讨论遵从以下参照附图展开详尽的说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项内容指向一种生态留置式拉环罐端部。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具有以纵向轴线为中心的圆周卷边。圆周壁从卷边向下延伸。圆周加强构件从所述壁向下定位。中央板件从所述加强构件径向向内定位并以所述纵向轴线为中心。中央板件具有铆钉,其将拉环附接到所述中央板件。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可断开以形成通气开口和压力平衡汽口。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具有由所述中央板件的非易断铰链区段分开的相对的末端端部。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可断开以形成倾倒开口。所述拉环的提起端部的提起驱动打开顺序,在所述打开顺序中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断开,导致在所述拉环的相同提起导致所述倾倒开口完全形成之前形成所述通气开口和所述压力平衡汽口。

本发明的第一项内容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下述特征,单独地或者以任何合理的组合形式。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还可包括撕扯板件,其由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以及非易断铰链区段限定,其在倾倒开口形成时非易断铰链区段将所述撕扯板件保持到所述中央板件的邻近部分,以及生态留置式饮料罐端部的第一直径轴线,其从所述拉环的提起端部到所述拉环的在提起端部相反的鼻部端部纵长地延伸通过所述拉环,其中,位于对向90度角的第一圆弧的弧形区域内的所述拉环的鼻部端部的卷边部分,在所述拉环的提起端部的提起驱动打开顺序时具有定位在所述中央板件以外的区段,所述弧形区域具有位于所述铆钉中心点处的中心点并且被所述第一直径轴线平分;在驱动所述打开顺序的所述拉环的提起端部的最初提起时,所述拉环的鼻部端部的所述区段可首先接触所述中央板件位于超过所述撕扯板件的边界的一部分。所述拉环的鼻部端部可具有楔子,在驱动所述打开顺序的所述拉环的提起端部的提起时,其在所述撕扯板件上延伸。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还可包括所述生态留置式饮料拉环的第一直径轴线,当所述拉环就位以开始所述打开顺序时,所述第一直径轴线从所述拉环的提起端部到所述拉环的在所述提起端部相反的鼻部端部纵长地延伸通过所述拉环,垂直于所述第一直径轴线的第二直径轴线,在其中形成所述生态留置式饮料罐端部的具有基本相等面积的四个象限,以及刻痕线,其具有相对的末端端部,并且在所述相对的末端端部之间包括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和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其中所述刻痕线具有位于所述四个象限中每一个内的部分。所述拉环可包括中央带和部分围绕铆钉岛的空区域,其中所述空区域具有沿着所述铆钉岛的相反侧延伸的相对腿部,其中铆钉岛具有铆钉孔,所述铆钉穿过该铆钉孔,以及其中所述铆钉孔在铆钉岛上偏移,使得其相较于第二相对腿部更靠近第一相对腿部定位。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还可包括撕扯板件,其由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以及非易断铰链区段限定,其在形成倾倒开口时非易断铰链区段将所述撕扯板件保持到所述中央板件的邻近部分,以及凸起斜坡,其在所述撕扯板件以外地定位在所述中央板件上,其中通过所述拉环的鼻部端部的一部分在所述打开顺序期间接合所述凸起斜坡,其中由于所述拉环接合凸起斜坡,由拉环鼻部提供到所述中央板件的力朝向所述撕扯板件迁移。所述打开顺序可包括,按次序,在断开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区段直至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区段的断开停止时,所述通气开口形成和所述压力平衡开口形成。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还可包括刻痕线,其具有相对的末端端部并且包括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以及具有刻痕线的非易断区段,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邻近所述刻痕线的第一末端端部并从其延伸,所述刻痕线的非易断区段结合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和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其中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从所述刻痕线的非易断区段延伸到所述刻痕线的第二末端端部。所述倾倒开口可具有不小于0.25平方英寸(3.2cm2)的面积。不用用户手动旋转,所述倾倒开口随着所述拉环的提起而被创造出。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还可包括刻痕线,其具有相对的末端端部并且包括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以及具有刻痕线的易断刻痕的第三区段,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邻近所述刻痕线的第一末端端部并从其延伸,所述具有刻痕线的易断刻痕的第三区段结合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和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其中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从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三区段延伸到所述刻痕线的第二末端端部。所述拉环的提起从所述拉环的装载位置发生,不用在所述拉环从所述装载位置提起之前手动旋转拉环。所述打开顺序完成,不用绕着所述铆钉手动旋转所述拉环的铆钉岛。所述鼻部端部30可由拉环的周长的包括卷边的部分限定,其位于对向90度角的第一圆弧的弧形区域内并且其中所述弧形区域具有位于所述铆钉中心点处的中心点并且被所述第一直径轴线平分。不用用户提供有意识的拉环旋转,所述拉环的提起导致所述拉环的铆钉岛绕着所述铆钉旋转。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和第二曲线区段形成刻痕线的部分,且其中所述刻痕线还包括叉部,其中在所述打开顺序中,所述刻痕线的断裂在所述叉部处变成双向的,同时在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上继续,所述第一路径沿着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所述第二路径沿着具有易断刻痕的旁路区段到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在所述打开顺序中,根据类似时钟的参照,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的断裂在第一方向上前进以形成所述压力平衡汽口,而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的断裂在相反方向上前进。

