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6088发布日期:2018-07-17 23:3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30日提交的第14/954,893号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所述美国专利申请是2012年9月21日提交的第13/624,367号美国专利申请、现为第9,200,737号美国专利的部分继续申请,所述第9,200,737号美国专利要求于2011年9月23日提交的第61/538,233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这些在先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在此并入。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将有些易弯曲的软管连接至更刚性的管或部件的软管夹。



背景技术:

软管夹通常用于对下面的软管、管、部件或其组合施加径向收缩力,以便提供接头。下面的软管通常由橡胶或其它柔性材料制成,而管或部件通常由塑料、金属或其它硬质材料制成。软管夹通常包括带状件和蜗杆驱动机构,以在软管、管或部件上收紧带状件。为了有效,软管夹应在接头处提供流体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软管夹,该软管夹包括带状件和蜗杆驱动机构。该带状件具有第一周向端部、第二周向端部以及位于第一周向端部与第二周向端部之间的一组槽。带状件还具有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第一周向端部和第二周向端部以及第一轴向端部和第二轴向端部可相对于在软管夹使用期间由带状件呈现的大致圆形形状来限定。在第一轴向端部与第二轴向端部之间的轴向剖面轮廓中,带状件具有第一弯曲部分、第二弯曲部分和平坦部分,其中,平坦部分跨越在第一弯曲部分与第二弯曲部分之间。带状件具有袋部,该袋部位于带状件的下侧处,并且部分地或更多地由第一弯曲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以及平坦部分限定。蜗杆驱动机构连接至带状件,并且用于在软管夹的收紧动作期间使带状件径向收缩。蜗杆驱动机构包括螺杆,该螺杆具有部分带螺纹或更多带螺纹的柄部,该柄部在螺杆旋转时接合槽。蜗杆驱动机构与带状件之间的连接包括钩状件,该钩状件具有位于袋部处的端部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软管夹,该软管夹包括带状件、蜗杆驱动机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在带状件的第一轴向端部与第二轴向端部之间的轴向剖面轮廓中,带状件具有第一弯曲部分、具有第二弯曲部分以及具有平坦部分。平坦部分在第一弯曲部分与第二弯曲部分之间延伸。带状件具有位于平坦部分处的切口。带状件具有位于带状件的下侧处的袋部。袋部部分地或更多地由第一弯曲部分和第二弯曲部分以及平坦部分的下侧表面限定。蜗杆驱动机构用于在软管夹的收紧动作期间使带状件径向收缩。蜗杆驱动机构包括螺杆、鞍状件和钩状件。钩状件从鞍状件延伸、且穿过切口并且进入袋部中。第一焊接部位于鞍状件与带状件之间,并且位于带状件的平坦部分处。第二焊接部位于钩状件与带状件之间,并且位于带状件的平坦部分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软管夹,该软管夹包括带状件、蜗杆驱动机构、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以及一个或多个弹簧。在带状件的第一轴向端部与第二轴向端部之间的轴向剖面轮廓中,带状件具有第一弯曲部分、第二弯曲部分以及平坦部分。平坦部分在第一弯曲部分与第二弯曲部分之间延伸。带状件具有位于平坦部分处的切口。带状件具有位于带状件的下侧处的袋部。袋部部分地或更多地由第一弯曲部分、第二弯曲部分以及平坦部分的下侧表面限定。蜗杆驱动机构用于在软管夹的收紧动作期间使带状件径向收缩。蜗杆驱动机构包括螺杆、鞍状件和钩状件。钩状件从鞍状件延伸。钩状件具有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延伸穿过切口并且在远离鞍状件的圆周方向上将钩状件引导到袋部中。第一焊接部位于鞍状件与带状件之间,并且位于带状件的平坦部分处。第二焊接部位于钩状件与带状件之间,并且位于带状件的平坦部分处。一个或多个弹簧围绕螺杆设置,以偏置螺杆并实现带状件的径向收缩。径向收缩旨在在软管夹的使用期间在下面的软管上保持夹紧压力。

可设想的是,在以上段落、权利要求书和/或以下描述和附图中陈述的各个方面、实施方式、示例、特征以及替代选择均可独立或以其任何组合来采用。

附图说明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软管夹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沿箭头2-2截取的、图1的软管夹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软管夹的另一剖视图;

图4是软管夹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5是软管夹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6是软管夹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7是图6的软管夹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图6的软管夹的带状件与蜗杆驱动机构之间的连接的放大图;

