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包装膜热收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494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制品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纸包装膜热收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在工业包装领域体现的尤为明显。旧有包装化工颗粒或粉料的容器为提高装容载荷力,多使用金属或高强度塑料作为包装基材,虽然强度明显增大,但包装材料的二次污染却一直成为困扰业界发展的难题。近年来,全纸制包装材料以其绿色环保,便于回收或降解,日益赢得消费市场的亲赖。由于纸张受潮会直接影响到美观和印刷性能,一般在纸张生产出来后,为防止纸张受潮或沾污,会在纸张外部覆盖上一层薄膜进行包装;纸张先经过围帘式薄膜包装机和顶膜覆盖机用薄膜将纸张的顶端和四周包裹,然后经过加热炉令薄膜收缩,最后放置顶板后经过捆扎机捆扎后,方可送出。由于薄膜覆盖在纸张上其内存在空气,直接通过加热炉热收缩后纸张与薄膜间空气难以全部排出,待薄膜收缩后就有可能产生气泡,不仅影响覆膜质量,还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包装膜热收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纸包装膜热收缩装置,包括:运输架、风罩、刮板组件和热压辊,所述运输架水平设置,其上由左至右分别设置风罩、刮板组件和热压辊,所述风罩通过管道连接轴流风机;所述刮板组件包括横梁、转轴、螺旋弹簧和刮板,所述横梁固定横跨在运输架的前后两侧,所述转轴安装在横梁上,所述刮板固定在转轴上,刮板为向上凹的弧形板件,转轴上还安装螺旋弹簧;所述热压辊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运输架的前后两侧,热压辊的转轴连接驱动装置,热压辊内设置沿其轴向设置的成螺旋形的电阻丝,所述电阻丝连接电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运输架上均匀设置若干滚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的底端与滚筒顶端间的垂直距离小于覆膜纸板的厚度但大于覆膜纸板厚度的四分之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流的压力、刮板组件的刮压去除薄膜与纸板间的绝大多数空气,有效避免产生气泡,再通过热压辊进行热压,使薄膜紧紧收缩在纸板的表面,得到质量优良的覆膜纸板成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纸包装膜热收缩装置,包括:运输架1、风罩2、刮板组件和热压辊10,所述运输架1水平设置,其上由左至右分别设置风罩2、刮板组件和热压辊10,所述风罩2通过管道连接轴流风机,在覆膜纸板3经过风罩2下方时,风罩2鼓出的风对覆膜纸板3表面薄膜进行吹风,通过气流的压力迫使纸板与薄膜间空气排出,也能使薄膜更加贴紧在纸板表面;所述刮板组件包括横梁5、转轴6、螺旋弹簧7和刮板8,所述横梁5固定横跨在运输架1的前后两侧,所述转轴6安装在横梁5上,所述刮板8固定在转轴6上,刮板8为向上凹的弧形板件,转轴6上还安装螺旋弹簧7,在覆膜纸板3经过刮板8时,螺旋弹簧7收缩,通过其弹力使刮板8贴附在覆膜纸板3的表面,在覆膜纸板3移动过程中,刮板8连续的对覆膜纸板3表面进行刮压,进一步排出薄膜内残留的空气,也进一步的使薄膜紧紧贴附在纸板表面;所述热压辊10安装在支架9上,所述支架9固定安装在运输架1的前后两侧,热压辊10的转轴连接驱动装置(如减速机和电机的动力组合),热压辊10内设置沿其轴向设置的成螺旋形的电阻丝11,所述电阻丝11连接电源,热压辊10可使覆膜纸板3在热和压的双重作用下收缩,最终使薄膜紧紧粘附在纸板上。

所述运输架1上均匀设置若干滚筒4,方便将覆膜纸板3推动。

所述刮板8的底端与滚筒4顶端间的垂直距离小于覆膜纸板3的厚度但大于覆膜纸板3厚度的四分之三,保证在刮板8能够刮压到覆膜纸板3的条件下对覆膜纸板3的刮压力不能过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