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粉体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处理设备是用于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处理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将污染的土壤和处理粉体进行混合搅拌,使处理粉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进行混合反应,从而去除污染物。
用于处理土壤的处理粉料的添加使用的装置为粉体供给装置,需投入粉料的量根据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确定。现有的粉体供给装置无法方便地定量添加处理粉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粉体供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粉体供给装置无法方便地定量添加处理粉料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粉体供给装置,本粉体供给装置包括第一供粉组件和通气组件。第一供粉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一料斗、第一储料罐以及第一定量供给机;第一定量供给机具有第一粉体腔和与第一粉体腔连通的第一粉体出口。通气组件包括空压机和连接空压机和第一粉体腔的第一风管。
本实施例中的粉体供给装置使用时,从第一料斗中加入粉料进入第一储料罐进行定量存储。需要时,由第一定量供给机将一定量的粉料从第一储料罐运至其第一粉体腔中,再由通气组件的空压机通过第一风管吹入气流,将第一粉体腔中的粉料高速吹出进行供粉。具有能够方便快捷准确的定量供料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
粉体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供粉组件;第二供粉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二料斗、第二储料罐以及第二定量供给机;第二定量供给机具有第二粉体腔和与第二粉体腔连通的第二粉体出口;
通气组件还包括连接空压机和第二粉体腔的第二风管;
第一粉体出口和第二粉体出口汇聚在一起形成粉体供给口。
进一步地:
第一料斗和第一储料罐之间连接有第一粉料阀;
第二料斗和第二储料罐之间连接有第二粉料阀。
进一步地:
第一储料罐连通有第一抽气机;第二储料罐连通有第二抽气机。
进一步地:
第一风管具有能够连通或封闭第一风管的第一阀体;第二风管具有能够连通或封闭第二风管的第二阀体;
通气组件还包括三通管,第一粉体出口和第二粉体出口分别连通三通管的两个开口;三通管的另一个开口为粉体供给口;
三通管具有第三阀体和第四阀体;第三阀体能够打开或封闭三通管与第一粉体出口连通的一段;第四阀体能够打开或封闭三通管与第二粉体出口连通的一段。
进一步地:
粉体供给装置还包括控制柜;第一阀体、第二阀体、第三阀体以及第四阀体分别与控制柜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
粉体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架;
第一支撑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矩形框架;第一矩形框架围在第一储料罐上部外周面的外侧;
第一储料罐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耳;多个第一连接耳分别连接在第一矩形框架的不同位置;
粉体供给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架;
第二支撑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矩形框架;第二矩形框架围在第二储料罐上部外周面的外侧;
第二储料罐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耳;多个第二连接耳分别连接在第二矩形框架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地:
第一连接耳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连接耳均匀分布在第一料斗的外周面上;
第一矩形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以及第四杆;
第二杆和第三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斜杆;第四杆和第三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斜杆;
三个第一连接耳分别连接在第一斜杆、第二斜杆以及第一杆上;
第二连接耳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连接耳均匀分布在第二料斗的外周面上;
第二矩形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杆、第六杆、第七杆以及第八杆;
第六杆和第七杆之间连接有第三斜杆;第八杆和第七杆之间连接有第四斜杆;
三个第二连接耳分别连接在第三斜杆、第四斜杆以及第五杆上。
进一步地:
第一杆、第二杆、第三杆、第四杆、第五杆、第六杆、第七杆、第八杆、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三斜杆、第四斜杆均由矩形钢构成。
进一步地:
第一料斗上端配合有第一端盖;
第二料斗上端配合有第二端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由第一定量供给机定量供粉,并由通气组件的空压机通过第一风管吹入气流,将第一定量供给机中的粉料高速吹出进行供粉,具有能够方便准确的定量供料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粉体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II-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沿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中:
粉体供给装置001;
第一供粉组件010;
第一料斗100,第一端盖110;
第一储料罐200,第一连接耳210,第一抽气机220;
第一定量供给机300,第一粉体腔310,第一粉体出口320;
第一支撑架800;
第一矩形框架810;
第一杆811,第二杆812,第三杆813,第四杆814;
第一斜杆815,第二斜杆816;
第一粉料阀900;
第二供粉组件020;
第二料斗100',第二端盖110';
第二储料罐200',第二连接耳210',第二抽气机220';
第二定量供给机300',第二粉体腔310',第二粉体出口320';
第二支撑架800';
第二矩形框架810';
第五杆811',第六杆812',第七杆813',第八杆814';
第三斜杆815',第四斜杆816';
第二粉料阀900';
通气组件030;
