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减震对重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835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减震对重框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减震对重框架。



背景技术:

对重装置是平衡电梯轿厢的装置,由于对重装置在运动时常与轨道摩擦导致变形,会使电梯在运行时产生异响,并且长时间摩擦会缩短对重装置的使用寿命。申请号为:201120409780.7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电梯对重框架,构成包括两根立柱、连接两根立柱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设有反绳轮,下连接板上经螺栓设有调整座。上述专利不能在对重装置运动时提供有效防护,不能防止对重装置变形对设备造成的损伤。因此,需要一种能够防止对重装置变形,且减小对重装置所受震动的对重框架,以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梯减震对重框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梯减震对重框架,包括对重块、位于所述对重块两侧的立梁、焊接在所述立梁下方的下梁、位于所述立梁顶部的上梁,所述下梁与所述上梁两侧安装有垫片,所述立梁一侧安装有挡板,所述对重块顶部安装有对重块压板和平衡块,所述对重块下端安装有对重块垫板,所述上梁顶部安装有防尘板与橡胶板,所述上梁顶部两侧安装有油杯安装板,所述上梁下端设置有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下方卡装有绳轮,所述绳轮一侧安装有挡绳板,所述下梁下方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下梁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撞板。

上述结构中,设置于所述下梁底部的所述缓冲撞板能够在设备接触地面或底面支架时进行减震防护,避免设备碰撞导致所述立梁变形,同时能够在所述立梁沿轨道滑动时,通过所述垫片进行防护,防止所述立梁直接接触轨道导致所述立梁受力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U型螺栓外侧电镀有锌层。

作为优选,所述上梁、所述下梁与所述立梁均采用热压钢板制成,且外部均喷涂有防锈漆。

作为优选,所述油杯安装板共有两组,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上梁顶部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对重块垫板与所述对重块压板均采用镀锌钢板制成。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层设置的所述橡胶板与下层设置的所述缓冲撞板,能够减小电梯日常使用中设备整体所受的碰撞压力,并且能够通过垫片减小设备侧边所受的压力,减小因设备变形造成的异响,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梯减震对重框架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梯减震对重框架的左视图。

1、下梁;2、垫片;3、对重块;4、挡板;5、绳轮;6、挡绳板;7、油杯安装板;8、防尘板;9、U型螺栓;10、橡胶板;11、上梁;12、立梁;13、对重块压板;14、平衡块;15、对重块垫板;16、缓冲撞板;17、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电梯减震对重框架,包括对重块3、位于对重块3两侧的立梁12,立梁12用于固定对重块3、焊接在立梁12下方的下梁1、位于立梁12顶部的上梁11,下梁1与上梁11两侧安装有垫片2,垫片2用于在设备上升和下落时提供防护,立梁12一侧安装有挡板4,对重块3顶部安装有对重块压板13和平衡块14,对重块3下端安装有对重块垫板15,上梁11顶部安装有防尘板8与橡胶板10,上梁11顶部两侧安装有油杯安装板7,上梁11下端设置有U型螺栓9,U型螺栓9下方卡装有绳轮5,绳轮5一侧安装有挡绳板6,下梁1下方设置有定位块17,定位块17与下梁1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撞板16。

上述结构中,设置于下梁1底部的缓冲撞板16能够在设备接触地面或底面支架时进行减震防护,避免设备碰撞导致立梁12变形,同时能够在立梁12沿轨道滑动时,通过垫片2进行防护,防止立梁12直接接触轨道导致立梁12受力变形。

作为优选,U型螺栓9外侧电镀有锌层,上梁11、下梁1与立梁12均采用热压钢板制成,且外部均喷涂有防锈漆,油杯安装板7共有两组,分别对称安装在上梁11顶部两侧,对重块垫板15与对重块压板13均采用镀锌钢板制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