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吐出容器盖、具备该定量吐出容器盖的定量吐出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8843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定量吐出容器盖、具备该定量吐出容器盖的定量吐出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量吐出容器盖以及具备该定量吐出容器盖的定量吐出容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吐出规定数量的药丸的定量吐出容器盖以及具备该定量吐出容器盖的定量吐出容器。



背景技术:

一般,消化剂、维生素剂、红参精等药剂制造成立体形状的药粒或药丸(以下均称作“药丸”)形式,并且有规则地定量服用,以使其效能最大化并且防止过量服用。

这种药丸以收纳在规定的保管容器中的状态进行贩卖,现有的药丸保管容器的结构包括:容器本体,用于收纳多个药丸;容器盖,可开闭地结合在该容器本体的投入口处。

并且,关于药丸,在容器本体上开放盖子之后,将收纳在容器本体内的药丸倒到手掌上并服用。

然而,如果是如上所述的形式,则服用者为了服用定量的药丸,需要麻烦地数清倒到手掌上的药粒的数量,并将超出定量的部分再次放回容器本体内。

此外,服用者将取到手掌上的超量部分的药丸放进容器内的过程中污染药丸。



技术实现要素: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中的至少一部分而做出的,作为一方面,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吐出所要服用的定量的药丸的容器盖。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如上所述的目的,作为一方面,提供一种定量吐出容器盖,其包括:盖本体,形成有孔状的吐出口;盖部,可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盖本体上,以便开放或封闭所述吐出口;以及药丸安放部,配置在所述盖部的下部,并具备药丸安放面,该药丸安放面上形成有向下凹陷以便收纳药丸的凹陷部,其中,所述盖部具备朝向所述凹陷部凸出的隔壁,从而在朝向开放所述吐出口的方向移动时,除去安放在所述凹陷部上的药丸之外的其余的药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隔壁的端部可以形成在安放于所述凹陷部上的药丸的上部并临近所述药丸,从而在所述盖部移动时,不使收纳在所述药丸安放面上的药丸中安放在所述凹陷部上的药丸脱离所述药丸安放面,并使其余的药丸脱离所述药丸安放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凹陷部可以具有球的局部形状,并且可以在所述药丸安放面上形成有多个凹陷部,以便分别放入多个药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药丸安放部的外周面可以形成为圆形,多个所述凹陷部相邻配置于所述外周面,并形成圆弧形状的一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隔壁呈圆弧形状,当移动所述盖部以向外部开放所述吐出口时,所述隔壁越过整个所述凹陷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吐出口形成为,当所述盖部移动并接触所述隔壁而停止时,使多个所述凹陷部露出于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药丸安放面包括所述凹陷部以及相邻于所述凹陷部的上部面,所述隔壁的端部与所述上部面之间的间隔小于药丸的大小,以防止药丸通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盖本体可以包括防进入壁,所述防进入壁位于所述吐出口的第一内周面的两侧,并且朝向所述凹陷部凸出,从而在通过所述吐出口将安放在所述药丸安放面上的药丸排出到外部时,防止安放在所述安放面上的药丸之外的药丸进入所述药丸安放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药丸安放部可以包括防进入壁,所述防进入壁位于所述药丸安放部的两侧,并且朝向所述盖本体的下部面凸出,从而在通过所述吐出口将安放在所述药丸安放面上的药丸排出到外部时,防止安放在所述安放面上的药丸之外的其它药丸进入所述药丸安放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可以在所述盖部上形成朝向下端凸出的第一凸出部,并且在所述盖本体上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第一凸出部的第一槽,以使所述盖部可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盖本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凸出部可以包括配置在彼此隔开的位置上的第1-1凸出部和第1-2凸出部,所述第一槽包括用于插入所述第1-1凸出部的呈直线状的第1-1槽以及用于插入所述第1-2凸出部的呈直线状的第1-2槽,以使所述盖部沿着直线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盖部可以包括朝向下端凸出的第二凸出部,并且所述盖本体包括储藏部,该储藏部中插入有弹性构件,所述第二凸出部插入于所述弹性构件的前端,以便向所述盖部提供恢复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定量吐出容器,其包括:容器本体,用于收纳药丸;以及结合于所述容器本体上的所述定量吐出容器盖。

