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条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0700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竹条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竹条加工生产线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竹条或木条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竹制品和木制品的集成板加工中,竹条、木条是中间产品,需要运送、摆放到输送线上,向输送线上料,然后输送到下道工序用以检测及生产。竹条柔韧易弯曲,长度长的竹条变形特别大,生产过程中要求处理速度快,要达到0.5秒数量级,多工作点同时向输送线上料,要求竹条在输送线上摆放的距离与状态符合要求;竹条加工过程中前道工序如精刨或粗刨速度较慢,而后道输送线运送处理如颜色与缺陷识别、分拣等速度较快,二者生产节奏不一致;用常规工艺及设备无法实现向输送线自动上料、流水线作业,而目前尚无同类设备或类似功能的设备。以上原因造成了竹木制品行业无法进行流水线作业,自动化程度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行业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竹条或木条的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竹条上料机,包括机架、送料组件、竹条导向存储装置、第一翻转装置、挡料装置、第二翻转装置;所述机架为框架结构,所述送料组件安装在机架的一端,所述竹条导向存贮装置安装在机架中间部位,并与送料组件相对应;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安装机架上,所述挡料装置分层布置在竹条导向存储装置侧面,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机架为型材拼装而成的框架结构,组成机架的型材连接处焊接有连接板,不同部件型材通过连接板螺栓拧紧拼装连接;所述支架上固定有光电开关支架。

所述送料组件由上下两组送料轮组成。

所述竹条导向存储装置为两侧挡板及第一翻转装置中的接料板、第二翻转装置中的翻料板组成夹腔空间。

所述第一翻转装置由第一气缸、第一支架、接料板组成,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气缸铰接在支架上,所述接料板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架及第一气缸上,所述接料板为长条板状结构,利于导向接料。

所述挡料装置分层安装在机架侧面,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挡料气缸、挡杆及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挡料气缸固定在固定支架上,所述挡料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有挡杆。

所述第二翻转装置由第二气缸、第二支架、翻料板组成,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二气缸铰接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翻料板分别铰接在第二支架及第二气缸上,所述翻料板上固定有挡料销,通过挡料销604托料及落料。

本发明采用两侧挡板组成的位置空间存储竹条,且从上到下设立挡料装置构成多层位置空间用以存储、缓冲竹条,每层位置空间只存放一个竹条。设备通过第一翻转装置、挡料装置优先把竹条逐层移动到下部存储位置,便于向输送线上料;同时把上部存储位置腾出,便于接收新的竹条,最底部的第二翻转装置上方的存储位置负责向输送线上料。

本发明安装于生产线中输送线的正上方,上料方式为翻转打开下部第二翻转装置中的翻料板,让竹条掉落于下方输送线上,完成上料动作。

本设备可以多台同时安装于输送线上,各台设备独立工作,以实现多点上料。每台设备都对下方的输送线进行空闲工位检测,在检测到有空闲工位到来时,进行上料动作。若输送线暂时没空闲工位,则等待;并利用自身的存储缓冲能力,继续接纳竹条,保证上道精刨工序连续生产。

本发明采用光电开关对存储竹条的各位置空间进行连续监测,每个存储位置下方的挡杆和气缸相连,气缸动作时则挡杆移走,竹条自由落下,到达下层存储位置或输送线。采用光栅等器件对输送线是否有空闲工位进行连续监测。全部检测信号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工况计算如何动作,并向相应执行气缸发出动作指令,实现按指定的规则进行上料。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可以对竹条进行单件、高速、准确的上料,实现了竹条加工流水线作业,大幅提高竹木制造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本发明通过对竹条短暂存储和缓冲后,在指定时机、按规定的状态把竹条运送、摆放到输送线上,解决了竹条精刨工序与后续处理工序生产节拍不同步的状况,满足了生产线流水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挡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翻转装置的右视图。

图中:1-机架,2-送料组件,3-竹条导向存储装置,4-第一翻转装置,5-挡料装置,6-第二翻转装置,101-光电开关支架,401-第一气缸,402-第一支架,403-接料板,501-挡料气缸,502-挡杆,503-固定支架,601-第二气缸,602-第二支架,603-翻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一种竹条上料机,包括机架1、送料组件2、竹条导向存储装置3、第一翻转装置4、挡料装置5、第二翻转装置6;所述机架1为框架结构,所述送料组件2安装在机架1的一端,所述竹条导向存贮装置3安装在机架1中间部位,并与送料组件2相对应;所述第一翻转装置4安装机架1上,所述挡料装置5分层布置在竹条导向存储装置3侧面,所述第二翻转装置6安装在机架1上。

所述机架1为型材拼装而成的框架结构,组成机架1的型材连接处焊接有连接板,不同部件型材通过连接板螺栓拧紧拼装连接;所述支架1上固定有光电开关支架101。

所述送料组件2由上下两组送料轮组成。

所述竹条导向存储装置3为两侧挡板及第一翻转装置4中的接料板403、第二翻转装置6中的翻料板603组成夹腔空间。

所述第一翻转装置4由第一气缸401、第一支架402、接料板403组成,所述第一支架402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第一气缸401铰接在支架1上,所述接料板403分别铰接在第一支架402及第一气缸401上,所述接料板403为长条板状结构,利于导向接料。

所述挡料装置5分层安装在机架1侧面,所述挡料装置5包括挡料气缸501、挡杆502及固定支架503,所述固定支架503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挡料气缸501固定在固定支架503上,所述挡料气缸501的活塞端连接有挡杆502。

所述第二翻转装置6由第二气缸601、第二支架602、翻料板603组成,所述第二支架602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第二气缸501铰接在第二支架602上,所述翻料板603分别铰接在第二支架602及第二气缸601上,所述翻料板603上固定有挡料销604,通过挡料销604托料及落料。

本发明采用两侧挡板组成的位置空间存储竹条,且从上到下设立挡料装置构成多层位置空间用以存储、缓冲竹条,每层位置空间只存放一个竹条。设备通过第一翻转装置、挡料装置优先把竹条逐层移动到下部存储位置,便于向输送线上料;同时把上部存储位置腾出,便于接收新的竹条,最底部的第二翻转装置上方的存储位置负责向输送线上料。

本发明安装于生产线中输送线的正上方,上料方式为翻转打开下部第二翻转装置中的翻料板,让竹条掉落于下方输送线上,完成上料动作。

本设备可以多台同时安装于输送线上,各台设备独立工作,以实现多点上料。每台设备都对下方的输送线进行空闲工位检测,在检测到有空闲工位到来时,进行上料动作。若输送线暂时没空闲工位,则等待;并利用自身的存储缓冲能力,继续接纳竹条,保证上道精刨工序连续生产。

本发明采用光电开关对存储竹条的各位置空间进行连续监测,每个存储位置下方的挡杆和气缸相连,气缸动作时则挡杆移走,竹条自由落下,到达下层存储位置或输送线。采用光栅等器件对输送线是否有空闲工位进行连续监测。全部检测信号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工况计算如何动作,并向相应执行气缸发出动作指令,实现按指定的规则进行上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