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挂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4315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收纳挂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收纳挂筐。



背景技术:

收纳筐是常用的日用品;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520309909.5 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纳筐,主要特征是在收纳筐的前、后、左、右壁面的外壁上制有横向凸筋,并在横向凸筋上制有凸条,凸条实际是由数粒椭圆形凸粒组合而成,椭圆形的凸粒如同米粒形状,每一粒紧密贴合在一起,形成一根根稻穗的形状,凸条凸出于收纳箱的箱壁外表面,能增加收纳筐箱壁的结构强度,保证其使用寿命。该收纳筐存在不用时占用空间较大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不用时占用空间较小的收纳挂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收纳筐存在不用时占用空间较大的不足,提供一种不用时占用空间较小的收纳挂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收纳挂筐,包括:底板、前壁板和后壁板;所述的收纳挂筐还包括:两个侧条,至少一个设有若干个安装孔且与后壁板后侧连接的安装板,定位锁定装置;前壁板的下端与底板的前端铰接;后壁板的下端与底板的后端铰接;前壁板与后壁板平行;侧条与底板平行;两个侧条的前端与前壁板两侧端的上部一一对应铰接;两个侧条的后端与后壁板两侧端的上部一一对应铰接。收纳挂筐使用时,用穿过安装孔的螺钉与屋壁悬挂连接;不用时能收拢并与定位锁定装置锁定;该收纳挂筐不用时占用空间较小。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锁定装置包括:两个下端与后壁板上端连接的立柱,两个前侧设有螺孔且各套设在一个立柱外的滑套,两个锁紧螺钉,两个拉条;两个拉条的一端与两个侧条的前端一一对应铰接;两个拉条的另一端与两个滑套一一对应铰接;立柱上端的侧围前侧设有通孔;两个锁紧螺钉的螺杆各与一个螺孔螺纹连接。定位锁定装置结构简单实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锁定装置还包括设有若干个安装孔的加固条;加固条的两端与两个立柱的上端一一对应连接。加固条使两个立柱更稳固,且使收纳挂筐与屋壁连接更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的收纳挂筐还包括:两个由若干个竖条构成的竖条组;一个竖条组的竖条两端分别与底板的一侧端和一个侧条铰接;另一个竖条组的竖条两端分别与底板的另一侧端和另一个侧条铰接;竖条与后壁板平行。竖条组挡住收纳挂筐侧面且使收纳挂筐更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板设有网格孔;前壁板设有网格孔;后壁板设有网格孔。使收纳挂筐轻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收纳挂筐不用时占用空间较小。定位锁定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加固条使两个立柱更稳固,且使收纳挂筐与屋壁连接更稳固。竖条组挡住收纳挂筐侧面且使收纳挂筐更牢固。底板设有网格孔,前壁板设有网格孔,后壁板设有网格孔,使收纳挂筐轻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底板1、前壁板2、后壁板3、侧条4、安装孔5、安装板6、竖条7、立柱8、螺孔9、滑套10、锁紧螺钉11、拉条12、加固条13、通孔14、网格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收纳挂筐,包括:底板1、前壁板2和后壁板3,两个侧条4,两个设有四个安装孔5且与后壁板3后侧连接的安装板6,两个由三个竖条7构成的竖条组,定位锁定装置。

所述的前壁板2的下端与底板1的前端铰接;后壁板3的下端与底板1的后端铰接;前壁板2与后壁板3平行;侧条4与底板1平行;两个侧条4的前端与前壁板2两侧端的上部一一对应铰接;两个侧条4的后端与后壁板3两侧端的上部一一对应铰接;一个竖条组的竖条7两端分别与底板1的一侧端和一个侧条4铰接;另一个竖条组的竖条7两端分别与底板1的另一侧端和另一个侧条4铰接;竖条7与后壁板3平行。

所述的定位锁定装置包括:两个下端与后壁板3上端连接的立柱8,两个前侧设有螺孔9且各套设在一个立柱8外的滑套10,两个锁紧螺钉11,两个拉条12,设有四个安装孔5的加固条13;两个拉条12的一端与两个侧条4的前端一一对应铰接;两个拉条12的另一端与两个滑套10一一对应铰接;立柱8上端的侧围前侧设有与螺孔9相对的通孔14;两个锁紧螺钉11的螺杆各与一个螺孔9螺纹连接;加固条13的两端与两个立柱8的上端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的底板1设有网格孔15;前壁板2设有网格孔15;后壁板3设有网格孔15。

收纳挂筐使用时,用穿过安装孔5的螺钉与屋壁悬挂连接;不用收拢时,锁紧螺钉11的螺杆前端插入通孔14中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收纳挂筐不用时占用空间较小。定位锁定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加固条使两个立柱更稳固,且使收纳挂筐与屋壁连接更稳固。竖条组挡住收纳挂筐侧面且使收纳挂筐更牢固。底板设有网格孔,前壁板设有网格孔,后壁板设有网格孔,使收纳挂筐轻便。

本实用新型可改变为多种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改变不认为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所有这样的对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将包括在本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