有益效果

如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从容器盖吐出定量的药丸,因此使用者无需视觉确认药丸的数量也能够定量服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吐出定量的药丸,而不吐出超量部分,因此能够防止药丸接触服用者的手而被污染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定量吐出容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定量吐出容器盖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部与盖本体结合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4是沿图2的X-X′的盖部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2的X-X′的盖本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本体的后视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药丸安放部的立体图,图7b是药丸安放部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定量吐出容器盖的盖部开放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从图8改变角度的立体图。

图10以及图1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定量吐出容器的盖部封闭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盖部与盖本体结合的状态的后视图,图11是沿图1的X-X′的定量吐出容器的剖视图。

图12以及图1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定量吐出容器的盖部开放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2是盖部与盖本体结合的状态的后视图,图13是沿图1的X-X′的定量吐出容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定量吐出容器盖

110:盖本体

111:吐出口

111a:第一内周面

112:储藏部

113:弹性构件

114:第1-1槽

115:第1-2槽

116:防进入壁

120:盖部

121:隔壁

122:第一凸出部

122a:第1-1凸出部

122b:第1-2凸出部

123:第二凸出部

130:药丸安放部

131:药丸安放面

132:凹陷部

132a:最外围凹陷部

200:定量吐出容器

210:容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以下说明的实施例是适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定量吐出容器盖100以及定量吐出容器200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适用于以下说明的实施例,或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被所说明的实施例限制,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之内实施各种变形。

参照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定量吐出容器200包括:容器本体210,用于收纳药丸;定量吐出容器盖100,与所述容器本体210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定量吐出容器盖100包括:盖本体110,形成有孔状的吐出口111;盖部120,可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盖本体110上,以便开放或封闭所述吐出口111;以及药丸安放部130,配置在所述盖部120的下部,并具备药丸安放面131,该药丸安放面131上形成有向下凹陷的凹陷部132,以便收纳药丸。所述盖部具备朝向所述凹陷部132凸出的隔壁121,从而在朝向开放所述吐出口的方向移动时,除去安放在所述凹陷部上的药丸之外的其余的药丸。

首先,参照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部120与所述盖本体110结合,并具备贯穿吐出口111的隔壁121,所述吐出口111形成在结合于下端的盖本体110上。

当所述盖部120与所述盖本体110结合时,所述隔壁121从所述盖部120的上部面124朝向所述下端凸出,从而贯穿所述吐出口111。

作为一实施例,当所述盖部120的截面呈圆形,并且与所述盖部120结合的所述盖本体110呈圆柱形状时,所述隔壁121可以呈圆弧形状。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部120包括第一凸出部122,所述第一凸出部122插入到后述的所述盖本体110的第一槽114、115中,从而使所述盖部120可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盖本体110上。

并且,参照图3以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部120包括第二凸出部123,所述第二凸出部123从所述盖部120的上部面124朝向所述盖本体110凸出,以便插入到储藏部112中,所述储藏部112位于所述盖本体110中并且在其内部收纳弹性构件113。在此,所述第二凸出部123插入到所述储藏部112中的弹性构件113的前端,以便向所述盖部120提供恢复力。

并且,参照图3、图5以及图6,所述盖本体110具备吐出口111,当所述盖本体110与所述盖部120结合时,所述隔壁121插入所述吐出口111中。

其中,所述吐出口111相当于形成在所述盖本体110的上部面117上的孔。所述吐出口111的形状与所述凹陷部132所形成的区域对应,且所述吐出口111形成在所述凹陷部132上部的对应位置,以便在移动所述盖部120而使所述吐出口111露出于外部时,使安放药丸B的凹陷部132也露出于外部。

作为一例,参照图6至图8,当在圆柱形状的所述药丸安放部130上与外侧面134相邻地设置多个圆弧形状的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凹陷部132时,如图7a、图7b所示,为了在移动所述盖部120而使所述吐出口111露出于外部时,使所述凹陷部132也露出于外部,所述吐出口111可以呈具有规定宽度的圆弧形状,其位于所述凹陷部132的上部并且相邻于所述盖本体110的外周面118。

在这种情况下,当所述盖部120在所述吐出口111上移动时与所述隔壁121接触的第一内周面111a配置在当开放所述盖部120时与所述隔壁121的端部相邻的位置,以便在开放所述吐出口111时使所述凹陷部132露出于外部。

