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纱自动投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8001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管纱自动投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纱自动投送装置。



背景技术:

络筒机的的运转过程中,管纱的运送和移动大多靠人工的搬运,耗费人力且精度不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因此需设计一种管纱自动投送装置,用托盘对管纱进行通路运送,实现管纱与托盘的便捷分离,并且利于空托盘的收集和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管纱自动投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纱自动投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依次运送纱管的投料口和副料斗、位于副料斗出口处将纱管抬升的提升皮带、位于提升皮带一侧的大小头翻转装置和位于大小头翻转装置下方的将纱管大头安装于托盘上的纱管上管装置,投料口和副料斗之间设有带有剪刀装置的转动的纱铲,提升皮带上安装有纱管分离板;

机架上还设有托盘移动装置,托盘移动装置包括位于纱管上管装置下方的运送托盘的通路一、输入端连接于通路一输出端的将纱管线头找到的自动找头装置以及输入端均与自动找头装置输出端连接的通路二和通路三,通路二上设有将没有找到纱头的纱管分离出托盘的纱管脱离装置,通路二的输出端与通路一的输入端连通将空托盘回收,通路三的输出端连接有纱线留头装置的输入端,纱线留头装置的输出端将空托盘掉落在下方的下输送皮带,下输送皮带的输出端设有将空托盘输送至通路一输入端的上升皮带。

进一步地,剪刀装置包括座板、安装在座板上的若干个剪刀,剪刀包括上剪刀和下剪刀,座板上方开设有若干个V型开口,开口底部向下连通开设有卡设纱线的凹槽,下剪刀固定连接于凹槽一侧,上剪刀活动连接于凹槽另一侧,上剪刀相对下剪刀转动实现剪刀口的开闭从而将凹槽内的纱线剪断,下剪刀下端部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拉杆,拉杆上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下端部连接有第一气缸。

进一步地,纱管分离板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连接的竖直设置的下板、向纱管侧倾斜设置的下斜板、竖直设置的过渡板和向提升皮带侧倾斜设置的上斜板,下斜板、过渡板和上斜板连接成梯形状凸台结构。

进一步地,大小头翻转装置包括漏头状机架、对称安装于漏头状机架开口处两侧的左翻转体和右翻转体,左翻转体和右翻转体均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上均设有固定架、挡边、推板和第二气缸,固定架呈V字形,固定架的上端部通过连杆固定在安装板内侧的中下部,挡边倾斜固定于固定架上方的安装板的中上部,推板倾斜活动穿设于挡边与固定架之间的安装板上并且第二气缸控制推板的移动,挡边与推板之间呈V字形间隙设置,挡边与推板之间下方最窄处的间隙距离小于小头的外径,挡边与推板外侧的连杆之间下方最窄处的间隙距离小于大头的外径且大于小头的外径。

进一步地,纱管上管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壁、两个基座和两个拉板,侧壁呈半圆筒状,两个侧壁合并成容纳纱管的圆筒,基座安装于侧壁底部,拉板的前端连接于基座上,两个拉板的前端部抵接成将侧壁内的纱管托住的平台,两个拉板的前端部张开成将侧壁内的纱管掉落的开口,两个拉板的中部连接有控制其前端部抵接或张开的第三气缸。

进一步地,自动找头装置包括分别安装于纱管上方和下方的上吸风装置和下吸风装置,上吸风装置包括上管道、设置于上管道上下端部的上进风口和上吸风口,上进风口内侧的上管道上开设有吹风口,吹风口内侧的上管道上嵌设有伸缩软管,伸缩软管与上吸风口之间的上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将管道闭合的上挡风板、便于剪断纱头的剪刀和检测管路内纱头的纱头检测装置,上吸风装置底部设有将纱管小头定位的夹头,下吸风装置包括下管道、设置于下管道上下端部的下进风口和下吸风口,下进风口与纱管托盘底部通孔连通,下进风口和下吸风口之间的下管道上设有将管道闭合的下挡风板。

