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开合紫外线臭氧杀菌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0231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开合紫外线臭氧杀菌垃圾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开合紫外线臭氧杀菌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感染性废物,例如:外科处置室处置伤口使用过的棉球、棉签、纱布块,各种废弃的血液、脓血、血清,而目前绝大多数的医疗部门,都是使用传统的垃圾桶配合塑料袋来收集盛装这种感染性废物,由于这种感染性废物携带着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并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的危险,而且产生异常刺鼻的味道,尤其是夏季更为严重,这些都给管理、收集感染性废物的护理人员带来极大的危害。

目前,已有的医用垃圾桶开合麻烦,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杀菌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杀菌彻底并且自动开合的智能开合紫外线臭氧杀菌垃圾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桶体、设置在桶体上端的桶盖、与桶盖的上端开口通过转轴铰接的桶帽以及设置在桶盖内腔的电气控制器件;所述电气控制器件包括电源E以及与电源E连接的开合模块;

开合模块包括用于牵引桶帽开合的动力输出控制器件、红外开关SB1以及与电源E连接的变压器T1,变压器T1、动力输出控制器件以及红外开关SB1依次串联。

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出控制器件为设置在桶帽上的直流电动机M,所述直流电动机M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动力输出控制器件为设置在桶帽上的牵引电磁铁K,所述牵引电磁铁K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气控制器件还包括杀菌模块,开合模块与杀菌模块并联后与电源E连接;

杀菌模块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二限位开关SB3以及紫外线灯;第二限位开关SB3设置在桶盖上端口上且与桶帽的下端口相对应。

进一步,在杀菌模块上还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开关SB3以及紫外线灯串联的第一限位开关SB2,第一限位开关SB2设置在桶盖下端口上且与桶体的上端口相对应。

进一步,所述紫外线灯包括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第一紫外线灯L1以及第二紫外线灯L2;

第一紫外线灯L1的波长为150-280μm:第二紫外线灯L2的波长为150-280μm。

进一步,第一紫外线灯L1的波长为254μm。

进一步,第二紫外线灯L2的波长为185μm。

进一步,电源E为蓄电池。

进一步,电源E的电压为12V或24V。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红外开关控制桶盖开合,避免人手直接接触,避免交叉感染;多重安全保护,避免紫外线外泄,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紫外线杀菌与臭氧相结合杀菌,在短时间内将病菌最大限度的灭活;电源供电,可随意移动,不受电源的限制;12v或24V蓄电池供电,安全电压范围内,对操作更加安全;利用紫外线对病菌灭杀,无物理接触,不会产生残留。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杀菌彻底,自动开合,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造价成本较低,使用灵活方便,减少了塑料袋中感染性废物引发的感染性疾病传播和异常刺鼻味道向外散发的机会,避免了感染性废物对工作人员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变形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框图。

其中:1、桶体;2、桶盖;3、桶帽;4、杀菌模块;5、开合模块。

电源E、红外开关SB1、变压器T1、直流电动机M、第一限位开关SB2、第二限位开关SB3、第一紫外线灯L1、第二紫外线灯L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桶体1、设置在桶体1上端的桶盖2、与桶盖2的上端开口通过转轴铰接的桶帽3以及设置在桶盖2内腔的电气控制器件;电气控制器件包括电源E以及与电源E连接的开合模块5;开合模块5包括用于牵引桶帽3开合的动力输出控制器件、红外开关SB1以及与电源E连接的变压器T1,变压器T1、动力输出控制器件以及红外开关SB1依次串联。

作为优选,如图2所示,动力输出控制器件为设置在桶帽3上的直流电动机M,直流电动机M与转轴传动连接,作为公知常识,直流电动机M可以通过齿轮轴带动转轴转动。

作为优选,如图3所示,动力输出控制器件为设置在桶帽3上的牵引电磁铁K,牵引电磁铁K与转轴传动连接,作为公知常识,牵引电磁铁K可以通过齿轮齿条组、连杆或顶杆带动转轴转动,或牵引电磁铁K可以直接通过顶杆将桶帽3顶起或下放,作为结构变形,也可以在桶盖2上设置开关,包括手动或遥控等结构。本实施例通过红外开关SB1感应人的远近,控制桶帽3的开合,安全卫生,结构合理,使用方便。

