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716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包装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盒,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承载板以及可固定竖立于此承载板的折叠板的包装盒。



背景技术:

用于包装物件的包装盒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地使用。包装盒除了便于携带或运送物件之外,更能保护物件避免受到撞击以及美化物件外观。为了提升保护效果,部份包装盒会于内部另设有纸制或保丽龙制的承载板,并且物件被置放于承载板上而包装于包装盒内。

然而,现有包装盒内的承载板的尺寸规格只能匹配单一物件的尺寸规格,无法满足多种尺寸规格的物件共用。因此,当需要将尺寸规格较小的物件包装于同一包装盒内时,原有的承载板无法稳固较小物件于包装盒内的位置,因此必须另将原有的承载板更换成能匹配较小物件尺寸规格的另一承载板。因此,必须对应多种尺寸规格物件制造多种承载板,而有包装盒成本过高等问题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揭露一种包装盒,有助于满足多种尺寸规格的物件共用同一承载板的需求。

本发明揭露的包装盒包含一盒体和至少一折叠板。盒体包含一承载板和多个侧板。承载板具有至少一开口和位于开口周围的二第一侧缘。二第一侧缘相互面对,并且二第一侧缘间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间距。这些侧板环绕承载板而形成一第一置放空间。折叠板可折叠地连接于承载板而具有一平躺位置和一竖立位置。折叠板具有不同宽度尺寸的多个夹设部,且这些夹设部其中之一的宽度尺寸大于这些间距其中之一的长度。当折叠板于平躺位置时,折叠板覆盖开口。当折叠板于竖立位置时,折叠板相对承载板弯折,而使宽度尺寸大于这些 间距其中之一的长度的夹设部夹设于具有此间距的二第一侧缘之间,进而令折叠板固定竖立于开口旁,并且折叠板与部分的这些侧板形成小于第一置放空间的一第二置放空间。

根据本发明所揭露的包装盒,折叠板具有宽度尺寸大于二第一侧缘之间间距的夹设部。折叠板连接于承载板而具有平躺位置和竖立位置。当折叠板于平躺位置时,折叠板覆盖开口,而令承载板上可置放尺寸规格较大的物件。当折叠板于竖立位置时,折叠板相对承载板弯折。由于夹设部的宽度尺寸大于二第一侧缘间的间距,故夹设部可和二第一侧缘产生空间干涉而有紧配效果,使得折叠板得以固定竖立于开口旁。此时,折叠板与部份侧板共同形成小于第一置放空间的第二置放空间,而令承载板上可置放尺寸规格较小的另一物件。藉此,包装盒藉由折叠板于平躺位置和竖立位置间变换而能置放多种尺寸规格的物件,以满足共用同一承载板的需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盒的折叠板于平躺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包装盒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包装盒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折叠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包装盒的折叠板于竖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包装盒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折叠板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包装盒的折叠板于竖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包装盒的折叠板于竖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 包装盒

10 盒体

110 第一侧板

120 第二侧板

130 第三侧板

140 第四侧板

150 承载板

151 开口

152 第一侧缘

153 第二侧缘

160 底板

170 连接板

180 盖板

20 折叠板

200 夹设部

210 固定段

220 连接段

A1 第一折线

A2 第二折线

D 间距

E 容置空间

L1、L2 距离

S1 第一置放空间

S2 第二置放空间

W 夹设部的宽度尺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权利要求范围及附图,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 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包装盒的折叠板于平躺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中包装盒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包装盒的俯视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一包装盒1包含一盒体10和三折叠板20。盒体10和折叠板20的材料例如但不限于为植物纤维或是聚苯乙烯。