图9是软管夹的又一实施方式的放大图;

图10是沿软管夹的钩状件截取的、图9的软管夹的剖视图;以及

图11是沿软管夹的鞍状件截取的、图9的软管夹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附图中示出了软管夹的几个实施方式,该软管夹提供了具有与一些先前已知的软管夹相比较而改进的夹紧压力的流体密封。软管夹适合在汽车、飞机、船舶、重型设备和农业以及其它行业和其它应用中使用。并且,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软管(hose)”是指用于冷却剂管线、流体管线、油管线和空气管道以及其它管线的管状体,诸如橡胶或塑料软管。另外,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径向、轴向以及周向是指相对于软管夹的大致圆形和有些圆柱形形状的方向。

参照图1至图3,软管夹10的第一实施方式包括带状件12和蜗杆驱动机构14。带状件12环绕相关联的、且位于下面的软管,并且由蜗杆驱动机构14收紧在软管上以及管或部件上。带状件12可由金属材料制成,诸如回火不锈钢或另一合适的金属,并且可经由适当的金属加工过程来形成其最终形状。带状件12在第一周向端部16与第二周向端部18之间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用于连接至蜗杆驱动机构14的连接件可位于或邻近第一周向端部16、位于或邻近第二周向端部18或位于第一周向端部与第二周向端部之间的某处的位置。在软管夹10的收紧和松弛期间,第一周向端部16前后自由移动,并且自由移入移出蜗杆驱动机构14。在第一周向端部16与第二周向端部18之间,带状件12具有结构上连续且周向延伸的本体。在径向向内的侧部上,带状件12具有内表面20,在使用中,该内表面20直接或间接地面对软管;以及在径向向外的侧部上,带状件具有外表面22。

另外,带状件12包括位于带状件的本体中的多个穿孔或一组槽24,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多个穿孔或一组槽24位于第一周向端部16附近。在软管夹10的收紧和松弛动作期间,槽24与蜗杆驱动机构14接合。槽24彼此间隔开,并且沿带状件12的圆周的一部分跨越一定距离,该距离由具体应用所期待或期望的径向收缩和膨胀量来确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槽可以沿带状件的整个圆周从端部跨越至端部,或可以以另一量围绕带状件的圆周伸展。如图1和图2中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槽24沿带状件12的一部分进行定位,其中,带状件12的该部分是平的,并且在轴向剖面轮廓上基本上在几何意义上是直的;这可以缓解带状件12与蜗杆驱动机构14的螺杆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不是必要的。如图3中所示,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槽24中的每个都径向完全延伸穿过带状件12的、位于内表面20与外表面22之间的本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槽无需完全延伸穿过本体,而是能够为在带状件中形成的压紧结构或阶梯式结构,或能够具有另一形态。每个槽24都可具有指向第一周向端部16或第二周向端部18中的一个的拱形边缘,并且可具有与拱形边缘相对定位的平面边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他边缘线以及槽的形状也是可能的。

驱动蜗杆驱动机构14以引起带状件12的径向收缩和扩张,并且在驱动后将带状件保持在期望的径向位置和直径。通常,蜗杆驱动机构14位于带状件12的外表面侧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蜗杆驱动机构14包括盖26、鞍状件28和螺杆30。

依然参照图1至图3,盖26充当蜗杆驱动机构14的顶盖,并且包围螺杆30的螺纹柄部32。盖26具有大体成形为半圆柱体的顶壁34,并且具有从顶壁延伸的一对侧壁36。侧壁36中每个都具有用于接纳作为鞍状件28的整体延伸部的突片38的开口,并且相互连接的开口以及突片一起提供了盖26与鞍状件之间的机械连接和联锁。盖26还具有从每个侧壁36延伸的裙部40,裙部40一般从每个侧壁36径向指向下。盖26在顶壁34的相对侧上具有第一开放端部42和第二开放端部44,以容纳螺杆30的突出部。鞍状件28充当蜗杆驱动机构14的底板,并且在收紧和松弛动作期间支承并引导带状件12的进出蜗杆驱动机构的运动。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鞍状件28还提供了蜗杆驱动机构14与带状件12之间的部分连接。具体参照图2和图3,鞍状件28具有底壁46、第一侧壁48和第二侧壁50,其中,第一侧壁48是底壁的整体延伸,第二侧壁50也是底壁的整体延伸。底壁46直接邻接并接触带状件12,并且可以具有如图3所示的、剖面圆周轮廓中的略微拱形形状,以便补充和容纳带状件的圆周轮廓。第一侧壁48和第二侧壁50从底壁46延伸,并且从底壁46径向指向上。突片38甚至从侧壁48、50进一步径向向上延伸,并且分别插入盖26的开口中,以进行其间的连接;在本示例中,总共有4个突片和4个开口。可以以其他方式连接盖26和鞍状件28,包括,例如,通过在鞍状件中的开口以及盖中的相应突片。