本发明的第二项内容也指向一种生态留置式拉环罐端部。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具有以纵向轴线为中心的圆周卷边。圆周壁从卷边向下延伸。圆周加强构件从所述壁向下定位。中央板件从所述加强构件径向向内定位并以所述纵向轴线为中心。铆钉将拉环附接到所述中央板件。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可断开以形成通气区域和压力平衡汽口。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具有由所述中央板件的非易断铰链区段分开的相对的末端端部,所述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可断开以形成倾倒开口。所述拉环的提起端部的提起驱动打开顺序,在所述打开顺序中由所述拉环的提起端部提供到所述中央板件的力从所述撕扯板件边界外部的位置迁移到所述撕扯板件边界内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三项内容也指向一种生态留置式拉环罐端部。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具有以纵向轴线为中心的圆周卷边。圆周壁从卷边向下延伸。圆周加强构件从所述壁向下定位。中央板件从所述加强构件径向向内定位并以所述纵向轴线为中心。撕扯板件,其由具有末端端部的易断刻痕限定,所述末端端部被非易断铰链区段分隔,在打开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时所述非易断铰链区段将所述撕扯板件保持到所述中央板件。铆钉将拉环附接到所述中央板件。所述拉环包括中央带,铆钉岛,其具有铆钉孔,所述铆钉穿过该铆钉孔,空区域,其部分围绕铆钉岛,具有沿着所述铆钉岛的相反侧延伸的相对腿部,以及拉环铰链,其从所述相对腿部之间延伸,其中所述铆钉孔在铆钉岛上偏移,使得其相较于第二相对腿部更靠近第一相对腿部定位。

本发明的第四项内容也指向一种生态留置式拉环罐端部。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具有以纵向轴线为中心的圆周卷边。圆周壁从卷边向下延伸。圆周加强构件从所述壁向下定位。中央板件从所述加强构件径向向内定位并以所述纵向轴线为中心。拉环附接到所述中央板件。撕扯板件,其由具有末端端部的易断刻痕限定,所述末端端部被非易断铰链区段分隔,在打开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时所述非易断铰链区段将所述撕扯板件保持到所述中央板件。不用绕着所述铆钉手动旋转所述铆钉岛,所述拉环的提起端部的单独提起运动按次序建立通气开口、压力平衡汽口和倾倒开口。所述生态留置式拉环饮料罐端部还可包括凸起斜坡,其在所述中央板件的公共侧形成锥形表面,其中在所述拉环的提起端部的单独提起运动期间,所述拉环的鼻部端部与所述凸起斜坡接合导致所述铆钉岛绕着所述铆钉旋转。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势将从下面的说明书中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为理解本发明,现将通过示例参考附图对其进行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带有基本半透明的拉环以露出罐端部在拉环下方的结构;

