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品保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9036发布日期:2018-06-15 12:35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物品保管设备,所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物品收纳货架、物品搬送装置、搬送控制装置,所述物品收纳货架具备多个将物品收纳的收纳部,所述物品搬送装置在物品收纳货架的前方沿着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移动来搬送物品,所述搬送控制装置控制物品搬送装置的工作。



背景技术:

如上所述的物品保管设备的一例被记载在日本特开2009-7124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在专利文献1的物品保管设备中,构成为物品搬送装置在物品收纳货架的前方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移动,借助该物品搬送装置搬送物品。

在这样的物品保管设备中,考虑在作为物品搬送装置设置第1物品搬送装置和第2物品搬送装置这两台物品搬送装置的情况下,以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接近或连续地并排的状态具备第1物品搬送装置移动的移动路径(称作第1路径部分)和第2物品搬送装置移动的移动路径(称作第2路径部分)。这样,以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并排的状态具备第1路径部分和第2路径部分,由此,与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或货架前后方向上分离地具备这些第1路径部分和第2路径部分的情况相比,容易将物品保管设备设置在较小的地板面积上。

此外,在物品保管设备中具备单一的物品搬送装置的情况下,希望构成为,借助控制物品搬送装置的搬送控制装置,选择性地执行物品搬送装置在移动路径的整体上移动的整路径搬送控制和物品搬送装置在移动路径的一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的部分路径搬送控制。即,希望构成为,平时执行整路径搬送控制,借助物品搬送装置来搬送物品,在由于对于物品收纳货架的维修作业等导致需要作业者进入至移动路径来进行作业的情况下,执行部分路径搬送控制,在作业者进入移动路径来进行维修作业的同时,在移动路径的除了作业者进入的路径部分(称作维修用路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称作搬送作业用路径部分)使物品搬送装置移动,能够继续进行物品的搬送。

在使物品搬送装置在移动路径的除了作业者进入的路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移动来继续进行物品的搬送的情况下,有作业者接触到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的可能。

具体地,在作为物品搬送装置设置有第1物品搬送装置和第2物品搬送装置这两台物品搬送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在第1路径部分中进行相对于第1物品搬送装置或物品收纳货架的维修作业时,若作业者从第1路径部分露出至第2路径部分,则有作业者接触到在第2路径部分移动的第2物品搬送装置的可能。

此外,在借助控制物品搬送装置的搬送控制装置选择性地执行整路径搬送控制和部分路径搬送控制的情况下,例如在维修用路径部分中进行相对于物品收纳货架的维修作业时,若作业者从维修用路径部分露出至搬送作业用路径部分,则有作业者接触到在搬送作业用路径部分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需要一种物品保管设备,所述物品保管设备即使在作业者进入至移动路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移动路径的余下部分继续由物品搬送装置进行的物品的搬送,同时将进入至移动路径的作业者接触到物品搬送装置这一情况防范于未然。

鉴于上述目的,物品保管设备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物品保管设备,前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物品收纳货架、搬送控制装置和多个物品搬送装置,前述物品收纳货架具备多个将物品收纳的收纳部,前述多个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物品收纳货架的前方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移动来将物品搬送,前述搬送控制装置控制前述多个物品搬送装置的工作,前述物品保管设备的特征在于,供前述多个物品搬送装置移动的移动路径具有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第1路径部分和第2路径部分,前述多个物品搬送装置包括第1物品搬送装置和第2物品搬送装置,借助前述搬送控制装置选择性地被执行的多个搬送控制包括第1搬送控制和第2搬送控制,前述第1搬送控制使前述第1物品搬送装置仅在前述第1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且使前述第2物品搬送装置仅在前述第2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前述第2搬送控制将前述第1物品搬送装置和前述第2物品搬送装置中的被选择的一个作为对象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是前述第1物品搬送装置的情况下使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仅在前述第1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在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是前述第2物品搬送装置的情况下使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仅在前述第2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前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间隔件,前述间隔件能自由地切换到设置状态和避让状态,在前述设置状态下,前述间隔件被设置于路径边界部位来将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截断,前述路径边界部位是前述移动路径的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的边界部位,在前述避让状态下,使前述间隔件从前述路径边界部位避让来将该路径边界部位敞开。

根据这样的结构,搬送控制装置执行第1搬送控制,由此,第1物品搬送装置在第1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并且第2物品搬送装置在第2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这样,能够进行在第1路径部分上使第1物品搬送装置移动来搬送物品、和在第2路径部分上使第2物品搬送装置移动来搬送物品这二者。

此外,在作业者在进行第1物品搬送装置和第2物品搬送装置的某一个的维修作业的情况下,将不是维修作业的对象的物品搬送装置作为被选择的物品搬送装置(对象物品搬送装置),搬送控制装置执行第2搬送控制,由此,能够在第1移动路径或第2移动路径上作业者进行物品搬送装置的维修作业,同时在余下的第2移动路径或第1移动路径上使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移动来搬送物品。

但是,例如,在第1路径部分进行相对于第1物品搬送装置的维修作业的作业者露出至第2路径部分的情况下,有作业者接触在第2路径部分中移动的第2物品搬送装置的可能。

因此,具备能自由切换到设置状态和避让状态的间隔件,将该间隔件预先设置于设置状态,由此在作业者欲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时作业者接触于设置状态的间隔件,由此能够在物理上防止作业者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此外,作业者确认设置状态的间隔件的存在,识别自身的位置,由此能够将作业者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这一情况防范于未然。结果,能够避免作业者接触于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

这样,即使在作业者进入至移动路径的部分的情况下,能够在移动路径的余下部分继续由物品搬送装置进行的物品的搬送,同时将进入至移动路径的作业者接触于物品搬送装置这一情况防范于未然。

鉴于上述目的,物品保管设备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物品保管设备,前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物品收纳货架、物品搬送装置和搬送控制装置,前述物品收纳货架具备多个将物品收纳的收纳部,前述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物品收纳货架的前方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移动来将物品搬送,前述搬送控制装置控制前述多个物品搬送装置的工作,前述物品保管设备的特征在于,供前述物品搬送装置移动的移动路径具有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第1路径部分和第2路径部分,借助前述搬送控制装置选择性地被执行的多个搬送控制包括整路径搬送控制和部分路径搬送控制,前述整路径搬送控制使前述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第1路径部分及前述第2路径部分这二者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前述部分路径搬送控制使前述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中的某一个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前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间隔件,前述间隔件能自由地切换到设置状态和避让状态,在前述设置状态下,前述间隔件被设置于路径边界部位来将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截断,前述路径边界部位是前述移动路径的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的边界部位,在前述避让状态下,使前述间隔件从前述路径边界部位避让来将该路径边界部位敞开。

根据该结构,搬送控制装置执行整路径搬送控制,由此在第1路径部分及第2路径部分二者上物品搬送装置移动,物品被搬送。

此外,例如,作业者在第1路径部分进行物品收纳货架等的维修作业的情况下,搬送控制装置执行部分路径搬送控制,由此能够仅在作业者未进行维修作业的第2路径部分使物品搬送装置移动来搬送物品。这样,能够在第1移动路径或第2移动路径中作业者进行物品收纳货架等维修作业的同时,在余下的第2移动路径或第1移动路径上使物品搬送装置移动来搬送物品。

但是,例如,在第1路径部分进行相对于物品收纳货架等的维修作业的作业者露出至第2路径部分的情况下,存在在第2路径部分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接触于作业者的可能。

因此,具备能自由地切换到设置状态和避让状态的间隔件,将该间隔件预先设置于设置状态,由此,在作业者欲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时作业者接触于设置状态的间隔件,由此能够在物理上防止作业者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此外,作业者确认设置状态的间隔件的存在来识别自身的位置,由此能够将作业者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的情况防范于未然。结果,能够避免作业者接触于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