螺杆30保持在盖26与鞍状件28之间,并且在收紧和松弛动作期间进行旋转以接合带状件12的槽24。具体参照图3,螺杆30通常相对于带状件12的圆周切线地布置。螺杆30具有头部52,并且具有作为头部的整体延伸的螺纹柄部32。在装配时,为了易接近,头部52位于盖26之外,而螺纹柄部32主要封闭在盖内。螺纹柄部32具有插入槽24内的螺纹,并且,在螺杆30旋转时,将带状件12移进移出盖26和鞍状件28。虽然未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但是螺杆30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突出部,诸如终端端盖,该一个或多个突出部抵靠盖26,以便帮助防止螺杆在进行旋转时在其纵向方向上移动,并且帮助确保螺杆在盖内部旋转就位。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蜗杆驱动机构可具有与附图所示以及上述的那些内容不同的设计和结构。例如,蜗杆驱动机构可具有单件结构,其中,盖和鞍状件是单件的部分;在这里,就不需要盖与鞍状件之间的互连结构。

通常期望并有时在给定的应用中需要在接头的寿命中保持夹紧压力。然而,由于老化、温度波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热膨胀和热收缩并且由于其他原因,在一些已知的软管夹中,夹紧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这可能削弱接头处的密封,并且导致失效和泄漏。在本文中公开的至少一些实施方式中,软管夹10设置有夹紧压力恢复结构和功能或预加载的密封力,使得在软管夹的有效寿命中基本上保持合适的夹紧压力,并且因此提供有效密封。在本实施方式中,夹紧压力恢复结构以由带状件的本体的拱形构成的弹簧的形式提供。

参照图2,带状件12在第一轴向端部56与第二轴向端部58之间的轴向轮廓中具有大致拱形的剖面以及曲线的剖面。然而,如上所述,在带状件12的具有槽24的平面形状部分处可以不存在拱形。当存在时,如附图所示,可以仅存在跨越第一轴向端部56与第二轴向端部58之间的单个弧。在本实施方式中,拱形形状的顶点或顶部60存在于第一轴向端部56与第二轴向端部58之间,并且位于带状件12的大致中心区域处。袋部62位于带状件12的径向下侧,并且部分由顶点60、内表面20以及第一轴向端部56和第二轴向端部58限定。袋部62是带状件的大多半凹曲的结果。如2图中所示,与可来自非圆形脚部的较锋利的界面(虽然这对一些实施方式也是一种选择)相比较,第一轴向端部56和第二轴向端部58在其自由端部和终端末端附近具有圆形脚部64,以提供对下面的软管的略微钝的接触界面。圆形脚部64是带状件12的卷曲端部。在使用中,因为圆形脚部提供了较小的、通过其施加收紧力的区域,所以,与先前已知的平坦轮廓的、无脚部的带状件相比较,圆形脚部64可施加更大的夹紧压力。

在不需要重新收紧蜗杆驱动机构14的情况下,带状件12的拱形轮廓在软管夹10的使用中对夹紧压力赋予了恢复效果。在初始收紧时,轴向端部56、58挠曲并径向向外位移,并且顶点60在物理上变平的程度大于当其处于静止状态时的程度,因而带状件12失去了它的一些凹曲。金属材料的弹性使得带状件12对软管施加持续力和张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带状件的拱形轮廓起到类似片簧的功能。虽然平坦化的量可在使用期间增大和衰减,但是该力随时间并且在温度波动期间保持,并且软管夹10的夹紧压力在使用期间基本上恢复并保持。