图2是罐端部10的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带有基本半透明的拉环以露出罐端部在拉环下方的结构;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带有基本半透明的拉环以露出罐端部在拉环下方的结构;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带有基本半透明的拉环以露出罐端部在拉环下方的结构;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带有基本半透明的拉环以露出罐端部在拉环下方的结构;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带有基本半透明的拉环以露出罐端部在拉环下方的结构并示出在打开顺序中继最初将提起拉环的提起端部之后形成的通气开头和压力平衡汽口;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带有基本不透明的拉环,示出撕扯板件的最初打开以形成倾倒开口,以及在拉环的提起端部被用户继续提起时拉环的自动打开;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带有基本不透明的拉环,示出撕扯板件的继续打开以形成倾倒开口,以及在拉环的提起端部被用户继续提起时拉环的进一步自动打开;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0A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示出凸起斜坡的中央板件的区段的截面图,所述斜坡有助于拉环铆钉岛绕着将拉环附接到罐端部的铆钉自动旋转。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显示拉环的鼻部端部位于对向90度角的圆弧的弧形区域内的一部分,其中圆弧具有位于铆钉中心点处的中心点且被第一轴线平分,且其中形成在拉环上的夹具的一部分也位于该圆弧区域内;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俯视图,显示拉环的鼻部端部位于对向45度角的圆弧的弧形区域内的一部分,其中圆弧具有位于铆钉中心点处的中心点,且其中第一半径在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之间沿第一轴线延伸并且第二半径位于第二象限内。

图13是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图,显示拉环的鼻部端部位于对向90度角的圆弧的弧形区域内的一部分,其中圆弧具有位于铆钉中心点处的中心点且被第一轴线平分,且其中形成在拉环上的夹具的一部分也位于该圆弧区域内,且其中刻痕的桥部在易断刻痕路径中建立叉路,其中刻痕的破坏于叉路处在两个分开的方向上前进以沿着叉路的一个方向打开压力平衡汽口,沿着叉路的第二方向打开撕扯板件以建立倾倒开口;以及

图14是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的俯视图,显示拉环的鼻部端部位于对向90度角的圆弧的弧形区域内的一部分,其中圆弧具有位于铆钉中心点处的中心点且被第一轴线平分,且其中形成在拉环上的夹具的一部分也位于该圆弧区域内,其中刻痕线设计为双向地打开,使得在断裂以建立压力平衡汽口的易断刻痕在顺时针路径上打开的同时,限定撕扯板件的易断刻痕沿着逆时针的路径断裂。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容许不同形式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并且将在此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理解的是本公开应该被认为是本发明原则的范例,而非意图将本发明的广泛内容限制到所示出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罐端部,其目的是提供适合的压力平衡汽口,所述压力平衡汽口允许一定体积的流体进入饮料容器内饮料上方的顶部空间。这允许饮料通过罐端部中的倾倒开口更平滑地且更快地倾倒。所述压力平衡汽口允许流体进入顶部空间以代替快速离开的一定量的饮料,所述离开的流体通过倾倒开口从容器中被倒出。本发明指向一种提供自动打开压力平衡汽口的器件,其在生态SOT罐端部打开顺序的进程中自然地打开。本发明的压力平衡汽口意图克服现有的这种压力平衡汽口的缺点。更具体地,其是自动打开的,而不是选择性打开的。通过已经附接到罐端部的拉环,其是可操作/可打开的,并且作为普通打开顺序的步骤,其是可打开的。与一些现有技术的拉环不同,如将在下面所描述的其不需要手动旋转拉环或者只需要极少的这种手动旋转。作为替代,拉环将在拉环提起端部的普通提起时自然地旋转,以在倾倒开口的普通打开期间打开平衡汽口和倾倒开口二者。最后,不存在争议的是,所述压力平衡汽口是否提供了对饮料从饮料容器中的倾倒能力的改进。

一般地参照附图,用于容器的饮料罐端部10具有中央板件12,所述中央板件12通过圆周壁15与缝合卷边(seming curl)14分开,所述圆周壁15从缝合卷边14向下延伸至结合到所述中央板件12的加强构件16。所述容器通常是拉伸和烫平的金属罐,通常用薄的铝板构造。这种容器的罐端部也通常用薄的铝或钢板的切割边缘构造,形成毛坯端部然后通过经常被称为端部转换的过程制成完成的端部。

罐端部10可以通过缝合卷边14结合到容器主体,所述缝合卷边14结合到容器主体的配合卷边。罐端部10的缝合卷边14通过圆周壁15和加强构件16与中央板件12成为整体,所述加强构件通常是一般U性的埋头锥孔(countersink)或褶皱,其经常通过附加的加强特征(诸如圆周台阶或其他圆周壁)结合到中央板件12的周向边缘,限定中央板件12的外周长。用于将中央板件12结合到容器主体的这种类型的器件目前是在工业中使用的用于结合的通常器件,上述的卷边结构是在从金属板切割边缘中形成毛坯端部的过程中形成的,该过程在端部转换过程之前。然而,用于将中央板件结合到容器的其他器件可在本发明中被使用。