这样,即使在作业者进入至移动路径的部分的情况下,也在移动路径的余下部分上继续由物品搬送装置进行的物品的搬送,同时能够将进入至移动路径的作业者接触于物品搬送装置的情况防范于未然。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实施方式的物品保管设备的主视图。

图2是涉及实施方式的物品保管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涉及实施方式的物品保管设备的间隔件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开闭门的关闭状态的物品保管设备的要部俯视图。

图5是表示开闭门的第2打开状态的物品保管设备的要部俯视图。

图6是表示开闭门的第1打开状态的物品保管设备的要部俯视图。

图7是控制框图。

图8是表示间隔件的设置状态及避让状态的物品保管设备的要部立体图。

图9是表示开闭门的第1打开状态和第2打开状态的物品保管设备的要部立体图。

图10是物品保管设备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传感器的检测状态和由供电装置进行的供电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物品保管设备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物品保管设备上具备物品收纳货架2、塔式起重机(stackercrane)3、壁体K、间隔件5、入出库传送带6。物品收纳货架2具备多个收纳作为物品的容器W的收纳部1。塔式起重机3在物品收纳货架2的前方沿着货架横向宽度方向行进,搬送容器W。壁体K设置成覆盖内部空间4。这里,内部空间4是具有设置有物品收纳货架2的设置空间10及塔式起重机3行进的行进路径8二者的空间。间隔件5构成为能自由地切换到设置状态和避让状态,在设置状态中,将内部空间4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在分割成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的状态下间隔。入出库传送带6被在贯通壁体K的状态下配设,载置搬送容器W。

物品保管设备设置在净化室(cleanroom)内,所述净化室是清洁空气从顶棚侧朝地板侧向下流通的下流式的净化室。如图1所示,净化室的地板部F由下部地板F2和配设在比下部地板F2靠上侧的位置上的上部地板F1构成,在下部地板F2和上部地板F1之间形成地板下空间,在上部地板F1和顶棚之间形成有作业空间。上部地板F1是格栅地板,形成有多个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通气孔。下部地板F2是没有通气孔的地板,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无孔状的混凝土来构成。

如图2所示,内部空间4具有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分别在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中以对置的状态具备一对物品收纳货架2。在各个物品收纳货架2上,以在上下方向及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具备多个收纳部1。而且,在多个收纳部1上分别具备载置支承已收纳的容器W的载置体7。在一对物品收纳货架2的一个(在图1及图2中位于左侧的物品收纳货架2)上,具备向被收纳于收纳部1的容器W供给氮气的氮气供给装置N。另外,该氮气供给装置N相当于向被收纳于收纳部1的容器W供给非活性气体的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

入出库传送带6构成为在外部移载部位6o和内部移载部位6i之间载置搬送容器W,所述外部移载部位6o位于壁体K的外侧(借助壁体覆盖的内部空间4的外侧),所述内部移载部位6i位于壁体K的内侧(内部空间4)。虽省略图示,但分别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具备入出库传送带6。具备入出库传送带6,使得相对于设置于较高位置的入出库传送带6的外部移载部位6o,顶棚搬送车B进行容器W的装卸,相对于设置于较低位置的入出库传送带6(图中未示出)的外部移载部位6o,作业者进行容器W的装卸。

如图2所示,塔式起重机3行进的行进路径8具有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作为塔式起重机3,具备第1塔式起重机3a和第2塔式起重机3b,所述第1塔式起重机3a在第1内部空间4a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行进,在第1内部空间4a中搬送容器W,所述第2塔式起重机3b在第2内部空间4b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行进,在第2内部空间4b中搬送容器W。

另外,塔式起重机3相当于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行进路径8相当于物品搬送装置移动的移动路径。此外,第1塔式起重机3a相当于在第1路径部分8a移动来搬送物品的第1物品搬送装置,第2塔式起重机3b相当于在第2路径部分8b移动来搬送物品的第2物品搬送装置。

行进路径8形成在对置的一对物品收纳货架2之间。行进路径8的第1路径部分8a形成在第1内部空间4a,行进路径8的第2路径部分8b形成在第2内部空间4b。行进路径8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被划分成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第1路径部分8a与第2路径部分8b不重叠。

在行进路径8上,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行进路径8的长度方向)设置行进轨道9,该行进轨道9从第1路径部分8a跨至第2路径部分8b连续地形成。

第1塔式起重机3a和第2塔式起重机3b分别具备行进台车11、升降台13、移载装置14,所述行进台车11在行进轨道9上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行进,所述升降台13沿立设于该行进台车11的桅杆(mast)12升降移动,所述移载装置14被支承于升降台13。移载装置14在收纳部1、入出库传送带6的内部移载部位6i和自身之间移载容器W。

若在物品保管设备中,将容器W载于入出库传送带6的外部移载部位6o,则该容器W借助入出库传送带6从外部移载部位6o被载置搬送至内部移载部位6i。而且,在第1内部空间4a中,容器W借助第1塔式起重机3a被从内部移载部位6i搬送至收纳部1,在第2内部空间4b中,容器W借助第2塔式起重机3b被从内部移载部位6i搬送至收纳部1。

此外,在第1内部空间4a中,借助第1塔式起重机3a,容器W被从收纳部1搬送至入出库传送带6的内部移载部位6i,在第2内部空间4b中,借助第2塔式起重机3b,容器W被从收纳部1搬送至入出库传送带6的内部移载部位6i。而且,内部移载部位6i的容器W在借助入出库传送带6被从内部移载部位6i载置搬送至外部移载部位6o之后,由顶棚搬送车B或作业者从外部移载部位6o卸下。

这样,第1塔式起重机3a在第1内部空间4a中在内部移载部位6i和收纳部1之间搬送容器W。此外,第2塔式起重机3b在第2内部空间4b中在内部移载部位6i和收纳部1之间搬送容器W。

虽省略详细说明,但在容器W的底面上具备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供气口用于将从氮气供给装置N的吐出喷嘴吐出的氮气供给至容器W内,所述排气口用于排出容器W内的气体。而且,容器W构成为,用盖体关闭基板出入用的基板出入口,用开闭阀分别将供气口及排气口关闭,由此具有气密性。

若在容器W的供气口上连接氮气供给装置N的吐出喷嘴,氮气被从该吐出喷嘴喷出,则借助该喷出的氮气的压力,供气口的开闭阀被进行打开操作,氮气被供给于容器W内。此外,构成为,若借助由氮气供给装置N进行的氮气的供给,容器W内的压力升高,则排气口的开闭阀被进行打开操作,容器W内的气体被从容器W的排气口排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容纳半导体基板的前端开启式晶圆传送盒(FOUP,FrontOpeningUnifiedPod)作为容器W(物品)。

如图1及如图2所示,壁体K在覆盖内部空间4的状态下被设置,所述内部空间4具有设置有物品收纳货架2的设置空间10和塔式起重机3的行进路径8这二者。

内部空间4的侧周被壁体K的无孔状的侧壁部K1包围。内部空间4的顶棚借助多孔状的顶棚壁部被关闭,构成为清洁空气从顶棚侧流入至内部空间4。此外,在壁体K的位于比上部地板F1更靠下方的位置上的部分,具备将内部空间4的气体向内部空间4的外部排出的气体排出部22。因此,清洁空气从壁体K的顶棚侧流入至内部空间4,该流入的清洁空气在内部空间4从顶棚侧朝地板侧向下流通。而且,该清洁空气与从被收纳于收纳部1的容器W排出的氮气一同被从气体排出部22排出至内部空间4的外部。

