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袋及其制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1732发布日期:2018-11-16 20:3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塑料袋及其制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塑料袋及其制袋机。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那样,通常由躯体件以及侧围件来制造塑料袋。专利文献1、2的塑料袋具有一对侧围件,躯体件被重叠为双层,侧围件沿着躯体件的两侧缘延伸且折入双层的躯体件间进行对折。因此,侧围件具有对折内侧缘以及开放外侧缘。

此外,在专利文献1、2的塑料袋中,侧围件的一端部分在进行对折的状态下被倾斜弯折。该弯折线由以侧围件的一端缘与对折内侧缘的交点作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底边构成。由此形成侧围件的三角盖,由侧围件的对折内侧缘来形成三角盖的对折斜边,由侧围件的一端缘来形成三角盖的开放斜边。

此外,躯体件、侧围件以及三角盖沿着躯体件的两侧缘被热封。由此,躯体件和侧围件被封闭,能够使该部分具有较大的密封强度。因此,侧围件的一端部分不产生泄漏。

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塑料袋也形成有侧围件的三角盖。此外,在专利文献3的塑料袋中,在三角盖的平面部分形成有通气孔,利用通气孔来排出气体。例如,利用通气孔来排出空气,当产生气体时,也利用通气孔来排出气体。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通气孔较小时,昆虫、异物难以从通气孔侵入。

然而,如专利文献3的塑料袋那样,在三角盖的平面部分上形成通气孔需要如下操作:在塑料袋的制造工序中,在侧围件的供给之前,利用打孔机对侧围件进行打孔,从而在侧围件上形成通气孔。因此,存在制袋机的结构变得复杂、成本升高这样的问题,迫切期望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排出气体。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形成有侧围件的三角盖的塑料袋中,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方式排出气体。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330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8261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6311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组合一对侧围件与躯体件,躯体件被重叠为双层,侧围件沿着躯体件的两侧缘延伸,折入双层的躯体件之间进行对折。因此,侧围件具有对折内侧缘以及开放外侧缘。此外,侧围件的一端部分在对折的状态下被倾斜弯折。该弯折线由以侧围件的一端缘与对折内侧缘的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底边构成。由此形成侧围件的三角盖,由侧围件的对折内侧缘来形成三角盖的对折斜边,由侧围件的一端缘来形成三角盖的开放斜边。此外,躯体件、侧围件以及三角盖沿着躯体件的两侧缘被热封。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三角盖的对折斜边或者开放斜边来形成通气流路,并利用通气流路来排出气体。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三角盖的开放斜边配置为与侧围件的开放外侧缘隔开间隔,在三角盖的开放斜边与侧围件的开放外侧缘之间,躯体件和侧围件被相互热封。

也可以使三角盖的开放斜边与侧围件的开放外侧缘对齐。

此外,在三角盖的对折斜边上形成有切口,由切口来形成通气流路。

在另一实施例中,弯折线形成为与侧围件的开放外侧缘具有大于45°的角度,在三角盖的对折斜边和开放斜边的交点附近,由三角盖的开放斜边来形成通气流路。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三角盖的对折斜边和开放斜边的交点附近,三角盖被局部切除,由该切除部分来形成通气流路。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三角盖的开放斜边上形成切口,由切口来形成通气流路。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三角盖的开放斜边配置为与侧围件的开放外侧缘隔开间隔且对躯体件、侧围件以及三角盖沿着躯体件的两侧缘进行热封时,局部地形成非密封部分。而且,由三角盖的开放斜边以及非密封部分来形成通气流路。