在图1至图3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钩状件66用于将带状件12和蜗杆驱动机构14连接在一起。具体参照图2和图3,钩状件66是鞍状件28的底壁46朝向自身向后折叠的整体延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钩状件可以是附接至鞍状件的单独且不同的件。如图所示,钩状件66从底壁46的终端周向端部延伸,并且,在装配时,钩状件的纵向轴线和最大直径大致沿带状件12的圆周进行指向,并且大致跟随带状件12的圆周。钩状件66具有突出的端部68、自由端部70、第一轴向端部72以及第二轴向端部74。在径向面向内的侧部,钩状件66具有在使用中直接面对软管的内表面76;并且在径向面向外的侧部,钩状件具有外表面78,外表面78跨越径向限定在钩状件的外表面与带状件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而直接面对带状件12的内表面20。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装配中,钩状件66延伸穿过带状件12中的单个切口80。切口80大致位于带状件12的顶点60处,使得当从切口80凸出和确定路径时,钩状件66径向位于带状件下方,并且夹入袋部62内。在这里以及如图2中最佳地所示,钩状件66的第一轴向端部72在轴向方向上直接面对带状件12的内表面20,以及钩状件的第二轴向端部74在相对的轴向方向上直接面对带状件的内表面。并且,如上所述,钩状件66的外表面78在径向向外的方向上直接面对带状件12的内表面20。参照图2,在第一轴向端部56和第二轴向端部58处,带状件12的内表面20位于距离软管夹10的中心轴线a与距离钩状件66的内表面76的中心轴线a的径向位置相比较小的距离的径向位置处。换言之,轴向端部56、58处的内表面20在物理上比钩状件66的内表面76更靠近中心轴线a。这意味着带状件12的轴向端部56、58可以在将软管夹10初次置于软管夹上时以及在蜗杆驱动机构14的后续收紧期间与下面的软管进行抵靠接触。

在公开的实施方式中,将带状件12和蜗杆驱动机构14保持在一起的连接促进了围绕软管夹10的圆周的基本上连续的流体密封。在一些先前已知的软管夹中,围绕夹的圆周的密封是不连续的,并且在蜗杆驱动机构和带状件的连接处中断;在连接处,蜗杆驱动机构的部分可以经常干扰并在物理上阻止带状件与下面的软管之间的接触,或可以以其他方式干扰施加在连接处的夹紧压力;从而在连接处更容易发生泄漏。在以上刚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钩状件66在顶点60和袋部62处夹入带状件12的下方,并且因此导致对围绕圆周的流体密封的有限干扰或不干扰。带状件12在连接处以及围绕带状件的全部圆周与在第一轴向端部56和第二轴向端部58处的软管进行合适的密封接触。

图4示出了软管夹110的第二实施方式。软管夹的实施方式以及这些相似之处中的一些将不再重复。软管夹110的带状件112与蜗杆驱动机构114的之间的连接在某些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不同。参照图4,第一钩状件165和第二钩状件167用于将带状件112和蜗杆驱动机构114连接在一起。第一钩状件165和第二钩状件167可以是鞍状件128的底壁的延伸,或可以是第一侧壁148和第二侧壁150(仅示出一个侧壁)的延伸。第一钩状件165和第二钩状件167中的每个都具有自由端部170,自由端部170可以在带状件112的下面卷曲或以其他方式弯曲。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装配中,第一钩状件165延伸穿过带状件112中的第一切口179,而第二钩状件167延伸通过带状件中的第二切口181。第一切口179和第二切口181可位于或靠近拱形轮廓的带状件112的顶点160处,使得当通过第一切口179和第二切口181突出时,第一钩状件165和第二钩状件167径向位于带状件下方,并且夹入袋部162中。

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带状件112的第一轴向端部156和第二轴向端部158位于距离软管夹110的中心轴线a与距离钩状件165、167的自由端部170的中心轴线a的径向位置相比较小的距离的径向位置处。同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将带状件112和蜗杆驱动机构114保持在一起的此连接促进了围绕软管夹110的圆周的基本上连续的流体密封。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替代方案中,可具有从鞍状件延伸的更多的钩状件以及带状件中更多的相应切口;例如,第一对钩状件能够从一个轴向侧上的底壁延伸,以及第二对钩状件能够从相对的轴向侧上的底壁延伸。