另外,壁体K在俯视时借助侧壁部K1将内部空间4包围,该壁体K(侧壁部K1)相当于包围具有设置空间10和行进路径8这二者的空间的包围件,在所述设置空间10设置物品收纳货架2。

如图2、图3及图8所示,在壁体K上具备供作业者出入于行进路径8的开口23和将该开口23关闭的开闭门24。

在壁体K上具备形成为包围开口23的形状的无孔状的出入口部K2。出入口部K2在货架前后方向上观察形成为有棱角的O字状。该出入口部K2的货架前后方向的存在行进路径8的一侧的端部具备开闭门24,出入口部K2的货架前后方向的与存在行进路径8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连接于侧壁部K1。并且,以出入口部K2的货架前后方向的存在行进路径8的一侧的端部不突出至行进路径8内的方式具备出入口部K2。

此外,在壁体K上具备无孔状的遮蔽部K3,所述无孔状的遮蔽部K3位于出入口部K2的正上方的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的边界部位。

如图4~图6所示,开闭门24构成为,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相对于门用支柱部件25绕纵向轴心(沿上下方向的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并且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绕纵向轴心弯曲自如。开闭门24构成为,将中央部在货架前后方向上推拉操作,由此能自由地切换到将开闭门24的中央部弯折来使开闭门24的两端部接近的缩短姿势(图5、图6及图9所示的姿势)和将开闭门24的中央部伸展来使开闭门24的两端部分离的伸长姿势(图4及图8所示的姿势)。这样,开闭门24构成为,使开闭门24屈伸,由此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自由地伸缩成缩短姿势和伸长姿势。

而且,开闭门24如图4及图8所示,切换至伸长姿势(切换至关闭状态),由此能够将开口23的整体关闭。此外,开闭门24如图6及图9的右侧所示,切换至缩短姿势来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靠近第2内部空间4b侧(切换至第1打开状态),由此能够将第1出入口23A打开。此外,开闭门24如图5及图9的左侧所示,切换至缩短姿势来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靠近第1内部空间4a侧(切换至第2打开状态),由此能够将第2出入口23B打开。这样,开闭门24构成为自由地切换于关闭状态、第1打开状态和第2打开状态。

接着,对第1出入口23A和第2出入口23B加以说明。

如图4所示,开口23形成为,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跨路径边界部位8c向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的两侧扩展的状态。开口23由第1开口部23a、第2开口部23b和第3开口部23c形成。另外,所谓路径边界部位8c,是指行进路径8的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的边界构成的部位,在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连续地排列的状态下具备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

第1开口部23a形成于在货架前后方向上观察第1开口部23a的全部开口区域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重叠的位置。第2开口部23b形成于在货架前后方向上观察第2开口部23b的全部开口区域相对于第2内部空间4b重叠的位置。第3开口部23c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位于第1开口部23a和第2开口部23b之间。第3开口部23c形成为,具有在货架前后方向上观察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重叠的开口区域、在货架前后方向上观察相对于第2内部空间4b重叠的开口区域。

并且,如图4及图6所示,由第1开口部23a和第3开口部23c形成第1出入口23A,如图4及图5所示,由第2开口部23b和第3开口部23c形成第2出入口23B。第3开口部23c被由第1出入口23A和第2出入口23B兼用。

关于开闭门24,如图6所示,在使开闭门24缩短来切换至第1打开状态的状态中,仅关闭开口23的第2开口部23b,第1开口部23a及第3开口部23c(第1出入口23A)被打开。此外,如图5所示,在使开闭门24缩短来切换至第2打开状态的状态中,仅关闭开口23的第1开口部23a,第2开口部23b及第3开口部23c(第2出入口23B)被打开。此外,如图4所示,在使开闭门24伸长来切换至关闭状态的状态中,开口23的第1开口部23a、第2开口部23b及第3开口部23c全部关闭。

因此,开闭门24具备作为将第1出入口23A开闭的第1门的功能和作为将第2出入口23B开闭的第2门的功能,在壁体K上具备第1出入口23A及第2出入口23B(开口23)、第1门及第2门(开闭门24)。

间隔件5构成为自由地切换到设置状态和避让状态。这里,设置状态如图2、图3、图5及图6所示,是以下状态:间隔件5位于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的边界部位,将内部空间4分割成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此外,避让状态如图4及图10所示,是以下状态:使间隔件5至少从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的边界部位的路径边界部位8c避让来使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连通。

此外,在设置状态中,间隔件5被设置于行进路径8的路径边界部位8c来将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截断,在避让状态中,使间隔件5从路径边界部位8c避让来将该路径边界部位8c敞开。

对间隔件5加以说明,如图4~图6所示,间隔件5具备固定于壁体K上的板状的固定部27、相对于固定部27在货架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自如的板状的滑动部28、相对于滑动部28绕纵向轴心摆动自如的板状的摆动部29。这些固定部27、滑动部28及摆动部29都形成为无孔状。

使滑动部28相对于固定部27在货架前后方向上滑动移动,由此滑动部28滑动移动到在退回至设置空间10的退回位置(参照图4)和突出至行进路径8的突出位置(参照图5及图6)。

摆动部29的基端部被在滑动部28的行进路径8侧的端部上绕纵向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使摆动部29绕纵向轴心摆动,由此摆动移动至相对于滑动部28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折叠位置(参照图4)、和相对于滑动部28在货架前后方向上排列的展开位置(参照图5及图6)。此外,摆动部29被连结于滑动部28,所以随着滑动部28沿着货架前后方向滑动移动,摆动部29也与该滑动部28一体地沿货架前后方向滑动移动。

如图4所示,使滑动部28滑动移动至退回位置,并且使摆动部29摆动移动至折叠位置,由此间隔件5被切换至避让状态。此外,如图5及图6所示,使滑动部28滑动移动至突出位置,并且使摆动部29摆动移动至展开位置,由此间隔件5被切换至设置状态。

并且,在摆动部29的自由端部(与基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具备用于将间隔件5连结于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的连结部件,在将间隔件5切换至设置状态的状态下将摆动部29的自由端部连结于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由此能够将间隔件5保持在设置状态。

并且,在如上所述地将间隔件5连结于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的状态中,如图5、图6及图9所示,使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移动,由此间隔件5在维持设置状态的状态下移动至第1间隔位置或第2间隔位置。这里,第1间隔位置是下述位置:如图6所示,摆动部29的自由端部(在货架前后方向上位于开口23一侧的间隔件端部)位于开口23的第2开口部23b和第3开口部23c的边界部位(开口边界部位)。此外,第2间隔位置是下述位置:摆动部29的自由端部位于开口23的第1开口部23a和第3开口部23c的边界部位(开口边界部位)。

这样,间隔件5构成为,在设置状态中自如地移动至第1间隔位置和第2间隔位置,第1间隔位置和第2间隔位置的任一位置都位于路径边界部位8c。

连结间隔件5的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位于一对门用支柱部件25之间。

因此,在使开闭门24从关闭状态缩短来切换至第1打开状态时,借助一对门用支柱部件25中的位于第1路径部分8a侧的门用支柱部件25,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被向第2路径部分8b侧推动操作,间隔件5移动至第1间隔位置。此外,在使开闭门24从关闭状态缩短来切换至第2打开状态时,借助一对门用支柱部件25中的位于第2路径部分8b侧的门用支柱部件25,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被向第1路径部分8a侧推动操作,间隔件5移动至第2间隔位置。

