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集中自动转移清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949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垃圾集中自动转移清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清运配套装置,尤其是适合于与公路及大学校园,居民小区,公园内道路两旁配套的、实现垃圾集中转移清运的垃圾清运配套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运输提速变革中,其后勤管理也需要相应的自动化和机动化配套服务,但就目前,道路垃圾清扫及清运技术却大大滞后于其它方面的技术发展步伐。目前的公路及大学校园,居民小区,公园内道路两旁的垃圾主要由人工清扫、集中在路旁的垃圾箱中,再人工将集满的垃圾倒入清运车转移清运。由于需要大量人力参与,在车流量较大的公路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问题无法回避,人工成本较高,垃圾清运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自动转移清运垃圾、减少人力、保障道路运行安全的垃圾集中自动转移清运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集中自动转移清运装置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垃圾集中自动转移清运装置,其组成包括两平行升降立柱、垃圾箱体、箱体滑架、车滑轨和箱体升降传动机构,所述的车滑轨与升降立柱固定,构成由升降立柱支撑、位于垃圾箱体两侧的移动滑轨,车滑轨的下段是与升降立柱平行的直线滑轨,与直线滑轨相衔接的上段弧形轨偏离升降立柱弧转,垃圾箱体两侧各设有一组夹行于车滑轨的夹行滚轮,垃圾箱体底部铰接在箱体滑架上,箱体滑架两侧设有与升降立柱滑动配合的滑滚,箱体滑架与升降立柱之间设有箱体升降传动机构。

在上述的整体技术方案中,垃圾箱体上设有一翻盖,翻盖上,位于升降立柱与车滑轨之间、与弧形轨相配设有一滚轮,弧形轨顶端设有止位挡。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垃圾集中自动转移清运装置技术方案,实现了垃圾箱体自动提升翻转,将集满的垃圾向垃圾清运车倾倒,再自行回落的整套操作流程,实现了垃圾转移清运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垃圾转移清运速度和效率,缩短了垃圾、尤其是公路及大学校园,居民小区,公园道路两旁垃圾清运用时,其便利、快捷降低了养护人员道路流动工作量及工作强度,也确保了他们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为初始位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为倾倒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集中自动转移清运装置,其构成包括两平行升降立柱1、两平行车滑轨4、垃圾箱体2、箱体滑架3和箱体升降传动机构。所述的车滑轨4与升降立柱1固定,构成由升降立柱1支撑、位于垃圾箱体2两侧的垃圾箱体2的移动滑轨。其中的箱体滑架3两侧设有沿升降立柱1滑动配合的滑滚。在如图所示的本实施例结构中,箱体滑架3两侧对称设有夹行在升降立柱1上的滚轮组6;箱体滑架3与升降立柱1之间设有箱体升降传动机构,本实施例的箱体升降传动机构为链条传动机构,即箱体滑架3与电动机输出轴之间由链轮链条驱动副8传动,箱体滑架3与升降立柱1之间由链轮链条从动副7传动,带动垃圾箱体2升降运行。

所述的车滑轨4的下段是与升降立柱1平行的直线滑轨41,与直线滑轨41相衔接的上段弧形轨42偏离升降立柱1弧转。垃圾箱体2两侧各设有一组夹行于车滑轨4的夹行滚轮5,垃圾箱体2底部铰接在箱体滑架3上。

箱体升降传动机构启动,箱体滑架3沿升降立柱1和车滑轨4的直线滑轨41上行。夹行滚轮5先行进入弧形轨42上,垃圾箱体2以铰轴向弧形轨42方向翻转,垃圾箱体2箱口随夹行滚轮5沿弧形轨的运行逐渐向下翻转,最终将内存垃圾完全倾倒至清运车上;垃圾箱体2再由箱体升降传动机构启动,沿弧形轨42翻至正位、回落。

垃圾箱体2上铰接设有一翻盖9。翻盖9的两侧、位于升降立柱1与车滑轨4之间、与弧形轨42末段的斜轨43相配合对称设有一滚轮10,斜轨43末端设有止位挡11。箱体升降传动机构启动,驱动箱体滑架3及垃圾箱体2沿升降立柱1和车滑轨4的直线滑轨41上行中,翻盖9一直保持封闭状态;当夹行滚轮5先行进入弧形轨42,带动垃圾箱体2逐渐向下翻转中,滚轮10与弧形轨42越来越接近,直至搭落于斜轨43上,在垃圾箱体2继续上行中,使翻盖9逐渐翻离垃圾箱体2,直至垃圾箱体2呈倾倒状态时,滚轮10被止位挡11阻挡,而使翻盖9完全翻离垃圾箱体2,保证内存垃圾完全倾倒出来;垃圾箱体2被带动回落中,滚轮10沿斜轴43滑行以及脱离滑行的过程中,翻盖9会从新回盖至逐渐正位的垃圾箱体2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