此外,根据本发明,首次提供特别结构的制袋机,在该制袋机中,躯体件被层叠为双层,且沿长度方向被间歇输送。此外,侧围件被预先对折,在躯体件的每次间歇输送时,将侧围件向躯体件供给。侧围件被切割为恒定长度,且沿躯体件的宽度方向配置,并插入到双层的躯体件之间。此外,在侧围件的供给前或者供给后,侧围件的一端部分在对折的状态下被倾斜弯折。该弯折线由以侧围件的一端缘与对折内侧缘的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斜边构成。由此形成侧围件的三角盖,由侧围件的对折内侧缘来形成三角盖的对折斜边,由侧围件的一端缘来形成三角盖的开放斜边。此外,在躯体件的每次间歇输送时,对躯体件、侧围件以及三角盖沿躯体件的宽度方向进行热封。此外,在躯体件的每次间歇输送时,躯体件沿其宽度方向被切割。因此,由躯体件以及侧围件来制造塑料袋。此外,根据本发明,在该塑料袋中,由三角盖的对折斜边或者开放斜边来形成通气流路,利用通气流路来排出气体。

附图说明

图1中,A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塑料袋的俯视图,B是A的塑料袋的分解图。

图2中,A是图1的侧围件的说明图,B是示出将A的侧围件弯折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中,A是图1的躯体件、侧围件以及三角盖的说明图,B是A的躯体件、侧围件以及三角盖的剖视图。

图4中,A是制造图1的塑料袋的制袋机的侧视图,B是A的躯体件的俯视图。

图5中,A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B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C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6中,A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B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C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D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7中,A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B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C是示出另一实施例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侧围件

2 躯体件

3 两侧缘

4 对折内侧缘

5 开放外侧缘

6 弯折线

7 一端缘

8 三角盖

9 对折斜边

10 开放斜边

14 热封部分

16、27 切口

17 输送辊

19 三角板

20 压勺

22、23 热封装置

24 刀具

25 汤姆逊刀

26 切除部分

28 非密封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塑料袋。与专利文献1、2的塑料袋相同,该塑料袋具有一对侧围件1,躯体件2被重叠为双层,侧围件1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延伸且折入双层的躯体件2间进行对折。因此,侧围件1具有对折内侧缘4以及开放外侧缘5。此外,如图2所示,侧围件1的一端部分在对折的状态下被倾斜弯折。该弯折线6由以侧围件1的一端缘7与对折内侧缘4的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底边构成。由此,形成侧围件1的三角盖8,由侧围件1的对折内侧缘4形成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由侧围件1的一端缘7形成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

拉链11组装于塑料袋的情况也与专利文献1、2的塑料袋相同。拉链11沿着躯体件2的一端缘12延伸。

此外,躯体件2、侧围件1以及三角盖8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进行热封。由此,躯体件2和侧围件1被封闭,能够使该部分具有较大的密封强度。因此,侧围件1的一端部分不会产生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进行热封时,与专利文献1、2的塑料袋相同,躯体件2和侧围件1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进行热封,躯体件2和三角盖8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进行热封。三角盖8和侧围件1也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进行热封。此外,双层的躯体件2沿着躯体件2的一端缘12进行热封,且沿着另一端缘13进行热封。因此,热封部分14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形成,沿着一端缘12形成,沿着另一端缘13形成。三角盖8和侧围件1沿着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进行热封,热封部分15沿着三角盖3的对折斜边9形成的情况也与专利文献1、2的塑料袋相同。

此外,与专利文献1、2的塑料袋相同,作为躯体件2以及侧围件1而使用在基材上层压密封层而成的层压薄膜,由密封层形成躯体件2的内表面,由基材形成躯体件2的外表面。此外,在对折状态下的侧围件1中,由密封层形成侧围件1的外表面,由基材形成侧围件1的内表面。因此,能够利用密封层对躯体件2、侧围件1以及三角盖3进行热封。也能够利用密封层对双层的躯体件2进行热封。

此外,在该塑料袋中,由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或者开放斜边10形成通气流路,利用通气流路来排出气体。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塑料袋相同,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没有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对齐,而是配置为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隔开间隔C。而且,躯体件2、侧围件1以及三角盖8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进行热封。因此,在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之间,躯体件2和侧围件1相互热封,利用热封部分14来封闭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