粉体供给口031;
空压机400;
第一风管510,第二风管520,三通管530;
第一阀体610,第二阀体620;
第三阀体630,第四阀体640;
控制柜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粉体供给装置001,本粉体供给装置001包括第一供粉组件010、第二供粉组件020、第一支撑架800、第二支撑架800’、通气组件030以及控制柜700。第一供粉组件010、第二供粉组件020分别供应粉料、通气组件030能够产生高速气流将第一供粉组件010和/或第二供粉组件020中的粉料高速吹出进行供料;第一支撑架800和第二支撑架800’分别用于固定第一供粉组件010、第二供粉组件020;控制柜700用于对本粉体供给装置001进行控制。
其中,第一供粉组件01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一料斗100、第一储料罐200以及第一定量供给机300。第一定量供给机300具有第一粉体腔310和与第一粉体腔310连通的第一粉体出口320(第一粉体腔310和第一粉体出口320请参见图2)。第一料斗100和第一储料罐200之间连接有第一粉料阀900。第一储料罐200连通有第一抽气机220。第一料斗100上端配合有第一端盖110。
请参照图3,第一支撑架800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矩形框架810。第一矩形框架810围在第一储料罐200上部外周面的外侧;第一储料罐200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耳210;多个第一连接耳210分别连接在第一矩形框架810的不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耳21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一连接耳210均匀分布在第一料斗100的外周面上;第一矩形框架8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杆811、第二杆812、第三杆813以及第四杆814;第二杆812和第三杆813之间连接有第一斜杆815;第四杆814和第三杆813之间连接有第二斜杆816;三个第一连接耳210分别连接在第一斜杆815、第二斜杆816以及第一杆811上。第一矩形框架810可由沿竖向设置的四根杆件进行支撑,四根杆件下端可固定设置在一个由型钢焊接成的平面框架上。这样体积和自重较大的第一储料罐200可直接由第一支撑架800支撑,很好地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请再次参照图1,第二供粉组件020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第二料斗100’、第二储料罐200’以及第二定量供给机300’;第二定量供给机300’具有第二粉体腔310’和与第二粉体腔310’连通的第二粉体出口320’(第二粉体腔310’和第二粉体出口320’请参见图2)。第二料斗100’和第二储料罐200’之间连接有第二粉料阀900’。第二储料罐200’连通有第二抽气机220’。第二料斗100’上端配合有第二端盖110’。
如图3所示,第二支撑架800’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矩形框架810’;第二矩形框架810’围在第二储料罐200’上部外周面的外侧;第二储料罐200’的外周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连接耳210’;多个第二连接耳210’分别连接在第二矩形框架810’的不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耳21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二连接耳210’均匀分布在第二料斗100’的外周面上;第二矩形框架8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杆811’、第六杆812’、第七杆813’以及第八杆814’;第六杆812’和第七杆813’之间连接有第三斜杆815’;第八杆814’和第七杆813’之间连接有第四斜杆816’;三个第二连接耳210’分别连接在第三斜杆815’、第四斜杆816’以及第五杆811’上。第二矩形框架810’可由沿竖向设置的四根杆件进行支撑,四根杆件下端可固定设置在一个由型钢焊接成的平面框架上。这样体积和自重较大的第二储料罐200’可直接由第二支撑架800’支撑,很好地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
可选地,上述第一杆811、第二杆812、第三杆813、第四杆814、第五杆811’、第六杆812’、第七杆813’、第八杆814’、第一斜杆815、第二斜杆816、第三斜杆815’、第四斜杆816’均由矩形钢构成。
如图2中所示,通气组件030包括空压机400,连接空压机400和第一粉体腔310的第一风管510,连接空压机400和第二粉体腔310’的第二风管520,以及三通管530。第一粉体出口320和第二粉体出口320’汇聚在一起形成粉体供给口031。第一风管510具有能够连通或封闭第一风管510的第一阀体610;第二风管520具有能够连通或封闭第二风管520的第二阀体620;第一粉体出口320和第二粉体出口320’分别连通三通管530的两个开口;三通管530的另一个开口为粉体供给口031。三通管530具有第三阀体630和第四阀体640;第三阀体630能够打开或封闭三通管530与第一粉体出口320连通的一段;第四阀体640能够打开或封闭三通管530与第二粉体出口320’连通的一段。
第一阀体610、第二阀体620、第三阀体630以及第四阀体640分别与控制柜700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粉体供给装置001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打开第一端盖110向第一料斗100中加入粉料,运行第一抽气机220抽出第一储料罐200中的部分空气,使第一储料罐200处于负压状态,然后打开第一粉料阀900体,使第一料斗100中的粉料进入第一储料罐200中;可多次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第一储料罐200中的粉料充满,则第一储料罐200储料完成。
第二储料罐200’的储料过程与第一储料罐200的储料过程相同。
当需要供给粉料进行土壤处理时,运行第一定量供给机300和/或第二定量供给机300’,将第一储料罐200和/或第二储料罐200’中的粉料以一定的速度转移到第一粉体腔310和或/第二粉体腔310’中;与此同时,启动空压机400,空压机400通过第一风管510和/或第二风管520将第一粉体腔310和或/第二粉体腔310’中的粉料吹出,并经过三通管530从粉体供给口031吹出进行供给。
上面描述的是两路同时进行供粉的工作状态。在实际使用时,可通过关闭第一阀体610和第三阀体630来关闭其中一路,也可通过关闭第二阀体620和第四阀体640来关闭另一路。这样,可以在一路的粉体使用完后,再开启另一路使用另一路中的粉体。而上述第一阀体610和第三阀体630、第二阀体620和第四阀体640的开闭均可方便地在控制柜700上操作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