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乘客悬挂物品的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8343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乘客悬挂物品的电梯轿厢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轿厢辅助装置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乘客悬挂物品的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电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我们经常能看到提拎大袋物品的乘客以及行动不便的乘客在乘坐电梯时对于手提物品具有较大的困难,所以一种方便悬挂物品而且悬挂安全有效的电梯,是人们生活过程中所急需的。

专利公告号为CN 204342228 U、公告日为2015.05.2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嵌入式挂钩,包括:轿厢壁、轿厢壁上设置有一凹槽区,所述凹槽区内嵌入有挂钩组件,所述挂钩组件包括:挂钩本体、用于支撑挂钩本体的支撑轴以及用于将挂钩本体可活动的悬挂于支撑轴上的连接环。

但是该实用新型存在悬挂物品不够安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乘客悬挂物品的电梯轿厢,其能通过挂钩和挡杆形成一个封闭的框架结构,大大提高悬挂物品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效,悬挂安全性好,操作简单以及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乘客悬挂物品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厢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厢体上用于悬挂物品的挂钩以及设置在所述轿厢厢体上从所述挂钩上方对所述挂钩进行上端闭合以用于保护悬挂着的物品的挡杆,所述挂钩伸缩设置在所述轿厢厢体内,所述挡杆滑动设置在所述轿厢厢体上。该设置中所述挂钩配合所述挡杆以及一侧厢体壁,形成一个封闭的框架结构,不同于直接将物品挂在挂钩上,能较好地避免物品被意外取走,大大提高了悬挂物品的安全性,所述挂钩能回缩至所述轿厢厢体的厢体壁内,所述挡杆能滑动至厢体壁的直角角落内,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挂钩装置占用所述轿厢厢体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所述电梯轿厢的实用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挂钩伸缩设置在挂钩孔中,所述挡杆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挂钩孔与所述滑槽之间设有用于封盖所述挂钩孔的遮挡片,所述遮挡片滑动设置在遮挡片滑槽内,所述遮挡片滑槽连通所述滑槽以及挂钩孔。该设置中所述遮挡片在所述挂钩装置不使用时,能较好地封盖所述挂钩孔,避免儿童对所述挂钩孔以及挂钩因为误触而造成危险,所述遮挡片能通过所述挡杆的滑动同时完成打开动作,使得所述挂钩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遮挡片滑槽内设有通过将所述遮挡片顶在所述遮挡片滑槽一侧以用于封盖所述挂钩孔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顶在所述遮挡片侧面上,另一端顶在所述遮挡片滑槽远离所述挂钩孔的一个槽内侧面上。该设置中所述弹簧的弹力可以使得所述遮挡片在不受所述挡杆推挤作用时能较好地顶在所述遮挡片滑槽的一侧,保证对所述挂钩孔的封盖作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挡杆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横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杆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挂钩的竖杆,所述竖杆上设有用于所述挂钩穿过以连接的开孔,所述滑槽内设有用于所述挡杆滑动的滑轨,所述横杆在所述滑轨上滑动。该设置中所述开孔在所述挡杆滑至所述挂钩孔上方时,用于与伸出来的所述挂钩连接,配合轿厢壁形成封闭的框架结构,以保护悬挂着的物品。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槽的一个槽内侧壁为所述轿厢厢体的厢体壁。该设置中所述滑槽是从两个所述厢体壁的连接直角角落处开始,能使得所述挡杆在不用时能滑至贴在一侧所述厢体壁上,使得所述挡杆能尽量靠在角落里,减少在所述轿厢厢体内乘坐时对乘客的影响。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挂钩包括挂钩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挂钩主体一端通过与所述挡杆连接来保护悬挂物品安全的挂钩凸出,所述挂钩主体两侧设有用于在所述挂钩孔内滑动的开槽。该设置中所述挂钩凸出与所述开孔配合连接,完成闭合框架结构的目的,所述挂钩主体用于在所述挂钩孔内通过挂钩孔滑轨滑动,即所述开槽与所述挂钩孔滑轨相配合,保证所述挂钩能顺利滑出和回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挂钩主体上平面上设有挂钩球头,所述挂钩孔上顶面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挂钩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球头,以及用于所述挂钩拉伸出所述挂钩孔后对所述挂钩主体进行卡合固定的卡合球头。该设置中所述挂钩球头配合所述限位球头,能在所述挂钩位于所述挂钩孔内时,通过挂钩球头靠内、限位球头靠外的方式,对所述挂钩进行限位固定,避免所述挂钩意外滑动设置滑出,所述卡合球头用于在所述挂钩伸出所述钩孔且完成与所述挡杆连接后对所述限位球头进行卡合,进一步保证所述挂钩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合球头相较于所述限位球头设置在更靠近所述挂钩孔开口处的位置,两个所述卡合球头之间形成对所述挂钩球头进行卡合的凹槽。该设置中所述限位球头仅仅用于限位所述挂钩球头以防止滑出,所以一个所述限位球头即可,所述卡合球头要对所述挂钩球头进行固定作用,所以两个所述卡合球头之间的凹槽部位能更好的卡合固定住所述挂钩球头,已达到固定所述挂钩的目的,保证所述挂钩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挂钩和挡杆形成一个封闭的框架结构,大大提高悬挂物品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有效,悬挂安全性好,操作简单以及占用空间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杆和挂钩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挡杆和挂钩的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遮挡片滑槽以及弹簧的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挂钩以及挂钩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3、4以及附图5所示,一种便于乘客悬挂物品的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厢体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厢体1上用于悬挂物品的挂钩2以及设置在所述轿厢厢体1上从所述挂钩2上方对所述挂钩2进行上端闭合以用于保护悬挂着的物品的挡杆3,所述挂钩2伸缩设置在所述轿厢厢体1内,所述挡杆3滑动设置在所述轿厢厢体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2配合所述挡杆3以及一侧厢体壁,形成一个封闭的框架结构,不同于直接将物品挂在普通的挂钩上,能较好地避免物品被意外取走,大大提高了悬挂物品的安全性,所述挂钩2能回缩至所述轿厢厢体1的厢体壁内,所述挡杆3能滑动至厢体壁的直角角落内,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挂钩装置占用所述轿厢厢体1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所述电梯轿厢的实用性。

