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括全密封导料槽的负压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501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括全密封导料槽的负压式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括全密封导料槽的负压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电力、钢铁、矿山、化工、冶金、热力、港口等行业中,都有输料系统,这种依靠输料带的物料长距离运输,粉尘很严重,必须采用除尘装置对粉尘环境进行治理。

目前除尘装置有多管式诱导脉冲布袋除尘装置、湿式除尘装置、电除尘装置、负压式覆膜扁布袋除尘器。

目前较多是将负压式布袋除尘器与普通导料槽配合使用,直接固定安装在带式输送机上进行除尘。

就普通导料槽而言,虽然制造简单,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导料槽边缘缺乏密封装置,输料带与胶带之间的间隙大,再加上落料管在卸料时冲击输料带,输料带下沉使导料槽边缘密封间隙大,所以导料槽内无法形成正常的负压,因而使大量粉尘从边缘处喷出;在设计普通导料槽长度时,也存在相应的缺陷,一般仅设计5~6米左右,由于落差的原因,卸煤时所产生的气流使粉尘冲击距离超出导料槽长度,从而使粉尘在导料槽出口处大量外逸;由于输料带选用的是托辊传送方式,并且输料带比较长,皮带在托辊传输振动的作用下,形成上下曲线运动,在输料中产生扬尘。因此这种普通导料槽与除尘器的配合使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括全密封导料槽的负压式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外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密封导料槽。

对于包括全密封导料槽的负压式除尘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负压式除尘装置安装在全密封导料槽的上方且与全密封导料槽连接;

全密封导料槽包括弧形盖板、侧板、防溢裙板、滑板、水平托辊、固定支架、基座;

弧形盖板向上凸起,弧形盖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块侧板的上端连接;每块侧板上部为直立部且下部为侧弯部,直立部内侧固定防溢裙板,侧弯部向内侧弯且上面固定滑板;

带式输送机的输料带的两侧边伸入位于两侧的防溢裙板的下端与滑板之间,且防溢裙板的下端与输料带侧边的上表面接触,滑板的上表面与输送输料带侧边的下表面接触;

水平托辊沿输料带长度的中间部分按设定的间距安装在输料带下方且从下方将输料带托住;

侧板下部的侧弯部通过固定支架与基座连接;

弧形盖板上面设有用于连接负压式除尘装置的接口;

负压式除尘装置的吸风口与弧形盖板上的接口连接。

作为优选:

防溢裙板的下端设有耐磨条,耐磨条与输料带的上表面接触。

滑板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成。

负压式除尘装置为负压式布袋除尘装置。

负压式布袋除尘装置包括卧式布袋除尘装置和立式布袋除尘装置。

对于全密封导料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密封导料槽,包括弧形盖板、侧板、防溢裙板、滑板、水平托辊、固定支架、基座;

弧形盖板向上凸起,弧形盖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块侧板的上端连接;每块侧板上部为直立部且下部为侧弯部,直立部内侧固定防溢裙板,侧弯部向内侧弯且上面固定滑板;

带式输送机的输料带的两侧边伸入位于两侧的防溢裙板的下端与滑板之间,且防溢裙板的下端与输料带侧边的上表面接触,滑板的上表面与输料带侧边的下表面接触;

水平托辊沿输料带长度的中间部分按设定的间距安装在输料带下方且从下方将输料带托住;

侧板下部的侧弯部通过固定支架与基座连接;

弧形盖板上面设有与负压式除尘装置连接的接口。

作为优选,防溢裙板的下端设有耐磨条,耐磨条与输料带的上表面接触。

作为优选,滑板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负压式除尘装置与全密封设计的导料槽连接构成全新的除尘设备,密封效果好,能够完全将粉尘隔离在导料槽内,经负压式除尘器处理后,现场空气中粉尘含量小于9毫克/立方米,粉尘治理效果非常理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全密封导料槽的负压式除尘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全密封导料槽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卧式除尘器,2-全密封导料槽,3-原料管,4-灰斗,5-下料点,6-喷头,7-双层挡尘帘,8-输料带,11-侧板,12-弧形盖板,13-防溢裙板,14-耐磨滑板,15-耐磨条,16-水平托辊,17-固定支架,18-螺栓,19-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包括全密封导料槽的负压式除尘装置。具体是在全密封导料槽2的上面安装一台卧式除尘器1组成的。卧式除尘器1装在全密封导料槽的上方,原料管3从导料槽的前部上方接入,下料点5就在原料管的下方与导料槽连接处。整个导料槽的前端还设有灰斗4,全密封导料槽内还设有一套喷淋装置,其中喷淋装置的喷头6设在全密封导料槽2的后部,并在导料槽的后端设有双层挡尘帘7,用来防止导料槽内的灰尘向外泄出。全密封导料槽装在带式输送机上面,带式输送机的输料带8在全密封导料槽内从前向后运行,将从原料管3落在下料点4的物料向后端输送。

