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9875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分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新型是关于一种分料装置。具体来说,特别是一种可自动对箍筋组进行分料作业的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式建筑物对结构强度要求的提高,由螺旋钢筋组成的骨架所能提供的设计强度已为现今工程界结构设计所重视。所谓螺旋状箍筋指以弯成连续螺旋体的螺旋钢筋做为与主筋搭配的箍筋,具有固定主筋位置及提供剪力强度的功效。螺旋钢筋的断面形状可视实际设计而调整,较常见的有圆形及矩形。除了广泛的被使用作为梁柱等结构的箍筋外,在某些大型或特殊设计的梁柱结构中,亦会将螺旋钢筋作为骨架主体或与钢骨配合使用,特别是在预铸结构中,螺旋钢筋更是被大量的应用。

然而,在使用螺旋钢筋作为骨架主体的设计结构中,目前仍仰赖人工的方式进行分料作业,除耗费较多的人力与时间,在螺旋钢筋使用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亦较不符合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料装置,可自动对箍筋组进行分料作业,可缩短工时并节省人力成本。

分料装置包含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包含第一上凸部及第一下凸部。第一上凸部设置于第一本体顶部,第一下凸部设置于第一本体底部。

其中,第一上凸部及第一下凸部可活动地伸出于第一本体。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上凸部轴设于该第一本体。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上凸部水平收纳于该第一本体。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上凸部具有磁性。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下凸部轴设于该第一本体。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下凸部水平收纳于该第一本体。

于一实施例中,更包含一第二本体,该第二本体与该第一本体对向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本体包含:

一第二上凸部,设置于该第二本体顶部;以及

一第二下凸部,设置于该第二本体底部;

其中,该第二上凸部及该第二下凸部可活动地伸出于该第二本体。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上凸部轴设于该第二本体。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上凸部水平收纳于该第二本体。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上凸部具有磁性。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下凸部轴设于该第二本体。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下凸部水平收纳于该第二本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新型提供的分料装置可自动对箍筋组进行分料作业,可大幅缩短工时并节省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为本新型分料装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A~图3G为本新型分料装置作业的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绑扎机

11 第一本体

111 第一上凸部

112 第一下凸部

21 第二本体

211 第二上凸部

212 第二下凸部

31 主筋

32 箍筋组

321 箍筋

322 箍筋

11t 顶面

11b 底面

21t 顶面

21b 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配合文字叙述公开本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新型。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常见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出。

请参阅图1,图1为分料装置装设于绑扎机10上的实施例示意图。使用者欲使用分料装置对绑扎于主筋31上的箍筋组32进行分料。分料装置较佳包含第一本体11。第一本体11较佳可穿设于绑扎机10的导、螺杆,便于上下升降。第一本体11包含第一上凸部111及第一下凸部112。第一上凸部111设置于第一本体11顶部11t,第一下凸部112设置于第一本体11底部11b。

详细来说,于一实施例中,第一上凸部111可通过例如转轴与第一本体11结合,以使第一上凸部111可以转动,并可通过与第一本体11连接的控制器控制第一上凸部111向上翻转或向下翻转。须说明的是,向下翻转代表第一上凸部111的顶面会与第一本体11的顶面11t呈同一平面。

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上凸部111也可水平地隐藏/收纳于第一本体11内部,例如,通过弹簧或其它可伸缩的元件,并通过控制器使其水平伸出于第一本体11之外。

第一下凸部112亦可由转轴与第一本体11结合以利转动,可通过与第一本体11连接的控制器控制第一下凸部112向上翻转或向下翻转。须说明的是,向上翻转代表第一下凸部112的底面会与第一本体11的底面11b呈同一平面。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下凸部112也可水平地隐藏/收纳于第一本体11内部,例如,通过弹簧或其它可伸缩的元件,并搭配控制器使其水平伸出于第一本体11之外。

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上凸部111以磁性材料制成,使其对金属具有磁吸性,但不以此为限。

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本体11的对向侧设有第二本体21,两者较佳位于同一水平面,且两者较佳为同步作动。第二本体21较佳包含第二上凸部211及第二下凸部212。第二上凸部211设置于第二本体21顶部21t。第二下凸部212设置于第二本体21底部21b。其详细结构与第一本体11类似,于一实施例中,第二上凸部211可通过转轴与第二本体21结合,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上凸部211向上翻转或向下翻转。须说明的是,向下翻转代表第二上凸部211的顶面会与第二本体21的顶面21t呈同一平面。

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上凸部211也可水平地隐藏/收纳于第二本体21内部,例如,通过弹簧或其它可伸缩的元件,并通过控制器使其水平伸出于第二本体21之外。

第二下凸部212亦可由转轴与第二本体21结合,可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二下凸部212向上翻转或向下翻转。须说明的是,向上翻转代表第二下凸部212的底面会与第二本体21的底面21b呈同一平面。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下凸部212也可水平地隐藏/收纳于第二本体21内部,并通过控制器使其水平伸出于第二本体21之外。

同样地,第二上凸部211以磁性材料制成,使其对金属具有磁吸性,但亦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2,图2为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21准备对箍筋组32进行分料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21通过绑扎机10往主筋31及箍筋组32的方向移动而相互靠近至适当距离。

详细分料作业请参阅图3A~图3G。如图3A所示,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21由绑扎机10的导、螺杆上方同步向下移动,亦即,往箍筋组32的方向移动,直至第一上凸部111及第二上凸部211碰触至最上方的箍筋321。

如图3B所示,第一上凸部111及第二上凸部211与最上方的箍筋321接触,此时,由于第一上凸部111及第二上凸部211具有磁吸性,可将箍筋321吸附于第一上凸部111及第二上凸部211。

如图3C所示,控制器控制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21上升至适当高度。此处适当高度指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21将(第一捆)箍筋321抬升后,其第一下凸部112及第二下凸部212可伸出而不会碰触到下一捆箍筋的高度。

如图3D所示,(第一捆)箍筋321被抬升至适当高度后,第一下凸部112及第二下凸部212分别由各自的本体内凸伸而出。

如图3E及图3F所示,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上凸部111及第二上凸部211向上翻转。当第一上凸部111及第二上凸部211向上翻转的同时,由于箍筋321会失去吸附力,故会落下于第一下凸部112及第二下凸部212之上。

最后,如图3G所示,控制器控制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21向上移动至所需高度。此处所需高度指计算每一捆箍筋321、322于分料后所需间隔,并配合主筋高度,而将(第一捆)箍筋321抬升至所预定的位置。

依此类推,重复图3A~图3G的步骤,依序将所有箍筋321、322、…等进行自动分料,即可完成整组箍筋分料作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新型提供的分料装置可自动对箍筋组进行分料作业,可大幅缩短工时并节省人力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