制造罐端部10的步骤开始于落料(blanking)切割边缘,通常是薄金属板的圆或非圆的切割边缘。非圆的切割边缘的示例包括椭圆的切割边缘,旋绕的切割边缘,以及谐波的切割边缘。旋绕的切割边缘可被描述为一般具有三个不同的直径,每个直径相对其他直径成45°。所述切割边缘继而通过形成缝合卷边、埋头锥孔、板件半径和所述中央板件形成落料边缘。

用于该类型的饮料罐端部的转换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首先在板件中心形成突出泡状物,随后将泡状物的金属加工成按钮进而加工成更窄的成为铆钉的金属突起部而形成铆钉;通过刻划板件壁的金属形成撕裂板件;通过弯曲板件壁的金属使得板件壁的中心区域略微低于剩余的板件壁而形成凹陷(deboss)板件;将拉环铆固(stake)到铆钉;以及其它随后的操作,诸如切边成型(wipe-down)步骤以去除拉环的尖锐边缘,通过刻划(scoring)、切刻(incising)或者压花(embossing)(或者压凹(debossing))在板件壁上刻字,以及二次击打(restriking)铆钉岛。

所述缝合卷边14限定饮料罐端部10的外周长。其一般以纵向或竖直的轴线50为中心,通常位于铆钉的中心。

中央板件12具有可移动的撕裂板件20,其由易断刻痕和非易断铰链区段25限定。中央板件12的撕裂板件20可被打开,即易断刻痕可被断开,继而撕裂板件20相对于中央板件12的剩余部分在角度方向上移动,同时撕裂板件20通过铰链区段保持可铰接地连接到中央板件12,以限定分配汽口或者倾倒开口20'(见图9)。在该打开操作中,撕裂板件20在角度偏转上移动。更具体地,撕裂板件20以相对于中央板件12的平面的角度偏转,角度位移的中心为铰链区段。

撕裂板件20在转换过程中通过刻划操作形成。用于在中央板件12中刻划撕裂板件20的工具包括在公共侧34的上模,其具有呈撕裂板件20形状的刻划刀边缘,以及在产品侧的下模,以在被刻划的区域内支撑金属。当上模和下模被放到一起时,中央板件12的金属在所述模之间被刻划。这导致刻划刀边缘嵌入到中央板件12的金属中,形成刻痕线22,其呈现为金属中楔形的凹部。残余在楔形凹部下方的金属是所述刻痕线22的剩余部。因此,所述刻痕线22由刻划刀边缘引起金属的运动而形成,使得刻划刀边缘的印记形成在中央板件12的公共侧34。

中央板件12具有公共侧34和相反的产品侧35,还包括拉环26。所述拉环26具有一般沿着直径轴线72拉长的主体,所述轴线72延伸通过拉环鼻部30、中央带(webbing)42和提起端部32。通常的现有技术的罐端部具有拉环26,其在转换过程的最终步骤中通过以一定角度铆固中央板件12邻近铆钉岛并且在铆钉岛下方的区域而被铆固,以偏置所述拉环26使得所述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靠近中央板件12搁置。中央板件12还可具有靠近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的凹部以允许更容易的手指通路。

撕扯板件20的打开通过拉环26来操作,所述拉环26通过铆钉28附接到中央板件12,所述铆钉与撕扯板件20隔开,一般通过铆钉岛46中的铆钉孔口。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处于相对拉环鼻部30的位置,并为用户提供通路以提起所述提起端部,比如以用户的手指。

可选地,拉环26通过粘合剂可附接到中央板件12。

为了这一说明,鼻部端部30指的是拉环26周长包括卷边38(见图2)的部分,所述部分位于对向(subtending)90度角的圆弧的弧形区域。所述圆弧具有位于铆钉中心点的中心点并被第一轴线72(见图11)平分(bisect)。

铆钉28由中央板件12的圆形铸造区域围绕。所述铸造区域是中央板件12被压缩的部分,刻痕线22一般行进通过所述部分。凸起的曲线的焊道(bead)可围绕铸造区域定位使得所述焊道部分围绕所述铸造区域。

