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皿承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444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器皿承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包装技术,特别涉及器皿承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包装技术领域中,包装盒内经常设有各种器皿承托装置,将待包装的器皿(例如酒瓶等)放在器皿承托装置上,从而支撑且托住待包装的器皿,并且起到保护器皿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器皿承托装置多为真空成型的托盘结构,真空成型的托盘结构的器皿承托装置在运输过程中,存在承托不够平稳的问题,同时,因为是真空成型,所以运输较不方便,且运输成本高;并且,制作真空成型的托盘结构的工具的费用较高,增加了制作成本;此外,现有的真空成型的托盘结构的器皿承托装置针对一个或一类待包装的器皿进行设计,因此,还存在应用范围窄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且承托稳定性好的器皿承托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器皿承托装置,包括盒子和承托件,所述承托件放置于盒子中,所述承托件包括镂空部和至少两个的折叠部,所述镂空部部分穿过所述折叠部,所述镂空部用于容纳待承托的器皿,所述折叠部上设有折痕,所述折叠部沿所述折痕朝盒子底部方向对称折叠,所述折叠部沿盒子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的长度为2(e+c);其中,c为盒子的高度,e为承托件的厚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计包括镂空部和折叠部的承托件,镂空部用于容纳待承托的器皿,并在折叠部上设有折痕,使承托件的整体结构实现可折叠,一方面可以使承托 件呈现长度可伸缩的状态,另一方面折叠部朝盒子底部方向对称折叠,使承托件对待承托的器皿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

(2)可以根据不同的待承托的器皿的尺寸大小,设置折叠部的个数,只需考虑盒子的尺寸,适用于任何尺寸的瓶子;

(3)承托件可以采用平直板的运输方式对其进行运输,从而运输成本低,制作工具的费用比现有技术的真空成型的托盘结构大大便宜,且制备原料的单价也很便宜,因此,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4)可采用100%的纸板作为制备原料,对环境无污染,具有生态友好的优点,并且可完全取代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成型的托盘结构的器皿承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器皿承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器皿承托装置的在折叠状态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器皿承托装置的在折叠状态二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器皿承托装置的承托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器皿承托装置的承托件展开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器皿承托装置的承托件展开后的平面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器皿承托装置的承托件展开后的平面结构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器皿承托装置的承托件展开后的平面结构的主视图的另一种变形;

标号说明:

1、盒子;2、承托件;21、镂空部;22、折叠部;23、第一承托部;24、第二承托部;25、第三承托部;31、第一延伸部;32、第三延伸部;41、第一翼部;42、第三翼部;5、折痕;61、突出部;62、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计折叠部,从而对待承托的器皿进行很好的承托。

请参照图1以及图2,器皿承托装置,包括盒子1和承托件2,所述承托件2放置于盒子1中,所述承托件2包括镂空部21和至少两个的折叠部22,所述镂空部21部分穿过所述折叠部22,所述镂空部21用于容纳待承托的器皿,所述折叠部22上设有折痕5,所述折叠部22沿所述折痕5朝盒子底部方向对称折叠,所述折叠部22沿盒子1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的长度为2(e+c);其中,c为盒子的高度,e为承托件的厚度。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设计包括镂空部和折叠部的承托件,镂空部用于容纳待承托的器皿,并在折叠部上设有折痕,使承托件的整体结构实现可折叠,一方面可以使承托件呈现长度可伸缩的状态,另一方面折叠部朝盒子底部方向对称折叠,使承托件对待承托的器皿起到很好的承托作用;

(2)可以根据不同的待承托的器皿的尺寸大小,设置折叠部的个数,只需考虑盒子的尺寸,适用于任何尺寸的瓶子;

(3)承托件可以采用平直板的运输方式对其进行运输,从而运输成本低,制作工具的费用比现有技术的真空成型的托盘结构大大便宜,且制备原料的单价也很便宜,因此,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4)可采用100%的纸板作为制备原料,对环境无污染,具有生态友好的优点,并且可完全取代现有技术中的真空成型的托盘结构的器皿承托装置。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承托件为纸板结构,优选为平直板的纸板结构,进一步的,可选择与盒子的制作原料相同的纸板原料。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件2还包括分别沿盒子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和第三承托部25,所述第二承托部24通过所述折叠部22分别与第一承托部23、第三承托部25连接,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25和折叠部22分别沿盒子1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相对的短边 且分别沿盒子1宽度方向设有两个相对的长边,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25和折叠部22之间分别通过各自的长边连接;

所述第一承托部23未与折叠部22连接的长边上沿远离第三承托部25的方向延伸设有第一延伸部31,所述第三承托部25未与折叠部22连接的长边上沿远离第一承托部23的方向延伸设有第三延伸部32,所述第一承托部23的两个短边上分别向外延伸设有第一翼部41,所述第三承托部25的两个短边上分别向外延伸设有第三翼部42,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一延伸部31与第一翼部41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折痕5,所述第三承托部25、第三延伸部32与第三翼部42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折痕5,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25、折叠部22、第一延伸部31、第三延伸部32、第一翼部41和第三翼部42分别一体成型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承托部、第二承托部和第三承托部形成了承托平面,折叠后的折叠部对上述承托平面进行支撑。镂空部设置在所述承托平面上,从而形成容纳待承托的器皿的空间。第一延伸部、第三延伸部、第一翼部和第三翼部可沿折痕朝盒子底部弯折,从而也对上述承托平面进行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部31与第三延伸部32之间的长度为:a+2c+2f(e+c),两个第一翼部41之间的长度为:b+2c-2e;两个第三翼部42之间的长度为:b+2c-2e;

