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1826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中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



背景技术:

中医,一般指以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除此之外对汉字文化圈国家影响深远,如日本汉方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而在中医的诊治过程中需要用到中药。

中药(TCM)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药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由于中药饮片的种类较多,配好的一副中药,可能有多种中药饮片组成,借助于自动抓药称重装置,能够快速的将一副药配好;怎样对抓好的一副药进行快速质量监控,并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药品进行分类,从而减少此过程中人们的劳动强度大,提高整副中药质量和稳定性,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包括操作台、扶梯、护栏、支腿和料斗,所述操作台的左侧设有扶梯,所述操作台固定在支腿上,所述操作台上设有护栏,所述操作台上设有气缸固定架和称重传感器固定架,所述料斗的侧面固定在称重传感器上,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过连接件一固定在称重复核传感器上,所述称重复核传感器通过连接件二固定在称重传感器固定架上,所述料斗的底部通过铰链设有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气缸固定架上设有左气缸固定板和右气缸固定板,所述左气缸固定板上对应左挡板设有左气缸,所述左气缸能够带动左挡板绕着铰链转动,所述右气缸固定板上对应右挡板设有右气缸,所述右气缸能够带动右挡板绕着铰链转动,所述料斗的左下方对应左挡板设有不合格通道,所述所述料斗的右下方对应右挡板设有待煎药通道和待包装通道,所述气缸固定架上通过连接件三固定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旋转挡板设置在待煎药通道和待包装通道的进口处。

优选的所述待煎药通道的出口处通过铰链设有放料挡板,所述不合格通道的底部侧面上固定有放料气缸,所述放料气缸能够带动放料挡板绕着铰链转动。

优选的所述待包装通道出口处的正下方设有传动带。

优选的所述待煎药通道和不合格通道出口处的正下方设有分装台,所述分装台上对应待煎药通道设有收料支架。

优选的所述待煎药通道的出口到分装台的距离大于不合格通道的出口到分装台的距离。

本发明涉及的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该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的料斗设置在称重传感器和称重复核传感器上,这样就能够对料斗内的整幅药品重量进行两次称重,确保了称重的精确性;最终的一副药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路径;便于了人们对药品的统一管理。该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合解决了中药自动化配方机分装领域空白,解决了日益严重的塑料包装白色环境污染及二氧化碳排放问题,项目实现规模化生产后,可形成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该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维修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操作台;2、扶梯;3、护栏;4、支腿;5、料斗;6、分装台;7、收料支架;8、待包装通道;9、待煎药通道;10、不合格通道;11、放料气缸;12、放料挡板;13、铰链;14、传动带;15、气缸固定架;16、左气缸;17、右气缸;18、左气缸固定板;19、右气缸固定板;20、左挡板;21、右挡板;22、旋转气缸;23、称重传感器固定架;24、称重传感器;25、称重复核传感器;26、连接件一;27、连接件二;28、连接件三;29、旋转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具体实施例,请参阅图1-6,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包括操作台1、扶梯2、护栏3、支腿4和料斗5,所述操作台1的左侧设有扶梯2,所述操作台1固定在支腿4上,所述操作台1上设有护栏3,所述操作台1上设有气缸固定架15和称重传感器固定架23,所述料斗5的侧面固定在称重传感器24上,所述称重传感器24通过连接件一26固定在称重复核传感器25上,所述称重复核传感器25通过连接件二27固定在称重传感器固定架23上,所述料斗5的底部通过铰链13设有左挡板20和右挡板21,所述气缸固定架15上设有左气缸固定板18和右气缸固定板19,所述左气缸固定板18上对应左挡板20设有左气缸16,所述左气缸16能够带动左挡板20绕着铰链13转动,所述右气缸固定板19上对应右挡板21设有右气缸17,所述右气缸17能够带动右挡板21绕着铰链13转动,所述料斗5的左下方对应左挡板20设有不合格通道10,所述所述料斗5的右下方对应右挡板21设有待煎药通道9和待包装通道8,所述气缸固定架15上通过连接件三28固定有旋转气缸22,所述旋转气缸22的旋转挡板29设置在待煎药通道9和待包装通道8的进口处,所述待煎药通道9的出口处通过铰链13设有放料挡板12,所述不合格通道10的底部侧面上固定有放料气缸11,所述放料气缸11能够带动放料挡板12绕着铰链13转动,所述待包装通道8出口处的正下方设有传动带14,所述待煎药通道9和不合格通道10出口处的正下方设有分装台6,所述分装台6上对应待煎药通道9设有收料支架7,所述待煎药通道9的出口到分装台6的距离大于不合格通道10的出口到分装台6的距离。

本发明涉及的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该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的料斗设置在称重传感器和称重复核传感器上,这样就能够对料斗内的整幅药品重量进行两次称重,确保了称重的精确性;最终的一副药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路径;便于了人们对药品的统一管理;例如,称重传感器和称重复核传感器上检测出来的整幅药的重量超出了设定的误差范围,此时左挡板打开,右挡板不动,整幅药从不合格通道10内流出;如果整幅药的重量合格,客户需要代煎药,此时,左挡板不动,右挡板打开,同时旋转挡板29将待包装通道8堵掉,整幅药就会从待煎药通道9内流出;如果可以好将一副药打包带走,此时,左挡板不动,右挡板打开,同时旋转挡板29将待煎药通道9堵掉,整幅药就会从待包装通道8内流出,由传动带14送到包装机完成包装;总之,该中药饮片配方分装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维修方便,适合推广使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