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9671阅读:5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运输业的不断发展,船舶运输业也得到迅猛的发展。相应的,人们的对用于船舶上吊装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由于船舶单轨吊机的运行空间很狭窄,所以需要对传统的单轨吊机进行改进。

目前,我们国内市场上的单轨运行车车轮是通过轴承安装在车轮轴上的,车轮轴焊接在墙板上。因此,车轴容易与墙板焊道开焊或轴承损坏,导致车轮与车体脱离,造成起重设备发生坠落的严重事故;另外,工厂生产制造运行滚轮时,必须根据客户使用的轨道材料生产匹配的滚轮,因此,造成客户使用滚轮的局限性,并且,影响工厂生产效率,增加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臂、固定梁、行走机构、起升机构和吊钩,所述吊臂通过对称设置在其两端的挂板可滑动的设置在固定梁下方,其中部设有行走机构,并由行走机构驱动,所述挂板的两车轮分别通过墙板置于固定梁轨道的两侧,在两侧车轮位置的墙板上连接有防坠落角板,所述吊臂两侧吊钩分别由吊臂两侧的起升机构驱动,所述起升机构包括绞车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与吊钩连接,另一端绕过吊臂对应端部的滑轮与对应绞车传动连接,所述吊臂下方设有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四周设有栏杆。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置于固定梁轨道的两侧的滚轮和电机,所述滚轮由电机驱动,且滚轮上设有组合曲线滚轮踏面。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曲线车轮踏面由圆柱形面和圆锥形面组合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吊臂两端底部还设有警示灯和蜂鸣器,所述固定梁两端设有传感器,所述警示灯和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与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吊机上的钓钩可以伸出船舷一段距离。能够适应船只靠泊后备品备件和伙食等货物的起降要求;同时,在运作过程中不致于发生坠落,并且能够保证起重设备安全运行;另外,行车机构的滚轮采用组合曲线车轮踏面设计,能够在工字钢轨道或H型钢轨道上平稳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组合曲线车轮踏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吊臂,11-挂板,111-车轮,112-墙板,113-防坠落角板,12-滑轮,2-固定梁,21-固定梁轨道,3-行走机构,31-滚轮,311-组合曲线滚轮踏面,3111-圆柱形面,3112-圆锥形面,32-电机,4-起升机构,41-绞车,42-钢丝绳,5-吊钩,6-操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一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包括吊臂1、固定梁2、行走机构3、起升机构4和吊钩5,吊臂1通过对称设置在其两端的挂板11可滑动的设置在固定梁2下方,其中部设有行走机构3,并由行走机构3驱动,吊臂1两侧吊钩5分别由吊臂1两侧的起升机构4驱动,起升机构4包括绞车41和钢丝绳42,钢丝绳42一端与吊钩5连接,另一端绕过吊臂1对应端部的滑轮12与对应绞车41传动连接(见图2),工作时,在行走机构4的驱动下,吊臂1沿着固定梁2运动,并且吊臂1在固定梁3上可移动至行走机构3位于固定梁2一端,因此,吊机上的钓钩5可以伸出船舷一段距离,能够适应船只靠泊后备品备件和伙食等货物的起降要求。吊钩5在绞车41的驱动下,由钢丝绳42牵引,从而实现升降运动。

为了防止车轴与墙板焊道开焊或轴承损坏,导致车轮与车体脱离,造成起重设备发生坠落的严重事故,如图4,本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挂板11的两车轮111分别通过墙板112置于固定梁轨道21的两侧,在两侧车轮111位置的墙板112上连接有防坠落角板113,在本实施例中,防坠落角板113下端与固定梁轨道21面预留有10毫米的间隙,不影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正常运行。当车轮111脱离时,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下坠10毫米,防坠落角板113搭落在固定梁轨道21面上,避免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运行中发生坠落。

在本实施例中,行走机构3包括滚轮31和电机32,滚轮31由电机32驱动,其中,起升机构4还包括限位装置,可以防止绞车过度旋转导致的吊机损坏。

另外,为了克服现有单轨平移杂物起吊装置的滚轮踏面不能适应多形状轨道的缺陷,如图5,滚轮31上设有组合曲线滚轮踏面311,组合曲线车轮踏面311由圆柱形面3111和圆锥形面3112组合构成(见图6)。从而行走机构3能够在工字钢轨道或H型钢轨道上平稳运行。

由于需要操作人员在吊臂1上进行作业,同时需要对吊臂1上的行走机构3和起升机构4进行维护,在吊臂1下方设有操作平台6,操作平台6四周设有栏杆(见图3)。

为了让操作人员可以清晰地得知吊臂1的运动极限位置,吊臂1两端底部还设有警示灯和蜂鸣器,固定梁2两端设有传感器,警示灯和蜂鸣器的信号输入端与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当吊臂1位置到达固定梁2两侧极端位置时,此时行走机构4的滑轮处于固定梁2端部,传感器在感应后会发出信号使得警示灯闪灯和蜂鸣器发声,可较为显著的起到警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