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吐出口111并不限定于使所述凹陷部132全部露出的形状,还包括使所述凹陷部132的一部分露出的形状。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本体110包括第一槽114、115,上述的所述盖部120的所述第一凸出部122插入于所述第一槽114、115中,从而使所述盖部120可移动地结合在所述盖本体110上。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凸出部122包括配置在彼此隔开的位置上的第1-1凸出部122a和第1-2凸出部122b,与此对应地,所述第一槽114、115包括第1-1槽114和第1-2槽115,所述第1-1凸出部122a和所述第1-2凸出部122b分别插入于所述第1-1槽114和所述第1-2槽115中,所述第1-1槽114和所述第1-2槽115彼此隔开并且呈直线状,以便使所述盖部120沿着直线方向移动。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凸出部122的所述端部上可以形成有梯级,以便在插入到所述第一槽114、115中时避免从所述第一槽114、115脱离,从而使所述第一凸出部122以插入到所述第一槽114、115中并且不会脱离的状态在所述第一槽114、115中移动。

并且,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本体110具备储藏部112,所述储藏部112的内部插入有弹簧等弹性构件113。在此,所述盖部120的第二凸出部123插入于所述储藏部112中的所述弹性构件113的前端,从而在没有外力作用于所述盖部120的情况下,所述盖部120保持封闭所述吐出口111的状态。

此外,当在所述盖部120开放的状态下除去外力时,通过所述弹性构件113的恢复力,所述盖部120封闭所述吐出口111。

即,当没有外力作用时,通过所述弹性构件113的弹性力,所述第二凸出部123受到封闭所述盖部120的方向、图中的右侧方向的外力,从而使所述盖部120保持封闭所述吐出口111的状态。

相反,当使用者用手指等对所述盖部120的上部面124a施压时,所述盖部120移动,当药丸的吐出结束后,手指等离开而除去外力时,通过所述弹性构件113的恢复力,所述第二凸出部123受到图中右侧方向的外力,从而使所述盖部120朝向封闭所述吐出口111的方向移动。

并且,参照图5以及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本体110包括所述防进入壁116,以便在将安放于所述药丸安放部130上的药丸吐出到外部时,防止药丸从所述容器本体210逆行而进入所述药丸安放部130。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防进入壁116的形状可以是,其一侧固定在所述盖本体110上,并从所述盖本体110朝向所述凹陷部132方向凸出。

此外,参照图6、图9、图12,所述防进入壁116可以配置在所述隔壁121的两侧中所述隔壁121与所述防进入壁116之间的距离小于药丸的大小的位置,以便在移动所述盖部120而使所述隔壁121与第一内周面111a接触时,防止药丸进入所述隔壁121与所述防进入壁116之间。

并且,所述防进入壁116可以与所述盖本体110的外周面118相邻地配置,以便防止药丸进入所述防进入壁116与所述盖本体110的外周面118之间。

此外,当所述防进入壁116从所述盖本体110的上部面117朝向下部面凸出时,其端部可以位于所述药丸安放面的上部面133的下端。并且,当所述防进入壁116的端部位于所述药丸安放面的上部面133的上部时,所述防进入壁116的端部与所述药丸安放面的上部面133之间的间隔可以小于药丸的大小(直径)。

即,参照图3以及图9,可以将所述防进入壁116设置在,当使用者倒置所述容器本体210,以通过重力使药丸进入定量吐出容器盖100中时,防止药丸进入凹陷部132的位置,所述防进入壁116的位置与所述隔壁121的两个端部相邻,但是可以根据药丸的大小、所述吐出口111的大小、所述隔壁121的长度而改变。

另一方面,虽然未图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防进入壁116也可以在药丸安放面131的两侧朝上部凸出,从而防止药丸从所述容器本体210进入凹陷部132中。

参照图2以及图7a、图7b,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药丸安放部130包括:所述药丸安放部130的外周面134,其与所述盖本体110结合;药丸安放面131,其一侧固定在所述外周面134上,并具备凹陷部132,所述凹陷部132从上部面133向下凹陷,以便收纳药丸。

其中,上部面133是所述药丸安放面131中除凹陷部132以外的区域,所述凹陷部132是从所述上部面133向下凹陷的区域,所述凹陷部132和所述上部面133可以彼此连续地形成在同一个平面上。