拉环26的中央带42位于鼻部端部30和提起端部32之间。中央带42包括铰链区域和围绕铆钉28的铆钉岛46。拉环带42的开口或空区域48提供中央板件12的外露区域。空区域48具有曲线的几何结构,其邻接铆钉岛46并且至少部分围绕铆钉28,空区域48的第一腿部一般设置在铆钉28的一侧,而第二腿部一般设置在铆钉28的相反侧。拉环带42的铰链区域包括铰链线,其由在空区域第一腿部的末端端部和第二腿部的末端端部之间穿过的基本直线限定。添加材料至拉环带42、修改卷边的半径、添加焊道或者其他加强器件也可能是必要的,以确保该区域足够牢固,在其中拉环26于打开期间在铰链区域弯折。

空区域48在拉环带42内。空区域48可具有一般拱形的构造。在该构造中,铆钉岛46再次遵循空区域48的一般形状。

拉环26的铰链区域可被适合为具有铰链线,所述铰链线不垂直于与直径线重合的轴线,而是以倾斜的角度与第一轴线相交。因而,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带第一腿部的空区域48,所述第一腿部与第二腿部相比更靠近拉环鼻部30的外边缘并且更靠近撕扯板件20。因而,拉环26的铰链线以相对于直径线倾斜的角度取向,由于其并非平行也非垂直于直径线。见图4-6。在美国专利No.6024239中描述了倾斜铰链线,作为参考在此将其合并,如在此完整陈述一样。

铰链线方向相对于第一轴线的改变造成指向拉环26在撕扯板件20打开期间的路径的结构,所述路径由在提起端部32上的提起力导致,该提起力绕着铰链线44旋转拉环并且导致拉环主体的角度位移。

附图只表示铆钉岛46构造的一个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铆钉岛46和空区域48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任何数量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所有凹口或长矛形状的铆钉岛。

带42还包括抓握部分。抓握部分适用于用户操纵。通常地,抓握部分包括手指孔等。手指孔被带42的薄区段与空区域48隔开,凸起焊道位于所述薄区段下方。

凹陷板件66在中央板件12的公共侧34中形成。凹陷板件66在中央板件中用传统的模锻技术形成。拉环26和撕扯板件20通常完全凹进在凹陷板件66内。

为描述和定位元件的目的,罐端部10的第一轴线72延伸通过鼻部端部30和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并且通过铆钉28的中心,一般把左右对称的拉环平分。因而,第一轴线72可具有等于罐端部10直径的长度,假定是圆罐端部10。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轴线72是直径轴线。第二轴线82垂直于第一轴线72。其也可通过铆钉28的中心点。因此,其也可是直径轴线。第一和第二轴线72、82建立罐端部10的具有基本相等表面面积的四个象限I-IV。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刻痕线22行进或延伸通过罐端部10的所有四个象限。其具有开始端部22a和末端端部22b。

如图示,为讨论的目的,且如所有已知的商业上可获得的该类型的饮料容器的情况一样,刻痕线22的一部分在打开顺序中被断开,其以顺时针的方式从通气区域朝向刻痕线22的末端端部22b推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将在此陈述的教导适用到采用逆时针打开顺序的罐中,如果这是所希望的。

从开始端部22a开始继而绕着刻痕线22顺时针运动,刻痕线包括第一区段70。第一区段70是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曲线区段。该第一区段70包括通气区域70a和压力平衡汽口区域70b。与通常地大多数商业上可获得的生态饮料罐端部的情况一样,如果不是全部,通气区域70a至少一部分定位在拉环26的下方并且具有位于非常靠近铆钉28处的区段。如将在下面描述的,通气区域70a是撕扯板件20的开口沿着刻痕线22起始的位置。通气区域70a是最初的“爆开”发生的地方以及在打开顺序中随着通气区域70a中的刻痕线22断裂,饮料容器内的内部压力安全地排出的地方。通气区域的概念一般在现有技术中熟知,虽然发明人认为他们的罐端部的通气区域70a包括未被现有技术所教导的特征。

从通气区域70a进一步顺时针绕着刻痕线22前进,压力平衡汽口区域70b位于邻近通气区域70a处。该压力平衡汽口区域70b是自动可打开的压力平衡汽口。以另一种方式表述,在刻痕线22的第一区段70,压力平衡汽口区域70b在打开顺序期间自动打开,形成压力平衡汽口或开口。这将在下面更加详细的解释。

