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轴的径向受力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1333阅读:1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移轴的径向受力的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械机构,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转移轴的径向受力的机构,其可应用于但不限于柔性电路板测试设备中。



背景技术:

针对柔性电路板(简称FPC)的测试设备,通常是24小时不间断运作,测试设备的一些易损件在达到使用寿命时需要即使更换,更换零件难度太大会直接耽误厂家的生产时间。测试设备上有一类推动轴要完成轴向的推动作用,在进行轴向推动时,推动轴难免受到径向力。径向力的产生直接影响了推动轴的使用寿命。在现有的测试设备中,有很多推动轴不方便更换,直接耽误生产时间。所以,我们需要把难更换的推动轴从易损件变为非易损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转移轴的径向受力的机构,其能够将原本作用于推动轴的径向力转移到其他的容易更换部件上,从而提高推动轴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移轴的径向受力的机构,包括:

基体;及

可轴向移动的连接在所述基体上的推动轴;

还包括与所述基体可拆卸连接、且其一端与所述推动轴的一端接触配合的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可轴向移动地连接在所述基体上、且位于所述推动轴和被推动物之间,所述从动轴朝向所述推动轴的那一端的端面为球面,所述推动轴朝向所述从动轴的那一端的端面为垂直于该推动轴轴线的平面。

本发明这种转移轴的径向受力的机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该机构还包括用于引导所述从动轴复位的回位弹簧。

所述从动轴的轴壁上成型有一圈径向凸出的凸缘,所述回位弹簧套在所述从动轴外,且回位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凸缘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基体上。

所述基体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从动轴外、用于引导该从动轴轴向移动的直线轴承。

所述基体包括从动轴安装板,所述直线轴承安装在所述从动轴安装板上。

所述基体包括用于推动所述推动轴移动的推动轴驱动装置。

所述基体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从动轴安装板和所述推动轴驱动装置之间的若干根支撑柱。

所述推动轴驱动装置为电动驱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或气动驱动装置。

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同轴布置。

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的测试设备,该设备采用了上述结构的转移轴的径向受力的机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推动轴不受径向力,使用寿命长。

2)从动轴受径向力,而从动轴与基体的安装拆卸非常方便,到了使用寿命更换相对容易。

3)此机构结构简单,零件数量少,不会增加太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工作过程的受力分析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其中:P-被推动物,1-基体,2-推动轴,3-从动轴,3a-凸缘,4-回位弹簧,5-直线轴承,6-从动轴安装板,7-推动轴驱动装置,8-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意识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具体细节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实施方式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因此,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申请这种转移轴的径向受力的机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主要包括:基体1,推动轴2和从动轴3。其中:

推动轴2和从动轴3均可轴向移动地连接在基体1上。从动轴3与基体1可拆卸连接,其能够非常方便地进行更换安装,图1中从动轴3的上端与推动轴2的下端接触配合。而且,从动轴3布置在推动轴2和被推动物P之间,实际应用时,在图1中,施加至推动轴2上的力带动推动轴2向下移动,推动轴2的下端抵触从动轴3而使从动轴也向下移动,从而通过从动轴3推动被被推动物P沿预设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的一大关键改进点在于:如图3所示,从动轴3朝向所述推动轴2的那一端的端面为球面,所述推动轴2朝向从动轴3的那一端的端面为垂直于该推动轴轴线的平面。这样,从动轴3在推动被推动物P的过程中,由于被推动物P与从动轴3的接触面不是水平的(非规则的接触面),导致被推动物P对从动轴3的反作用力同时存在沿着从动轴轴线方向的轴向分力F轴向和沿着从动轴径向方向的径向分力F径向。由于图3中从动轴3的顶端端面为球面,而推动轴2的底端端面为垂直于推动轴轴线的平面,从动轴3顶端的球面与推动轴2底端的平面是相切的关系,这样从动轴3对推动轴2的反作用力始终是与推动轴2的底部平面相垂直的,即从动轴对推动轴的反作用力方向与推动轴的轴线方向一致,故推动轴只受到了轴向力而没有受到径向力,如此大大延长了推动轴2的使用寿命。被推动物反作用力中的径向分力最终作用到了从动轴3和基体1上而没有作用到推动轴2上,长时间使用后,更换新的从动轴3即可。

如图1所示,该机构还设置了用于引导所述从动轴3复位的回位弹簧4,该回位弹簧4的具体安装方式如下:

所述从动轴3的轴壁上成型有一圈径向凸出的凸缘3a,所述回位弹簧4套在所述从动轴3外,且回位弹簧4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凸缘3a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基体1上。

这样,在图1中完成对被推动物P的向下推动后,一旦推动轴2往上缩回,从动轴也在回位弹簧4的作用下向上缩回。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体1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从动轴3外直线轴承5,该直线轴承5用于引导所述从动轴3的轴向移动,可防止从动轴3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基体1还包括一块从动轴安装板6,所述的直线轴承5是直接固定安装在该从动轴安装板6上的。

此外,为了便于对所述推动轴2的操控,本实施了的所述基体1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推动轴2移动的推动轴驱动装置7,该推动轴驱动装置7可以采用电动驱动装置,如电机;可以采用液压驱动装置,如液压缸;也可以采用气动驱动装置,如气压缸。

所述从动轴安装板6和所述推动轴驱动装置7通过环形隔开分布的多根支撑柱8固定连接在一起(这些支撑柱8也为所述基体1的组成部分)。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