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管尾纱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002阅读:2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纱管尾纱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纱管尾纱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厂使用缠绕成型的粗纱进行细纱纺制时,由于紧贴粗纱纱管的两层纱线在始纺阶段的纱线张力、捻度指标未达到要求,再加上外层纱线的挤压,细纱退绕到这两层时容易断头且影响细纱质量,因此这两层纱通常不继续使用,一般称之为尾纱,但由于纱管还需要经过清理后供粗纱机继续使用,只能人工利用小刀将纱线割断后取出空纱管,费时费力且容易割伤造成伤害事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尾纱清除设备,能够旋转纱管同时使用利用风机产生的真空吸取纱线,完成对尾纱的自动退绕,但因为纱管上有方便生头所使用的绒带,会将一部分纱线粘住无法吸走,这样的空纱管影响粗纱头端部分在空纱管上的附着力,在粗纱机自动生头时比较困难,只有彻底清除掉绒带上的残纱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纱管和绒带上粘连的残纱彻底清除的纱管尾纱清除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纱管尾纱清除装置,其关键技术在于:其包括安装在尾纱清除设备上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吸嘴和喷气口,所述吸嘴和喷气口相对而设且分别位于纱管的两侧,所述喷气口通过气管与气源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管上设置有控制气路通断的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源为高压空气,气压≥0.3MPa。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管的内径大于6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高压空气将纱管上尤其是绒带上粘连的残纱吹掉来实现纱管的彻底清洁。代替了人工去除残纱的工作,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与尾纱清除设备协同工作,可单独处理1个纱管,也可同时对多个纱管进行处理,最后完成纱管上尾纱的彻底清除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支架、2电磁阀、3气管、4吸嘴、5喷气口、6纱管、7绒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纱管尾纱清除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安装在尾纱清除设备上,可调节高低和与纱管6的距离。所述固定支架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吸嘴4和喷气口5,所述吸嘴4和喷气口5相对而设且分别位于纱管6的两侧,即喷气口5对着吸嘴4,以方便吸嘴将吹下来的尾纱全部吸走,所述喷气口5通过气管3与气源连接。所述气管3上设置有控制气路通断的电磁阀2,通过电气控制电磁阀2的通断,来完成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切换。所述气源为高压空气,气压≥0.3MPa。所述喷气口5可以是在固定支架1上使用卡子固定气管3喷气,也可设计专用喷气口。所述气管3的内径大于6mm,保证高压空气的流量能够达到吹掉绒带上尾纱的要求。

在尾纱清除设备工作时,纱管6旋转,吸嘴4向内吸走纱线,完成尾纱退绕,之后电磁阀2打开气路,位于吸嘴4对面方向的喷气口5向绒带7喷射高压空气,吹掉绒带7上的尾纱,被吸嘴4吸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