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1264发布日期:2019-03-16 01:1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轿厢的过速进行监视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对轿厢的过速进行监视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一例,提出了如下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构成为具有由第1运算系统和第2运算系统构成的电子安全控制器,根据能够基于轿厢的当前位置在终端层减速到缓冲碰撞容许速度以下的连续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对轿厢的过速进行监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作为对轿厢的过速进行监视的电梯的控制装置的另一例,提出了如下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构成为在编码器故障时、初始设定时等,切换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等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35059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6681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这里,在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需要构成为具有相对于对电梯的运转进行控制的运转控制装置独立的电子安全控制器,运转控制装置在轿厢的行驶时参照该控制器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等级,决定轿厢的行驶速度。

另一方面,在采用由电子安全控制器具有相同输入输出特性的多个安全监视系统构成的多重系统的情况下,存在如下情况:由于运算周期、来自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的输入定时的偏移等,轿厢位置确定状态的等级和由轿厢位置确定状态的等级决定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等级在系统之间乖离。因此,考虑这种情况,运转控制装置需要构成为参照全部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等级,结合最低等级决定轿厢的行驶速度。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这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得到在采用由多个安全监视系统构成的多重系统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等级在系统之间乖离的情况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中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该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具有第1安全监视系统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该第1安全监视系统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根据与随着轿厢过速监视图案扩展到高速区域而使等级提高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等级即轿厢过速监视等级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对轿厢的过速进行监视,第1安全监视系统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的各系统设定随着轿厢的位置信息的精度变好而使等级提高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的等级即轿厢位置确定等级,轿厢位置确定等级对应于轿厢过速监视等级,根据本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另一个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另一个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设定轿厢过速监视等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在采用由多个安全监视系统构成的多重系统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等级在系统之间乖离的情况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与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各等级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的曲线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各轿厢位置运算部进行的决定轿厢位置确定状态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各轿厢过速监视部进行的决定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按照优选实施方式,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进行说明。另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部分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装置的结构图。

在图1中,电梯装置具有驱动装置10、制动装置20、井道内设备30、调速关联设备40、电梯的控制装置,该电梯的控制装置具有电梯运转控制单元50和终端层强制减速单元70。

驱动装置10用于使轿厢31进行升降,具有电力转换装置11、电动机12、绳轮13和主电路电磁接触器(以下称为#mc)主触点52b。

电力转换装置11按照从电梯运转控制装置51输入的驱动指令58,对向电动机12供给的电力进行控制。电动机12使卷起主吊索33的绳轮13旋转。#mc主触点52b插入电源1与电力转换装置11之间,切断针对主电路的馈电。

制动装置20用于对轿厢31进行制动并进行止动保持,具有第1制动衬片21、第1制动线圈22、第1制动斩波器23、第2制动衬片24、第2制动线圈25、第2制动斩波器26、制动电源27和制动电磁接触器(以下称为#bk)主触点55b。

第1制动斩波器23按照从电梯运转控制装置51输入的第1制动驱动指令60,对流过第1制动线圈22的制动电流进行控制。第2制动斩波器26按照从电梯运转控制装置51输入的第2制动驱动指令61,对流过第2制动线圈25的制动电流进行控制。#bk主触点55b插入制动电源27与第1制动线圈22及第2制动线圈25之间,切断针对制动电路的馈电。

井道内设备30具有轿厢31、对重32、主吊索33、偏导轮34、基准位置传感器35、构成上部基准位置板的板37a~37c、构成下部基准位置板的板38a~38c。

主吊索33悬架在绳轮13和偏导轮34上,使两端与轿厢31和对重32连结并进行固定。板37a~37c的长度分别不同,板37a最短,板37c最长。此外,板37a~37c固定在井道内的上部即最上层附近进行设置。

板38a~38c的长度分别不同,板38a最短,板38c最长。板38a~38c固定在井道内的下部即最下层附近进行设置。基准位置传感器35检测各板,将其检测结果作为基准位置检测信息36输出到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71。

调速关联设备40具有限速器41、张紧轮42、限速器绳索43和编码器44。

限速器绳索43挂在限速器41和张紧轮42上,并且与轿厢31连结进行固定,通过轿厢31的上下移动而使限速器41旋转。编码器44根据限速器41的旋转而生成与轿厢31的移动对应的信号,将该生成的信号作为轿厢移动检测信息45输出到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71。