这样,构成为间隔件5与开闭门24联动,使得随着开闭门24切换至第1打开状态,间隔件5移动至第1间隔位置,随着开闭门24切换至第2打开状态,间隔件5移动至第2间隔位置。由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和一对门用支柱部件25构成使间隔件5和开闭门24联动的联动机构。

并且,在开闭门24被切换至第1打开状态且间隔件5移动至第1间隔位置的状态中,或在开闭门24被切换至第2打开状态且间隔件5移动至第2间隔位置的状态中,借助门用支柱部件25和被固定设置的保持用支柱部件31,间隔件5的端部被夹持,由此间隔件5被保持在第1间隔位置或第2间隔位置上。

如图4及图7所示,在物品保管设备上,具备检测间隔件5的设置的状态的间隔状态检测装置32(第1间隔传感器32a及第2间隔传感器32b)、检测开闭门24的开闭状态的门状态检测装置33(第1门传感器33a及第2门传感器33b)。另外,在图5或图6等中省略间隔状态检测装置32及门状态检测装置33的图示。

间隔状态检测装置32具备第1间隔传感器32a和第2间隔传感器32b,所述第1间隔传感器32a检测间隔件5被切换至设置位置(设置状态),所述第2间隔传感器32b检测间隔件5被切换至避让位置(避让状态)。

即,在间隔件5位于设置位置时,第1间隔传感器32a呈检测状态且第2间隔传感器32b呈非检测状态。此外,在间隔件5位于避让位置时,第1间隔传感器32a呈非检测状态且第2间隔传感器32b呈检测状态。此外,在间隔件5位于设置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且不位于设置位置和避让位置的任一位置时,第1间隔传感器32a和第2间隔传感器32b二者呈非检测状态。

此外,门状态检测装置33具备第1门传感器33a和第2门传感器33b,所述1门传感器33a检测开闭门24在开口23的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位于第1路径部分8a侧的端部,所述第2门传感器33b检测开闭门24在开口23的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位于第2路径部分8b侧的端部。

即,在开闭门24被切换至伸长姿势(被切换至关闭状态)时,第1门传感器33a和第2门传感器33b二者呈检测状态。

在开闭门24被切换至缩短姿势来靠近开口23的第2内部空间4b侧的端部(被切换至第1打开状态)时,第1门传感器33a呈非检测状态且第2门传感器33b呈检测状态。此外,在该状态下第2出入口23B(第2开口部23b)被开闭门24关闭。

在开闭门24被切换至缩短姿势来靠近开口23的第1内部空间4a侧的端部(被切换至第2打开状态)时,第1门传感器33a呈检测状态且第2门传感器33b呈非检测状态。此外,在该状态下第1出入口23A(第1开口部23a)被开闭门24关闭。

此外,在开闭门24被切换至不是伸长姿势的姿势且不靠近开口23的第1内部空间4a侧的端部也不靠近第2内部空间4b侧的端部时,第1门传感器33a和第2门传感器33b二者呈非检测状态。

在物品保管设备上具备控制塔式起重机3的工作及氮气供给装置N的工作的控制装置H。即,该控制装置H具备作为控制塔式起重机3的工作的搬送控制装置的功能、和作为控制氮气供给装置N的工作的供给控制装置的功能。

控制装置H选择性地执行第1搬送控制、第2搬送控制和第3搬送控制。即,由控制装置H选择性地执行的多个搬送控制包括第1搬送控制、第2搬送控制、及第3搬送控制。

在第1搬送控制中,为了使第1塔式起重机3a仅在第1路径部分8a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且使第2塔式起重机3b仅在第2路径部分8b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借助控制装置H控制第1塔式起重机3a及第2塔式起重机3b的工作。即,第1搬送控制是下述搬送控制:使第1塔式起重机3a仅在第1路径部分8a上移动来搬送容器W且使第2塔式起重机3b仅在第2路径部分8b上移动来搬送容器W。

即,执行第1搬送控制,由此借助第1塔式起重机3a在第1内部空间4a中在内部移载部位6i和收纳部1之间搬送容器W,借助第2塔式起重机3b在第2内部空间4b中在内部移载部位6i和收纳部1之间搬送容器W。

在第2搬送控制中,为了使第1塔式起重机3a仅在第1路径部分8a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或使第2塔式起重机3b仅在第2路径部分8b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借助控制装置H控制被选择的一个塔式起重机3的工作。即,第2搬送控制是下述搬送控制,将第1塔式起重机3a和第2塔式起重机3b中的被选择的一个作为对象塔式起重机,在对象塔式起重机是第1塔式起重机3a的情况下使对象塔式起重机仅在第1路径部分8a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在对象塔式起重机是第2塔式起重机3b的情况下使对象塔式起重机仅在第2路径部分8b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象塔式起重机相当于“对象物品搬送装置”。

即,在第1塔式起重机3a被选择的情况(对象塔式起重机是第1塔式起重机3a的情况)下,执行第2搬送控制,由此借助第1塔式起重机3a在第1内部空间4a中在内部移载部位6i和收纳部1之间搬送容器W。此外,在第2塔式起重机3b被选择的情况(对象塔式起重机是第2塔式起重机3b的情况)下,执行第2搬送控制,由此借助第2塔式起重机3b在第2内部空间4b中在内部移载部位6i和收纳部1之间搬送容器W。

在第3搬送控制中,为了使被选择的一个塔式起重机3在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二者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借助控制装置H控制被选择的塔式起重机3的工作,使得使第1塔式起重机3a在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二者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或使第2塔式起重机3b在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二者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即,第3搬送控制是使对象塔式起重机在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二者中移动来搬送物品的搬送控制。

即,在第1塔式起重机3a被选择的情况(对象塔式起重机是第1塔式起重机3a的情况)下,执行第3搬送控制,由此借助第1塔式起重机3a在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中在内部移载部位6i和收纳部1之间搬送容器W。此外,在第2塔式起重机3b被选择的情况(对象塔式起重机是第2塔式起重机3b的情况)下,执行第3搬送控制,由此借助第2塔式起重机3b在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中在内部移载部位6i和收纳部1之间搬送容器W。

另外,第3搬送控制相当于整路径搬送控制,所述整路径搬送控制为了使塔式起重机3在第1路径部分8a及第2路径部分8b二者上移动来搬送容器W,借助控制装置H来控制塔式起重机3的工作。即,整路径搬送控制是下述搬送控制:使塔式起重机3在第1路径部分8a及第2路径部分8b二者上移动来搬送容器W。此外,第1搬送控制及第2搬送控制相当于部分路径搬送控制,所述部分路径搬送控制为了使塔式起重机3在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中的某一个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容器W,控制塔式起重机3的工作。即,部分路径搬送控制是下述搬送控制:使塔式起重机3在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中的某一个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容器W。因此,控制装置H构成为选择性地执行整路径搬送控制和部分路径搬送控制。即,由控制装置H选择性地执行的多个搬送控制包含整路径搬送控制和部分路径搬送控制。

控制装置H选择性地执行全供给控制和部分供给控制。即,由控制装置H选择性地执行的多个供给控制包括全供给控制和部分供给控制。

在全供给控制中,为了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二者中的收纳部1的容器W来供给氮气,借助控制装置H控制氮气供给装置N的工作。即,全供给控制是下述供给控制: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二者中的收纳部1的容器W供给氮气。在部分供给控制中,为了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中的某一个的收纳部1的容器W供给氮气,借助控制装置H控制氮气供给装置N的工作。即,部分供给控制是下述供给控制: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中的某一个的收纳部1的容器W供给氮气。