以下先说明本实施例中盒体10的元件组成以及盒体10和折叠板20间的连结关系。

盒体10包含一第一侧板110、一第二侧板120、一第三侧板130、一第四侧板140、一承载板150、一底板160和二连接板170。第一侧板110和第三侧板130竖立于底板160的相对二侧。二连接板170竖立于底板160的另相对二侧,且每一连接板170的相对二侧分别连接于第一侧板110和第三侧板130。第二侧板120和第四侧板140连接于承载板150的相对二侧,且承载板150藉由第二侧板120和第四侧板140而设置于底板160上。三折叠板20皆连接于承载板150。三折叠板20分别邻近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以及第三侧板130。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第四侧板140和承载板150共同形成一第一置放空间S1,并且承载板150与底板160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E。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0含有第二侧板120及第四侧板140,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盒体10可不含有第二侧板120及第四侧板140,并且第一置放空间S1可由第一侧板110、第三侧板130、承载板150和二连接板170共同形成。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侧板120、第四侧板140、承载板150及折叠板20系藉由一板材折叠而成(即为一体成型),并且第一侧板110、第三侧板130、底板160和连接板170藉由另一板材折叠而成,而能使包装盒1外形较为美观,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元件可以是彼此独立,并且这些元件相互组装而构成包装盒1。再者,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置放空间S1匹配一长方体物件的形状(例如为手机或平板电脑,图中未绘示),但本发明亦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适当改变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第三侧板130、第四侧板140及/或承载板150的轮廓,而能使第一置放空间S1匹配任意几何形状的物件。

以下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承载板150和折叠板20的细部特征。请并参照图4至图7。图4为图3中折叠板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包装盒的折叠板于竖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5中包装盒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图6中折叠板的放大示意图。

承载板150具有三开口151,并且承载板150于每一开口151周围更具有二第一侧缘152和二第二侧缘153。二第一侧缘152相互面对,二第二侧缘153相互面对,并且每一第二侧缘153的相对二端分别连接于二第一侧缘152。换句话说,二第一侧缘152和二第二侧缘153共同形成开口151。此外,二第一侧缘152间具有不同长度的多个间距。

三折叠板20分别可折叠地连接于位于三开口151周围的其中一第二侧缘153。折叠板20具有不同宽度尺寸的多个夹设部,并且其中一夹设部200的一宽度尺寸W大于其中一间距D的长度。详细来说,每一折叠板20包含一固定段210和一连接段220,且连接段220的相对二侧分别连接于固定段210和承载板150。具有宽度尺寸W的夹设部200位于固定段210。固定段210可沿一第一折线A1相对连接段220折叠,并且连接段220可沿一第二折线A2相对承载板150折叠,而令折叠板20具有一平躺位置和一竖立位置。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当折叠板20于平躺位置时,折叠板20覆盖承载板150的开口151,而使承载板150的外表面呈平坦状。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当折叠板20于竖立位置时,折叠板20相对承载板150弯折。此时,由于夹设部200的宽度尺寸W大于二第一侧缘152间的间距D的长度,故夹设部200可和具有此间距D的二第一侧缘152间产生空间干涉而有紧配效果,使得夹设部200被紧迫地夹设于二第一侧缘152之间,进而令折叠板20得以固定竖立于开口151旁而不轻易倾倒。此时,三折叠板20与盒体10的第四侧板140共同形成小于第一置放空间S1的一第二置放空间S2。更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中是经由裁切承载板150而形成梯形形状的折叠板20和开口151。以邻近第一侧板110的折叠板20和开口151为例说明,折叠板20的宽度由相对远离第一侧板110的第二侧缘153朝相对邻近第一侧板110的第二侧缘153的方向逐渐缩小,并且二第一侧缘152间的间隙也由相对远离第一侧板110的第二侧缘153朝相对邻近第一侧板110的第二侧缘153的方向逐渐缩小。

在本实施例中,是经由裁切部分的承载板150而同时形成三开口151以及 三折叠板20。藉此,折叠板20直接连接于第二侧缘153,并且折叠板20的形状匹配开口151的形状,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可裁切部分的承载板150以形成三开口151,并且裁切承载板150其他部分而形成三折叠板20,使得折叠板20不直接连接于第二侧缘153,并且折叠板20的形状和开口151的形状相异。此外,本实施例中折叠板20的固定段210和连接段220间有第一折线A1,并且连接段220和承载板150间有第二折线A2,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折叠板20可不具有任何折线,而是以挠曲方式相对承载板150活动。

在本实施例中,盒体10可更包含一盖板180。盖板180连接于其中一连接板170,且盖板180与第一侧板110、第三侧板130、底板160和连接板170是藉由同一板材折叠而成。藉此,盖板180有助于加强包装盒1的保护效果。

再者,如图4所示,折叠板20的固定段210远离第一折线A1的一端至第一折线A1的一距离L1可大于第一折线A1至第二折线A2的一距离L2。藉此,有助于使折叠板20较容易弯折,方便使用者操作。