所述挂钩2伸缩设置在挂钩孔4中,所述挡杆3滑动设置在滑槽5内,所述挂钩孔4与所述滑槽5之间设有用于封盖所述挂钩孔4的遮挡片6,所述遮挡片6滑动设置在遮挡片滑槽7内,所述遮挡片滑槽7连通所述滑槽5以及挂钩孔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挡片6在所述挂钩装置不使用时,能较好地封盖所述挂钩孔4,避免儿童对所述挂钩孔4以及挂钩2因为误触而造成危险,所述遮挡片6能通过所述挡杆3的滑动同时完成打开动作,使得所述挂钩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所述遮挡片滑槽7内设有通过将所述遮挡片6顶在所述遮挡片滑槽7一侧以用于封盖所述挂钩孔4的弹簧8,所述弹簧8一端顶在所述遮挡片6侧面上,另一端顶在所述遮挡片滑槽7远离所述挂钩孔4的一个槽内侧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8的弹力可以使得所述遮挡片6在不受所述挡杆3推挤作用时能较好地顶在所述遮挡片滑槽7的一侧,保证对所述挂钩孔4的封盖作用。

所述挡杆3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5内的横杆301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杆301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挂钩2的竖杆302,所述竖杆302上设有用于所述挂钩2穿过以连接的开孔303,所述滑槽5内设有用于所述挡杆3滑动的滑轨501,所述横杆301在所述滑轨501上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孔303在所述挡杆3滑至所述挂钩孔4上方时,用于与伸出来的所述挂钩2连接,配合轿厢壁形成封闭的框架结构,以保护悬挂着的物品。所述滑槽5的一个槽内侧壁为所述轿厢厢体1的厢体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5是从两个所述厢体壁的连接直角角落处开始,能使得所述挡杆3在不用时能滑至贴在一侧所述厢体壁上,使得所述挡杆3能尽量靠在角落里,减少在所述轿厢厢体1内乘坐时对乘客的影响。所述挂钩2包括挂钩主体201以及设置在所述挂钩主体201一端通过与所述挡杆3连接来保护悬挂物品安全的挂钩凸出202,所述挂钩主体201两侧设有用于在所述挂钩孔4内滑动的开槽20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凸出202与所述开孔303配合连接,完成闭合框架结构的目的,所述挂钩主体201用于在所述挂钩孔4内通过挂钩孔滑轨401滑动,即所述开槽203与所述挂钩孔滑轨401相配合,保证所述挂钩2能顺利滑出和回入。所述挂钩主体201上平面上设有挂钩球头204,所述挂钩孔4上顶面上设有用于对所述挂钩2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球头9,以及用于所述挂钩2拉伸出所述挂钩孔4后对所述挂钩主体201进行卡合固定的卡合球头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钩球头204配合所述限位球头9,能在所述挂钩2位于所述挂钩孔4内时,通过挂钩球头204靠内、限位球头9靠外的方式,对所述挂钩2进行限位固定,避免所述挂钩2意外滑动设置滑出,所述卡合球头10用于在所述挂钩2伸出所述钩孔4且完成与所述挡杆3连接后对所述限位球头9进行卡合,进一步保证所述挂钩2的稳定性。

所述卡合球头10相较于所述限位球头9设置在更靠近所述挂钩孔4开口处的位置,两个所述卡合球头10之间形成对所述挂钩球头204进行卡合的凹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球头9仅仅用于限位所述挂钩球头204以防止滑出,所以一个所述限位球头9即可,所述卡合球头10要对所述挂钩球头204进行固定作用,所以两个所述卡合球头10之间的凹槽部位能更好的卡合固定住所述挂钩球头204,已达到固定所述挂钩2的目的,保证所述挂钩2的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