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形四组件五连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7169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十字形四组件五连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器皿的制作方法,尤其是一种纸器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纸盒单盒比较多见,双盒及多个盒的连体盒比较少见,十字形连体盒更少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纸盒单盒比较多见,双盒及多个盒的连体盒比较少见,十字形连体盒更少见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十字形四组件五连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十字形四组件五连盒由一个组件一、两个组件二、一个组件三共四个组件组合完成。

组件一的制作方法:取纵长横宽的矩形纸一,矩形纸一的长宽比例为3:1,做八条横线和两条纵向指示线将矩形纸一分成24个全等小正方形;

两条纵向指示线将小正方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小正方形由上至下依次为,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小正方形,右小正方形由上至下依次为,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小正方形;

两条纵向指示线将横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八条横线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横线指示线、第二横线正折线、第三横线反折线、第四、五横线正折线、第六横线反折线、第七横线正折线、第八横线指示线;

依照第三横线反折线、第四横线正折线折叠相贴,矩形纸一下部同步折叠,即成折叠矩形;

在左一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折叠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右一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折叠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左二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折叠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右二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折叠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折叠后的左三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折叠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折叠后的右三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折叠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第一横线指示线的中部做第一横线正折线,在第一横线的左、右两部做第一横线反折线;折叠矩形的下部同步做折叠线;

依照折叠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折叠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第一横线正折线、第一横线反折线折叠相贴,形成以第二横线正折线为共同下底的两个全等等腰梯形,即上、下等腰梯形,上等腰梯形的下底为第一梯形底夹层开口;折叠矩形的下部同步折叠,折叠矩形变形为第一八边形;

依照第二横线折叠线,将下等腰梯形折进第一梯形底夹层开口内,上、下等腰梯形重合为重合等腰梯形,第一八边形的下部同步折叠,第一八边形变形为第二八边形;

将第二八边形横向翻转,重合等腰梯形置于底层,即成第三八边形,在重合等腰梯形之上的表层为表层等腰梯形,表层等腰梯形的下底为第二梯形底夹层开口;在表层等腰梯形的纵向指示线做第三八边形纵线反折线,在表层等腰梯形之下的底层的纵向指示线做第三八边形纵线正折线;

由第三八边形的第二梯形底夹层开口从内向外撑开,即依照纵线正折线、纵线反折线折叠90度,已折叠部分顺应展开,即成一长条盒,即组件一;长条盒的长宽高比例为3:1:1,长条盒的长外侧面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两端的小正方形为夹层,相邻两个小正方形共同的边为长外侧面夹层开口;长内侧面的两端为三角形夹层,45度斜线为长内侧面夹层开口;

组件二的制作方法:取纵长横宽的矩形纸二,矩形纸二的长宽比例为4:3,做三条横线和两条纵向指示线,将矩形纸二分成12个全等小正方形;组件二与组件一的小正方形全等;

三条横线由上至下依次为,上横线指示线、中横线正折线、下横线指示线;

依照中横线正折线将矩形纸二的下部向上折叠相贴,即成横向矩形,横向矩形由上、下各三个小正方形组成,在上、下小正方形之间的横线指示线做单层横线正折线;

在横向矩形左上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横向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横向矩形右上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横向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横向矩形左下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横向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横向矩形右下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横向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

依照横向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横向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折叠相贴,即成第一六边形;

依照单层横线正折线将其以上单层部分向下折叠相贴,即成第二六边形;第二六边形的上部为三个底层小正方形,下部为有夹层的夹层等腰梯形,在所述上部与下部之间的横线指示线做底层横线折叠线,在所述折叠线的中段为底层横线正折线,两端为底层横线反折线,底层横线折叠线即夹层等腰梯形的下底为梯形下底夹层开口;

在第二六边形上部的左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第二六边形对角线正折线;

在第二六边形上部的右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第二六边形对角线正折线;

在第二六边形夹层等腰梯形的纵向指示线做折叠线,表层的纵向指示线为第二六边形纵线反折线,底层的纵向指示线为第二六边形纵线正折线;