应该注意的是,第一区段70在罐端部10的第三象限开始,继而从第三向前向第二象限前进,继而从第二象限向上向第一象限前进,继而相对于铆钉28的中心径向向外前进。

刻痕线22的第二区段86从第一区段顺时针绕着刻痕线22继续。第二区段86可以是易断的或者非易断的刻痕。

第二区段86在第一象限开始,继而相对于铆钉28的中心径向向外继续延伸,继而朝向第二象限弯曲。

第二区段86继续弯曲直到其延伸进入第二象限,继而该弯道相对于铆钉28的中心往回径向向内地引导第二区段。

刻痕线22的第三区段90从第二区段86继续。第三区段90包括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可断裂,直到位于刻痕线22的末端端部22b的位置或非常靠近刻痕线22的末端端部22b的位置,以在撕扯板件20在打开顺序期间被向下推压进入饮料容器时形成倾倒开口20'。

第三区段90优选地在第二象限内从第二区段86延伸通过邻近斜坡94的弯道,所述斜坡94相对第三区段90径向向外地定位。所述弯道沿着或者邻近第一轴线72相对于铆钉28的中心径向向外地引导第三区段90,所述第一轴线将第二象限与第三象限分开。与大多数商业上可获得的LOE饮料容器盖子类似,第三区段90在曲线的路径上继续,通过第三象限并且进入第四象限。

撕扯板件20由第三区段90和铰链部分限定,所述铰链部分建立在刻痕线22的末端端部22b和第三区段中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曲线区段的断裂开始点之间。

设想的是刻痕线22的第二区段86的长度的全部或一些部分在打开顺序中将不会断裂。如在附图中所示,刻痕线22的第二区段86的整个长度在点A和点B之间延伸。该结构和打开顺序允许消除约束槽(check slot)。约束槽由刻痕线22中增厚剩余部的区域限定,其减缓刻痕线22的断裂的传播,该断裂的传播允许饮料容器中的压力适当地放出。

可选地,刻痕线22的第二区段86或者其一部分可以是整个缺少的,使得刻痕线22的第一区段70和刻痕线22的第三区段由未刻划的区域隔开。该实施例具有与其他实施例相似的打开顺序,在其他实施例中通气区域70a最初打开,接着是平衡汽口区域70b;继而撕扯板件20打开而形成倾倒开口20'。

作为选择地,曲线焊道98可形成在中央板件12中用于加固。焊道可以是凹陷的或者凸起的,但优选地是凹陷的。焊道98将加固或加强中央板件12在刻痕线22的第一和第二区段70、86之间的区域。曲线焊道98可延伸至邻近第三区段90在第一区段70和第三区段90之间的一点,使得曲线焊道98具有第一端部,其中曲线焊道98从第二象限中邻近第二轴线82的第一点延伸至位于第二点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点在第二象限中邻近第一轴线72,且与第一点相比与第二轴线82的距离更远。

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抗断裂刻痕102可邻近刻痕线22放置。

打开顺序可描述如下。

拉环26开始于如示出(见,比如图1、3和4-6)的装载位置。装载位置是习惯上饮料容器继填充之后和打开之前被交付即被处理时拉环26所在的位置。这里,在装载位置,第一轴线72从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延伸通过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如图11所示,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的卷边的一部分位于对向90度角的圆弧300的扇形或弧形区域内。所述圆弧具有位于铆钉中心点的中心点并被第一轴线72平分。在处于装载位置时且在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的用户驱动提起之前,拉环的鼻部端部30的所述部分具有定位在撕扯板件20的边界以外的区段。因而,在本发明中,倾倒板件打开位置,或者刻痕线打开位置也是装载位置。在驱动打开顺序的拉环的提起端部的最初提起期间,定位在撕扯板件以外的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的该区段首先接触中央板件位于超过撕扯板件边界的一部分。拉环26的用户驱动提起相对于中央板件12的公共侧34直接向上指向,而没有用户引入的拉环26的铆钉岛46绕着铆钉在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

更优选地,如图12所示,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在打开顺序期间首先接触中央板件的所述区段位于对向45度角的圆弧400的扇形或弧形区域内。该圆弧400还具有在铆钉中心点处的中心点。然而,该圆弧具有沿着在第二和第三象限之间的第一轴线72延伸的第一半径以及在第二象限内的第二半径,使得该圆弧400的弧形区域位于第二象限内。

在装载位置和最初刻痕线破坏位置,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位于撕扯板件20的边界外的部分可接合斜坡94。(见图3-5)。该接合预提起(prelift)鼻部端部30且将提起端部32稍微向下偏置。