图5示出了软管夹210的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的软管夹2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软管夹10具有相似之处,并且这些相似之处中的一些将不再重复。软管夹210的蜗杆驱动机构214与带状件212之间的连接在某些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不同。参照图5,第一钩状件269和第二钩状件271用于将带状件212和蜗杆驱动机构214连接在一起(仅示出软管夹210的一个侧部;未示出的侧部与图5中的侧部类似)。第一钩状件269和第二钩状件271分别是第一侧壁248和第二侧壁250的整体延伸。第一钩状件269从第一侧壁248径向向内延伸,并且卷绕带状件212的第一轴向端部256且位于带状件的径向下方。同样,第二钩状件271从第二侧壁250径向向内延伸,并且卷绕带状件212的第二轴向端部258且位于带状件的径向下方。与先前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类似,钩状件269、271的自由端部可位于或靠近拱形轮廓的带状件212的顶点,使得自由端部夹入在该处的袋部中。

凹部或阶梯部290位于相应侧壁248、250与钩状件269、271的交叉点以及相应侧壁248、250与钩状件269、271之间的过渡的每一侧。钩状件269、271中每个都具有周向或横向长度l1,周向或横向长度l1小于相应的侧壁248、250的周向或横向长度l2,从而在钩状件与侧壁之间生成了阶梯状过渡。以此方式,同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将带状件212和蜗杆驱动机构214保持在一起的此连接促进了围绕软管夹210的圆周的基本上连续的流体密封。最小化圆周长度l1减少或完全消除了对带状件212与下面的软管之间的接触的中断和干扰。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替代方案中,凹部能够是侧壁和钩状件的锥形边缘的形式,以便设置具有减小的圆周长度的钩状件。

图6至图8示出了软管夹310的第四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的软管夹3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软管夹10具有相似之处,并且这些相似之处中的一些将不再重复。第四实施方式中的夹紧压力恢复结构和效果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夹紧压力恢复结构和效果不同的方式来提供。具体参照图6和图7,以多个截头圆锥形(frusto-conical)弹簧垫圈(俗称贝氏弹簧垫圈(bellevillewasher))的形式提供弹簧,多个截头圆锥形弹簧垫圈在蜗杆驱动机构314的盖326与螺杆330之间彼此相靠堆叠。堆叠的垫圈位于盖326外部。堆叠的垫圈包括第一垫圈311、第二垫圈313、第三垫圈315、第四垫圈317、第五垫圈319、第六垫圈321、第七垫圈323、第八垫圈325、第九垫圈327以及第十垫圈329,这些垫圈布置成在盖326的开放自由端部343与螺杆头部352的凸缘表面351之间彼此连续地贴近且邻接。第一垫圈311直接邻接开放自由端部343,而第十垫圈329直接邻接凸缘表面351。垫圈围绕柄部335的无螺纹部分333设置。垫圈中的每个都具有凹面339以及相对的凸面341。在十个垫圈中,相邻的垫圈成对来形成共五对,其中,每对都使其凹面339朝向彼此指向并跨过在其间限定的腔室345彼此面对。如图7中最佳所示,面对的凹面339在其最外端部处的圆形界面进行线接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以另一形式提供弹簧,诸如围绕螺杆设置或仅倚靠螺杆设置的螺旋弹簧,以朝向收紧方向偏置螺杆和带状件;能够设置不同数目的垫圈,包括多于或少于十个垫圈,并且包括单个垫圈;能够在另一位置处围绕螺杆设置垫圈,包括除附图中所示的位置之外的、螺杆的相对端;以及,在另一形式的弹簧(诸如螺旋弹簧)的情况下,弹簧能够位于盖的内部。

在螺杆330旋转以及软管夹310收紧时,第一垫圈311至第十垫圈329压缩并横向向内朝向彼此位移。即,垫圈在开放自由端部343与凸缘表面351之间受到挤压。随着垫圈中每个都在物理上变平至比其处于静止状态时更大的程度,腔室345的尺寸收缩。然后,被挤压的垫圈对螺杆330和盖326施加持续力和张力,该持续力和张力保持并提供夹紧压力恢复效果。如果,例如,下面的软管、管或二者都由于温度降低而收缩尺寸,则被挤压的垫圈通过横向向外扩大和位移来适应该收缩。螺杆330相应地移动,并拉带状件312以使其径向收缩,并且将软管夹310收紧在略小的、下面的软管和管上。以此方式,在软管夹的有效寿命中基本上恢复和保持软管夹310的夹紧压力,并因此提供有效的密封。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螺杆330包括终端端盖331。终端端盖331是螺杆330的径向扩大且为凸缘状的部分,该部分位于盖326的外部,并位于盖的、与垫圈相对的侧部上。在螺杆330旋转以及软管夹310收紧时,终端端盖331可以抵靠盖326,以便帮助阻止螺杆在旋转时在其纵向方向上移动,并且帮助确保螺杆在盖内部大致旋转就位。具体参照图7,直接邻接终端端盖331的、柄部335的无螺纹部分337允许螺杆330随着螺杆收紧且随着垫圈横向向内和向外位移通过第二开放端部344的、稍微的有限程度的纵向运动和游隙。