电梯运转控制单元50用于对电梯的运转进行控制,具有电梯运转控制装置51、#mc线圈52a、开关53、#bk线圈55a和开关56。

电梯运转控制装置51向电力转换装置11输出驱动指令58,向第1制动斩波器23输出第1制动驱动指令60,向第2制动斩波器26输出第2制动驱动指令61。开关53按照从电梯运转控制装置51输入的#mc驱动指令54,将针对#mc线圈52a的馈电切换为接通和断开。开关56按照从电梯运转控制装置51输入的#bk驱动指令57,将针对#bk线圈55a的馈电切换为接通和断开。

终端层强制减速单元70用于对轿厢31的过速进行监视,在检测到轿厢31的过速的情况下,使电梯紧急停止,以使得轿厢31在终端层附近成为安全速度。终端层强制减速单元70具有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71、第1安全继电器(以下称为#sf1)线圈72a、#sf1主触点72b、开关73、第2安全继电器(以下称为#sf2)线圈75a、#sf2主触点75b和开关76。

开关73按照从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71输入的#sf1驱动指令74,将针对#sf1线圈72a的馈电切换为接通和断开。开关76按照从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71输入的#sf2驱动指令77,将针对#sf2线圈75a的馈电切换为接通和断开。

安全电路80与#sf1主触点72b和#sf2主触点75b串联连接,向#mc线圈52a和#bk线圈55a的各初级侧供给电力。当#sf1主触点72b和#sf2主触点75b中的至少一方被切断时,#mc主触点52b和#bk主触点55b被切断,其结果,电梯紧急停止。

接着,参照图2对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71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71的结构图。

在图2中,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71具有第1安全监视系统720、第2安全监视系统740、在各安全监视系统之间传输信息的系统间i/f710。第1安全监视系统720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740具有相同的输入输出特性,例如以在2个不同的cpu上单独执行同一程序等方式进行安装。

第1安全监视系统720具有第1安全继电器驱动部721、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第1轿厢速度运算部723和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第2安全监视系统740具有第2安全继电器驱动部741、第2轿厢过速监视部742、第2轿厢速度运算部743和第2轿厢位置运算部744。

第1安全监视系统720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740能够经由系统间i/f710参照彼此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和轿厢位置确定状态。即,第1安全监视系统720能够参照第2安全监视系统740的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和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此外,第2安全监视系统740能够参照第1安全监视系统720的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和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

第1轿厢速度运算部723根据从编码器44输入的轿厢移动检测信息45运算轿厢31的速度,将其运算结果作为第1轿厢速度信息728输出到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

第2轿厢速度运算部743根据从编码器44输入的轿厢移动检测信息45运算轿厢31的速度,将其运算结果作为第2轿厢速度信息748输出到第2轿厢过速监视部742。

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根据从编码器44输入的轿厢移动检测信息45和从基准位置传感器35输入的基准位置检测信息36运算轿厢31的位置,将其运算结果作为第1轿厢位置信息729输出到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

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决定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随着第1轿厢位置信息729的精度变好而使等级提高。此外,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的等级对应于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的等级。

第2轿厢位置运算部744根据从编码器44输入的轿厢移动检测信息45和从基准位置传感器35输入的基准位置检测信息36运算轿厢31的位置,将其运算结果作为第2轿厢位置信息749输出到第2轿厢过速监视部742。

第2轿厢位置运算部744决定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随着第2轿厢位置信息749的精度变好而使等级提高。此外,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的等级对应于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的等级。

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根据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以及经由系统间i/f710输入的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和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决定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

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设定与所决定的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对应的第1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30。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对应于第1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30,随着对应的第1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30扩展到高速区域而使等级提高。

第2轿厢过速监视部742根据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以及经由系统间i/f710输入的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和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决定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

第2轿厢过速监视部742设定与所决定的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对应的第2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50。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对应于第2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50,随着对应的第2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50扩展到高速区域而使等级提高。

这里,参照图3对第1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30和第2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50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与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各等级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的曲线图。

如图3所示,在轿厢过速监视状态为等级1的情况下,作为与等级1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设定缓冲碰撞容许速度以下的固定图案。

在轿厢过速监视状态为等级2的情况下,作为与等级2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设定由与等级3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的各区域内的最小值形成的阶梯状图案。

在轿厢过速监视状态为等级3的情况下,作为与等级3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设定能够根据轿厢的当前位置在终端层减速到安全速度、即缓冲碰撞容许速度以下的连续图案。