进一步地,纱管脱离装置包括旋转推动托盘做圆弧形运动的推动盘、将纱管和托盘分离的第一斜轨道,推动盘的与托盘接触的一侧呈与托盘相适应的圆弧形,推动盘的另一侧连接有推动其转动的第四气缸,第一斜轨道位于托盘圆弧形运动路径的上方,第一斜轨道呈圆弧形中空的坡状结构,第一斜轨道坡面的中间开设有圆弧形的分离道,分离道的宽度大于托盘顶柱的外径同时小于纱管大头的外径,分离道的最高处的高度大于托盘顶柱的高度。

进一步地,纱线留头装置包括具有若干容腔的转动的开放式纱库、固定于开放式纱库中央的吸风管道和位于开放式纱库底部下方的用于分离纱管托盘的第二斜轨道,开放式纱库外侧开设有便于纱管进出的开口,吸风管道外侧套设有与开放式纱库一体设置的芯管,芯管底部设有外周呈锯齿状的转盘,转盘一侧安装有内侧带有棘齿的推动板,推动板前侧呈与托盘贴合并推动托盘前行的弧形,推动板后侧连接有第五气缸,棘齿与转盘配合推动开放式纱库转动,同时推动带有纱管的托盘往第二斜轨道上移动并实现纱管与托盘分离,吸风管道的吸风口正对即将往第二斜轨道上移动的纱管的小头。

进一步地,托盘移动装置还包括托盘停放装置,托盘停放装置包括位于托盘侧面控制其停放的拨动板、控制拨动板转动的第六气缸,拨动板包括长臂、内短臂和外短臂,长臂、内短臂和外短臂之间呈Y字形,外短臂与第六气缸连接,内短臂与长臂的外侧面连接成内凹的弧形拨动面,长臂、内短臂和外短臂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轴,内短臂位于前后两个托盘接触处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托盘对管纱进行通路运送,实现管纱与托盘的便捷分离,托盘和管纱分离后能自动收集和重新循环利用,自动化程度高,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剪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纱管分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大小头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纱管上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自动找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纱管脱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纱线留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托盘停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剪刀装置,1-1.座板,1-2.上剪刀,1-3.下剪刀,1-4.拉杆,1-5.连杆,1-6.第一气缸,2.纱管分离板,2-1.下板,2-2.下斜板,2-3.过渡板,2-4.上斜板,3.大小头翻转装置,3-1.漏头状机架,3-2.安装板,3-3.固定架,3-4.挡边,3-5.推板,3-6.第二气缸,4.纱管上管装置,4-1.侧壁,4-2.基座,4-3.拉板,4-4.第三气缸,5.自动找头装置,5-1.上吸风口,5-2.吹风口,5-3.伸缩软管,5-4.剪刀,5-5.上挡风板,5-6.纱头检测装置,5-7.夹头,5-8.下吸风口,5-9.下挡风板,6.纱管脱离装置,6-1.推动盘,6-2.第一斜轨道,6-3.第四气缸,6-4.分离道,6-5.托盘顶柱,7.纱线留头装置,7-1.开放式纱库,7-2.吸风管道,7-3.第二斜轨道,7-4.芯管,7-5.转盘,7-6.棘齿,7-7.推动板,7-8.第五气缸,8.托盘停放装置,8-1.第六气缸,8-2.长臂,8-3.内短臂,8-4.外短臂,8-5.转动轴,9.投料口,10.提升皮带,11.纱铲,12.通路一,13.通路二,14.通路三,15.下输送皮带,16.上升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的一种管纱自动投送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安装有依次运送纱管的投料口9和副料斗、位于副料斗出口处将纱管抬升的提升皮带10、位于提升皮带10一侧的大小头翻转装置3和位于大小头翻转装置3下方的将纱管大头安装于托盘上的纱管上管装置4,投料口9和副料斗之间设有带有剪刀装置1的转动的纱铲11,提升皮带10上安装有纱管分离板2;

机架上还设有托盘移动装置,托盘移动装置包括位于纱管上管装置4下方的运送托盘的通路一12、输入端连接于通路一12输出端的将纱管线头找到的自动找头装置5以及输入端均与自动找头装置5输出端连接的通路二13和通路三14,通路二13上设有将没有找到纱头的纱管分离出托盘的纱管脱离装置6,通路二13的输出端与通路一12的输入端连通将空托盘回收,通路三14的输出端连接有纱线留头装置7的输入端,纱线留头装置7的输出端将空托盘掉落在下方的下输送皮带15,下输送皮带15的输出端设有将空托盘输送至通路一12输入端的上升皮带16。

