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果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9987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果周转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果保鲜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果周转箱。



背景技术:

瓦楞纸箱在包装、运输等众多行业中使用量大,既起到保护商品,又方便包装、存 储、运输。很多水果也多使用瓦楞纸箱进行包装存储、运输,然而由于水果本身在瓦楞纸箱内的包装容易受堆压、挤压因素影响而导致损坏水果品质缺陷,特别是一些苹果、桃子、梨之类水果大都是采取叠堆在瓦楞纸箱包装纸箱内,容易出现叠堆导致的堆压损坏,容易导致苹果、桃子或是梨出现堆压变形变质出汁等缺陷问题,直接降低这类水果的包装存储质量及品质,容易给果农或果商带来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果周转箱,减小水果的运输损耗,并且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保证水果的正常品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果周转箱,包括矩形的箱体,在所述箱体上端面上设有四个用于密封的盖板,在所述箱体内壁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支撑组件,且在支撑组件内设有至少一个隔层,所述隔层由底板、以及粘接在底板上的多个横向板和多个纵向板,多个横向板与多个纵向板交错分布且形成多个矩形格子,且在所述横向板与纵向板的连接处设有内部中空的间隔体;所述支撑组件由多个PP蜂窝板条构成的方形体框架,且在所述支撑组件底部设有丝网。

现有技术中,苹果、桃子、梨之类水果大都是采取叠堆在瓦楞纸箱包装纸箱内,容易出现叠堆导致的堆压损坏,纵使在单个水果上套装有泡沫包装袋,但是在冷链集装箱或是大型货车短途运输时,包装纸箱通常堆压叠放在一起,造成处于最下端的箱体内水果货损严重,容易出现变形出汁;而在长途运输时,严重积压后导致受损的水果出现质变发霉,在串味后容易影响其他未受损水果的品质,进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该类问题,发明人对现有的纸箱进行改进,在箱体内壁四周设置有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具备一定的支撑强度,即能保证在箱体堆放至一定高度后处于最下方的箱体不会严重变形,同时支撑组件与箱体接触且不连接,在纸箱受损后支撑组件还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水果的包装运输成本;使用时,多个隔层实现水果的分层放置,即将隔层先后放入箱体内,同时将水果逐个放置矩形格子中,当位于最下方的隔层放满水果后,再将第二个隔层叠放在第一个隔层上,以此类推,直至将箱体装满为止,最后通过四个盖板将箱体上端封闭。在水果放置后,箱体内壁上的支撑组件能对水果的一侧进行柔性支撑,而纵向板与横向板的连接处设置间隔体,使得纵向板与横向板分别被分隔成几段,且被隔开的单个段落的移动较之前更加灵活,即在相邻的两个或是三个矩形格子内的水果因其尺寸大小各异而对矩形格子形成挤压,间隔体内部中空并且受到挤压后发生一定形变,即对水果的另一侧进行柔性支撑,进而使得水果被稳定放置,即使在箱体产生较为猛烈的晃动,单个水果也不会受产生碰撞创伤,大大提高了水果包装运输后的品质。尤其指出的是,当水果放置在矩形格子内后,会对横向板以及纵向板形成不同方向、角度的拉扯,而横向板与纵向板粘接在底板上,使得单个的隔层在箱体内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减小了水果受损的几率。

其中,支撑组件是由多个PP蜂窝板条所构成的方形体框架结构,而PP蜂窝板条是由PP蜂窝板裁剪而成的条状结构,PP蜂窝板本身具备有强度高、质量轻的特点,放置在箱体内时其自身不会过分增大纸箱的载荷,而支撑组件形成箱体的支撑骨架,即使在多个纸箱叠加放置的情况下,位于最下方的纸箱完全能够承受住其上部的压力,不会产生形变或是损坏,大大降低了纸箱内水果的损耗率。并且,在支撑组件的底部设有丝网,可对箱体内的水果进行一定的支撑,避免箱体的底部出现下塌而造成相邻的两个箱体的外壁之间形成挤压。

所述间隔体为圆柱状、方形体状或是球状。作为优选,根据水果外形尺寸,可选择不同的间隔体形状,譬如苹果的形状较为规则,即选用圆柱状或是球状的间隔体,使得苹果与间隔体之间进行点接触,以保证苹果与间隔体之间产生硬性接触;而部分梨和桃的形状却不规则,因此选用方形体状的间隔体,使得多个隔层在叠放时位于下方的隔层对上方隔层的支撑更加充分,以防止箱体内出现塌陷。

所述横向板、纵向板以及间隔体的水平高度相同。横向板、纵向板以及间隔体均粘接在底板上,同时保证三者顶部所处的水平高度在同一位置,即方便多个隔层在叠放时,相邻的两个隔层之间可实现平整对接,以保证箱体内的多层结构保持稳定性,以满足在运输过程中箱体内的水果保证其正常品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水果放置后,箱体内壁上的支撑组件能对水果的一侧进行柔性支撑,而纵向板与横向板的连接处设置间隔体,使得纵向板与横向板分别被分隔成几段,且被隔开的单个段落的移动较之前更加灵活,即在相邻的两个或是三个矩形格子内的水果因其尺寸大小各异而对矩形格子形成挤压,间隔体内部中空并且受到挤压后发生一定形变,即对水果的另一侧进行柔性支撑,进而使得水果被稳定放置,即使在箱体产生较为猛烈的晃动,单个水果也不会受产生碰撞创伤,大大提高了水果包装运输后的品质;

