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安全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52324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安全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用安全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安全钳。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安全钳,安装于电梯轿厢或者对重上,纵向设有导轨槽,一侧或两侧设有楔块。当电梯轿厢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楔块与导轨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

当轿厢上行或下行速度达到一定上限速度时,限速器拉住限速器绳,限速器绳带动安全钳的提拉机构,提拉机构向上或向下提拉活动楔块,使得活动楔块和导轨之间的间隙消失,活动楔块和导轨接触后产生摩擦力继续带动活动楔块移动,使在安全钳上隔着导轨和活动楔块相对的固定楔块接触导轨,固定楔块对碟簧施加位移载荷,碟簧产生制动力,使楔块牢牢抱紧导轨,使轿厢制停。

现有技术中的安全钳,虽然能够防止安全钳工作时轿厢产生侧向位移或者导轨变形,但是不能同时实现双向制动,实际使用中需要设置多个不同方向的安全钳,不仅占用空间而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向安全钳,实现了双向制动,对导轨起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同时安全钳动作时轿厢具有更好的舒适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向安全钳,包括带导轨槽的支架、分别安装在支架导轨槽两侧的平钳体和楔钳体组,以及滑动安装在支架上且与所述楔钳体组配合的双楔块,所述楔钳体组包括对称布置的上楔钳体和下楔钳体,相应地所述双楔块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上、下楔钳体相配合的导向楔面,所述上、下楔钳体通过联动杆连接,所述平钳体具有两个对称布置的钳位楔面,并通过枢轴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其中一楔钳体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枢轴,制动时该楔钳体滑移带动所述平钳体转动,使得所述钳位楔面紧贴导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作用于楔钳体以及通过传动机构作用于枢轴的复位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轿厢上行或下行速度达到上限速度时,限速器拉动限速器绳,限速器绳则向上或向下提拉双向安全钳的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可以为上楔钳体和/或下楔钳体。所述配套使用的限速器可以为双向限速器。

以向上提拉上楔钳体,上楔钳体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枢轴为例,由于上楔钳体和下楔钳体之间设有联动杆,提拉上楔钳体时会带动下楔钳体,而下楔钳体则会沿着与之配合的导向楔面滑移到工作位,一侧与导轨摩擦,另一侧在导轨的反作用力下将会挤压双楔块。同时上楔钳体移动时会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枢轴转动,同时带动平钳体转动,使得钳位楔面紧贴导轨,最终通过下楔钳体和平钳体将导轨牢牢抱紧,使轿厢制停。

所述的复位机构在提拉机构撤去对楔钳体的提拉作用力时,将使得上楔钳体或下楔钳体脱离导轨,并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使得双向安全钳卸去制动力。

优选的,所述双向安全钳包括限制楔钳体沿与各自配合的导向楔面移动的导向机构。

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贴靠楔钳体的盖板,所述楔钳体上设有沿各自滑移方向布置的滑槽,所述盖板边沿具有嵌入所述滑槽的折边。当提拉机构向上或向下提拉楔钳体时,使得上楔钳体和下楔钳体沿着滑槽预定的行程滑动。在上楔钳体和下楔钳体滑动过程中,使得两者的挤压面始终与双楔块的上下两侧的导向楔面接触,能够有效的挤压双楔块。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接楔钳体的连杆和固定在支架上的导杆,连杆的自由端折弯后穿套在导杆上,以穿套的位置为分界点,该分界点两侧的导杆上各套设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导杆上设有限定连杆弯折部滑移行程的限位件。限位件通过限制连杆弯折部的滑移行程来限制上楔钳体的滑移行程。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条以及与齿条配合的齿轮,所述枢轴即为齿轮的轮轴,所述齿条通过联动机构连接所述连杆。当提拉机构向上或向下提拉楔钳体时,楔钳体会带动连杆以及联动机构,使得齿条带动齿轮转动。所述联动机构可以为传动杆等连接机构,用于连接连杆和齿条,使得连杆移动时能够通过传动杆带动齿条同时移动。

