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96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电梯门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梯门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运送人员和货物的工具,在家用电梯、高层建筑或工业厂房中应用十分普遍,电梯本身的可靠性对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多数电梯的可靠性均非常高,设计有冗余系统和机械、电气连锁,以防止事故的发生。尽管如此,在超负荷工作环境、维护保养不到位或人为操作失误等因素的影响下,电梯出现事故也是屡屡发生,一旦发生事故,结果往往非常严重,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轿厢不在平层位置时,电梯厅门在外力的作用下无法被打开以防止乘客掉入井道内是电梯最基本的安全项。

为了防止乘客人为地打开电梯厅门从而发生危险,电梯厅门上需要设置相应的电梯门锁,电梯门锁在轿厢到达平层位置时打开,以便电梯厅门开启。因此,门锁作为安全部件,注定了对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必将更加严苛。

现有的电梯厅门的门锁不仅设计复杂,而且门锁上的门球既充当开启门锁,又要用来带动电梯厅门,这使得门球需要适应不同类型的运动以及不同大小的受力,增加故障率的同时也降低了其可靠性。此外,现有的电梯厅门的门锁主要针对中分式或旁开式电梯门,用于平开式电梯门的门锁很少。

所以,有必要对上述传统的电梯门的门锁做进一步改进,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电梯厅门的门锁存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及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及可靠性高的电梯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门系统,所述电梯门系统包括厅门、门锁和电梯轿厢,所述厅门包括门框、与所述门框固定连接的门轴及与所述门轴活动连接的门扇,所述门扇绕所述门轴作弧线运动,所述门锁包括检测器、伸缩杆、推动装置、控制器及门夹装置,所述检测器和所述伸缩杆固设于所述电梯轿厢,所述推动装置、所述控制器及所述门夹装置固设于所述门框,所述检测器与所述伸缩杆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驱动所述推动装置,所述推动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配合控制所述门夹装置固定住所述门扇,所述推动装置包括基座、推杆、弹簧和传感器,所述基座设于所述门框,所述基座和所述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推杆内部,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传感器设于所述基座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推动装置的推杆与所述伸缩杆的接触面为弧形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门夹装置包括第一门夹、第二门夹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分别和所述第一门夹及所述第二门夹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门夹和所述第二门夹绕所述连接部作90度的单向弧线运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门夹和所述第二门夹固定所述门扇的一侧均贴设有防护垫。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垫为橡胶垫、泡沫垫或软木垫中的任意一种。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在电梯轿厢到达厅门对应的楼层时,通过伸缩杆与推动装置发生碰撞才能控制门夹装置开门,避免了电梯轿厢不在厅门对应的楼层时厅门被意外推开或拉开及电梯轿厢经过厅门对应的楼层时厅门被打开,从而提高电梯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动装置,将弹簧设于推杆的内部,对弹簧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防止过度磨损。

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动装置的推杆与伸缩杆的接触面为弧形面,缓冲了碰撞时的力度,延长伸缩杆和推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夹装置,第一门夹和第二门夹绕连接部作90度的单向弧线运动,可保证第一门夹和第二门夹不会过度张合,运动可控。

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夹装置,其第一门夹和第二门夹固定门扇的一侧均贴设有防护垫,防护垫包括多种类型,可有效防止门夹装置对门扇固定时力道不合理,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保护门扇,从而延长电梯门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梯门系统的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梯门系统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梯门系统的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电梯门系统1包括厅门11、门锁13和电梯轿厢15,所述厅门11与所述电梯轿厢15对应设置。

所述厅门11包括门框111、与所述门框111固定连接的门轴113及与所述门轴113活动连接的门扇115,所述门扇115绕所述门轴113作弧线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轴113通过连接盘固定于楼层之间。

所述门锁13包括检测器131、伸缩杆133、推动装置135、控制器137及门夹装置139。所述检测器131和所述伸缩杆133固设于所述电梯轿厢15,所述推动装置135、所述控制器137及所述门夹装置139固设于所述门框111,其中,所述检测器131与所述伸缩杆13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伸缩杆133的另一端驱动所述推动装置135,所述推动装置135与所述控制器137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137配合控制所述门夹装置139固定住所述门扇115。

所述检测器131用于检测所述电梯轿厢15是否到达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并向外发射检测信号。

所述伸缩杆133包括底座1331、可伸缩杆体1333、弹性件1335、顶座1337及驱动装置1339,所述底座1331固设于所述电梯轿厢15,所述可伸缩杆体1333连接所述底座1331和所述顶座1337,所述弹性件1335设于所述可伸缩杆体1333内部,所述弹性件1335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1331,其另一端连接所述顶座1337,所述驱动装置1339固设于所述底座1331的内部。所述弹性件1335受所述驱动装置1339驱动进而带动所述可伸缩杆体1333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335为弹簧。

