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吊运预制板式道床的吊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2544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吊运预制板式道床的吊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砟轨道施工的基础运输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吊运预制板式道床的吊板车。



背景技术:

在板式轨道施工建设中,需要大量的预制板式道床。由于没有专用运输设备,目前在隧道内运输预制板式道床时,大都先是通过龙门吊将其吊至转运车上,待转运车运行至卸载区后,再利用龙门吊将其从转运车上吊下,并吊至指定位置放置。这种运输方式不仅占用较多人力、物力资源,而且效率低下,延长了轨道建设的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下没有专用设备运输预制的板式道床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专门运输板式道床的转运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吊运预制板式道床的吊板车,包括车架及控制装置,车架底部设有一对车桥轴,每个车桥轴两端分别设有车轮总成,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架总成,支撑架总成上设有用于吊运预制板式道床的滑架,滑架沿支撑架总成来回滑动,滑架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一侧设有与其啮合配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的第一齿条沿车架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的滑架对称位置分别设有基板,基板沿车架宽度方向与滑架滑动配合,每个基板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升降油缸,升降油缸轴线竖直设置,每个升降油缸下端均与预制板式道床对应连接。

所述滑架对称位置还分别设有至少一条第一直线导轨,第一直线导轨沿车架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基板与对应的第一直线导轨滑动配合。

所述的基板上还设有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一侧均设有与其啮合配合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沿车架宽度方向设置于滑架上。

所述升降油缸下端连有绳索,绳索上端与对应的升降油缸连接、下端与预制板式道床对应连接。

所述绳索下端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上端与对应的绳索连接配合、下端与预制板式道床对应连接

所述连接件包括轴线竖直设置的圆柱体,圆柱体上端设有至少一个立板,立板上设有安装孔,圆柱体下端设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轴线水平设置,连接套筒上设有与其轴线垂直的开口槽。

所述升降油缸上设有与其轴线垂直的固定销,升降油缸下端套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加固套筒,加固套筒下端与对应的连接件对应配合、上端设有开口,所述的开口与对应的固定销对应配合。

所述连接件的圆柱体上端还设有与其同轴配合的圆台,圆台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的每个加固套筒下端还设有圆台孔,圆台孔与对应连接件的圆台相互对应契合。

所述的支撑架总成包括两个第一横梁,每个第一横梁上方均设有第二横梁,所述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沿车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的每个第一横梁上均设有一排间隔布置的立柱,每个立柱一端与第一横梁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横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在吊运预制板式道床的同时,还可以对预制板式道床安放位置的进行调整,从而提高了预制板式道床运输及调整效率,缩短了整个轨道建设周期。

下面便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吊运预制板式道床的吊板车,包括车架17及控制装置14,车架17底部设有一对车桥轴15,每个车桥轴15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之转动配合的车轮总成16,所述的车架17上设有支撑架总成1,所述的支撑架总成1包括沿车架17长度方向对称布置的两个第一横梁1e,每个第一横梁1e上方均设有第二横梁1b,所述的第一横梁1e和第二横梁1b均沿车架17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横梁1e和第二横梁1b的两端分别伸出车架17,对应的第二横梁1b之间连有一对连接梁1a,所述的每个第一横梁1e上均设有一排间隔布置的立柱1d,每个立柱1d一端与第一横梁1e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横梁1b固定连接,所述的每个第一横梁1e两端分别设有斜梁1c,斜梁1c一端与第一横梁1e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横梁1b固定连接;所述的每个第二横梁1b上均设有第二直线导轨18,第二直线导轨18沿车架17长度方向设置,对应的第二直线导轨18之间连有滑架7,滑架7沿第二直线导轨18来回滑动,

