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便利的电梯轿厢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080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节便利的电梯轿厢吊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便利的电梯轿厢吊顶。



背景技术:

传统轿顶固定方式采用轿厢结构顶直接与轿厢壁板连接,当轿厢装饰顶厚度改变时,轿厢壁板高度须一起变化才能保证轿厢净高尺寸,改装工序比较繁琐,成本高。

另外,轿顶装箱运输时需要额外增加专用运输支架,增加运输成本,且不利于改善装箱便利性,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便利的电梯轿厢吊顶,适应轿厢装饰顶厚度的变化,提升轿顶运输装箱的便利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调节便利的电梯轿厢吊顶,包括:轿厢结构顶和轿厢装饰顶,所述轿厢装饰顶设置在轿厢结构顶的下表面,所述轿厢结构顶为方形结构且四侧分别设置有L形弯板固定装置,所述L形弯板固定装置包括调节板和轿厢壁板固定板,所述轿厢壁板固定板垂直设置在调节板底部而组成L形结构,所述轿厢结构顶四侧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孔,所述调节板上分别设置有与固定孔对应的高度调节缺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缺口为开口指向上方的U形结构或者腰孔形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上分别设置有数根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轿厢壁板固定板上设置有数个壁板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L形弯板固定装置的数量为4根,相邻2个L形弯板固定装置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调节便利的电梯轿厢吊顶,安装方便,当轿厢装饰顶厚度改变时,可通过调节L形弯板固定装置与轿厢结构顶的配合,保证轿厢净高尺寸,不需改变轿厢壁板高度,保证轿厢壁板的共用性,且轿顶装箱运输时, L形弯板固定装置可兼做运输支架用,节省专用运输支架成本,改善装箱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调节便利的电梯轿厢吊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调节便利的电梯轿厢吊顶,包括:轿厢结构顶1和轿厢装饰顶2,所述轿厢装饰顶2设置在轿厢结构顶1的下表面,随着装饰材料的不同,轿厢装饰顶2的厚度会发生改变。

所述轿厢结构顶1为方形结构且四侧分别设置有L形弯板固定装置3,所述L形弯板固定装置3包括调节板32和轿厢壁板固定板33,所述轿厢壁板固定板33垂直设置在调节板32底部而组成L形结构,所述轿厢结构顶1四侧上分别设置有固定孔11,所述调节板32上分别设置有与固定孔11对应的高度调节缺口31。所述高度调节缺口31为开口指向上方的U形结构或者腰孔形结构,高度调节缺口31通过螺栓与固定孔11相连接进行固定,当轿厢装饰顶2的厚度发生改变时,可以利用高度调节缺口31和螺栓的配合,改变L形弯板固定装置3与轿厢结构顶1的相对高度位置,避免改变轿厢壁板高度,提升了对轿厢装饰顶2厚度改变的适应性,调节便利。

所述调节板32上分别设置有数根加强筋35,加强筋35提升了调节板32的结构强度,使用和运输的稳定性好。

所述轿厢壁板固定板33上设置有数个壁板安装孔34,壁板安装孔34方便了轿厢壁板的安装便利性,使得轿厢壁板与L形弯板固定装置3同步,方便轿厢结构顶1和轿厢装饰顶2的调节。

所述L形弯板固定装置3的数量为4根,相邻2个L形弯板固定装置3相互垂直,形成方形的运输支架,方便装入箱体,在轿顶装箱运输时, L形弯板固定装置3可兼做运输支架用,节省了专用运输支架成本,改善装箱便利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调节便利的电梯轿厢吊顶,轿厢装饰顶2高度调节灵活,安装方便,提升了运输便利性,降低了运输和轿厢装饰顶2高度调节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