此外,在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形成有切口16,通过切口16来形成通气流路。此外,热封部分14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形成,但切口16脱离热封部分14,形成在三角盖8的未热封的区域内。此外,热封部分15沿着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形成,但切口16超出热封部分15,并到达三角盖8的未热封的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侧围件1被对折,且重叠为双层。因此,三角盖8也被对折,且重叠为双层。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双层的三角盖8中,分别形成有切口16。

因此,通过切口16来形成通气流路,并排出气体。例如,在塑料袋内,空气穿过切口16,并导向三角盖8内。此外,在三角盖8内,空气横穿三角盖8的弯折线6,并导向对折的侧围件1之间,在躯体件2的两侧缘3处,空气从侧围件1排出。此外,当产生气体时,在塑料袋内,气体穿过切口16,并导向三角盖8内。因此,在躯体件2的两侧缘3中,气体从侧围件1排出。

另一方面,昆虫、异物有可能从通气流路侵入,但在侵入时,由三角盖8的弯折线6来阻止该侵入。此外,形成有切口16的是倾斜弯折的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因此,例如,即便切口16变大,昆虫、异物难以从通气流路侵入。

在该塑料袋的情况下,通过与专利文献3的塑料袋不同的方式来排出气体是不言而喻的。在其制造工序中,无需像专利文献3的塑料袋那样利用打孔机对侧围件进行打孔而在侧围件上形成通气孔也是不言而喻的。

图4示出制造图1的塑料袋的制袋机。在该制袋机中,与专利文献1的制袋机相同,作为输送机构而使用输送辊17,躯体件2重叠为双层,且沿长度方向被输送。此外,作为侧围件供给机构而使用传送带等机构,侧围件1被预先对折,在躯体件2被重叠为双层之前,在躯体件1的每次间歇输送时,将侧围件1向躯体件2供给。此外,在该制袋机中,与专利文献1的制袋机相同,作为侧围件1而使用图1的侧围件的2倍宽度的侧围件,其在长度方向中心线18的两侧被对折。此外,侧围件1被切割为恒定长度,之后,将躯体件2重叠为双层,使侧围件1沿躯体件2的宽度方向配置且插入到该双层之间。与此同时,拉链11被导向且插入到躯体件2的双层之间。

此外,在侧围件1的供给前或者供给后,侧围件1的一端部分在对折的状态下被倾斜弯折。该弯折线6由以侧围件1的一端缘7与对折内侧缘4的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底边构成。由此形成侧围件1的三角盖8,由侧围件1的对折内侧缘4形成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由侧围件1的一端缘7形成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在该制袋机中,与专利文献1的制袋机相同,由三角板19以及压勺20来弯折侧围件1的一端部分。

之后,将躯体件2导向热封装置21,在躯体件2的每次间歇输送时,将躯体件2和拉链11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热封。之后,将躯体件2导向热封装置22,在躯体件2的每次间歇输送时,将双层的躯体件2沿其长度方向进行热封。之后,在躯体件2的每次间歇输送时,将躯体件2导向热封装置23,将躯体件2、侧围件1以及三角盖8沿躯体件2的宽度方向进行热封。其位置是侧围件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18的位置。之后,将躯体件2导向刀具24,在躯体件2的每次间歇输送时,将躯体件2沿其宽度方向切割。在本实施例中,躯体件2以及侧围件1沿躯体件2的宽度方向被切割。其位置是侧围件1的长度方向中心线18的位置。

因此,由躯体件2以及侧围件1来制造塑料袋。然后,当利用热封装置22对双层的躯体件2进行热封时,热封部分14沿着躯体件2的一端缘12形成,当利用刀具24来切割躯体件2以及侧围件1时,由此形成躯体件2的两侧缘3。此外,当利用热封装置23对躯体件2、侧围件1以及三角盖8进行热封时,热封部分14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形成。