优选的,所述楔钳体组与双楔块之间设有滚针组件。所述的滚针组件包括滚针架和滚针。上下两个滚针组件通过拉簧连接,上滚针组件的上端通过拉簧和复位机构连接。上楔钳体和下楔钳体沿着预定的行程滑动时,滚针组件能够减小上楔钳体和下楔钳体与双楔块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与双楔块配合的凹槽,凹槽两侧与双楔块之间设有滑动机构,双楔块背对楔钳体组的一侧与凹槽内壁之间设有碟形弹簧。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支架上凹槽两侧壁的导向槽以及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双楔块两侧的凸块。当复位机构使得上楔钳体或下楔钳体脱离导轨,并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时,碟形弹簧便同时推动双楔块使其恢复非工作位,非工作位指双楔块与上楔钳体或下楔钳体之间无挤压作用力。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通过结构上的改进,使得双向安全钳工作时能够防止轿厢产生侧向位移或者导轨变形。

(2)本发明通过上楔钳体和下楔钳体之间的联动设置,使得安全钳实现双向制动,对导轨具有最大限度的保护,还进一步提高了轿厢的舒适性。

(3)本发明中的复位机构,能够在双向安全钳制动结束后,及时得将双向安全钳恢复到非工作状态,使得电梯可以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向安全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向安全钳去掉盖板后正面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向安全钳背面的立体图;

图5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向安全钳的初始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轿厢下行超速时双向安全钳的工作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轿厢上行超速时双向安全钳的工作状态图。

其中,1、支架;2、双楔块;3、平钳体;31、上钳位楔面;32、非工作面;33、下钳位楔面;4、上楔钳体;5、下楔钳体;6、联动杆;7、连杆;8、传动杆;9、盖板;10、滑槽;11、导轨;12、齿轮;13、碟形弹簧;14、第二复位弹簧;15、第一复位弹簧;16、提拉销;17、导杆;18、下侧限位块;19、上侧限位块;20、上滚针组件;20′、下滚针组件;21、导向件;22、枢轴;23、齿条;24、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如图1和2所示,双向安全钳包括支架1、平钳体3、楔钳体组、双楔块2、传动机构以及复位机构。图1和2中所示为支架1的正面。导轨11竖直设置在支架1的正面的导轨槽内。

平钳体3和楔钳体组安装在支架1上且分别位于导轨11两侧。支架1位于导轨11右侧设有安装双楔块2的凹槽,且凹槽的上、下两侧壁分别对应设有导向槽,而双楔块2与导向槽配合的两侧设有凸块,使得双楔块2能够滑动插接于两端的导向槽内。双楔块2的导向楔面与楔钳体组相配合,背对楔钳体组的侧面与支架1右侧壁之间设有三组碟形弹簧13。

楔钳体组包括对称布置的上楔钳体4和下楔钳体5,两者通过联动杆6活动连接,相应地双楔块2上设有两个分别与上、下楔钳体相配合的导向楔面。两个导向楔面相互对称设置,且两个楔面组成的侧面中间高,两侧低。

同时为了配合双楔块2的两个导向楔面,上楔钳体4呈上边长、下边短的直角梯形状,靠近导轨11一侧的摩擦面与导轨11平行,靠近双楔块2一侧的挤压面与双楔块2的上导向楔面平行;其次,上楔钳体4的外侧面还设有提拉销16。下楔钳体5呈上边短、下边长的直角梯形状,靠近导轨11一侧的摩擦面与导轨11平行,靠近双楔块2一侧的挤压面与双楔块2的下导向楔面平行。

如图5所示,上楔钳体4和下楔钳体5内外两侧分别设有滑槽10,上楔钳体4上的滑槽10与双楔块2上侧的导向楔面平行设置,下楔钳体5上的滑槽10与双楔块2下侧的导向楔面平行设置。同时,双楔块2的正反面还安装有上下四个盖板9,盖板9边沿具有嵌入滑槽10的折边。

其次,上楔钳体4和下楔钳体5与双楔块2之间还分别设有上滚针组件20和下滚针组件20′。滚针组件包括滚针架和滚针,上下两个滚针组件通过拉簧连接,而上滚针组件20的上端则通过拉簧和连杆7连接。上楔钳体4和下楔钳体5沿着滑槽10滑动时,滚针组件能够减小上楔钳体4和下楔钳体5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如图3所示,复位机构包括连接上楔钳体4的连杆7和固定在支架1上的导杆17,连杆7的自由端折弯后穿套在导杆17上,以穿套的位置为分界点,该分界点两侧的导杆17上各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5和第二复位弹簧14。导杆17靠近支架1的一端设有下侧限位块18,另一端设有上侧限位块19,用于限制上楔钳体4上下移动的位置。