其中,a为盒子的长度,b为盒子的宽度,f为折叠部的数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延伸部与第三延伸部之间的长度,即承托件的整体的长度优选为a+2c+2f(e+c),两个第一翼部和第三翼部之间的长度为b+2c-2e,从而折叠后的承托件可以与盒子的尺寸大小达到最佳的匹配设置。具有结构紧凑、不易从盒子中脱落的优点。

进一步的,第二承托部24的数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第二承托部24分别通过所述折叠部22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当待承托的器皿较小时,第二承托部的数目可以为两个,当待承托的器皿较大时,可以根据实际尺寸大小,调整第二承托部的数目,例如3个或5个等等。第二承托部之间通过折叠部进行连接,从而进一步提供较 大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承托部24分别沿两个短边向外突出设有突出部61,所述突出部61沿盒子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e。

由上述描述可知,突出部的设置可方便承托件更好的与盒子的盒壁抵住,从而盒壁也可以对待承托的器皿起到承托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部22分别沿两个短边向内凹陷设有凹陷部62,所述凹陷部62的最大凹陷距离为5mm。

由上述描述可知,凹陷部的设置可方便折叠部的折叠操作的进行;最大凹陷距离为5mm的设计是发明人经过长期试验而获得的最佳参数值。当然,原则上最大凹陷距离在5mm左右进行一定的偏移也是可行的。

进一步的,所述凹陷部62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最大凹陷距离为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

由上述描述可知,凹陷部优选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这时,最大凹陷距离即为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25和折叠部22沿盒子宽度方向的长度分别相同。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25和折叠部22的厚度分别相同。

由上述描述可知,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结构,第一承托部、第二承托部、第三承托部和折叠部沿盒子宽度方向的长度均相同,第一承托部、第二承托部、第三承托部和折叠部的厚度亦均相同,结构设计简单,且承托件的制作也更加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部21依次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和第三承托部25。

由上述描述可知,镂空部依次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承托部、第二承托部和第三承托部,从而更好的容纳待承托的器皿。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器皿承托装置,包括盒子1和承托件2,所述承托件2放置于盒子1中,所述承托件2包括镂空部21、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和25 两个的折叠部22,第二承托部24的数目为1个。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和第三承托部25沿盒子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镂空部21部分穿过所述折叠部22,所述镂空部21用于容纳待承托的器皿,所述折叠部22上设有折痕5,所述折叠部22沿所述折痕5朝盒子1底部方向对称折叠,第二承托部24通过所述折叠部22分别与第一承托部23、第三承托部25连接,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25和折叠部22分别沿盒子1长度方向设有两个相对的短边且分别沿盒子1宽度方向设有两个相对的长边,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25和折叠部22之间分别通过各自的长边连接;

所述第一承托部23未与折叠部22连接的长边上沿远离第三承托部25的方向延伸设有第一延伸部31,所述第三承托部25未与折叠部22连接的长边上沿远离第一承托部23的方向延伸设有第三延伸部32,所述第一承托部23的两个短边上分别向外延伸设有第一翼部41,所述第三承托部25的两个短边上分别向外延伸设有第三翼部42,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一延伸部31与第一翼部41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折痕5,所述第三承托部25、第三延伸部32与第三翼部42连接的位置分别设有折痕5,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25、折叠部22、第一延伸部31、第三延伸部32、第一翼部41和第三翼部42分别一体成型设置。

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25和折叠部22沿盒子宽度方向的长度分别相同。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第三承托部25和折叠部22的厚度分别相同。所述镂空部21依次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和第三承托部25。

所述折叠部22沿盒子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的长度为2(e+c);所述第一延伸部31与第三延伸部32之间的长度为:a+2c+2f(e+c),两个第一翼部41之间的长度为:b+2c-2e;两个第三翼部42之间的长度为:b+2c-2e;

其中,a为盒子的长度,b为盒子的宽度,c为盒子的高度,e为承托件的厚度,f为折叠部的数目。(请参照图3中标注出的a、b和c,以及图7中标注出的e)

可参照图2,第一延伸部31、第三延伸部32、第一翼部41和第三翼部42 开始沿折痕5朝盒子1底部弯折,折叠部22也沿折痕5弯折,继续参照图3,第一延伸部31、第三延伸部32、第一翼部41、第三翼部42和折叠部22弯折后,进一步将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和第三承托部25往盒子1底部压合,进而参照图1,第一承托部23、第二承托部24和第三承托部25往盒子1底部压合后,即完成承托件2的折叠,形成本实施例的折叠后的器皿承托装置。

请参照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二为:

本实施例的器皿承托装置,仅“折叠部22的数目为三个,第二承托部2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的第二承托部24分别通过所述折叠部22连接”不同,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请参照图7和图8,本发明的实施例三为:

本实施例的器皿承托装置,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的是:

折叠部22的数目为三个,第二承托部24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的第二承托部24分别通过所述折叠部22连接

所述第二承托部24分别沿两个短边向外突出设有突出部61,所述突出部61沿盒子1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为e(请参照图7中标注出的e)。所述折叠部22分别沿两个短边向内凹陷设有凹陷部62,所述凹陷部62的最大凹陷距离为5mm(请参照图7中标注出的h)。所述凹陷部62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最大凹陷距离为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器皿承托装置具有承托作用好、成本低、适用广和生态友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