图8示出了带状件312的下侧,并且示出了带状件与蜗杆驱动机构314之间的连接。如先前第一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第四实施方式中,钩状件366在这里用于进行连接。事实上,图8中所示的连接和钩状件366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且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连接和钩状件66相同,图8仅提供了钩状件66和钩状件366的另一视图。如上所述,钩状件366是鞍状件328朝向自身向后折叠的整体延伸。钩状件366的纵向轴线和最大直径大致沿带状件312的圆周进行指向,并且大致跟随带状件312的圆周。钩状件366具有突出的端部368、自由端部370、第一轴向端部372以及第二轴向端部374。钩状件366延伸穿过带状件312中的单一切口380,并且,如图7中最佳所示,钩状件靠在带状件的内表面320且与带状件的内表面320进行抵靠接触。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状件312具有先前所述的拱形轮廓,并且因此钩状件366夹入袋部362中。如图8中最佳所示,钩状件366在带状件312的下侧上、在带状件的第一轴向端部356与第二轴向端部358之间基本上轴向居中。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带状件不必具有上述拱形轮廓,并且取而代之的是弹簧垫圈能够以合适的方式独自提供夹紧压力恢复效果。

图9至图11示出了软管夹410的第五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的软管夹41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软管夹10和第四实施方式的软管夹310具有相似之处,并且在这里第五实施方式的描述中这些相似之处中的一些可不再重复。参照图9,如结合第四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这些相似之处中的一个包括夹紧压力恢复结构和效果;即,弹簧以多个截头圆锥形弹簧垫圈411、413、415、417、419、421、423、425、427和429的形式设置,如先前所描述的,这些弹簧垫圈彼此相靠堆叠并且围绕螺杆430设置。

与先前实施方式的一个区别是带状件412。参照图10,带状件412描绘成在第一轴向端部456与第二轴向端部458之间截取的轴向剖面轮廓。这里使用的术语“轴向”(如同其在本说明书中其他地方使用的)参考在使用软管夹410期间由带状件412呈现的大致圆形形状;图1也许最佳地示出了该大致圆形形状。轴向剖面轮廓示出了第一弯曲部分482、第二弯曲部分484和平坦部分486,平坦部分486横跨并在第一弯曲部分与第二弯曲部分之间延伸。如前所述,轴向剖面轮廓还示出了圆形脚部464,尽管圆形脚部并不需要设置并且可以省略。与更水平且大致轴向对齐的平坦部分486相比,第一弯曲部分482和第二弯曲部分484在带状件412中提供弯曲且略微拱形的范围。第一弯曲部分482和第二弯曲部分484相对于平坦部分486大致径向向内地指向。平坦部分486可位于带状件412中的大约中间处,其中,第一弯曲部分482和第二弯曲部分484位于平坦部分的每一侧上并且与第一轴向端部456和第二轴向端部458相邻。事实上,第一弯曲部分482和第二弯曲部分484可构成第一轴向端部456和第二轴向端部458。已经发现,与结合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拱形轮廓相比,在一些情况下,平坦部分486提供了带状件412与蜗杆驱动机构414的鞍状件428之间的面对面邻接的更合适的测量,虽然拱形轮廓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可能仍然是合适的。图11中最佳地示出了增大的面对面邻接。本实施方式的面对面邻接改善了带状件412与鞍状件428之间的布置,并且如下所述,更好地容纳焊接构造以将带状件412和蜗杆驱动机构414连接在一起。此外,弯曲部分482、484和平坦部分486在使用软管夹410时共同赋予对夹紧压力的恢复效果,而不需要重新拉紧蜗杆驱动机构414,如前所述,在初始拉紧时,第一弯曲部分482和第二弯曲部分484相对于平坦部分486径向向外弯曲并位移,并且金属材料的弹性使得带状件412对下面的软管施加持续力和张力。袋部462位于带状件412的径向下侧,并且由弯曲部分482、484和平坦部分486的下侧和内表面488部分限定。袋部462是由弯曲部分482、484和平坦部分486建立的轴向剖面轮廓的结果。另外,如前所述,带状件412的具有槽424的部分处可以省略弯曲部分482、484和平坦部分486。

