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树耳围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460阅读:2289来源:国知局
坡地树耳围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施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坡地树耳围堰。



背景技术:

树耳是种好树以后在跟周围用土堆一圈土包,铁锹拍实。作用是浇水时候不让水溢出,让树下土壤积蓄水分,减少水资源浪费,还有美观作用。树耳直径根据树径而定,高度10来公分。但是在一些坡度比较大的坡地上种植苗木的时候,树耳由于缺乏支撑,在重力的作用之下发生倾斜,这样就容易导致树耳原有的功能丧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地树耳围堰,对树耳进行阻拦、支撑,防止树耳倾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坡地树耳围堰,包括设置在坡地上并用泥土堆成的树耳、用于插置在坡地上并环绕树耳周围的若干插杆,若干个所述的插杆上端部保持水平,并且若干个插杆上端部的高度高于树耳的高度,相邻两个插杆之间通过连接结构依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坡地上设置树耳之后,在坡地上插置插杆,用于对树耳进行阻拦,从而防止构成树耳的泥土受重力倾斜,使树耳保持其正常的功能,将插杆通过连接结构串联成一起,增加了对树耳支撑的能力,插在坡地上之后的支撑杆,其上表面保持水平,坡地树耳围堰的还可以对树耳进行装饰,防止泥土直接暴露在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的插杆插入到土中的长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插入到坡地内的长度相同,在插杆上端部保持齐平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插杆的总长度,节约成本;插杆的长度保持一致,方便工人施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插杆为杉木制成的杉木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杉木的材料成本较低,同时也比较的耐腐蚀,比较适合用于对树耳进行阻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两侧的卡块与卡槽,相邻两个插杆之间通过卡条与卡槽相互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的下端部插入到土中,上端部通过卡槽与卡块相互卡接实现连接,这样安装较为灵活,当苗木的根系能稳定住树耳的时候,可以拆掉坡地树耳围堰,进行重复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卡块与卡槽均包括与插杆相连的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块,固定夹的另一侧设有与固定凸块配合的固定凹槽,所述的插杆的两侧设置有沿长度方向排列的若干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夹上的固定凸块穿过固定孔卡置于固定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坡地倾斜程度的不同,插杆的长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如果树耳高度较高的情况下,为了增加相邻两个插杆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增加卡槽与卡块的数量,在施工的时候可以更加的灵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缠绕于插杆上的铁丝,若干个所述的插杆通过铁丝依次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铁丝进行连接,使相邻两个插杆之间的连接得更加的稳定,同时施工也比较的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有塑料注塑成型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上设置有若干均匀排列的插孔,所述的插孔穿设于插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插杆直接插设在连接件的插孔内,拼装更加的快捷方便,另外连接件上的插孔还可以用于的插杆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杉木杆与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二中杉木杆与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三中杉木杆与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中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坡地;2、树耳;3、杉木杆;31、插置段;32、尖端;33、固定孔;4、铁丝;5、连接件;51、插孔;52、弹片;6、固定夹;61、卡槽;62、卡块;63、固定凸块;64、固定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坡地树耳围堰,包括若干个插置在坡地1上的杉木杆3,土中杉木杆3中虚线部分为插入到土中的插置段31,插置段31的端部为一个尖端32,便于将衫木杆3插入到坡地1中,衫木杆3与衫木杆3之间通过铁丝4相互编排在在一起,编排成的坡地树耳围堰贴着树耳2的周围对树耳2进行围绕,这样就可以对形成树耳2的泥土进行固定,使树耳2保持住原有的形状,防止泥土因为重力在水的作用之下发生倾斜变形,发生水土流失,而导致树耳2的功能消失,可以在浇灌的时候,防止水的溢出,增加对水资源的利用。

由于采用了铁丝4来对相邻两个杉木杆3进行连接,这样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低,同时铁丝4缠绕的牢固程度也比较高,为了进一步增加杉木杆3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设置多行铁丝4来进行固定,增加坡地树耳围堰阻拦泥土的能力。围绕在树耳2上杉木杆3,其上端保持水平,插入到土中的插置段31的长度保持相同,采用这种的设置方式,可以使每个杉木杆3在施工的时候,可以按照标准操作,使每个杉木杆3在插入到坡地1中的过程保持相同,方便批量的施工。同时采用这种方式,位于坡地1较高位置的杉木杆3,其长度可以适当的缩短,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坡地树耳围堰所要使用的材料,减小成本。通过在树耳2周围设置坡地树耳围堰,还可以避免大量的泥土暴露在外,影响坡地1的美观。

坡地树耳围堰采用杉木杆3作为材料,是考虑到杉木的成本相对的比较低廉,在加工的时候其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另外杉木还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从而可以长久的独树耳2进行保护定型。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坡地树耳围堰,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区别点在于,连接杉木杆3与杉木杆3之间的连接件5上设置有若干杆插置杉木杆3的插孔51,连接件5采用塑料一体注塑成型,生产成本可以大大的降低;施工的时候用到几个衫木杆3,就截取相应长度的连接件5,使用较为灵活,再将衫木杆3插入到连接件5的插孔51内,为了增加连接件5与衫木杆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在插孔51的内壁增设一体注塑的弹片52,使衫木杆3与插孔51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一种坡地树耳围堰,在插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33,固定孔33用来安装固定夹6,固定夹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凸块63,另一侧设置固定凹槽64,在使用的时候,固定凸块63穿过衫木杆3上的固定孔33插入到固定夹6另一侧的固定凹槽64内,连接相邻两个衫木杆3的卡块62与卡槽61通过固定夹6固定到衫木杆3上;在实际在固定的时候,根据构成树耳2的泥土的松实程度,可以在衫木杆3上设置适当个数卡槽61与卡条,使相邻两个衫木杆3之间的连接强度能够对树耳2进行阻拦;卡槽61或卡块62与固定夹6为一体设置,并采用塑料制成,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因此多个衫木杆3拼接而成的坡地树耳围堰可以变成任意形状;另外采用卡块62、卡槽61相互卡接的结构,可以任意的进行拆卸,当种植在树耳2上的苗木可以对树耳2的泥土进行固定的时候,可以将坡地树耳围堰拆除,并进行重复的利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