控制装置H构成为,基于间隔状态检测装置32(第1间隔传感器32a、第2间隔传感器32b)及门状态检测装置33(第1门传感器33a、第2门传感器33b)各自的检测信息控制供电装置34,进行关于相对于位于第1路径部分8a的塔式起重机3的供电的状态的、供电的状态和将供电截断的状态的切换、和关于相对于位于第2路径部分8b的塔式起重机3的供电的状态的、供电的状态和将供电截断的状态的切换。

此外,控制装置H构成为,基于间隔状态检测装置32(第1间隔传感器32a、第2间隔传感器32b)及门状态检测装置33(第1门传感器33a、第2门传感器33b)各自的检测信息控制供电装置34,进行关于相对于第1空间用部分的供电的状态的、供电的状态和将供电截断的状态的切换、和关于相对于第2空间用部分的供电的状态的、供电的状态和将供电截断的状态的切换。这里,第1空间用部分是氮气供给装置N的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4a的收纳部1的容器W供给氮气的部分,第2空间用部分是氮气供给装置N的相对于被收纳于第2内部空间4b的收纳部1的容器W供给氮气的部分。

由控制装置H进行的、基于第1间隔传感器32a、第2间隔传感器32b、第1门传感器33a及第2门传感器33b各自的检测信息的供电装置34的控制基于记载于图11中的条件进行。

即,在执行第1搬送控制的情况下,在第1间隔传感器32a呈检测状态且第2间隔传感器32b呈非检测状态的状态(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进而在第1门传感器33a及第2门传感器33b二者呈检测状态的状态(开闭门24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为了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二者供电,借助控制装置H控制电源装置43。

另外,所谓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供电,是指向位于第1路径部分8a的第1塔式起重机3a供电,且向氮气供给装置N的第1空间用部分供电。此外,所谓相对于第2内部空间4b供电,是指向位于第2路径部分8b的第2塔式起重机3b供电,且向氮气供给装置N的第2空间用部分供电。

在执行第2搬送控制(选择第1塔式起重机3a)的情况下,在第1间隔传感器32a呈检测状态且第2间隔传感器32b呈非检测状态的状态(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进而在第1门传感器33a呈检测状态且第2门传感器33b呈非检测状态的状态(开闭门24呈第2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为了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供电并且将相对于第2内部空间4b的供电截断,借助控制装置H控制供电装置34。

在执行第2搬送控制(选择第2塔式起重机3b)的情况下,在第1间隔传感器32a呈检测状态且第2间隔传感器32b呈非检测状态的状态(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进而在第1门传感器33a呈非检测状态且第2门传感器33b呈检测状态的状态(开闭门24呈第1打开状态)的情况下,为了将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的供电截断并且相对于第2内部空间4b供电,借助控制装置H控制供电装置34。

在执行第3搬送控制的情况下,在第1间隔传感器32a呈非检测状态且第2间隔传感器32b呈检测状态的状态(间隔件5呈避让状态)、进而在第1门传感器33a及第2门传感器33b二者呈检测状态的状态(开闭门24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为了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二者供电,借助控制装置H控制供电装置34。

并且,在执行第1~第3搬送控制的某一个的情况下,在第1间隔传感器32a、第2间隔传感器32b、第1门传感器33a及第2门传感器33b的检测状态的组合呈上述状态以外的状态的情况下,为了将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的各自的供电截断,借助控制装置H控制供电装置34。

即,在执行第1搬送控制的情况下,在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且开闭门24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二者供电。

因此,在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且开闭门24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容许第1路径部分8a处的第1塔式起重机3a的行进及第2路径部分8b处的第2塔式起重机3b的行进,控制装置H执行第1搬送控制,由此,第1塔式起重机3a在第1路径部分8a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第2塔式起重机3b在第2路径部分8b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此外,向氮气供给装置N的第1空间用部分和第2空间用部分这二者供电,借助控制装置H执行全供给控制。

并且,在执行第1搬送控制的情况下,从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且开闭门24呈关闭状态的状态,间隔件5被从设置状态向避让状态进行移动操作,或开闭门24被从关闭状态进行打开操作,由此,分别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的供电被截断。

因此,在执行第1搬送控制的情况下,除了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且开闭门24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以外,第1路径部分8a处的第1塔式起重机3a的行进及第2路径部分8b处的第2塔式起重机3b的行进被禁止,第1塔式起重机3a及第2塔式起重机3b停止。此外,向氮气供给装置N的第1空间用部分和第2空间用部分这二者的供电被截断,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二者中的收纳部1的容器W的氮气的供给停止。

接着,对控制装置H执行第2搬送控制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对第2搬送控制(选择第1塔式起重机3a)进行说明,对第2搬送控制(选择第2塔式起重机3b)省略说明。

在第2搬送控制(选择第1塔式起重机3a)中,在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且开闭门24呈第2打开状态的情况下,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供电且相对于第2内部空间4b的供电被截断。

因此,在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且开闭门24呈第2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容许第1塔式起重机3a的移动,控制装置H执行第2搬送控制(选择第1塔式起重机3a),由此第1塔式起重机3a在第1路径部分8a上行进,容器W被搬送。此外,向氮气供给装置N的第1空间用部分供电,借助控制装置H,执行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4a中的收纳部1的容器W供给氮气的部分供给控制。

并且,在执行第2搬送控制(选择第1塔式起重机3a)的情况下,从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且开闭门24呈第2打开状态的状态,间隔件5被从设置状态向避让状态进行移动操作,或开闭门24被从第2打开状态进行操作,由此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的供电被截断。

因此,在执行第2搬送控制(选择第1塔式起重机3a)的情况下,除了间隔件5呈设置状态且开闭门24呈第2打开状态的情况以外,第1路径部分8a处的第1塔式起重机3a的行进及第2路径部分8b处的第2塔式起重机3b的行进被禁止,第1塔式起重机3a及第2塔式起重机3b停止。此外,向氮气供给装置N的第1空间用部分和第2空间用部分二者的供电被截断,停止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二者中的收纳部1的容器W的氮气的供给。

接着,对执行第3搬送控制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对选择第2塔式起重机3b的情况(将第1塔式起重机3a从行进路径8取出的情况)进行说明,对选择第1塔式起重机3a的情况(将第2塔式起重机3b从行进路径8取出的情况)省略说明。

在第3搬送控制中,在间隔件5呈避让状态且开闭门24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二者供电。

因此,在间隔件5呈避让状态且开闭门24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容许第1路径部分8a及第2路径部分8b处的第2塔式起重机3b的行进,控制装置H执行第3搬送控制,由此,第2塔式起重机3b在第1路径部分8a及第2路径部分8b二者上行进,容器W被搬送。此外,向氮气供给装置N的第1空间用部分和第2空间用部分二者供电,借助控制装置H执行全供给控制。

并且,在执行第3搬送控制的情况下,从间隔件5呈避让状态且开闭门24呈关闭状态的状态,间隔件5被从避让状态向设置状态进行移动操作,或开闭门24被从关闭状态进行打开操作,由此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二者的供电被截断。

因此,在执行第3搬送控制的情况下,除了间隔件5呈避让状态且开闭门24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以外,第1路径部分8a及第2路径部分8b二者处的第2塔式起重机3b的行进被禁止,第2塔式起重机3b停止。此外,向氮气供给装置N的第1空间用部分和第2空间用部分二者的供电被截断,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二者的收纳部1的容器W的氮气的供给停止。

这样,控制装置H执行第1搬送控制和全供给控制,或执行第3搬送控制和全供给控制,由此,能够在第1路径部分8a及第2路径部分8b二者上使塔式起重机3行进来搬送容器W,能够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二者的收纳部1的容器W供给氮气。并且,在作业者将开闭门24打开进入至行进路径8的情况下,塔式起重机3被紧急停止,并且氮气的供给被停止。

