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负压-紧固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1729发布日期:2018-11-16 20:34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自动负压-紧固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密封的减速机、密闭的机械装置、密封包装等需要使用到负压密封装置的密闭空间进行自动抽气形成负压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对于需要负压密封的密闭空间上使用的负压密封装置,在进行抽气时,需要手动将紧固的螺母拧下,然后人为将密封螺杆压下,之后再将密闭空间的气体抽出,抽气完成后需要手动拧紧紧固螺母,最终达到密封状态。在抽气的过程中,不仅操作繁琐,而且极易产生气体的回流和外泄,特别对于密封空间内气体外泄有危害的情况下显得束手无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同步进行抽气和密封的装置,使用方便,提高效率,同时防止了气体的回流和外泄。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自动负压-紧固一体机,包括抽气顶杆3,抽气顶杆3的上部设置推动抽气顶杆3向下和向上运动的推力装置2,抽气顶杆3下部的外部连接绕抽气顶杆3旋转的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下部设置与负压密封装置的螺母相配合的扳手套筒7。

所述推力装置2包括推式电磁铁,抽气顶杆3穿过推式电磁铁。

所述推力装置2包括推力电磁铁,抽气顶杆3与推式电磁铁连为一体。

所述旋转装置包括供抽气顶杆3穿过的空心轴,空心轴下部连接扳手套筒7,空心轴外部连接电机转子5,电机转子5外部连接电机定子4。

所述推式电磁铁外部设置机壳,推式电磁铁的上部与机壳之间设置环绕抽气顶杆3的弹簧8,弹簧8的一端连接在推式电磁铁2上,另一端连接在抽气顶杆3上。

所述抽气顶杆3的顶部设置管接头1,管接头1与抽气泵相连。

所述推力装置和旋转装置上连接有控制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能够自动进行抽气,同时自动对已经抽气的密封装置进行密封,防止了内部气体的外泄和外部气体回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1是管接头,2是推式电磁铁,3是抽气顶杆,4是电机定子,5是电机转子,6是扶手,7是扳手套筒,8是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负压-紧固一体机,用于连接抽气泵对现有的负压紧固密封装置进行自动抽取空气生成负压,并自动进行密封,并且期间可避免内部气体的外泄和外部气体的回流。

本发明的负压-紧固一体机包括进行抽气的抽气顶杆3,抽气顶杆3顶部需要连接气泵进行抽气,抽气顶杆3的上部设置推动抽气顶杆3向下和向上运动的推力装置2,抽气顶杆3下部的外部连接绕抽气顶杆3旋转的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下部设置与负压密封装置的螺母相配合的扳手套筒7。使用时,将扳手套筒套接在密封装置中与密封装置的抽气杆相连的螺母上,通过电动旋转装置将设置在负压密封装置上的紧固螺母旋出,使负压密封装置中的抽气密封螺杆向下移动到负压密封装置的内部,处于可抽气状态,然后通过电动推力装置2的电磁铁推动抽气顶杆向下移动,顶紧负压密封装置的抽气密封螺杆,保持内外相通,打开气泵进行抽气。

推力装置2选用推式电磁铁,抽气顶杆3可以穿过推式电磁铁设置也可固定设置在推式电磁铁内。

上述的旋转装置包括供抽气顶杆3穿过的空心轴,空心轴设置在抽气顶杆3的下部,空心轴外部连接电机转子5,电机转子5外部连接电机定子4,通过电机转子5带动空心轴转动,空心轴下部连接扳手套筒7,进而带动扳手套筒7的转动,将负压密封装置的紧固螺母进行紧固密封或者打开通气。

负压-紧固一体机,上端壳体通过管接头1与抽气装置相连接,负压-紧固一体机,下端壳体通过管接头螺纹与负压装置相连,实现自动抽气功能。

本发明还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以扶手控制器的形式设置在一体机上,扶手6上设置两个开按钮和两个关按钮,分别用于控制抽气推杆装置的通电移动、旋转电机的通电、抽气推杆装置的回移关闭、旋转电机的关闭,或通过电接点压力表及PLC,实现控制负压-紧固一体机的自动操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装置的抽气工作状态如图二所示,将下端通过螺纹和负压密封装置的管接头相连,上端通过带螺纹的管接头1与抽气泵相连;控制扶手6上的控制电机的开关开启电机,使电机转子5带动扳手套筒7转动,将负压密封装置上的紧固螺母旋出;接通扶手6上的控制开关,开启推式电磁铁2,产生的磁场使得抽气顶杆3向下顶出,把负压密封装置上的抽气密封螺杆顶下去,此时气孔接通,由抽气泵将密闭空间中的气体抽出。由电接点压力表自动控制负压大小,抽气完成后,推式电磁铁2断电,磁场消失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将抽气顶杆3被弹回;微电机启动,使电机转子5反转,带动扳手套筒7,将负压密封装置上的紧固螺母紧固。自动完成了负压抽气及紧固的过程,防止了气体的回流和外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