从第二六边形的夹层由内向外撑开,即依照第二六边形纵线反折线、第二六边形纵线正折线、底层横线正折线、底层横线反折线折叠90度,第二六边形对角线正折线折叠相贴,即成组件二;组件二呈单体盒状,盒外侧有两个组件二三角插体;

组件三的制作方法:取正方形纸,做两条横线和两条纵线,将正方形纸分成九个全等的小正方形,所述小正方形与部件一的小正方形全等;所述横线的中段为正方形纸横线正折线,两端为正方形纸横线反折线;

在正方形纸的左上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正方形纸对角线正折线;

在正方形纸的右上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正方形纸对角线正折线;

在正方形纸的左下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正方形纸对角线正折线;

在正方形纸的右下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正方形纸对角线正折线;

依照正方形纸横线正折线、正方形纸横线反折线折叠90度,依照正方形纸对角线正折线折叠相贴,即成组件三;组件三呈单体盒状,盒外侧有四个组件三三角插体;两个组件三三角插体为一组三角插体,与一个盒侧面呈一个平面,与另一组三角插体位置相对;

四个组件的组合方法:将一个组件二的两个组件二三角插体分别插入组件一的一个长外侧面夹层开口内,另一个组件二三角插体相对如是插接;将组件三置于组件一即长条盒内,将一组三角插体的两个组件三三角插体分别插插入长条盒内侧面夹层开口内,即成十字形四组件五连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思巧妙,设计新颖;用最简单的组件组合而成,折叠容易,操作简单;造型别致,结实耐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画有折叠线指示线的组件一矩形纸一平面图;

图2是折叠矩形平面图;

图3是第一八边形平面图;

图4是第二八边形平面图;

图5是第三八边形平面图;

图6是组件一立体图;

图7是画有折叠线指示线的组件二矩形纸二平面图;

图8是横向矩形平面图;

图9是第一六边形平面图;

图10是第二六边形平面图;

图11是组件二立体图;

图12是画有折叠线指示线的组件三正方形纸平面图;

图13是组件三立体图;

图14是十字形四组件五连盒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十字形四组件五连盒由一个组件一、两个组件二、一个组件三共四个组件组合完成。采用虚线表示正面对折的正折线,即折叠时,纸的正面和正面相对折叠;实线加圈表示反面对折的反折线,即折叠时,纸的反面和反面相对折叠;实线加点表示指示线;箭头线表示插接方向,箭头线的虚线部分表示已插入部分,箭头线的实线部分表示未插入部分;

组件一的制作方法:取纵长横宽的矩形纸一,矩形纸一的长宽比例为3:1,做八条横线和两条纵向指示线将矩形纸一分成24个全等小正方形;

两条纵向指示线将小正方形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左小正方形由上至下依次为,左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小正方形,右小正方形由上至下依次为,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小正方形;

两条纵向指示线将横线分成左、中、右三部分;八条横线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横线指示线、第二横线正折线、第三横线反折线、第四、五横线正折线、第六横线反折线、第七横线正折线、第八横线指示线;如图1;

矩形纸一上、下两部分的折叠线相对,折叠方法相同,折叠步骤同步,为表述简便,进入以下折叠步骤只对矩形纸一的上部折叠步骤进行说明,下部同步进行的说明从略或简述;

依照第三横线反折线、第四横线正折线折叠相贴,矩形纸一下部同步折叠,即成折叠矩形;

在左一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折叠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右一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折叠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左二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折叠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右二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折叠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折叠后的左三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折叠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折叠后的右三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折叠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第一横线指示线的中部做第一横线正折线,在第一横线的左、右两部做第一横线反折线;折叠矩形的下部同步做折叠线;如图2;

依照折叠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折叠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第一横线正折线、第一横线反折线折叠相贴,形成以第二横线正折线为共同下底的两个全等等腰梯形,即上、下等腰梯形,上等腰梯形的下底为第一梯形底夹层开口;折叠矩形的下部同步折叠,折叠矩形变形为第一八边形;如图3;