如图3示的剪刀装置1包括座板1-1、安装在座板上的若干个剪刀,剪刀包括上剪刀1-2和下剪刀1-3,座板1-1上方开设有若干个V型开口,开口底部向下连通开设有卡设纱线的凹槽,下剪刀1-3固定连接于凹槽一侧,上剪刀1-2活动连接于凹槽另一侧,上剪刀1-2相对下剪刀1-3转动实现剪刀口的开闭从而将凹槽内的纱线剪断,下剪刀1-3下端部连接有带动其转动的拉杆1-4,拉杆1-4上连接有连杆1-5,连杆1-5的下端部连接有第一气缸1-6。

开口数量为2~5个,剪刀的数量为2~5个。连杆的上端部转动连接在座板上。通过连杆将拉杆固定在座板上。

第一气缸向前拉伸,推动连杆向前运动,连杆带动拉杆向前运动,拉杆带动上剪刀转动,剪刀口闭合,凹槽内的纱线被剪断;第一气缸向后回复运动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反,剪刀口张开,等待下一次剪断。

如图4示的纱管分离板2包括从下而上依次连接的竖直设置的下板2-1、向纱管侧倾斜设置的下斜板2-2、竖直设置的过渡板2-3和向提升皮带10侧倾斜设置的上斜板2-4,下斜板2-2、过渡板2-3和上斜板2-4连接成梯形状凸台结构。

下板、下斜板、过渡板和上斜板连接为一体结构。下斜板与下板之间的夹角为160~170°,保证纱管能够平稳分离。

提升皮带竖直设置,纱管分离板竖直贴合设置于提升皮带的运输表面。上下一起叠在同一块托板的两个纱管上,在抬升皮带的作用下,慢慢往上抬升,当抬升到下板的顶部时,上面的纱管沿着下斜板的坡面往上走,当下面的纱管抬升到下斜板处时,上面的纱管抬升到过渡板,随着下面的纱管不断地向过渡板靠近,下面的纱管不断往外挤推上面的纱管,上面的纱管最终因重心外移脱离出托板,完成一个纱管通过的要求。

如图5示的大小头翻转装置3包括漏头状机架3-1、对称安装于漏头状机架3-1开口处两侧的左翻转体和右翻转体,左翻转体和右翻转体均包括安装板3-2,安装板3-2上均设有固定架3-3、挡边3-4、推板3-5和第二气缸3-6,固定架3-3呈V字形,固定架3-3固定在安装板3-2内侧的中下部,挡边3-4倾斜固定于固定架3-3上方的安装板3-2的中上部,推板3-5倾斜活动穿设于挡边3-4与固定架3-3之间的安装板3-2上并且第二气缸3-6控制推板3-5的移动,挡边3-4与推板3-5之间呈V字形间隙设置,挡边3-4与推板3-5之间下方最窄处的间隙距离小于小头的外径,挡边3-4与推板3-5外侧的固定架3-3上端部之间下方最窄处的间隙距离小于大头的外径且大于小头的外径。

纱管从短输送皮带落两块安装板之间的空隙,纱管大小头均卡在挡边与推板之间;第二气缸缩回,推板往安装板外侧移动,移出安装板内侧,纱管小头脱离挡边与推板,从挡板与固定架上端部之间的间隙掉落,落在固定架上;大头由于外径大,卡在挡板与固定架上端部之间;第二气缸伸出,推板往安装板内侧移动,推板推动卡在挡板与固定架上端部之间的纱管大头,此时纱管小头在固定架上,大头自然往下落,完成大头朝下的动作过程。

如图6示的纱管上管装置4包括对称设置的两个侧壁4-1、两个基座4-2和两个拉板4-3,侧壁4-1呈半圆筒状,两个侧壁4-1合并成容纳纱管的圆筒,基座4-2安装于侧壁4-1底部,拉板4-3的前端连接于基座4-2上,两个拉板4-3的前端部抵接成将侧壁4-1内的纱管托住的平台,两个拉板4-3的前端部张开成将侧壁4-1内的纱管掉落的开口,两个拉板4-3的中部连接有控制其前端部抵接或张开的第三气缸4-4。