卧式除尘器1采用了负压式布袋除尘器,这种属于停风电动振打式除尘设备,由吸风口,过滤室,风机室,振打系统,排风口,电控箱等主要设备组成,附带消音器,接线盒,固定底座等附件。

负压式布袋除尘器可以在任何扬尘点位置就地安装,直接收尘,直接排尘回收,无需敷设较长的吸尘及排尘管道。该机的清灰工作由振打电机定时机械拍打奇偶两组扁布袋完成,拍打时产生异步对拍震动,使积尘更彻底剥离布面。

负压式布袋除尘器可与双密封导料槽或全密封导料槽或机头密封罩配合安装,控制了粉尘的四溢,除尘效果更理想。

运行时,负压式布袋除尘器与带式输送机通过PLC程控实现联动,不需要人工操作,所有工作程序完全自动执行。

本实施例除了卧式除尘器,还可以采用立式除尘器。

二、全密封导料槽

图2表示了全密封导料槽2的截面,全密封导料槽是由一块弧形盖板12、两块侧板11、防溢裙板13、耐磨滑板14、固定支架17、基座19、带式输送机构成。

弧形盖板12向上凸起,弧形盖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块侧板11的上端通过螺栓18连接。

每块侧板11上部为直立部且下部为侧弯部,直立部内侧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溢裙板13,侧板11的侧弯部向内侧弯且上面通过螺栓固定有耐磨滑板14。

带式输送机的输料带8的两侧边伸入位于两侧的防溢裙板13的下端与耐磨滑板14之间。

防溢裙板13的下端与耐磨滑板14将输料带的两侧边缘夹持,且防溢裙板的下端设有耐磨条15,耐磨条采用耐磨材料制成且与输料带侧边的上表面接触,耐磨滑板的上表面与输料带侧边的下表面接触,设计这样的密封结构,一是能够有效防止运输物料向外泄露,二是确保输料带的运行通畅。

耐磨滑板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成,利用耐磨滑板代替普通导料槽的侧托辊,运行中使输料带得到连续支撑,不会因起伏振荡而产生侧漏。

水平托辊16设置在皮带的下方,即沿输料带长度的中间部分按设定的间距安装多个水平托辊,使得水平托辊从下方将输料带8托住。

侧板11下部的侧弯部通过固定支架17与基座19连接;

在弧形盖板的上面设有用于连接负压式除尘装置的接口,负压式除尘装置安装在弧形盖板上方,负压式除尘装置的吸风口与弧形盖板上预留的接口连接。负压式除尘装置可以采用卧式除尘装置,或者是立式除尘装置。

由于设在输料带底部的水平托辊承担了物料的大部分重量,使输料带侧面与滑板之间既减少了摩擦力,并且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通过耐磨滑板与防溢裙板配合,设计成将输料带夹在中间的独特结构,将导料槽内外空间完全隔离,形成良好的负压空间,另外还在导料槽中间还设有双层挡尘帘7,彻底解决了物料泄露、飞扬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全密封导料槽的可靠性高,且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除了与负压式除尘器组成除尘装置外,本实施例的全密封导料槽还可以单独用于那些需要在全密封条件下输送物料的使用场合,可以有效防止输送物料时发生泄漏或受到外部环境的渗透影响。

安装时,将上述负压式布袋除尘器安装在全密封导料槽上的弧形盖板2的上方,其中负压式布袋除尘器的吸风口与弧形盖板上面预留的接口处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台完整的除尘设备。

本实施例将负压式布袋除尘器与全密封导料槽的配合使用,是粉尘综合治理设备的全新变革,是目前除尘效果最佳的方法,也是本实施例推荐的最佳设备配合方式。

由于全密封导料槽的密封效果好,能够完全将粉尘隔离在导料槽内,经负压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现场空气中粉尘含量小于9毫克/立方米,粉尘治理效果非常理想。

本实施例这种新型除尘设备,解决了各种传统除尘器占地面积大、消耗能量大、维修量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二次污染不达标等问题,完全满足GB16248-1996《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粉尘卫生标准》的要求。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