这样,随着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等级(以下称为轿厢过速监视等级)提高,轿厢过速监视图案扩展到高速区域。

此外,在图3中,图示了由基准位置传感器35检测板37a~37c而得到的图案和由基准位置传感器35检测板38a~38c而得到的图案作为基准位置传感器检测图案。此外,图示了各板的边缘的位置作为位置(1)~(6)。

在基准位置传感器检测图案中,涂黑表示由基准位置传感器35检测到的板。例如,在轿厢31位于位置(5)~位置(6)之间的区域内的情况下,基准位置传感器35检测到板38b、38c,未检测到板38a。此外,在轿厢31位于位置(4)~位置(5)之间的区域内的情况下,基准位置传感器35仅检测到板38c。

即,如果掌握基准位置传感器检测图案,则根据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各板的检测结果即基准位置检测信息36得知轿厢31位于哪个区域内。

此外,例如,在位于位置(4)~位置(5)之间的区域内的轿厢31下降而进入位置(5)~位置(6)之间的区域内时,在位置(5),从未通过基准位置传感器35检测到板38b的状态切换为检测到板38b的状态。

即,如果掌握基准位置传感器检测图案,则根据基准位置检测信息36得知轿厢31进入板的边缘,进而,如果使用该边缘的位置和轿厢移动检测信息45,则得知轿厢31位于区域内的哪个位置。

返回图2的说明,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使用所设定的第1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30,根据第1轿厢速度信息728和第1轿厢位置信息729,判断轿厢31的速度是否超过第1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30。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将其判断结果作为第1轿厢过速检测状态727输出到第1安全继电器驱动部721。

第2轿厢过速监视部742使用所设定的第2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50,根据第2轿厢速度信息748和第2轿厢位置信息749,判断轿厢31的速度是否超过第2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50。第2轿厢过速监视部742将其判断结果作为第2轿厢过速检测状态747输出到第2安全继电器驱动部741。

第1安全继电器驱动部721根据从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输入的第1轿厢过速检测状态727检测到轿厢31的速度超过第1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30的情况下、即检测到轿厢31的过速的情况下,将#sf1驱动指令74输出到开关73,以切断#sf1主触点72b。

第2安全继电器驱动部741根据从第2轿厢过速监视部742输入的第2轿厢过速检测状态747检测到轿厢31的速度超过第2轿厢过速监视图案750的情况下、即检测到轿厢31的过速的情况下,将#sf2驱动指令77输出到开关76,以切断#sf2主触点75b。

这样,第1安全监视系统720根据与轿厢过速监视等级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对轿厢31的过速进行监视,在检测到轿厢31的过速的情况下,切断#sf1主触点72b,由此使电梯紧急停止。

同样,第2安全监视系统740根据与轿厢过速监视等级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对轿厢31的过速进行监视,在检测到轿厢31的过速的情况下,切断#sf2主触点75b,由此使电梯紧急停止。

接着,参照图4对决定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的动作和决定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的动作进行说明。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各轿厢位置运算部进行的决定轿厢位置确定状态的动作的流程图。

另外,决定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的动作和决定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的动作相同,因此,这里,以决定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的动作为代表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1中,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判断是否未设定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的初始值。在判断为未设定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的初始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2,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3。

在步骤s102中,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将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设定为等级1,处理返回步骤s101。

这样,在轿厢位置确定状态的等级(以下称为轿厢位置确定等级)为1的情况下,表示由轿厢位置运算部运算的轿厢位置的信息的精度最差。

在步骤s103中,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判断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动作是否产生异常。在判断为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动作产生异常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2,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4。

在步骤s104中,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检查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在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的检查结果是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为等级1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5,在等级2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8,在等级3的情况,处理返回步骤s101。

在步骤s105中,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判断是否已经实施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学习。在判断为已经实施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学习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6,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2。

这里,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学习是作为用于各轿厢位置运算部运算轿厢位置的准备来实施的。在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学习中,在从最下层到最上层之间,轿厢31以低速往复一次。此时,各轿厢位置运算部学习并记录由基准位置传感器35检测板37a~37c而得到的图案、由基准位置传感器35检测板38a~38c而得到的图案、各检测图案进行切换的轿厢位置。

在步骤s106中,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使用已学习的基准位置传感器图案,如图3所示,按照每个区域进行划分,设定各区域,处理进入步骤s107。

在步骤s107中,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将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设定为等级2,处理返回步骤s101。