所述滑架7上均布两个第一驱动装置4,每个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均设有第一齿轮4a,第一齿轮4a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的每个第一齿轮4a一侧均设有与其啮合配合的第一齿条4b,每个第一齿条4b与对应的第二横梁1b固定连接,所述的每个第一齿条4b均沿车架17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滑架7顶部对称位置分别设有两条第一直线导轨9,每条第一直线导轨9均沿车架17宽度方向设置,对应的第一直线导轨9之间连有基板5,所述的基板下方的滑架7上设有让位通孔7b,每个基板5底部均布有一组滑块6,每个滑块6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直线导轨9滑动配合,所述每个基板5上均设有第二驱动装置3,每个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均设有第二齿轮3a,每个第二齿轮3a一侧均设有与其啮合配合的第二齿条7a,每个第二齿条均与滑架7固定连接,并且每个第二齿条均沿车架1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的每个基板5顶部均布有两个升降油缸2,升降油缸2轴线竖直设置,所述的每个升降油缸2中段均与对应的基板5通过法兰盘连接配合,每个升降油缸2的下端依次经基板5及让位孔7b穿出后,均连有绳索12,每个绳索12上端与对应的升降油缸2铰接连接、下端设有连接件13,所述的连接件13上端与对应的绳索12铰接连接、下端与预制板式道床8对应连接。

为了防止预制板式道床在吊运过程中产生摆动,可以在每个升降油缸2上均设有固定销10,固定销10轴线水平设置,每个升降油缸2下端均套有与其滑动配合的加固套筒11,每个加固套筒11上端均设有一个开口11a,开口为L型,所述的开口11a与对应的固定销10对应配合,每个加固套筒11下端均圆台孔11b,圆台孔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圆台孔的上底面积小于其下底面积,圆台孔11b与对应的连接件对应契合。

如图5所示,所述的每个连接件13包括轴线竖直设置的圆柱体13g,圆柱体13g上端设有与其同轴配合的圆台13h,圆台13h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圆台13h与对应加固套筒的圆台孔11b相互对应契合,圆台13h上端设有一对立板13b,每个立板13b上均设有安装孔13a,所述的每个绳索12下端均与对应连接件的安装孔13a连接配合,所述圆柱体13g下端设有连接套筒13d,连接套筒13d轴线水平设置,连接套筒13d与圆柱体13g通过连接凸台13c连接,连接套筒13d上设有与其轴线垂直的开口槽13e,连接套筒13d内还设有卡槽13f,卡槽13f沿连接套筒13d的轴向设置。

吊装过程

1、在吊装预制板式道床8前,需在预制板式道床8上均布预埋有4个T型连接头8a,再将整车运行至指定位置;

2、启动第一驱动装置4,通过第一齿轮4a及第一齿条4b的啮合传动,使得滑架7可以沿第二直线导轨18来回滑动,一旦滑架7到位后,关闭第一驱动装置4;

3、再在升降油缸2的作用下,带动加固套筒11、绳索12及连接件13一起下降至指定高度,接着再将每个连接件13的卡槽13f分别与对应的T型连接头8a卡合连接,从而将预制板式道床8连接;

4、再通过升降油缸2带动该预制板式道床8上移至一定高度,并将加固套筒11沿竖直方向落下,使每个加固套筒的圆台孔11b与对应连接件的圆台13h相互契合,并使得每个绳索12均置于对应的加固套筒11内;再通过升降油缸2带动该预制板式道床8上移至指定高度,以而实现对预制板式道床8的起吊操作;

5、再启动第一驱动装置4,使得滑架7沿第二直线导轨18滑动,使得已被吊起的预制板式道床8在车架17上方平移,直至该预制板式道床8到达指定位置后,再关闭第一驱动装置4;

6、再在升降油缸2的作用下,使得该预制板式道床8落至车架17上,再将每个加固套筒11沿竖直方向上移,使得每个加固套筒的圆台孔11b与对应连接件的圆台13h相互分离,再将每个加固套筒上端的开口11a与对应的固定销10卡合配合,以而使得每个连接件的卡槽13f分别与对应的T型连接头8a相互分离,从而完成了对一块预制板式道床8的吊装操作。

调整过程

再将预制板式道床8安放至隧道中指定位置时,可以先启动第一驱动装置4,并通过第一齿轮4a及第一齿条4b的啮合传动,使得滑架7以及已被吊起的预制板式道床8可以沿第二直线导轨18来回滑动,以而可以对预制板式道床8的纵向位置进行粗调;然后再启动第二驱动装置3,并通过第二齿轮3a及第二齿条7a的啮合传动,使得对应的基板5及升降油缸2沿对应的第一直线导轨9来回滑动,以此不仅可以对预制板式道床8的横向位置进行调整,还可以对预制板式道床8的水平轴向进行调整;最后再通过升降油缸2带动该预制板式道床8沿竖直方向下落至指定位置,以而可以对预制板式道床8的高度位置进行调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