侧壁顶部连接有外宽内窄喇叭状挡板,喇叭状挡板便于纱管顺利落入两个侧壁之间的圆筒内。托盘位于两个侧壁围成的圆筒的正下方。拉板呈7字型,拉板包括连为一体的短臂和长臂,短臂前端托住纱管,短臂前端开设有弧形缺口,短臂两侧开设有用于连接基座的条形卡口,短臂安装于基座的中空的腔内,长臂与第三气缸连接。托盘位于弧形缺口的正下方,只要弧形开口微微打开,拉板上的纱管就可掉落。

基座的靠近纱管的内壁分别设有夹紧托盘顶端和纱管大头的凸起。

纱管从大小头翻转机构完成大头朝下的动作后,落入两个侧壁中间的圆筒内。第三气缸为回缩状态,两个拉板的前端部抵接成平台,将圆筒的下开口闭合,纱管落在两个拉板上,基座凸起将托盘顶端夹紧。

第三气缸先微微打开,两个拉板通过卡口在基座腔内移动,两个拉板前端部张开成开口,纱管掉落上托盘顶端上方同时纱管大头被基座凸起夹紧,纱管大头与托盘对准,安装更稳定和准确。第三气缸进一步打开,拉板卡口卡住基座上的滚柱,带动基座张开,纱管落下,纱管大头轻松地插到空托盘上,托盘随皮带进入下一道工序。卡口的设置使得拉板开口先打开,随后基座开口打开,这之间产生时间差,使得纱管与托盘之间的定位准确,安装方便。

如图7示的自动找头装置5包括分别安装于纱管上方和下方的上吸风装置和下吸风装置,上吸风装置包括上管道、设置于上管道上下端部的上进风口和上吸风口5-1,上进风口内侧的上管道上开设有吹风口5-2,吹风口5-2内侧的上管道上嵌设有伸缩软管5-3,伸缩软管5-3与上吸风口5-1之间的上管道上依次安装有将管道闭合的上挡风板5-5、便于剪断纱头的剪刀5-4和检测管路内纱头的纱头检测装置5-6,上吸风装置底部设有将纱管小头定位的夹头5-7,下吸风装置包括下管道、设置于下管道上下端部的下进风口和下吸风口5-8,下进风口与纱管托盘底部通孔连通,下进风口和下吸风口5-8之间的下管道上设有将管道闭合的下挡风板5-9。

纱管从上管装置运送出来,到达到自动找头装置。

先经过刮纱头,刮头上下运动,把纱头挂松,运送到找头机构,夹头将纱管小头位置固定,此时,纱管可以在夹头范围内转动,方便后续的找头操作。

下挡风板关上,上挡风板打开,吹风口吹风,上吸风口吸风,上管道内由下往上通风。同时伸缩软管上下运动,松动的纱头在风力作用下被送往上吸风口,纱头检测装置检测到线头,上挡风板关上,剪刀剪断多余纱头。

夹头夹紧纱管小头,下挡风板打开,下管道内由上往下通风,纱头在吸风作用下,从小头往大头,被吸入纱管中空的内腔。

夹头松开纱管小头,下挡风板关上,找到头的纱管运送出,运到后段上纱装置。纱头检测装置没有测到纱头的纱管送入纱管脱离装置。

如图8示的纱管脱离装置6包括旋转推动托盘做圆弧形运动的推动盘6-1、将纱管和托盘分离的第一斜轨道6-2,推动盘6-1的与托盘接触的一侧呈与托盘相适应的圆弧形,推动盘6-1的另一侧连接有推动其转动的第四气缸6-3,第一斜轨道6-2位于托盘圆弧形运动路径的上方,第一斜轨道6-2呈圆弧形中空的坡状结构,第一斜轨道6-2坡面的中间开设有圆弧形的分离道6-4,分离道6-4的宽度大于托盘顶柱6-5的外径同时小于纱管大头的外径,分离道6-4的最高处的高度大于托盘顶柱6-5的高度。

第四气缸伸展,推动推板旋转,推板把托盘与纱管推到第一斜轨道处,随着托盘的往前做圆弧移动,推进过程中,托盘顶柱在分离道内移动,纱管沿着分离道不断在第一斜轨道的坡面上往上移,直至到达分离道的底部,托盘从第一斜轨道的下方进入皮带循环,纱管沿着斜轨道坡面被分离出去,完成纱管与托盘的顺利分离。第四气缸回缩,推板返回至原点,等待下一次推送托盘。纱管脱离装置外侧装有转动的挡住纱管的纱库,便于纱管的有序依次转运。