此外,控制装置H执行第2搬送控制和部分供给控制,由此能够在作业者在第1路径部分8a及第2路径部分8b的一个中进行维修作业的同时在另一个路径部分中使塔式起重机3行进来搬送容器W,此外,能够在借助塔式起重机3搬送容器W的第1内部空间4a或第2内部空间4b中相对于被收纳于收纳部1的容器W供给氮气。并且,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被间隔件5截断,所以能够防止作业者从一个路径部分进入至另一个路径部分,同时能够防止氮气从另一个路径部分流动至一个路径部分。

〔另一实施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塔式起重机3,具备第1塔式起重机3a和第2塔式起重机3b这两台塔式起重机3,但也可以将塔式起重机3仅设为1台。该情况下,控制装置H执行第1~第3搬送控制中的第2搬送控制(部分路径搬送控制)及第3搬送控制(整路径搬送控制)。此外,在第2搬送控制中,将被设置的1台塔式起重机3作为选择的塔式起重机3(对象塔式起重机),使该塔式起重机3仅在第1路径部分8a或仅在第2路径部分8b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在第3搬送控制中,将被设置的1台塔式起重机3作为被选择的塔式起重机3,使该塔式起重机3在第1路径部分8a及第2路径部分8b二者上行进来搬送容器W。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行进路径8上具备第1路径部分8a和第2路径部分8b这两个路径部分,但也可以在行进路径8上具备3个以上的路径部分。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1个路径部分上仅具备1台塔式起重机3,但也可以在1个路径部分上具备两台第1塔式起重机3a等,也可以在1个路径部分上具备多台塔式起重机3。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控制装置H执行第1搬送控制和全供给控制的情况下,在开闭门24被从关闭状态进行打开操作的情况(第1门传感器33a及第2门传感器33b的某一个呈非检测状态的情况)下,将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及第2内部空间4b二者的供电截断,但也可以如下所述地将供电截断。

即,在控制装置H执行第1搬送控制和全供给控制的情况下,在开闭门24被从关闭状态向第1打开状态进行打开操作的情况(仅第1门传感器33a呈非检测状态的情况)下,仅将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的供电截断,在开闭门24被从关闭状态向第2打开状态进行打开操作的情况(仅第2门传感器33b呈非检测状态的情况)下,仅将相对于第2内部空间4b的供电截断。而且,在间隔件5被从设置状态移动的情况(第1间隔传感器32a呈非检测状态的情况)下,将相对于第1内部空间4a和第2内部空间4b二者的供电截断。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开闭门24屈伸,由此设置成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伸缩的结构,但也可设置成下述结构:开闭门24具备多个门部,使门部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滑动移动,由此使开闭门24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伸缩。

具体地,可以构成为,开闭门24具备将第1开口部23a关闭的第1门部、将第2开口部23b关闭的第2门部和将第3开口部23c关闭的第3门部,将第1门部和第3门部滑动操作,由此将第1出入口23A开闭,将第2门部和第3门部滑动操作,由此将第2出入口23B开闭。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间隔件5由固定部27、滑动部28和摆动部29这3个部件构成,但间隔件5的结构也可以适当改变,例如,也可以采用由固定部27和多个滑动部28构成的间隔件5、通过使其像开闭门24一样屈伸来使其在货架前后方向上伸缩的结构的间隔件5等。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第1出入口23A和第2出入口23B兼用开口23的部分,但也可以,不由第1出入口23A和第2出入口23B兼用开口23的部分,而是以将第1出入口23A和第2出入口23B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状态具备第1出入口23A和第2出入口23B。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使间隔件5和开闭门24联动的联动机构由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移动自如的门用支柱部件25和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构成,借助门用支柱部件25将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推动操作,由此将间隔件5切换至第1间隔位置和第2间隔位置,但也可以适当改变联动机构的结构,例如下述方式等:将开闭门24的两端部和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由线材等索部件连结,借助线材将间隔件用支柱部件30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拉动操作,由此将间隔件5切换至第1间隔位置和第2间隔位置。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不具备这样的联动机构,而将间隔件5和开闭门24各別地操作。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具备向被收纳于收纳部1的物品供给非活性气体的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氮气供给装置N),但在物品不需要供给非活性气体的情况等下,也可以不具备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另外,作为非活性气体,除了氮气也可以是氩气等。

并且,在不具备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代替壁体K,借助栅状或网状的包围件在俯视时将内部空间4包围。此外,在不具备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将间隔件5形成为无孔状,而由栅、棒或网来形成。

(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控制装置H选择性地执行全供给控制和部分供给控制,但也可以是,控制装置H仅执行全供给控制。具体地,也可以是,在第1搬送控制和第3搬送控制中,在传感器类的检测状态的条件被满足的情况下进行全供给控制,在第2搬送控制中停止相对于物品的非活性气体的供给。

〔上述实施方式的概要〕

以下,对在上述说明中已说明的物品保管设备的概要进行说明。

一种物品保管设备,前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物品收纳货架、搬送控制装置、多个物品搬送装置,前述物品收纳货架具备多个收纳物品的收纳部,前述多个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物品收纳货架的前方沿着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移动来搬送物品,前述搬送控制装置控制前述多个物品搬送装置的工作,

供前述多个物品搬送装置移动的移动路径具有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第1路径部分和第2路径部分,前述多个物品搬送装置包括第1物品搬送装置和第2物品搬送装置,借助前述搬送控制装置选择性地执行的多个搬送控制包括第1搬送控制和第2搬送控制,前述第1搬送控制使前述第1物品搬送装置仅在前述第1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且使前述第2物品搬送装置仅在前述第2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的搬送控制,前述第2搬送控制将前述第1物品搬送装置和前述第2物品搬送装置中的被选择的一个作为对象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是前述第1物品搬送装置的情况下使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仅在前述第1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在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是前述第2物品搬送装置的情况下使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仅在前述第2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前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间隔件,前述间隔件能自由地切换到设置状态和避让状态,在前述设置状态下,前述间隔件被设置于路径边界部位来将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截断,前述路径边界部位是前述移动路径的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的边界部位,在前述避让状态下,使前述间隔件从前述路径边界部位避让来将该路径边界部位敞开。

根据这样的结构,搬送控制装置执行第1搬送控制,由此,第1物品搬送装置在第1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并且第2物品搬送装置在第2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这样,能够进行在第1路径部分上使第1物品搬送装置移动来搬送物品和在第2路径部分上使第2物品搬送装置移动来搬送物品这二者。

此外,在作业者在进行第1物品搬送装置和第2物品搬送装置的某一个的维修作业的情况下,将不是维修作业的对象的物品搬送装置作为被选择的物品搬送装置(对象物品搬送装置),搬送控制装置执行第2搬送控制,由此,能够在作业者在第1移动路径或第2移动路径上进行物品搬送装置的维修作业的同时,在余下的第2移动路径或第1移动路径上使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移动来搬送物品。

另外,例如,在第1路径部分进行相对于第1物品搬送装置的维修作业的作业者露出至第2路径部分的情况下,有作业者接触在第2路径部分上移动的第2物品搬送装置的可能。

因此,具备能自由地切换到设置状态和避让状态的间隔件,将该间隔件预先设置于设置状态,由此在作业者欲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时作业者接触于处于设置状态的间隔件,由此能够在物理上防止作业者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此外,作业者确认设置状态的间隔件的存在,识别自身的位置,由此能够将作业者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这一情况防范于未然。结果,能够避免作业者接触于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

这样,即使在作业者进入至移动路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将由物品搬送装置进行的物品的搬送在移动路径的剩余部分上继续的同时,将进入至移动路径的作业者接触于物品搬送装置这一情况防范于未然。