拉环鼻部30推压抵靠斜坡94,刻痕线22最初在刻痕线22的通气区域70a处破裂。刻痕线22的该最初破裂主要是由拉环26上的提起力导致的,该提起力造成中央板件12的中央区域(包括并且直接邻近铆钉)的提起,其导致刻痕线22在通气区域70a中的剩余金属的分离。相对于通过继续提起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而传播刻痕线22的其他区域所需要的力,使在通气区域70a中的刻痕线22破裂所需要的力,通常被称为“爆开”力,是较低的程度的力。(见图7)

因而,与现有技术的罐端部类似,拉环26的最初提起导致刻痕线22的第一区段70断裂,继而在通气区段70a断裂形成通气开口104时导致饮料容器内的压力从饮料容器放出。继续提起拉环26导致刻痕线22在第一区段70中的断裂传播到压力平衡汽口区域70b,其中刻痕线22的断裂在刻痕线22中建立压力平衡汽口或者开口106,在倾倒期间饮料容器内部的压力可通过该压力平衡汽口或者开口106平衡,造成更平滑的倾倒。

应该注意的是,用户提起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导致通气区域70a中的刻痕线22断裂。随着刻痕线22继续断裂,继续提起导致压力平衡汽口106形成。此时,未发生中央板件12进入先前密封的容器中饮料上方的顶部空间的弯曲偏转。提起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导致拉环鼻部30在上述区域中最初按压抵靠撕扯板件20的边界或周缘外部的中央板件12,这进一步提供杠杆作用,倚靠所述杠杆作用铆钉28和中央板件12靠近铆钉28的区域被稍微更高地提起,以将第一区段70的断裂通过通气区域70a传播进入压力平衡汽口区域70b。

继续提起拉环26推压鼻部端部30抵靠斜坡94。斜坡94是锥形的成角的(见图10和10A)使得由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提供的力在中央板件上从斜坡94朝向撕扯板件20迁移。斜坡94的锥度或角度导致拉环26的铆钉岛46自然地绕着铆钉28旋转,无需用户有意识地停止拉环的提起,继而在接着提起拉环26使刻痕线22断裂之前,使拉环26的铆钉岛46旋转以将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定位到新的位置。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朝向撕扯板件20顺时针旋转。因而,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斜坡94的角度或锥度向下朝向第三象限成斜角。这帮助拉环在打开顺序期间朝着撕扯板件20偏转。

因而,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的用户驱动提起将驱动打开顺序,其中具有易断刻痕70的第一曲线区段被断开,导致通气开口104和压力平衡汽口106形成,在拉环26的相同提起导致倾倒开口20'完全形成之前。见,比如,在图7-9中示出的顺序。

这与大多数现有技术的罐端部不同。通常地,在现有技术中,发生两个打开顺序中的一个。或者拉环26被直接向上提起并且继续在相同方向上运动以向下推压撕扯面板20进入饮料容器。或者,拉环26的提起被中止,且拉环26的铆钉岛46在该停歇期间被手动地旋转,然后在鼻部30在中央板件12上重新定位的情况下继续提起拉环26。在本发明的打开顺序的情况下,这种停歇时期或中止或手动旋转不是必要的,以重新定位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这是因为拉环26的铆钉岛46绕着铆钉的旋转随着提起拉环26的提起端部而自动发生。

随着力从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朝向撕扯板件20迁移,刻痕线22的第三区段90的断裂朝向刻痕线22的末端端部22b传播,继而撕扯板件20被向下推压进入饮料容器的顶部空间。见,比如图8。随着倾倒开口20'完全发展,铰链区段25在刻痕线22的末端端部22b形成,通过铆钉28,在第二区段86和第三区段90的交点处结束。见,比如图9。因而,铰链区段25从第四象限延伸,通过第三象限,在第二象限中在刻痕线22的第三区段90中断裂开始的位置终止。

此外,进一步设想的是刻痕线22的第二区段86的全部或一些部分在打开顺序中将不会断裂。因而,可以存在未断裂的刻痕线22的长度,其连接现在断裂的刻痕线22的第一区段70和现在断裂的刻痕线22的第三区段90。

拉环26可具有辅助刻痕线22断裂的一个或者更多特征。

比如,通常地,铆钉岛46具有铆钉孔,在此铆钉28穿过通过铆钉孔以将拉环26附接到中央板件12的剩余部分。铆钉孔位于铆钉岛的中心,所述中心与空区域48的沿着空区域的相反侧延伸的腿部部分等距。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铆钉孔偏离该中心位置,其中该孔有利于铆钉岛46的一侧而以损害另一侧为代价。也就是说,铆钉孔位于更靠近空区域48的一个所述腿部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铆钉孔放置为增加拉环26的鼻部端部与刻痕线22的重叠。