作为进一步改进,电气控制器件还包括杀菌模块4,开合模块5与杀菌模块4并联后与电源E连接;杀菌模块4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二限位开关SB3以及紫外线灯;第二限位开关SB3设置在桶盖2上端口上且与桶帽3的下端口相对应。即当桶盖2与桶帽3闭合接触时,第二限位开关SB3连通闭合,进行杀菌处理,当桶盖2与桶帽3打开断开时,第二限位开关SB3断开断电,停止杀菌处理,便于医护人员方便快捷的从桶盖2上端口放入垃圾,紫外线灯熄灭,防止紫外线外泄,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安全卫生,设计合理,结构紧凑。

在杀菌模块4上还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开关SB3以及紫外线灯串联的第一限位开关SB2,第一限位开关SB2设置在桶盖2下端口上且与桶体1的上端口相对应。即当桶盖2与桶体1闭合接触时,第一限位开关SB2连通闭合;当清洁人员需要将桶体1盛放满的垃圾取出倒走时,将桶盖2与桶体1断开打开,第一限位开关SB2断开断电,断电工作,防止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

紫外线灯包括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第一紫外线灯L1以及第二紫外线灯L2;第一紫外线灯L1的波长为150-280μm:第二紫外线灯L2的波长为150-280μm。作为优选,第一紫外线灯L1的波长为254μm,第二紫外线灯L2的波长为185μm,即通过不同波段组合可以有效灭杀各种菌类。

作为优选,电源E为蓄电池;电源E的电压为12V或24V,使用方便,便于在移动,安全可靠,也可以家用电源连接。

在使用本实施例工作时:

将桶盖2正确扣合在桶体1上,使得第一限位开关SB2连通,当人靠近时,红外开关SB1检测到人后自动闭合,开合模块5连通,直流电动机M或牵引电磁铁K通过转轴带动桶帽3向上转动打开,此时,第二限位开关SB3断开,第一紫外线灯L1以及第二紫外线灯L2熄灭;当人离开桶体1后,红外开关SB1未检测到人后自动断开,直流电动机M或牵引电磁铁K停止工作,桶帽3在自重或者通过弹簧等作用下向下转动闭合,此时第二限位开关SB3闭合,第一紫外线灯L1以及第二紫外线灯L2通电,开始杀菌。当垃圾放满需要处理时,从桶体1上取下桶盖2,此时第一限位开关SB2断开,第一紫外线灯L1以及第二紫外线灯L2熄灭。

实施例2: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省去了开合模块5,其基本结构包括桶体1、设置在桶体1上端的桶盖2、与桶盖2的上端开口通过转轴铰接的桶帽3以及设置在桶盖2内腔的电气控制器件;电气控制器件包括电源E以及与电源E连接的杀菌模块4;

杀菌模块4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二限位开关SB3以及紫外线灯;第二限位开关SB3设置在桶盖2上端口上且与桶帽3的下端口相对应。

在杀菌模块4上还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开关SB3以及紫外线灯串联的第一限位开关SB2,第一限位开关SB2设置在桶盖2下端口上且与桶体1的上端口相对应。

紫外线灯包括串联或并联连接的第一紫外线灯L1以及第二紫外线灯L2;

第一紫外线灯L1的波长为150-280μm,第二紫外线灯L2的波长为150-280μm。第一紫外线灯L1的波长为254μm,第二紫外线灯L2的波长为185μm,通过紫外线和臭氧双重杀菌,在短时间内将病菌最大限度的灭活。

电源E为蓄电池,作为优选,电源E的电压为12V或24V。

本实施例可以简化结构,适合小型垃圾桶,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限位开关SB3可以是设置在桶盖2上不连通的两个金属片,在桶帽3下端对应位置设置一个金属片,当桶帽3下落闭合后,通过其上的金属片连通桶盖2上的两个金属,第一限位开关SB2也可以采用类似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