2、本实用新型中横向板、纵向板以及间隔体均粘接在底板上,同时保证三者顶部所处的水平高度在同一位置,即方便多个隔层在叠放时,相邻的两个隔层之间可实现平整对接,以保证箱体内的多层结构保持稳定性,以满足在运输过程中箱体内的水果保证其正常品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箱体、2-盖板、3-支撑组件、4-横向板、5-间隔体、6-纵向板、7-底板、8-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矩形的箱体1,在所述箱体1上端面上设有四个用于密封的盖板2,在所述箱体1内壁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支撑组件3,且在支撑组件3内设有至少一个隔层,所述隔层由底板7、以及粘接在底板7上的多个横向板4和多个纵向板6,多个横向板4与多个纵向板6交错分布且形成多个矩形格子,且在所述横向板4与纵向板6的连接处设有内部中空的间隔体5;所述支撑组件3由多个PP蜂窝板条构成的方形体框架,且在所述支撑组件3底部设有丝网8。

现有技术中,苹果、桃子、梨之类水果大都是采取叠堆在瓦楞纸箱包装纸箱内,容易出现叠堆导致的堆压损坏,纵使在单个水果上套装有泡沫包装袋,但是在冷链集装箱或是大型货车短途运输时,包装纸箱通常堆压叠放在一起,造成处于最下端的箱体1内水果货损严重,容易出现变形出汁;而在长途运输时,严重积压后导致受损的水果出现质变发霉,在串味后容易影响其他未受损水果的品质,进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该类问题,发明人对现有的纸箱进行改进,在箱体1内壁四周设置有支撑组件3,该支撑组件3具备一定的支撑强度,即能保证在箱体1堆放至一定高度后处于最下方的箱体1不会严重变形,同时支撑组件3与箱体1接触且不连接,在纸箱受损后支撑组件3还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水果的包装运输成本;使用时,多个隔层实现水果的分层放置,即将隔层先后放入箱体1内,同时将水果逐个放置矩形格子中,当位于最下方的隔层放满水果后,再将第二个隔层叠放在第一个隔层上,以此类推,直至将箱体1装满为止,最后通过四个盖板2将箱体1上端封闭。在水果放置后,箱体1内壁上的支撑组件3能对水果的一侧进行柔性支撑,而纵向板6与横向板4的连接处设置间隔体5,使得纵向板6与横向板4分别被分隔成几段,且被隔开的单个段落的移动较之前更加灵活,即在相邻的两个或是三个矩形格子内的水果因其尺寸大小各异而对矩形格子形成挤压,间隔体5内部中空并且受到挤压后发生一定形变,即对水果的另一侧进行柔性支撑,进而使得水果被稳定放置,即使在箱体1产生较为猛烈的晃动,单个水果也不会受产生碰撞创伤,大大提高了水果包装运输后的品质。尤其指出的是,当水果放置在矩形格子内后,会对横向板4以及纵向板6形成不同方向、角度的拉扯,而横向板4与纵向板6粘接在底板7上,使得单个的隔层在箱体1内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减小了水果受损的几率。

其中,支撑组件3是由多个PP蜂窝板条所构成的方形体框架结构,而PP蜂窝板条是由PP蜂窝板裁剪而成的条状结构,PP蜂窝板本身具备有强度高、质量轻的特点,放置在箱体1内时其自身不会过分增大纸箱的载荷,而支撑组件3形成箱体1的支撑骨架,即使在多个纸箱叠加放置的情况下,位于最下方的纸箱完全能够承受住其上部的压力,不会产生形变或是损坏,大大降低了纸箱内水果的损耗率。并且,在支撑组件3的底部设有丝网8,可对箱体1内的水果进行一定的支撑,避免箱体1的底部出现下塌而造成相邻的两个箱体1的外壁之间形成挤压。

作为优选,根据水果外形尺寸,可选择不同的间隔体5形状,譬如苹果的形状较为规则,即选用圆柱状或是球状的间隔体5,使得苹果与间隔体5之间进行点接触,以保证苹果与间隔体5之间产生硬性接触;而部分梨和桃的形状却不规则,因此选用方形体状的间隔体5,使得多个隔层在叠放时位于下方的隔层对上方隔层的支撑更加充分,以防止箱体1内出现塌陷。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板4、纵向板6以及间隔体5的水平高度相同。横向板4、纵向板6以及间隔体5均粘接在底板7上,同时保证三者顶部所处的水平高度在同一位置,即方便多个隔层在叠放时,相邻的两个隔层之间可实现平整对接,以保证箱体1内的多层结构保持稳定性,以满足在运输过程中箱体1内的水果保证其正常品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