如图9示的纱线留头装置7包括具有若干容腔的转动的开放式纱库7-1、固定于开放式纱库7-1中央的吸风管道7-2和位于开放式纱库7-1底部下方的用于分离纱管托盘的第二斜轨道7-3,开放式纱库7-1外侧开设有便于纱管进出的开口,吸风管道7-2外侧套设有与开放式纱库7-1一体设置的芯管7-4,芯管7-4底部设有外周呈锯齿状的转盘7-5,转盘7-5一侧安装有内侧带有棘齿7-6的推动板7-7,推动板7-7前侧呈与托盘贴合并推动托盘前行的弧形,推动板7-7后侧连接有第五气缸7-8,棘齿7-6与转盘7-5配合推动开放式纱库7-1转动,同时推动带有纱管的托盘往第二斜轨道7-3上移动并实现纱管与托盘分离,吸风管道7-2的吸风口正对即将往第二斜轨道7-3上移动的纱管的小头。

开放式纱库呈圆柱状,均布有六个容腔,容腔防止纱管偏移出留头装置,便于纱管移动至第二斜轨道。

第五气缸伸展,推动推动板旋转,棘齿推动转盘,把开放式纱库内的托盘与纱管推到第二斜轨道入口处,吸风管道的吸风口吸风,将纱管内的纱线从小头吸出;随着推动盘的往前进一步推动,推动板把托盘与纱管推到第二斜轨道上,托盘顶柱在分离道内移动,纱管沿着分离道不断在第二斜轨道的坡面上往上移,直至到达分离道的底部,托盘从第二斜轨道的下方进入皮带循环,找到纱头的纱管沿着第二斜轨道坡面被送入上纱机器,完成纱管与托盘的顺利分离。第五气缸回缩,推板返回至原点,棘齿与转盘锯齿的下一个凹口配合,准备推送下一个纱管,完成留头以及纱管分离托盘。

托盘移动装置还包括托盘停放装置8,如图10示的托盘停放装置8包括位于托盘侧面控制其停放的拨动板、控制拨动板转动的第六气缸8-1,拨动板包括长臂8-2、内短臂8-3和外短臂8-4,长臂8-2、内短臂8-3和外短臂8-4之间呈Y字形,外短臂8-4与第六气缸8-1连接,内短臂8-3与长臂8-2的外侧面连接成内凹的弧形拨动面,长臂8-2、内短臂8-3和外短臂8-4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轴8-5,内短臂8-3位于前后两个托盘接触处的外侧。

第六气缸伸展带动拨动板向前后两个托盘接触处偏转,长臂将前一个托盘放行的同时内短臂抵住相邻的后一个托盘,第六气缸回缩带动长臂向后一个托盘偏转,长臂将后一个托盘拦住。第六气缸的一次伸缩带动拨动板的一次转动,实现一个托盘的放行,托盘移动装置位于通路一、通路二和通路三上,有效控制托盘的传输转运速度。

管纱自动投送装置的工作过称为:

纱管从投料口进入,通过纱铲的转动将纱管从投料口分批送入副料斗,过程中纱铲上的剪刀将连接在一起的纱线剪断;再通过提升皮带与短输送皮带将纱管运入大小头翻转机构,大头朝下进入纱管上管装置。

纱管上管装置上脱离的纱管正好安装到通路一上的托盘上,托盘将纱管运输到自动找头装置,自动找头装置对纱管进行找纱头,没有找到纱头的纱管被运送到通路二,在通路二上没有找到纱头的纱管与托盘通过纱管脱离装置将纱管脱离,空托盘经通路二转运到通路一,重新被利用;找到纱头的纱管被运送到通路三,通过通路三输出端的纱线留头装置将纱管的纱头留住,并将纱管送入上纱机器,同时托盘与纱管分离,空托盘掉落在下方的下输送皮带,下输送皮带的输出端设有将空托盘输送至通路一输入端的上升皮带,空托盘经上升皮带转运到通路一,重新被利用。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