这里,优选的是,前述多个搬送控制包括第3搬送控制,前述第3搬送控制使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二者上移动来搬送物品。

根据该结构,搬送控制装置执行第3搬送控制,由此对象物品搬送装置在第1路径部分和第2路径部分二者上移动来搬送物品。

即,例如,若欲在使物品搬送装置位于移动路径的状态下进行该物品搬送装置的维修作业,则存在由于移动路径狭窄而无法进行维修作业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下述情况:将作为维修对象的物品搬送装置从移动路径搬出,在移动路径的外部相对于物品搬送装置进行维修作业。

在这样的情况下,搬送控制装置执行第3搬送控制,由此,能够使对象物品搬送装置在第1路径部分和第2路径部分这二者上移动来搬送物品。

此外,优选的是,该物品保管设备具备包围件,前述包围件在俯视时将具有设置空间和前述移动路径这二者的空间包围,在前述设置空间设置前述物品收纳货架,在前述包围件上具备第1出入口、第1门、第2出入口、第2门,所述第1出入口供作业者出入于前述第1路径部分,所述第1门将该第1出入口开闭,所述第2出入口供作业者出入于前述第2路径部分,所述第2门将该第2出入口开闭,前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间隔状态检测装置和门状态检测装置,所述间隔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前述间隔件的设置的状态,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前述第1门及前述第2门的开闭状态,前述搬送控制装置基于前述间隔状态检测装置及前述门状态检测装置的各自的检测信息,在前述第3搬送控制中,在前述第1门及前述第2门二者呈关闭状态且前述间隔件呈前述避让状态的情况下,容许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在前述第3搬送控制中,在前述第1门及前述第2门中的至少一个不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或在前述间隔件不呈前述避让状态的情况下,禁止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

根据该结构,在第1门及第2门二者呈关闭状态且间隔件呈避让状态的情况下,在第3搬送控制中容许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所以搬送控制装置执行第3搬送控制,由此对象物品搬送装置在第1路径部分及第2路径部分二者上移动来搬送物品。

并且,在作业者进入至路径部分的情况下,对第1门进行打开操作来进入至第1路径部分或对第2门进行打开操作来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但若由于作业者使得第1门或第2门被进行了打开操作而不呈关闭状态,则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被禁止。因此,若由于作业者使得第1门或第2门被进行打开操作,则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被禁止而停止,由此,能够避免物品搬送装置接触于进入至移动路径的作业者。

此外,在间隔件不呈避让状态的情况(例如,处于设置状态的情况等)下,存在跨第1路径部分和第2路径部分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接触于间隔件的可能,但在间隔件不呈避让状态的情况下,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被禁止。因此,在间隔件不呈避让状态的情况下,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被禁止而停止,由此能够避免物品搬送装置接触于间隔件。

一种物品保管设备,前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物品收纳货架、物品搬送装置、搬送控制装置,前述物品收纳货架具备多个收纳物品的收纳部,前述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物品收纳货架的前方沿着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移动来搬送物品,前述搬送控制装置控制前述物品搬送装置的工作,

前述物品搬送装置移动的移动路径具有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第1路径部分和第2路径部分,由前述搬送控制装置选择性地执行的多个搬送控制包括整路径搬送控制和部分路径搬送控制,前述整路径搬送控制使前述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第1路径部分及前述第2路径部分这二者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前述部分路径搬送控制使前述物品搬送装置在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中的某一个路径部分上移动来搬送物品,前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间隔件,前述间隔件能自由地切换到设置状态和避让状态,在前述设置状态下,前述间隔件被设置于路径边界部位来将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截断,前述路径边界部位是前述移动路径的前述第1路径部分和前述第2路径部分的边界部位,在前述避让状态下,使前述间隔件从前述路径边界部位避让来将前述路径边界部位敞开。

根据该结构,搬送控制装置执行整路径搬送控制,由此物品搬送装置在第1路径部分及第2路径部分这二者上移动,物品被搬送。

此外,例如,在作业者在第1路径部分进行物品收纳货架等的维修作业的情况下,搬送控制装置执行部分路径搬送控制,由此能够仅在作业者未进行维修作业的第2路径部分上使物品搬送装置移动来搬送物品。这样,能够在作业者在第1移动路径或第2移动路径上进行物品收纳货架等的维修作业的同时,在余下的第2移动路径或第1移动路径上使物品搬送装置移动来搬送物品。

另外,例如,在第1路径部分进行相对于物品收纳货架等的维修作业的作业者露出至第2路径部分的情况下,有作业者接触于在第2路径部分上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的可能。

因此,具备能自由地切换到设置状态和避让状态的间隔件,将该间隔件预先设置于设置状态,由此,在作业者欲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时作业者接触于设置状态的间隔件,由此能够在物理上防止作业者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此外,作业者确认处于设置状态的间隔件的存在来识别自身的位置,由此能够将作业者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的情况防范于未然。结果,能够避免作业者接触于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

这样,即使在作业者进入至移动路径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由物品搬送装置进行的物品的搬送在移动路径的余下部分上继续,同时将进入至移动路径的作业者接触于物品搬送装置的情况防范于未然。

此外,优选的是,该物品保管设备具备包围件,前述包围件在俯视时将具有设置空间和前述移动路径这二者的空间包围,在前述设置空间设置前述物品收纳货架,在前述包围件上,具备第1出入口、第1门、第2出入口、第2门,所述第1出入口供作业者出入于前述第1路径部分,所述第1门将该第1出入口开闭,所述第2出入口供作业者出入于前述第2路径部分,所述第2门将该第2出入口开闭,前述物品保管设备具备间隔状态检测装置和门状态检测装置,所述间隔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前述间隔件的设置的状态,所述门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前述第1门及前述第2门的开闭状态,前述搬送控制装置基于前述间隔状态检测装置及前述门状态检测装置的各自的检测信息,在前述整路径搬送控制中,在前述第1门及前述第2门二者呈关闭状态且前述间隔件呈前述避让状态的情况下,容许前述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在前述整路径搬送控制中,在前述第1门及前述第2门中的至少一个不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或在前述间隔件不呈前述避让状态的情况下,禁止前述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

根据该结构,在第1门及第2门二者呈关闭状态且间隔件呈避让状态的情况下,在整路径搬送控制中容许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所以搬送控制装置执行整路径搬送控制,由此,物品搬送装置在第1路径部分及第2路径部分二者上移动,物品被搬送。

并且,在作业者进入至路径部分的情况下,对第1门进行打开操作来进入至第1路径部分或对第2门进行打开操作来进入至第2路径部分,但若由于作业者使得第1门或第2门被进行了打开操作而不呈关闭状态,则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被禁止。因此,若由于作业者使得第1门或第2门被进行打开操作,则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被禁止而停止,由此,能够避免物品搬送装置接触于进入至移动路径的作业者。

此外,在间隔件不呈避让状态的情况(例如,处于设置状态的情况等)下,存在跨第1路径部分和第2路径部分移动的物品搬送装置接触于间隔件的可能,但在间隔件不呈避让状态的情况下,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被禁止。因此,在间隔件不呈避让状态的情况下,对象物品搬送装置的移动被禁止而停止,由此能够避免物品搬送装置接触于间隔件。