依照第二横线折叠线,将下等腰梯形折进第一梯形底夹层开口内,上、下等腰梯形重合为重合等腰梯形,第一八边形的下部同步折叠,第一八边形变形为第二八边形;如图4;

将第二八边形横向翻转,重合等腰梯形置于底层,即成第三八边形,在重合等腰梯形之上的表层为表层等腰梯形,表层等腰梯形的下底为第二梯形底夹层开口;在表层等腰梯形的纵向指示线做第三八边形纵线反折线,在表层等腰梯形之下的底层的纵向指示线做第三八边形纵线正折线;如图5;

由第三八边形的第二梯形底夹层开口从内向外撑开,即依照纵线正折线、纵线反折线折叠90度,已折叠部分顺应展开,即成一长条盒,即组件一;长条盒的长宽高比例为3:1:1,长条盒的长外侧面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两端的小正方形为夹层,相邻两个小正方形共同的边为长外侧面夹层开口;长内侧面的两端为三角形夹层,45度斜线为长内侧面夹层开口;如图6;

组件二的制作方法:取纵长横宽的矩形纸二,矩形纸二的长宽比例为4:3,做三条横线和两条纵向指示线,将矩形纸二分成12个全等小正方形;组件二与组件一的小正方形全等;

三条横线由上至下依次为,上横线指示线、中横线正折线、下横线指示线;如图7;

依照中横线正折线将矩形纸二的下部向上折叠相贴,即成横向矩形,横向矩形由上、下各三个小正方形组成,在上、下小正方形之间的横线指示线做单层横线正折线;

在横向矩形左上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横向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横向矩形右上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横向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横向矩形左下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横向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

在横向矩形右下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横向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如图8;

依照横向矩形单层对角线正折线、横向矩形双层对角线正折线折叠相贴,即成第一六边形;如图9;

依照单层横线正折线将其以上单层部分向下折叠相贴,即成第二六边形;第二六边形的上部为三个底层小正方形,下部为有夹层的夹层等腰梯形,在所述上部与下部之间的横线指示线做底层横线折叠线,在所述折叠线的中段为底层横线正折线,两端为底层横线反折线,底层横线折叠线即夹层等腰梯形的下底为梯形下底夹层开口;

在第二六边形上部的左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第二六边形对角线正折线;

在第二六边形上部的右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第二六边形对角线正折线;

在第二六边形夹层等腰梯形的纵向指示线做折叠线,表层的纵向指示线为第二六边形纵线反折线,底层的纵向指示线为第二六边形纵线正折线;如图10;

从第二六边形的夹层由内向外撑开,即依照第二六边形纵线反折线、第二六边形纵线正折线、底层横线正折线、底层横线反折线折叠90度,第二六边形对角线正折线折叠相贴,即成组件二;组件二呈单体盒状,盒外侧有两个组件二三角插体;如图11;

组件三的制作方法:取正方形纸,做两条横线和两条纵线,将正方形纸分成九个全等的小正方形,所述小正方形与部件一的小正方形全等;所述横线的中段为正方形纸横线正折线,两端为正方形纸横线反折线;

在正方形纸的左上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正方形纸对角线正折线;

在正方形纸的右上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正方形纸对角线正折线;

在正方形纸的左下小正方形做左低右高的正方形纸对角线正折线;

在正方形纸的右下小正方形做左高右低的正方形纸对角线正折线;如图12;

依照正方形纸横线正折线、正方形纸横线反折线折叠90度,依照正方形纸对角线正折线折叠相贴,即成组件三;组件三呈单体盒状,盒外侧有四个组件三三角插体;两个组件三三角插体为一组三角插体,与一个盒侧面呈一个平面,与另一组三角插体位置相对;如图13;

四个组件的组合方法:将一个组件二的两个组件二三角插体分别插入组件一的一个长外侧面夹层开口内,另一个组件二三角插体相对如是插接;将组件三置于组件一即长条盒内,将一组三角插体的两个组件三三角插体分别插插入长条盒内侧面夹层开口内,即成十字形四组件五连盒;如图1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