所述驱动装置1339接收所述检测器131的检测信号,并驱动所述伸缩杆133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驱动装置1339未接收到所述检测器131的检测信号时,即所述电梯轿厢15未到达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所述伸缩杆133处于静止状态;当所述驱动装置1339接收到所述检测器131的检测信号时,即当所述电梯轿厢15已到达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所述驱动装置1339驱动所述伸缩杆133向靠近所述推动装置135的方向运动,所述顶座1337与所述推动装置135发生碰撞。当所述电梯轿厢15将要离开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所述驱动装置1339驱动所述伸缩杆133向远离所述推动装置135的方向运动,所述顶座1337与所述推动装置135分离。

所述推动装置135包括基座1351、推杆1353、弹簧1355和传感器1357,所述基座1351固设于所述门框111,所述基座1351和所述推杆135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355设于所述推杆1353内部,其一端连接于所述推杆135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1351,所述传感器1357设于所述基座1351内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1357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弹簧1355设于所述推杆1353的内部,对所述弹簧1355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防止过度磨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座1337与所述推动装置135的推杆1353接触的面为弧形面。当所述顶座1337与所述推动装置135发生碰撞或者碰撞之后分离时,所述传感器1357产生感应信号,将感应信号传送至所述控制器137。

所述控制器137用于接收所述传感器1357的感应信号,并控制所述门夹装置139的开合与关闭。

所述门夹装置139包括第一门夹1391、连接部1393和第二门夹1395,所述连接部1393分别和所述第一门夹1391及所述第二门夹139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门夹1391和所述第二门夹1395绕所述连接部1393作90度的单向弧线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393设于所述门框111的中部,且与所述控制器137电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393还可以设于所述门框111远离所述门轴113一侧。

所述门夹装置139可以在所述电梯轿厢15没有到达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时,固定住所述门扇115,不仅结构简单,而且避免所述厅门11被意外推或拉开,提高所述电梯门系统1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所述第一门夹1391和所述第二门夹1395固定所述门扇115的一侧均贴设有防护垫(图未示)。所述防护垫为橡胶垫、泡沫垫或软木垫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防护垫可有效防止所述门夹装置139对所述门扇115固定时力道不合理,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保护所述门扇115,从而延长所述电梯门系统1的使用寿命。

所述电梯门系统1的工作过程为:

当所述电梯轿厢15未到达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或者经过所述楼层但不在所述楼层停止时,所述检测器131不发送检测信号,所述驱动装置1339未接收到所述检测器131的检测信号,则所述伸缩杆133静止,所述门夹装置139处于关闭状态,即所述第一门夹1391和所述第二门夹1395处于平行状态,夹住所述门扇115,也就是所述厅门11处于锁紧状态,此时无论电梯控制系统失效或人为操作失误,只要所述电梯轿厢15未到达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所述厅门11是无法打开的。

当所述电梯轿厢15到达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需要打开所述厅门11时,所述检测器131向外发射检测信号,所述驱动装置1339接收所述检测器131的检测信号,所述驱动装置1339驱动所述伸缩杆133向靠近所述推动装置135的方向运动,将所述顶座1337与所述推动装置135发生碰撞。发生碰撞后,所述传感器1357产生感应信号,将感应信号传送至所述控制器137。所述控制器137接收所述传感器1357的感应信号,并控制所述门夹装置139开合,所述第一门夹1391和所述第二门夹1395从平行状态改为展开状态,绕所述连接部1393作90度的弧线运动,此时所述厅门11可以打开。

在关门过程中,所述检测器131向外发射检测信号,所述驱动装置1339接收所述检测器131的检测信号,所述驱动装置1339驱动所述伸缩杆133向远离所述推动装置135的方向运动,所述顶座1337与所述推动装置135分离。分离后,所述传感器1357产生感应信号,将感应信号传送至所述控制器137。所述控制器137接收所述传感器1357的感应信号,并控制所述门夹装置139关闭,所述第一门夹1391和所述第二门夹1395从展开状态改为平行状态,绕所述连接部1393作90度的弧线运动,此时所述厅门11可以关闭,重新处于锁紧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电梯门系统1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电梯门系统1,在所述电梯轿厢15到达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时,通过所述伸缩杆133与所述推动装置135发生碰撞才能控制所述门夹装置139开门,避免了所述电梯轿厢15不在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时所述厅门11被意外推开或拉开及所述电梯轿厢15经过所述厅门11对应的楼层时所述厅门11被打开,从而提高所述电梯门系统1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推动装置135,将所述弹簧1355设于所述推杆1353的内部,对所述弹簧1355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防止过度磨损。

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推动装置135的推杆1353与所述伸缩杆133的所述顶座1337接触面为弧形面,缓冲了碰撞时的力度,延长所述伸缩杆133和所述推动装置135的使用寿命。

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门夹装置139,其所述第一门夹1391和所述第二门夹1395绕所述连接部1393作90度的单向弧线运动,可保证所述第一门夹1391和所述第二门夹1395不会过度张合,运动可控。

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门夹装置139,其所述第一门夹1391和所述第二门夹1395固定所述门扇115的一侧均贴设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包括多种类型,可有效防止所述门夹装置139对所述门扇115固定时力道不合理,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时保护所述门扇115,从而延长所述电梯门系统1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