此外,优选的是,具备壁体、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供给控制装置,所述壁体覆盖具有前述移动路径和前述物品收纳货架的设置空间二者的内部空间,所述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相对于被收纳于前述收纳部的物品供给非活性气体,所述供给控制装置控制前述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的工作,在前述壁体上具备第1出入口、第1门、第2出入口、第2门,所述第1出入口供作业者出入于前述第1路径部分,所述第1门将该第1出入口开闭,所述第2出入口供作业者出入于前述第2路径部分,所述第2门将该第2出入口开闭,前述内部空间具有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排列的第1内部空间和第2内部空间,前述间隔件以在前述设置状态下位于前述第1内部空间和前述第2内部空间的边界部位来将前述内部空间分割成前述第1内部空间和前述第2内部空间的状态被设置,由前述供给控制装置选择性地执行的多个供给控制包括全供给控制和部分供给控制,前述全供给控制相对于被收纳于前述第1内部空间和前述第2内部空间二者的前述收纳部的物品供给非活性气体,前述部分供给控制相对于被收纳于前述第1内部空间和前述第2内部空间中的某一个的前述收纳部的物品供给非活性气体。

根据该结构,在将物品收纳于收纳部时借助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将非活性气体供给至物品,由此,能够抑制在物品上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例如在将容纳有半导体基板的容器作为物品的情况下,向该容器内供给非活性气体,由此能够防止半导体基板的氧化等。

另外,在将非活性气体供给至物品上时,剩余的非活性气体被从物品排出,但在将该非活性气体排出至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内部空间中的非活性气体的浓度变高。这样为了避免作业者在非活性气体的浓度较高的内部空间进行维修作业,供给控制装置选择性地执行全供给控制和部分供给控制,将间隔件设置成设置状态,由此能够将内部空间分割成第1内部空间和第2内部空间。

即,在作业者未进入至第1内部空间和第2内部空间的任何一个的情况下,执行全供给控制,由此,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能够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和第2内部空间二者的收纳部的物品供给非活性气体。

并且,将间隔件切换至设置状态的状态下,能够以下述方式在作业者在一个内部空间中进行作业的同时在另一个内部空间中借助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相对于被收纳于收纳部的物品供给非活性气体,所述方式为,在作业者进入至第1内部空间的第1路径部分的情况下相对于被收纳于第2内部空间的收纳部的物品供给非活性气体,此外,在作业者进入至第2内部空间的第2路径部分的情况下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的收纳部的物品供给非活性气体。

此外,优选的是,具备检测前述第1门及前述第2门的开闭状态的门状态检测装置,前述供给控制装置基于前述门状态检测装置的检测信息,在前述第1门及前述第2门二者呈前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容许相对于被收纳于前述第1内部空间和前述第2内部空间二者的前述收纳部的物品的非活性气体的供给,在前述第1门被从关闭状态进行打开操作的情况下或在前述第2门被从关闭状态进行打开操作的情况下,停止相对于被收纳于前述第1内部空间和前述第2内部空间二者的前述收纳部的物品的非活性气体的供给。

根据该结构,在第1门及第2门二者呈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借助供给控制装置控制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的工作,由此能够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和第2内部空间二者的收纳部的物品供给非活性气体。

并且,在第1门被从关闭状态进行打开操作的情况下,或在第2门被从关闭状态进行打开操作的情况下,相对于被收纳于第1内部空间及第2内部空间二者的收纳部的物品的非活性气体的供给停止。

即,在作业者欲将第1门或第2门进行打开操作来进入至内部空间时,相对于被收纳于内部空间的收纳部的物品的非活性气体的供给被停止,所以能够防止在作业者进入至内部空间的状态下相对于被收纳于内部空间的收纳部的物品供给非活性气体。

此外,优选的是,具备壁体,所述壁体覆盖具有前述移动路径和前述物品收纳货架的设置空间二者的内部空间,在前述壁体上具备供作业者出入于前述移动路径的开口和将该开口开闭的开闭门,前述内部空间具有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排列的第1内部空间和第2内部空间,前述间隔件以在前述设置状态下位于前述第1内部空间和前述第2内部空间的边界部位来将前述内部空间分割成前述第1内部空间和前述第2内部空间的状态被设置,前述开口形成为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跨前述路径边界部位地扩展至前述第1内部空间和前述第2内部空间的两侧的状态,且由第1开口部、第2开口部和第3开口部形成,前述第1开口部形成于前述第1开口部的全部开口区域相对于前述第1内部空间在货架前后方向上观察重叠的位置,前述第2开口部形成于前述第2开口部的全部开口区域相对于前述第2内部空间在货架前后方向上观察重叠的位置,前述第3开口部形成为,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位于前述第1开口部和前述第2开口部之间,且具有相对于前述第1内部空间在货架前后方向上观察重叠的开口区域和相对于前述第2内部空间在货架前后方向观察重叠的开口区域,由前述第1开口部和前述第3开口部形成供作业者出入于前述第1路径部分的第1出入口,由前述第2开口部和前述第3开口部形成供作业者出入于前述第2路径部分的第2出入口,前述开闭门构成为沿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伸缩自如,构成为能自由地切换到关闭状态、第1打开状态和第2打开状态,所述关闭状态为使前述开闭门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伸长来将前述开口的整体关闭的状态,前述第1打开状态为使前述开闭门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缩短来仅将前述开口的前述第2开口部关闭并将前述第1出入口打开的状态,所述第2打开状态为使前述开闭门在前述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缩短来仅将前述开口的前述第1开口部关闭并将前述第2出入口打开的状态。

根据该结构,作业者在进入第1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将开闭门切换至第1打开状态来从第1出入口进入第1内部空间。此外,作业者在进入第2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将开闭门切换至第2打开状态来从第2出入口进入第2内部空间。

借助开闭门被开闭的开口由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排列的第1开口部、第2开口部和第3开口部形成,由第1开口部和第3开口部形成第1出入口,由第2开口部和第3开口部形成第2出入口。这样,由第1出入口和第2出入口兼用第3开口部,由此,与不由第1出入口和第2出入口兼用开口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将开口沿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缩小。

因此,例如,在以收纳部相对于开口位于货架横向宽度方向的两侧的方式设置物品收纳货架的情况下,能够使位于两侧的收纳部的间隔在货架横向宽度方向上变窄,因此能够提高物品保管设备的物品的收纳效率。

此外,优选的是,前述间隔件构成为,在前述设置状态中,能自由地移动至第1间隔位置和第2间隔位置,在所述第1间隔位置上,前述间隔件的在货架前后方向上位于前述开口侧的端部位于前述开口的前述第2开口部和前述第3开口部的边界部位,在所述第2间隔位置上,前述端部位于前述开口的前述第1开口部和前述第3开口部的边界部位,具备使前述间隔件和前述开闭门联动的联动机构,使得随着前述开闭门切换至前述第1打开状态,前述间隔件移动至第1间隔位置,随着前述开闭门切换至第2打开状态,前述间隔件移动至前述第2间隔位置。

根据该结构,随着开闭门被切换至第1打开状态,间隔件移动至第1间隔位置,随着开闭门被切换至第2打开状态,间隔件移动至第2间隔位置。因此,与分别操作开闭门和间隔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作业的简单化。

附图标记说明

1收纳部;2物品收纳货架;3塔式起重机(物品搬送装置);3a第1塔式起重机(第1物品搬送装置);3b第2塔式起重机(第2物品搬送装置);4内部空间;4a第1内部空间;4b第2内部空间;5间隔件;8行进路径(移动路径);8a第1路径部分;8b第2路径部分;8c路径边界部位;23开口;23A第1出入口;23B第2出入口;23a第1开口部;23b第2开口部;23c第3开口部;24开闭门(第1门、第2门);25门用支柱部件(联动机构);30间隔件用支柱部件(联动机构);32间隔状态检测装置;33门状态检测装置;K壁体(包围件);H控制装置(搬送控制装置、供给控制装置);N氮气供给装置(非活性气体供给装置);W容器(物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