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波磁控管的运输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5182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波磁控管的运输装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控管运输配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续波磁控管的运输装载装置。



背景技术:

如附图8所示,磁控管是微波电子管的一种,是一种重入式谐振器型正交场振荡器,通常作为高功率微波能量发生器。磁控管分为脉冲磁控管和连续波磁控管二类,前者用于雷达、通讯、电子对抗,后者用于微波加热及理疗设备。

磁控管的电极材料为无氧铜、可伐等,在酸、碱湿气中易于氧化。因此,磁控管的保存应防潮、避开酸碱气体。防止高温氧化。磁控管因带磁钢,应防止磁钢的磁性变化,存储时应在管子周围避免铁磁物质存在。管子运输过程中应放入专用防振包装箱内,以防止受振动撞击而损坏。这些使得磁控管的运输要求十分苛刻。

针对上述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82260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计算机软盘贮运盒,包括反磁质层、隔热层、顺磁质层、防腐蚀层、吸潮层,所述贮运盒利用弹性元件将软盘活动的固定于四周具有反磁材料、隔热材料、顺磁质材料、防酸材料组成的贮运盒的中间,由密封装置进行密封,防止水分及潮气进入,并用吸潮材料将内部的潮气吸收。

磁控管质量大,惯性系数高,内部零件精密,上述防震箱的设置无法满足防震需求。连续波磁控管采用水冷进行冷却,运输时需要十分当心水冷管受到碰撞。磁控管内部带有磁钢,运输时还需要防止运输时磁钢被磁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一种提供防震、防潮、防磁、防酸碱气体、防氧化且可以用来运输连续波磁控管的运输装载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连续波磁控管的运输装载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内的用于安放连续波磁控管的安置壳体,所述安置壳体的外侧壁沿其高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环形板,多个所述环形板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多个所述连接孔与箱体内侧壁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稳定安置壳体的弹簧;

所述安置壳体一端连接有上屏蔽罩,所述安置壳体远离上屏蔽罩的一端连接有下屏蔽罩,所述上屏蔽罩和所述下屏蔽罩通过锁紧组件与安置壳体两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安置壳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屏蔽层;所述安置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连续波磁控管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外侧壁通过若干绳索与安置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置壳体通过弹簧与箱体内侧壁弹性连接,起到了三轴方向的第一层缓冲作用,放置磁控管的固定壳体通过绳索和安置壳体内侧弹性连接,起到了第二层缓冲作用,上屏蔽罩和下屏蔽罩安装在安置壳体上后,通过上屏蔽罩、安置壳体内侧屏蔽层和下屏蔽罩形成一个屏蔽整体,对装置起到一个整体的屏蔽保护作用,上述设置,不仅使得整个装载装置安装拆卸都十分方便,还使得整个连续波磁控管在箱体内部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外界的撞击对连续波磁控管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置在上屏蔽罩以及下屏蔽罩外壁上靠近安置壳体一侧的卡片,所述卡片与所述环形板平行设置,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用于锁紧所述卡片以及环形板的卡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上屏蔽罩、下屏蔽罩与安置壳体固定时,只需要利用卡扣卡接住卡片以及环形片即可,拆装效率高,结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呈“U”字形,所述卡扣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强卡扣与卡片或环形板之间摩擦力的凸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避免卡扣从卡片上滑落。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与安置壳体之间、以及安置壳体与固定壳体之间的空腔中设置有吸潮物,所述吸潮物包括木屑、纸屑、泡沫、海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装置的防潮能力,避免内外温差过大或者环境潮湿引发的金属表面水渍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壳体内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内坐环;所述固定壳体和所述内坐环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固定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壳体、所述内坐环和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连续波磁控管水冷管道的缺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内坐环用于放置连续波磁控管的本体,固定板固定住连续波磁控管的位置,固定壳体、内坐环和固定板的缺口用于连续波磁控管的水冷管的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外侧侧壁上设置有把手,所述箱体一端设置有若干滚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箱体外侧的把手方便操作者对箱体的搬运,箱体底端的滚轮方便箱体的运输。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部沿其箱体的各个侧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弹簧上的挂钩将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孔连接;同一连接孔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与支撑架的一边形成三角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使得安置体能够悬挂在箱体内部中,起到良好的防震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为金属丝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箱体与安置壳体,固定壳体和安置壳体的分隔设置,使得整个运输装载装置有着双层防震作用,屏蔽罩保护了连续波磁控管,也起到了防护意外撞击或者电磁辐射的作用,整个运输装载装置的设计充分实现了防潮,防酸碱气体,防震动,以及隔热防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屏蔽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屏蔽结构的爆炸视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安置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固定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连续波磁控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志:1、箱体;2、安置壳体;3、环形板;4、连接孔;5、弹簧;6、上屏蔽罩;7、下屏蔽罩;8、屏蔽层;9、固定壳体;10、绳索;11、固定板;12、卡片;13、卡扣;14、凸点;15、吸潮物;16、内坐环;17、螺栓;18、缺口;19、把手;20、滚轮;21、支撑架;22、通孔;23、连续波磁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一种连续波磁控管的运输装载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本身,箱体1呈方形结构,箱体1外侧侧壁上固定有若干把手19,箱体1底端上固定有若干滚轮20。把手19和滚轮20方便了箱体1的搬动和运输,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滚轮20优选为万向轮。