如图1和4所示,平钳体3具有两个对称布置的上钳位楔面31和下钳位楔面33,连接上钳位楔面31和下钳位楔面33之间的平面为平行于导轨11的非工作面32。平钳体3通过枢轴22与齿轮12同轴设置,通过齿轮12带动平钳体3转动。

传动机构包括齿条23以及与齿条23配合的齿轮12,齿条23与传动杆8固定连接,传动杆8则通过导向件21与连杆7连接。当提拉机构向上或向下提拉楔钳体时,楔钳体会带动连杆7、导向件21、传动杆8以及齿条23,使得齿条23能够带动齿轮12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双向安全钳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6所示,当轿厢正常运行双向安全钳没有动作,平钳体3的非工作面32与导轨11平行,两者之间的间隙为3.5mm;导轨11的另外一侧与上楔钳体4和下楔钳体5的摩擦面之间的间隙为3.5mm。

当轿厢上行或下行速度达到上限速度时,限速器拉动限速器绳,限速器绳则向上或向下提拉上楔钳体4的提拉销16,配套使用的限速器为双向限速器。

如图7所示,以轿厢下行速度达到上限速度时为例,双向限速器拉动限速器绳,限速器绳向上提拉上楔钳体4的提拉销16,由于上楔钳体4和下楔钳体5之间设有联动杆6,提拉上楔钳体4时会带动下楔钳体5。而上楔钳体4和下楔钳体5向上移动时,会分别沿着盖板9与楔钳体上的滑槽10之间的配合结构移动到工作位。上楔钳体4会相对于支架1往右上角移动,而下楔钳体5则相对于支架1往左上角移动。

上楔钳体4会挤压上滚针组件20进而挤压双楔块2,而下楔钳体5一侧与导轨11接触并摩擦,在导轨的反作用力下下楔钳体5会挤压下滚针组件20′进而挤压双楔块2。

同时上楔钳体4移动时会通过连杆7带动导向件21、传动杆8以及齿条23向上移动,齿条23会带动齿轮12顺时针转动(相对于支架1背面),而齿轮12转动时同时会带动平钳体3逆时针转动(相对于支架1正面),使得平钳体3的下钳位楔面33紧贴导轨11,最终通过下楔钳体5和平钳体3的下钳位楔面33将导轨牢牢抱紧,使轿厢制停。

如图8所示,当轿厢上行速度达到上限速度时,限速器绳则向下提拉上楔钳体4的提拉销16,最终通过上楔钳体4和平钳体3的上钳位楔面31将导轨11牢牢抱紧,使轿厢制停,由于工作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下行达到上限速度时双向安全钳的复位原理:

轿厢在外力作用下往上运动,限速器绳会撤去对上楔钳体4的作用力。由于此时第一复位弹簧15处于压缩状态,第二复位弹簧14则处于自由无拉伸状态,连杆7会受到第一复位弹簧15向下的作用力。推动上楔钳体4向下滑动,进而通过联动杆6带动下楔钳体5向下滑动,由于盖板9与楔钳体上的滑槽10的配合结构,下楔钳体5的摩擦面会离开导轨11。同时,安装于支架1右侧壁上的碟形弹簧13会推动双楔块2向导轨11侧滑动。而当上楔钳体4向下滑动时,连杆7会同时带动导向件21、传动杆8以及齿条23向下移动,齿条23会带动齿轮12逆时针转动(相对于支架1背面),而齿轮12转动时同时会带动平钳体3顺时针转动(相对于支架1正面),使得平钳体3的非工作面32平行于导轨11,导轨一侧与非工作面32之间的间隙恢复为3.5mm,导轨的另外一侧与上楔钳体4和下楔钳体5的摩擦面之间的间隙恢复为3.5mm。最终,轿厢脱离双向安全钳的制动力正常运行。

由于,上行达到上限速度时双向安全钳的复位原理与上述过程类似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