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5760阅读:4689来源:国知局
油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桶。



背景技术:

油桶,即盛油用的桶,一般为由铁皮或塑料材质做成的圆筒形状。油桶最初由德国人在二战前夕发明,当时主要用来搬运重要的军事物资——汽油,可以说是典型的战争产物。目前,普通的油桶一般呈圆柱形的桶状结构,而且其内部通常只具有单一的储油腔,因此一旦发生局部破损后,整个油桶内的油品存在完全渗漏的风险;另外,由于只有单一的储油腔,因此一个油桶也只能储存单一的一种油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个储油腔的油桶,可降低由于油桶局部破损而造成油品完全渗漏的风险,同时也可由单一油桶同时存储多种油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以提供一种油桶,所述油桶为由多个弧形单元绕油桶周向依次可拆卸地拼接而成的圆柱体形,在每个弧形单元内具有一个储油腔,在每个弧形单元上设置有与该弧形单元内的储油腔连通的取油口,在每个取油口上可拆卸地盖有密封盖。

进一步的是:在相邻两个弧形单元的拼接处,位于其中一个弧形单元外壁上设置有横向定位凸楞,位于另一弧形单元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横向定位凸楞对应配合的横向定位凹槽。

进一步的是:在相邻两个弧形单元的拼接处,位于其中一个弧形单元外壁上设置有纵向定位凸楞,位于另一弧形单元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纵向定位凸楞对应配合的纵向定位凹槽。

进一步的是:在每个弧形单元上还设置有与储油腔连通的进油口,在所述进油口上可拆卸地盖有密封盖。

进一步的是:在每个储油腔内设置有取油管,所述取油管的一端与取油口连通,取油管的另一端伸入至储油腔的底部;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可将相邻两个弧形单元中位于其中一个弧形单元的取油口和另一个弧形单元的进油口连通。

进一步的是:所述弧形单元设置有四个。

进一步的是:在油桶的外周还套设有可将所有弧形单元箍紧的卡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由多个弧形单元拼接而成一个油桶,这样可在每个弧形单元内形成彼此独立的储油腔,因此实现了在同一个油桶内可同时存储多种油品的目的。而且,即使当其中一个储油腔发生破损渗漏时,其余储油腔内的油品仍然能被有效地保存,因此避免了油桶发生局部破损时造成油桶内所有存储油品渗漏的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弧形单元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装配连接,这样,在使用时还可通过拆卸将各弧形单元分开后各自独立的使用,因而其使用过程更加灵活、方便。另外,当所有弧形单元内储存的为同一种油品时,在使用时还可通过连接管将各储油腔连通,这样可同时对所有弧形单元内的油品进行连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桶的立体视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6为图4中局部区域C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局部区域D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三个弧形单元的立体视图。

附图编号:弧形单元1、储油腔2、取油口3、密封盖4、横向定位凸楞5、横向定位凹槽6、纵向定位凸楞7、纵向定位凹槽8、进油口9、取油管10、连接管11、卡箍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8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桶,所述油桶为由多个弧形单元1绕油桶周向依次可拆卸地拼接而成的圆柱体形,在每个弧形单元1内具有一个储油腔2,在每个弧形单元1上设置有与该弧形单元1内的储油腔2连通的取油口3,在每个取油口3上可拆卸地盖有密封盖4。这样,通过多个弧形单元1内的储油腔2可分别独立的进行油品储存,因此可实现在油桶的局部发生破损时,只会泄漏对应储油腔2内的油品,而其余储油腔2内的油品将仍可被有效的储存。而且,多个储油腔2还可同时储存不同品种的油品。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单元1应当设置有至少两个,如附图1中所示,为设置有四个弧形单元1的结构;通过四个弧形单元1相互拼接而成的一个呈圆柱体形的油桶,在该油桶内即可同时存储四种不同品种的油品。

另外,上述各弧形单元之间1还可通过拆卸后实现各自的独立使用。因此可使油桶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更具体的,为了提高各个弧形单元之间的拼接定位效果,进一步可采用如下设置:在相邻两个弧形单元1的拼接处,位于其中一个弧形单元1外壁上设置有横向定位凸楞5,位于另一弧形单元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横向定位凸楞5对应配合的横向定位凹槽6;和/或者在相邻两个弧形单元1的拼接处,位于其中一个弧形单元1外壁上设置有纵向定位凸楞7,位于另一弧形单元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纵向定位凸楞7对应配合的纵向定位凹槽8。其中,通过横向定位凸楞5与横向定位凹槽6的配合可提高弧形单元1在纵向上的对齐配合效果;而通过纵向定位凸楞7与纵向定位凹槽8的配合可提高弧形单元1在横向上的对齐配合效果。具体可参照附图6、7中所示。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油桶实际为由多个弧形单元1依次连接成的环形封闭结构,因此每个弧形单元1将同时与两侧的两个相邻的弧形单元1对应配合连接,这样可将每个弧形单元1设置为如图8所示的结构,即在每个弧形单元1的其中一配合外壁上设置相应的横向定位凸楞5和/或纵向定位凸楞7以及在每个弧形单元1的另一配合外壁上设置相应的横向定位凹槽6和/或纵向定位凹槽8;这样,即可将多个附图8中所示的弧形单元1按照收尾相连进行拼接。

另外,还可在每个弧形单元1上设置有与储油腔2连通的进油口9,在所述进油口9上可拆卸地盖有密封盖4。设置上述进油口9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向相应的储油腔2内加油时使用或者是在抽取相应储油腔2内的油品时,可将进油口3与外部大气连通,进而保持储油腔2内的气压稳定,进而可有效地抽取出储存的油品。

更具体的,在上述设置有相应进油口9结构的情况下,还可在每个储油腔2内设置有取油管10,所述取油管10的一端与取油口3连通,取油管10的另一端伸入至储油腔2的底部;还可设置有连接管11,所述连接管11可将相邻两个弧形单元1中位于其中一个弧形单元1的取油口3和另一个弧形单元1的进油口9连通。如以附图5中所示,当通过对图5中所示的右侧的储油腔2内的油品进行取油时,可在该储油腔2内形成负压,进而可通过连接管11将此时位于左侧的储油腔2内的油品吸入到右侧的储油腔2内。因此,当设置有多个弧形单元1时,依次将相邻两个弧形单元1通过上述所述的连接管11进行连接后,可在取油时实现同时对所有储油腔2的连通取油。当然,上述连接管11可在抽取油桶内的油品时再进行连接;而且其需要在所有储油腔2内为同一种油品时才可采用上述方式。另外,为了能顺利的取油,应当在其中一相邻的两个弧形单元1的连接处未设置连接管11,而在其余相邻两个弧形单元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管11进行连接;这样可将所有的弧形单元1进行串联,进而可在未设置连接管11处的取油口3处进行取油;具体可参照附图1中设置有四个弧形单元1的示例中所示。

更具体的,还可在油桶的外周套设有可将所有弧形单元1箍紧的卡箍12;设置卡箍12的作用是为了提高各个弧形单元1之间的拼接牢固性,进而确保油桶整体的牢固性。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