如图3和图4所示,运输装载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箱体1中的安置壳体2,安置壳体2内部中空,安置壳体2侧壁的两端部的外壁上沿其周向固定有环形板3,环形板3与安置壳体2侧壁垂直,环形板3上设置有贯穿环形板3的连接孔4,连接孔4设置在环形板3的拐角处。箱体1沿其各个侧边边沿设置有支撑架21,支撑架21上设置有若干贯穿支撑架21的通孔22,弹簧5上挂钩的两端分别将通孔22和连接孔4连接。如图2所示,同一连接孔4内部至少设置有两个弹簧5,两个所述弹簧5与支撑架21的一边形成三角形,弹簧5使得安置壳体2能够悬挂在箱体1内部中,起到防震的作用。安置壳体2内侧壁上设置有屏蔽层8,在一特定实施例中,上述屏蔽层8由金属丝网组成。如图4和图5所示,安置壳体2一端上设置有上屏蔽罩6,上屏蔽罩6靠近安置壳体2一端的四周外侧上固定设置有卡片12,卡片12与上屏蔽罩6侧壁垂直。安置壳体2远离上屏蔽罩6的一端上设置有下屏蔽罩7,下屏蔽罩7靠近安置壳体2一端的四周外侧上固定有卡片12,卡片12与下屏蔽罩7侧壁垂直,为了与箱体1本身相适配,上屏蔽罩6和下屏蔽罩7均呈方形结构。锁紧组件包括卡扣13,卡扣13用来将环形板3和卡片12固定,卡扣13呈“U”字形,为了增加卡扣13的内侧摩擦力,使得卡扣13不容易脱落,卡扣13内侧上固定有若干凸点14。卡扣13将上屏蔽罩6和下屏蔽罩7固定在安置壳体2上,形成一个密闭的整体,通过上屏蔽罩6、屏蔽层8和下屏蔽罩7三者的配合,使得整个安置壳体2起到一个整体的屏蔽作用,避免外部的电磁干扰进入到安置壳体2内。安置壳体2和箱体1中间层放置有吸潮物15,吸潮物15包括木屑,纸屑,泡沫,海绵,上述设置可以提高整个运输装载装置的防潮能力,避免内外温差过大或者环境潮湿引发的金属表面水渍现象,优选的,上述吸潮物15放置在箱体1或者安置壳体2的底部,起到防潮除湿作用的同时也能够缓冲外部对箱体1的撞击力,保护安置壳体2内的连续波磁控管。

如图6所示,安置壳体2内部设置有固定壳体9,固定壳体9外侧通过若干绳索10和安置壳体2内侧壁弹性连接。固定壳体9一端固定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通过螺栓17与固定壳体9连接。如图7所示,固定壳体9内侧固定有内坐环16,内坐环16与固定壳体9同轴线,固定壳体9和内坐环16呈一体化设置。固定壳体9、内坐环16和固定板11整体的同一侧上设有缺口18,方便连续波磁控管的水冷管道的放置。内坐环16用于放置连续波磁控管的本体,固定板11固定住连续波磁控管的位置,固定壳体9、内坐环16和固定板11的缺口18用于连续波磁控管的水冷管的放置。

使用时,安装下屏蔽罩7,通过卡扣13将下屏蔽罩7固定在安置壳体2的一端上,将连续波磁控管放置在固定壳体9内,使得其一端能架在固定壳体9上,此时注意连续波磁控管的水冷管朝向固定壳体9的缺口18处,通过螺栓17固定住固定板11,通过卡扣13将上屏蔽罩6固定在安置壳体2远离下屏蔽罩7的一端上,封闭箱体1进行运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