此外,在塑料袋的制造后,内容物被投入塑料袋。之后,利用热封装置对双层的躯体件2进行热封,热封部分14沿着躯体件2的另一端缘13形成。

此外,当利用该制袋机来制造塑料袋时,在该塑料袋中,由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或者开放斜边10来形成通气流路。例如,将侧围件1向躯体件2供给且切割为恒定长度,在切割时,利用汤姆逊刀25来切割侧围件1,利用汤姆逊刀25来形成切口16。在切口16的形成后,利用热封装置对三角盖8和侧围件1进行热封,形成热封部分15,之后,也能够将侧围件1向躯体件2供给。因此,在制造塑料袋时,由切口16形成通气流路。

因此,在塑料袋的制造工序中,无需像专利文献3的塑料袋那样利用打孔机对侧围件1进行打孔而在侧围件1形成通气孔。利用汤姆逊刀25来切割侧围件1,利用汤姆逊刀25来形成切口16即可,制袋机的结构得以简化,成本降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在双层的三角盖8中分别形成有切口1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一定需要这样。也考虑在任一层的三角盖8上形成切口16。

此外,虽然对将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配置为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隔开间隔C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一定需要这样。也可以使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对齐(图5A)。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利用热封部分14来封闭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因此,在气体导向三角盖8内时,在躯体件2的两侧缘3处,气体被直接排出。

其中,形成有切口16的是倾斜弯折的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因此,昆虫、异物难以从通气流路侵入。

此外,当将弯折线6形成为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具有大于45°的角度时,在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和开放斜边10的交点附近,开放斜边10脱离热封部分14而到达三角盖8的未热封的区域(图5B)。因此,能够利用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来形成通气流路,利用通气流路来排出气体。也可以将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配置为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3隔开间隔C。

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穿过开放斜边10,导向三角盖8内并排出。三角盖8被倾斜弯折,昆虫、异物难以侵入。

为了制造该塑料袋,在图4的制袋机中,在利用三角板19以及压勺20来弯折侧围件1的一端部分时,利用三角板19来形成弯折线6并调整其角度即可。

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也可以到达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图5C)。

也可以是,在三角盖8的对折斜边9和开放斜边10的交点附近,三角盖8被局部切除,利用该切除部分26来形成通气流路(图6A)。切除部分26也可以呈直线状。也可以将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配置为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隔开间隔C。

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穿过切除部分26,导向三角盖8内并排出。三角盖8被倾斜弯折,昆虫、异物难以侵入。

为了制造该塑料袋,在图4的制袋机中,利用汤姆逊刀25来切割侧围件1,利用汤姆逊刀25来形成切除部分26即可。

也可以使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对齐(图6B)。

也可以将切除部分26形成为阶梯状,将开放斜边10配置为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隔开间隔C(图6C)。

也可以使开放斜边10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对齐(图6D)。

在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形成切口27,并使切口27向三角盖8的未密封的区域突出(图7A)。然后,也可以由切口27来形成通气流路,并利用通气流路来排出气体。也可以将开放斜边10配置为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隔开间隔C。

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穿过切口27,导向三角盖8内并排出。

为了制造该塑料袋,在图4的制袋机中,利用汤姆逊刀25来切割侧围件1,利用汤姆逊刀25来形成切口27即可。

也可以使开放斜边10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对齐(图7B)。

此外,在将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配置为与侧围件1的开放外侧缘5隔开间隔C、且对躯体件2、侧围件1以及三角盖8沿着躯体件2的两侧缘3进行热封时,局部地形成非密封部分28(图7C)。然后,也可以由三角盖8的开放斜边10以及非密封部分28来形成通气流路。

在这种情况下,在非密封部分28中,气体穿过开放斜边10而被排出。

为了制造该塑料袋,在图4的制袋机中,利用热封装置23对躯体件2、侧围件1以及三角盖8进行热封,从而形成非密封部分28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