在被示出的实施例中,铆钉孔朝向相对腿部中较长的腿部偏移。

此外,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可具有楔子110(见图6和11)。楔子110偏离拉环26的中心线,所述中心线由所示出的第一轴线72的区段定义。因而,在拉环26处于所示出的装载位置和最初刻痕线打开位置时,楔子110位于罐端部的第三象限,拉环26不呈现左右对称。

当拉环处于装载位置和最初刻痕线打开位置时(见图6、11和12),楔子110一般位于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中或者在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旁边的位置(见图2),优选地在上述圆弧300的弧形区域内,更优选地偏离拉环26的中心线且在罐端部10的第三象限内。

在结构上,楔子110包括拉环26的卷边部分38的压缩部分,以及在拉环26的上表面上的基本V形的裂缝。因而,楔子110具有呈现V形裂缝的上表面和朝向撕扯板件20的公共侧向下延伸的下表面。

楔子110的形成还将拉环26的卷边部分相对铆钉28的中心径向向外推压。因而,楔子110从鼻部端部30径向向下延伸。这在楔子110处有效地延长了拉环26,其中相较于拉环26的鼻部端部30的剩余部分楔子110向外更远地延伸。

在图13中示出了可选实施例。该实施例的罐端部的打开以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驱动。拉环的提起端部32被用户从中央板件12直接向上提起,不用有意识地绕着铆钉28旋转拉环26。刻痕线22的通气区域邻近铆钉28打开,其中随着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区段70破坏或断裂,压力从容器中安全地释放。

图13的实施例和图11的实施例之间主要的区别如下。继容器内部的压力最初放出之后,刻痕线22的断裂是双向的,同时在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上继续,所述第一路径沿着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区段70朝向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区段86,所述第二路径沿着具有易断刻痕的旁路区段114至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三区段90。第三区段90的断裂继续,且正如在之前实施例的描述中一样,撕扯板件20向内偏转进入容器。非易断铰链25类似于先前的罐端部定位。

在图14中示出了可选实施例。此外,该实施例的罐端部的打开以与之前的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驱动。拉环的提起端部32被用户从中央板件12直接向上提起,不用有意识地绕着铆钉28旋转拉环26。刻痕线22的通气区域邻近铆钉28打开,其中随着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一区段70破坏或断裂,压力从容器中安全地释放。

该实施例的刻痕线22设计为与之前的实施例不同。这里,非易断铰链区段25与图13的实施例相比位于铆钉的相反侧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此外,当拉环26的提起端部32提起时,通气区域邻近于铆钉28形成。如在之前的实施例中,该实施例的刻痕线22的断裂是双向的;然而,该实施例中在刻痕线22中没有叉路。采用类似时钟的参照,具有易断刻痕70的第一区段的断裂在第一方向上朝向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二区段86前进,以形成压力平衡汽口。同时,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三区段90的断裂在相反的方向上前进。随着继续提起拉环26的提起端部,拉环26以相对于之前的实施例的上述方式绕着铆钉28旋转;具有易断刻痕的第三区段90的断裂继续;撕扯板件20偏转进入容器以形成倾倒开口。

在图14示出的示例中,第一区段70的断裂在如顺时针方向上前进,而第三区段90的断裂在如逆时针方向上前进。

还应该注意的是,发明人已经生产具有根据在此陈述的说明而定位和确定尺寸的通气区域104、压力平衡汽口106和倾倒开口20'的容器。这些容器的压力平衡汽口106改进了饮料从容器的流动,使得实现饮料的层流,而没有不可接受的“汩汩声”。

术语“第一”、“第二”、“上”、“顶部”、“底部”等仅用于相对于其他元件的图示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实施例。如在此使用的术语“多个”意图指示大于一的任何数量,如必要分离地或结合地,直至无穷大数。如在此使用的术语“结合”、“附接”和“连接”意图把两个元件放置或联合起来以形成单元,任何数量的元件、装置、紧固件等可设置在结合的或连接的元件之间,除非采用术语“直接”和/或由附图支持。

尽管特定的实施例已经被示出或者描述,在不显著偏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想到许多修改,保护范围仅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