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口包装机夹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5546阅读:1727来源:国知局
敞口包装机夹袋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敞口包装机夹袋器。



背景技术:

敞口包装机,是为多种行业提供定量包装的机器,主要应用在医药、化工、农药、非金属、涂料、陶瓷等行业的定量包装。

目前,大多数敞口包装机的灌装口处都安装有夹袋器,用于确保灌装时,包装袋能够固定于包装机上,然而,现有夹袋器的气缸设于夹袋臂平行梁的下部,通过气缸的伸缩来实现夹袋臂的开合,即气缸伸长,夹袋臂打开;气缸收缩,夹袋臂闭合,此类夹袋器气缸的安装位置,与包装袋袋口的位置接近,占去了手臂操作的有效活动空间,极易造成人体伤害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敞口包装机夹袋器,该夹袋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维护,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之手臂的活动空间,彻底消除了夹袋器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威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敞口包装机夹袋器,包括灌装口,所述灌装口上端设有一水平支撑板,于水平支撑板两边均分别设有同步张合的前夹臂和后夹臂,同一边的前夹臂和后夹臂上端之间通过气缸相连接,该二前夹臂下端共同连接于一前夹袋部上,该二后夹臂下端共同连接于一后夹袋部上,该前夹袋部和后夹袋部用以在灌装物料时夹紧套设在灌装口上的包装袋。

所述灌装口为一管状结构,该灌装口上端与一包装机相连接。

所述水平支撑板两边制有凸台,各凸台两侧面向水平支撑板中部延伸,形成加强块,各凸台与对应一边的前夹臂和后夹臂相连接。

所述各前夹臂和后夹臂上均垂直延伸有一水平梁,各该水平梁的端部分别设有一齿轮,各该齿轮分别通过一安装座连接在对应一边的凸台上,同一边的前夹臂和后夹臂之齿轮相啮合。

所述前夹袋部与后夹袋部为对称结构,该前夹袋部和后夹袋部都分别包括夹持段和分别设于夹持段两边的连接段组成,各该连接段分别与对应边的前夹臂或后夹臂相连接,该夹持段呈圆弧形,该夹持段的大小与灌装口的大小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水平支撑板,在灌装口两边均分别设置前夹臂和后夹臂,并于同一边的前夹臂和后夹臂上端之间的设置气缸,来控制前夹臂和后夹臂的张合,以实现前夹袋部和后夹袋部的张合动作,操作员只需在前夹袋部和后夹袋部张开时,将包装袋套设在灌装口下端,然后启动气缸,将包装袋的袋口于灌装口上夹紧,再由包装机将物料经灌装口送入包装袋中,待装满包装袋后,包装机停止送料,操作员取下完成装料的包装袋,并更换待使用的安装袋,进行下一次包装作用,操作便捷,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另外,气缸安装于前夹臂和后夹臂的平行梁的上部,使气缸远离操作人员手臂,大大增加了操作人员之手臂的活动空间,彻底消除了夹袋器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威胁。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张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灌装口;2-水平支撑板;21-凸台;22-加强块;3-前夹臂;4-后夹臂;5-气缸;6-前夹袋部;7-后夹袋部;8-齿轮;9-安装座;K-水平梁;M-夹持段;P-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敞口包装机夹袋器,包括灌装口1,灌装口1上端设有一水平支撑板2,于水平支撑板2两边均分别设有同步张合的前夹臂3和后夹臂4,同一边的前夹臂3和后夹臂4上端之间通过气缸5相连接,该二前夹臂3下端共同连接于一前夹袋部6上,该二后夹臂4下端共同连接于一后夹袋部7上,该前夹袋部6和后夹袋部7用以在灌装物料时夹紧套设在灌装口1上的包装袋,其中,灌装口1为一管状结构,该灌装口1上端与一包装机相连接。

如图1-3所示,水平支撑板2两边制有凸台21,各凸台21两侧面向水平支撑板2中部延伸,形成加强块22,各凸台21与对应一边的前夹臂3和后夹臂4相连接,其中,加强块22的设置,能有效增强凸台21的强度,保证凸台21与前夹臂3、后夹臂4相连接后,作业时夹持的稳定性。

如图1-3所示,各前夹臂3和后夹臂4上均垂直延伸有一水平梁K,各该水平梁K的端部分别设有一齿轮8,各该齿轮8分别通过一安装座9连接在对应一边的凸台21上,同一边的前夹臂3和后夹臂4之齿轮8相啮合,通过相啮合的两个齿轮8的联动,实现对应前夹臂3和后夹臂4的同步张合,其中,各安装座9分别通过一连接轴与对应齿轮8相连接,后夹臂4的水平宽度大于前夹臂3的水平宽度。

如图1-3所示,前夹袋部6与后夹袋部7为对称结构,该前夹袋部6和后夹袋部7都分别包括夹持段M和分别设于夹持段M两边的连接段P组成,各该连接段P分别与对应边的前夹臂3或后夹臂4相连接,该夹持段M呈圆弧形,该夹持段M的大小与灌装口1的大小相配合,即前夹袋部6和后夹袋部7闭合时形成的内圆的直径约等于灌装口的外径。

其中,各前夹臂3和后夹臂4的施力点以及前夹袋部6与后夹袋部7的施力点分处于在水平梁K两侧位置。

使用时,将包装袋套设在灌装口1下端,启动气缸5,气缸5伸长运动,撑开对应一边的前夹臂3和后夹臂4的上端部,使灌装口1两边对应的前夹臂3和后夹臂4的下端做收合运动,此时,同一边相啮合的二齿轮8向相对向外的方向转动,在各前夹臂3和后夹臂4收合的同时,带动前夹袋部6和后夹袋部7相互闭合,夹持到灌装口1的包装袋袋口处,使包装袋固定于灌装口1上,气缸5暂停动作;装料完毕后,气缸5起到,做收缩运动,拉动对应一边的前夹臂3和后夹臂4的上端部,使对应一边的前夹臂3和后夹臂4的下端做张开运动,此时,同一边相啮合的二齿轮8向相对向内的方向转动,在各前夹臂3和后夹臂4张开的同时,带动前夹袋部6和后夹袋部7相互张开,松开到灌装口1的包装袋,以便操作员取下包装袋,气缸5复位后停止运动,至此完成一次灌装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