这样,在轿厢位置确定等级为2的情况下,由轿厢位置运算部运算的轿厢位置的信息是得知轿厢31位于哪个区域的信息,表示比轿厢位置的信息的精度为等级1时好。

在步骤s108中,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根据从基准位置传感器35输入的基准位置检测信息36,判断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检测状态是否存在变化。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确认基准位置检测信息36,在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板检测图案存在变化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9。另一方面,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确认基准位置检测信息36,如果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板检测图案没有变化,则判断为基准位置传感器35的检测状态没有变化,处理进入步骤s105。

在步骤s109中,如图3所示,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设定已学习的位置(1)~位置(6)作为轿厢当前位置。

在步骤s110中,第1轿厢位置运算部724将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设定为等级3,处理返回步骤s101。

这样,在轿厢位置确定等级为3的情况下,由轿厢位置运算部运算的轿厢位置的信息是得知轿厢31位于区域内的哪个位置的信息,表示轿厢位置的信息的精度最好。

接着,参照图5对决定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的动作和决定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各轿厢过速监视部进行的决定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动作的流程图。

另外,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的决定的动作和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的决定的动作相同,因此,这里,以决定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的动作为代表进行说明。

在步骤s201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判断是否未设定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即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的初始值。在判断为未设定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的初始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2,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3。

在步骤s202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将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设定为等级1,处理返回步骤s201。

在步骤s203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判断电梯装置的系统是否产生了某些异常。在判断为系统产生了异常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2,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4。

在步骤s204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检查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在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的检查结果是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为等级1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5,在等级2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8,在等级3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2。

在步骤s205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判断本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即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是否为等级2以上。在判断为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为等级2以上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6,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2。

在步骤s206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判断另一个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即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是否为等级2以上。在判断为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为等级2以上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7,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2。

在步骤s207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将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设定为等级2,处理返回步骤s201。

这样,在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设定为等级1的情况下,如果本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为等级2以上、且另一个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为等级2以上,则提高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等级,设定为等级2。

即,各安全监视系统在本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和另一个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高于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的情况下,提高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

在步骤s208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判断另一个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即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是否小于等级2。在判断为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小于等级2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5,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9。

在步骤s209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判断本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即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是否为等级3以上。在判断为第1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26为等级3以上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0,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5。

在步骤s210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判断另一个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即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是否为等级3以上。在判断为第2轿厢位置确定状态746为等级3以上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1,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11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将第1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25设定为等级3,处理返回步骤s201。

这样,在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设定为等级2的情况下,如果本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为等级3以上、且另一个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为等级3以上,则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设定为等级3。

即,各安全监视系统在本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和另一个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高于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的情况下,提高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

此外,在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设定为等级2的情况下,如果另一个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为等级1、且本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为等级1,则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设定为等级1。

即,各安全监视系统在另一个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低于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且本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低于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的情况下,降低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

进而,在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设定为等级2的情况下,如果另一个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为等级1、且另一个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状态为等级1,则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设定为等级1。

即,各安全监视系统在另一个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低于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且另一个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低于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的情况下,降低本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

在步骤s212中,第1轿厢过速监视部722判断另一个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状态即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是否小于等级3。在判断为第2轿厢过速监视状态745小于等级3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8,在判断为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处理返回步骤s201。

第1安全监视系统720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740执行以上这种处理,由此,能够使第1安全监视系统720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740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一致。因此,电梯运转控制装置51在决定轿厢31的行驶速度时,仅参照一个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即可,而不需要如以往那样参照全部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

此外,电梯运转控制装置51在决定轿厢31的行驶速度时,仅参照一个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即可,因此,对轿厢31的行驶进行控制,以使得轿厢31的速度不会超过与第1安全监视系统720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740中的任意一方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1,电梯的控制装置构成为具有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该终端层强制减速装置具有第1安全监视系统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该第1安全监视系统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根据与轿厢过速监视等级对应的轿厢过速监视图案对轿厢的过速进行监视。

此外,第1安全监视系统和第2安全监视系统的各系统构成为设定与轿厢过速监视等级对应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根据本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另一个系统的轿厢位置确定等级、另一个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来设定轿厢过速监视等级。

由此,通过简易的结构,各系统彼此能够使轿厢过速监视等级一致。即,在采用由多个安全监视系统构成的多重系统的情况下,能够抑制轿厢过速监视状态的等级在系统之间乖离的情况。其结果,电梯运转控制装置能够参照仅任意一方的系统的轿厢过速监视等级决定行驶速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