第五实施方式与先前实施方式之间的另一区别在于带状件412与蜗杆驱动机构414之间的连接。该连接包括钩状件466、第一焊接部494和第二焊接部496。如先前所描述的,钩状件466可以是鞍状件428的底壁446的整体延伸。具体参照图9,钩状件466具有弯曲部分490和端部部分492。弯曲部分490延伸穿过带状件412的平坦部分482中限定的切口480。弯曲部分490在圆周方向b上指向并对准钩状件466的端部部分492。圆周方向b是先前实施方式的钩状件所指向的相对方向;即,钩状件466不是如前所述的朝向自身并朝向鞍状件向后折叠,而是远离鞍状件428在圆周方向b上经由弯曲部分490折叠。以此方式,端部部分492位于远离鞍状件428的圆周位置处,并且不像先前实施方式中那样位于鞍状件428下面(图3描绘了位于鞍状件28下面的钩状件66的示例)。在某种意义上,弯曲部分490充当使钩状件466的端部部分492比鞍状件428更径向向内的台阶部。如图10中所示,钩状件466径向位于带状件412下面,并且夹入袋部462中。

再次参照图9至图11,第一焊接部494在带状件412与蜗杆驱动机构414之间形成第一连接。第一焊接部494形成在带状件412的平坦部分486与鞍状件428的底壁446之间。根据所执行的焊接类型,平坦部分486通过提供平坦轮廓和增大的面对面邻接来促进和容纳第一焊接部494的形成,更平坦和更好的面对面界面(诸如由平坦部分486提供的面对面界面)可产生更坚固的焊接部。第一焊接部494可经由电阻点焊过程或另一类型的焊接制造。第二焊接部496在带状件412与蜗杆驱动机构414之间形成第二连接。第二焊接部496形成在带状件412的平坦部分486与钩状件466的端部部分492之间。像第一焊接部494那样,根据所执行的焊接类型,平坦部分486通过提供平坦轮廓和增大的面对面邻接来促进和容纳第二焊接部496的形成,更平坦和更好的面对面界面(诸如由平坦部分486提供的面对面界面)可产生更坚固的焊接部。第二焊接部496可经由电阻点焊过程或另一类型的焊接来制造。由于第二焊接部496是在钩状件466处形成的,因此第二焊接部496位于远离鞍状件428且远离第一焊接部494的圆周位置处。事实上,在圆周方向b上引导钩状件466可帮助确保第一焊接部494和第二焊接部496彼此合适地间隔开,以方便各自的形成过程。另外,已经发现,当与单个焊接部或根本没有焊接部相比时,第一焊接部494和第二焊接部496更好地承受振动和疲劳,并且最终在带状件412与蜗杆驱动机构414之间提供更坚固的连接,尽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个焊接部或没有焊接部可为合适的。对与图9的软管夹类似的样品软管夹进行测试,旨在模拟在应用时的使用期间经厘的振动和负载。在一个高周期振动测试中,对样品软管夹进行共振频率的测试,并且然后保持在共振频率下,以达到持续八个(8)小时无故障的目标。本测试中发现的共振频率平均大约为600赫兹(hz)。样品软管夹持续十二个(12)小时而没有发生故障。目前认为,当与单个焊接部或根本没有焊接部相比时,第一焊接部494和第二焊接部496能够承受振动,并且因此在测试中表现良好,因为焊接部更容易转移和分配带状件412与蜗杆驱动机构414之间的振动。

在软管夹410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仅需要设置第一焊接部494或第二焊接部496中的一个。

应理解的是,以上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而是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优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本发明不限于本文中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是仅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另外,以上描述中包含的陈述涉及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应被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的定义的限制,除非术语或短语在上面清楚地限定。各种其它实施方式和对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所有这些其它的实施方式、改变和修改均旨在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与一系列一个或多个部件或其它项结合使用时,如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例如(forexample)”、“例如(forinstance)”和“诸如(suchas)”以及动词“包括(comprising)”、“具有(having)”、“包括(including)”以及它们的其它动词形式应各自被理解为开放式的,从而意味着该系列不应被理解为将其它的、附加的部件或项排除。其它术语应使用它们的最广泛合理的含义来理解,除非其在需要不同解释的上下文中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