又,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折叠板20固定竖立于开口151旁时(即折叠板20于竖立位置时),相对靠近第一折线A1的部分固定段210和部分连接段220自开口151向外突出。藉此,有助于令折叠板20较稳固地夹设于二第一侧缘152间,并且确保于竖立位置的折叠板20有足够高度,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折叠板20固定竖立于开口151旁时,靠近第一折线A1的部分固定段210和部分连接段220可自开口151没入容置空间E。

综上所述,折叠板20具有宽度尺寸W大于间距D的长度的夹设部200,并且折叠板20连接于承载板150而具有平躺位置和竖立位置。当折叠板20于平躺位置时,折叠板20覆盖开口151,而令承载板150上可置放尺寸规格较大的物件。当折叠板20于竖立位置时,折叠板20相对承载板150弯折而使夹设部200夹设于二第一侧缘152之间,进而令折叠板20固定竖立于开口151旁。此时,折叠板20与第四侧板140共同形成小于第一置放空间S1的第二置放空间S2,而令承载板150上可置放尺寸规格较小的物件。藉此,包装盒1藉由折叠板20于平躺位置和竖立位置间变换而能置放多种尺寸规格的物件以满足共用同一承载板150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当要置放尺寸规格较小的物件时,可不需要同时固定竖立三折叠板20。举例来说,可以仅固定竖立其中一折叠板20,或是固定竖立其中二折叠板20,而能得到相对较大的第二置放空间S2。

第一实施例中折叠板的数量为三,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请参照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包装盒的折叠板于竖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由于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故以下仅就相异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板20和开口151的数量皆为二。二折叠板20分别邻近第一侧板110以及第三侧板130。当折叠板20于平躺位置时,折叠板20覆盖开口151,而令承载板150上可置放尺寸规格较大的物件。当折叠板20于竖立位置时,折叠板20固定竖立于开口151旁。此时,二折叠板20与盒体10的第二侧板120以及第四侧板140共同形成第二置放空间S2,而令承载板150上可置放尺寸规格较小的物件。

在本实施例中,当要置放尺寸规格较小的物件时,可不需要同时固定竖立二折叠板20。举例来说,可以仅固定竖立其中一折叠板20,而能得到相对较大的第二置放空间S2。

请参照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包装盒的折叠板于竖立位置的立体示意图。由于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似,故以下仅就相异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板20和开口151的数量皆为一。折叠板20邻近第三侧板130。当折叠板20于平躺位置时,折叠板20覆盖开口151,而令承载板150上可置放尺寸规格较大的物件。当折叠板20于竖立位置时,折叠板20固定竖立于开口151旁。此时,折叠板20与盒体10的第二侧板120、第一侧板110以及第四侧板140共同形成第二置放空间S2,而令承载板150上可置放尺寸规格较小的物件。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揭露的包装盒中,折叠板具有宽度尺寸大于二第一侧缘之间间距的夹设部,并且折叠板连接于承载板而具有平躺位置和竖立位置。当折叠板于平躺位置时,折叠板覆盖开口,而令承载板上可置放尺寸规格较大的物件。当折叠板于竖立位置时,折叠板相对承载板弯折。由于夹设部的宽度尺寸大于二第一侧缘间的间距,故夹设部可和二第一侧缘产生空间干涉而有紧配效果,而使夹设部夹设于二第一侧缘之间,进而令折叠板得以固定竖立于开口旁。此时,折叠板与第四侧板共同形成小于第一置放空间的第二置放空间, 而令承载板上可置放尺寸规格较小的另一物件。藉此,包装盒藉由折叠板于平躺位置和竖立位置间变换而能置放多种尺寸规格的物件,以满足共用同一承载板的需求。

此外,第二侧板、第四侧板、承载板及折叠板可藉由一板材折叠而成,并且第一侧板、第三侧板、底板和连接板可藉由另一板材折叠而成,而能使包装盒外形较为美观。

另外,折叠板的固定段远离第一折线的一端至第一折线的距离可大于第一折线至第二折线的距离。藉此,有助于使折叠板较容易折叠,方便使用者操作。

再者,当折叠板固定竖立于开口旁时,相对靠近第一折线的部分固定段和部分连接段可皆自开口向外突出。藉此,有助于令折叠板较稳固地夹设于二第一侧缘间,并且确保于竖立位置的折叠板有足够高度。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