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砖连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47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码砖连桥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码砖连桥机构,用于砖瓦制造行业中码坯过程。



背景技术:

在砖厂成品砖生产过程中,需要把砖坯按照一定方式码坯成矩阵,然后送入砖窑。由于码坯方式,窑车平面不平等原因,使砖坯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倒坯、垮坯,进而卡滞在窑炉内,延误生产。

因为以上原因,在码坯时候,需要使砖坯在原位置移动距离,也就是拉砖,这样使得不相连的两小垛之间搭接成一体,如图1所示效果。

砖厂为了防止倒坯,往往需要人力在自动码坯机工作基础上,进行人工拉砖。小断面一般需要1人拉动,大断面需要2-3人才能拉动,耗费大量的人力,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码砖连桥机构,用于砖坯码坯过程中代替人工进行拉砖,以实现垛间搭桥。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码砖连桥机构,包括主架、拉轴、直线轴承、夹轴、夹砖气缸和拉砖气缸,所述夹轴固定连接在主架下方,所述主架下方还设置若干组夹持板,各组夹持板之间采用定距杆固定连接,每块夹持板分别通过直线轴承水平滑动式安装在夹轴上,所述拉轴一端水平穿过各组夹持板并固定,另一端与拉砖气缸的输出杆连接,拉砖气缸固定设置在主架下方,所述夹砖气缸的输出端通过连杆进行加长,然后将两端与所述若干组夹持板最外侧的夹持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主架下方的结构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每部分结构均拉轴、夹砖气缸和拉砖气缸以及滑动式安装在夹轴上的夹持板。本优选方案在实际使用中效率更高,可同时将各码坯从相反拉,比优选之前的方案要节省一半的时间,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对该优选方案进行进一步优选,两部分结构的夹持板共用一根夹轴。

作为优选,每组夹持板包括三块或四块夹持板。

作为优选,所述拉轴穿过部分或全部夹持板。拉轴穿过夹持板的数量,各夹持板能够承受拉轴的拉力强度来确定。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应用于砖厂对砖坯进行拉砖连桥的过程,代替了人工拉砖连桥,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拉砖连桥的效果得到保证,一致性好,较少受人为因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码坯过程中垛间形成连桥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夹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砖示意图。

图4为拉砖连桥之后的效果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主架,2为拉轴,3为直线轴承,4为夹轴,5为夹砖气缸,6为拉砖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码砖连桥机构,包括主架1、拉轴2、直线轴承3、夹轴4、夹砖气缸5和拉砖气缸6,所述夹轴4固定连接在主架1下方,所述主架1下方还设置若干组夹持板,各组夹持板之间采用定距杆固定连接,每块夹持板分别通过直线轴承3水平滑动式安装在夹轴4上,所述拉轴2一端水平穿过各组夹持板并固定,另一端与拉砖气缸6的输出杆连接,拉砖气缸6固定设置在主架1下方,所述夹砖气缸5的输出端通过连杆进行加长,然后将两端与所述若干组夹持板最外侧的夹持板固定连接。

每组夹持板包括三块或四块夹持板。

所述拉轴2穿过部分或全部夹持板。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码砖连桥机构,包括主架1、拉轴2、直线轴承3、夹轴4、夹砖气缸5和拉砖气缸6,所述夹轴4固定连接在主架1下方,所述主架1下方还设置若干组夹持板,各组夹持板之间采用定距杆固定连接,每块夹持板分别通过直线轴承3水平滑动式安装在夹轴4上,所述拉轴2一端水平穿过各组夹持板并固定,另一端与拉砖气缸6的输出杆连接,拉砖气缸6固定设置在主架1下方,所述夹砖气缸5的输出端通过连杆进行加长,然后将两端与所述若干组夹持板最外侧的夹持板固定连接。每组夹持板包括三块或四块夹持板。

所述拉轴2穿过部分或全部夹持板。

所述主架1下方的结构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如图2所示。每部分结构均拉轴2、夹砖气缸5和拉砖气缸6以及滑动式安装在夹轴4上的夹持板。两部分结构的夹持板共用一根拉轴2。

实施例2中,启动夹砖气缸5,将各组夹持板拉紧,从而将砖坯夹住,然后启动拉砖气缸6,分别将各组砖坯往左右方向拉,如图3所示,拉砖连桥的效果如图4所示。

实施例1中,只能将砖坯往一个方向拉。相比实施例1,实施例2有几点优点:支撑在机架上方的码坯机受力左右平衡,不容易发生歪倒;左右两部分的夹持板共用一根拉轴2,机架的受力平衡性更好;可同时向左右方向拉砖坯进行连桥,相当于实施例1的两倍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