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管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1462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管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极管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体为一种多管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成批生产是,为便于集成电路的计数、转道和保管常将封装、打标或检测后的集成电路存放在专用的料管中;由于集成电路数量较多,把集成电路放入料管的工作量很大;采用人工方式把集成电路放入料管效率低且不利于组成集成电路流水化生产线;因此,设计一种效率高且适用于集成电路流水化生产线的集成电路收料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开发出一种多管收料装置,目的是缩短原来人工换料管的时间,大大提高排料速度。

一种多管收料装置,包括吸嘴组合、吹气块组合、挡料机构、料管限位机构、检知器、轨道、轨道固定板、料管、顶料气缸、顶针、拉伸气缸、拔管杆、收料盒;

所述吸嘴组合将材料放到所述轨道上;

所述吹气块组合向材料吹气,经过所述料管限位机构,使材料顺利的到达料管中;

所述挡料机构通过挡料气缸进行前推,将所述料管推入所述料管限位机构中;和进行后退,复原重复工作;

所述料管限位机构用于摆放和控制所述料管运动方向;

所述检知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所述轨道和轨道固定板上,用于检测所述料管中材料的排放情况;

所述轨道包括左轨道、右轨道、轨道盖板;所述左轨道、右轨道、轨道盖板通过定位销和螺栓连接,固定于所述轨道固定板上;

所述料管在所述轨道上运行;

所述顶针用于阻止设备继续排料和推动所述料管到指定区域;

所述拉伸气缸带动所述拔管杆,将指定区域的所述料管打入所述收料盒中。

进一步地,所述料管限位机构包括挡板,限位块,限位固定板,导向板,料管调整块和主支撑板;所述挡板,限位块,限位固定板,导向板,料管调整块和主支撑板通过螺栓连接,用于摆放所述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限位块、限位固定板、导向板和料管调整块固定于所述主支撑板上;

所述挡板下端开有比所述料管宽的槽,设置为倒角,调正所述料管运行位置;

所述限位固定板和所述限位块水平固定于所述挡板上,呈“匚”形;通过移动所述限位块来调整所述限位固定板和所述限位块之间的距离,适用不同宽度的所述料管;

所述导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限位固定板和所述限位块上,用于微调所述料管限位宽度,使得所述料管不能侧翻;

所述挡板内侧设置所述料管调整块,通过移动位置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所述料管。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限位机构为两组,前后摆放。

进一步地,所述料管限位机构包括左限位块、右限位块和轨道固定板;所述左限位块、右限位块和轨道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料管运动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设置于所述左轨道、右轨道、轨道盖板之间,形成环抱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顶针设置于顶料气缸上方,所述顶料气缸用于顶起所述顶针,阻止继续排料;所述顶针连接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通过所述顶针将所述料管推至指定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拔管杆为两组,设置于所述料管同一侧水平放置,通过伸拉气缸不同方向旋转将指定区域的所述料管打入所述收料盒中。

本实用新型特点是检知器检测到料管中材料放满时,顶料气缸将顶针顶起,阻止继续排料,同时挡料机构后退,然后推料气缸启动依靠顶针将料管推至指定区域,最后伸拉气缸带动拨管杆,将满料料管打入收料盒中,依次循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管收料装置排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管收料装置料管满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管收料装置排料结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管收料装置的顶针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管收料装置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多管收料装置各个气缸分布示意图。

图中表示为:1-吸嘴组合;2-吹气块组合;3-挡料机构;4-料管限位机构;5-检知器;6-轨道;7-料管;8-顶料气缸;9-顶针;10-拉伸气缸;11-拔管杆;12-收料盒;13-轨道固定板;14-推料气缸;15-挡料气缸;41-挡板;42-限位块;43-限位固定板;44-导向板;45-料管调整块;46-主支撑板;61-左轨道;62-右轨道;63-轨道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多管收料装置,包括吸嘴组合1、吹气块组合2、挡料机构3、料管限位机构4、检知器5、轨道6、轨道固定板13、料管7、顶料气缸8、顶针9、拉伸气缸10、拔管杆11、收料盒12;吸嘴组合1将材料放到轨道6上;吹气块组合2向材料吹气,经过料管限位机构4,使材料顺利的到达料管7中;

如图1所示,料管限位机构4为两组,前后摆放。料管限位机构4包括挡板41,限位块42,限位固定板43,导向板44,料管调整块45和主支撑板46;所述挡板41,限位块42,限位固定板43,导向板44,料管调整块45和主支撑板46通过螺栓连接,用于摆放所述料管7。

挡板41、限位块42、限位固定板43、导向板44和料管调整块45固定于主支撑板46上;

挡板41下端开有比料管7宽的槽,设置为倒角,调正料管7运行位置;

限位固定板43和限位块42水平固定于挡板41上,呈“匚”形;通过移动限位块42来调整限位固定板43和限位块42之间的距离,适用不同宽度的料管7;

导向板44分别设置于限位固定板43和限位块42上,用于微调料管7限位宽度,使得料管7不能侧翻;

挡板41内侧设置料管调整块45,通过移动位置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料管7。

如图2-3所示,拔管杆11为两组,设置于料管7同一侧水平放置,通过伸拉气缸10不同方向旋转将指定区域的料管7打入收料盒12中。

如图1、4-5所示,料管限位机构4包括左限位块47、右限位块48和轨道固定板13;左限位块47、右限位块48和轨道固定板13通过螺栓连接,用于控制料管7运动方向。

顶针9设置于左轨道61、右轨道62、轨道盖板63之间,形成环抱式结构。

顶针9设置于顶料气缸8上方,顶料气缸8用于顶起顶针9,阻止继续排料;顶针9连接推料气缸14,推料气缸14通过顶针9将料管7推至指定区域。

具体的,机器启动后,挡料机构3前推将料管7推入料管限位机构4,检知器5检测到料管7到位后,吸嘴组合1将材料放到轨道6上,吹气块组合2向材料吹气,经过料管限位机构4,使材料顺利的到达料管7中。检知器5检测到料管7中材料放满时,顶料气缸8将顶针9顶起,阻止继续排料,同时挡料机构3后退,然后推料气缸14启动依靠顶针9将料管7推至指定区域,最后伸拉气缸10带动拨管杆11,将满料料管7打入收料盒12中,依次循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