参照图7a、图7b以及图11,作为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凹陷部132可以具有球的局部形状。只是,根据所述药丸的形状,所述凹陷部132可以具有容易安放药丸的各种形状。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凹陷部132可以在所述药丸安放部131上形成有多个,以便将多个药丸安放在所述药丸安放面131上。

作为一实施例,当所述药丸安放部130的外周面134呈圆形时,所述多个凹陷部132可以配置为相邻于所述外周面134并沿着所述外周面134形成圆弧形状的一列。

另一方面,参照图11,所述隔壁121的端部位于收纳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的上部,以便在所述盖部120移动时,防止收纳在所述药丸安放面131上的药丸中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脱离,并除去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之外的其余的药丸。

其中,所述隔壁121的端部可以根据药丸的直径等而改变,但是为了防止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脱离,端部可以配置在不接触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的位置,或者位于即便所述隔壁121移动并接触药丸也能够防止脱离的高度,以及位于所述药丸安放面131与所述吐出口111之间,从而使其余的药丸以与所述隔壁121接触的状态移动并下落到所述容器本体210中。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隔壁121的作用在于,除去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之外的、收纳在药丸安放面131上的其余的药丸,当形成有多个凹陷部132时,为了除去安放在所形成的凹陷部132上的药丸之外的其余所有的药丸,隔壁121可以具有完全穿过形成有凹陷部132的区域的长度。

作为一例,参照图3、图8以及图12,五个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凹陷部132形成圆弧形状的一列,为了从所述安放面除去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之外的其余的药丸,所述隔壁121的端部可以呈圆弧形状,并且两个端部还穿过所述多个凹陷部132中位于两个端部的凹陷部132a。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本体110和药丸安放部130可以通过螺纹结合方式结合,所述药丸安放部130和容器本体210也可以通过螺纹结合方式结合。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定量吐出容器盖100以及具备该定量吐出容器盖100的定量吐出容器200的作用效果。

参照图10以及图11,当使用者未移动所述盖部120时,通过所述弹性构件113,所述第二凸出部123在所述储藏部112的内部受到外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盖部120保持封闭所述吐出口111的状态。

但是,当使用者为吐出药丸而使定量吐出容器盖100位于下部时,由于重力,药丸进入所述定量吐出容器盖100中。

在此状态下,使用者使所述定量吐出容器盖100再次位于上部,且使所述容器本体210位于下部时,如图11所示,进入所述定量吐出容器盖100中的多个药丸中的一部分残留在所述药丸安放面131的上部,其余下落到所述容器本体210中。

在此,残留在所述药丸安放面131的上部的多个药丸中的一部分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其余的药丸层叠于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的上部,或者位于所述上部面133的一侧。

并且,参照图12以及图13,当使用者施加用手指推动所述盖部120的上部面等外力时,所述盖部120朝向开放所述吐出口111的方向移动。

如前所述,所述隔壁121的所述端部位于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的上部,因此所述隔壁121移动时,使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之外的其余的药丸,即,层叠于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的上部的药丸、以及位于所述上部面133上的药丸从所述药丸安放部130脱离,并移动到所述容器本体210的内部。

其结果,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定量吐出容器盖100中,仅在所述凹陷部132上安放有药丸,因此仅收纳规定数量的药丸。

然后,使用者以向所述盖部120施加外力的状态,倒置定量吐出容器200,以使容器本体210位于上部,且使所述定量吐出容器盖100位于下部时,由于重力,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通过所述吐出口111排出到外部。

在这种情况下,由容器本体210收纳的药丸因重力而朝向所述定量吐出容器盖100移动,但是因所述隔壁121和所述防进入壁116而无法进入所述药丸安放面131。

在此,为了防止药丸进入所述隔壁121与所述药丸安放面的上部面133之间,所述隔壁121的端部与所述药丸安放面的上部面133之间的间隔d可以小于药丸的大小(直径)。

其结果,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定量吐出容器200仅将安放在所述凹陷部132上的药丸排出到外部,从而能够将规定数量的药丸吐出到外部。

并且,目前为止,本实用新型对特定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要阐明的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不脱离通过权利要求范围所体现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领域的限度内,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造以及变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