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托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731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旋转托盘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托盘。



背景技术:

市场竞争激烈,商家需要一种更高生产率的装箱(袋)机,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线运行可靠、适应多种包装袋规格特点的全自动(半自动)装箱(袋)机,装箱机内设有一个伸缩托盘,伸缩托盘能接收前端输送设备传送过来的小包物料,在小包物料达到预定数量时伸缩托盘通过伸缩动作,将小包物料传递给后续装箱(袋)机构,但伸缩托盘由于需要伸和缩两个动作才能复位,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排列,等待时间长,不具有连贯性,常常出现漏包现象,导致装箱出现多包少包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旋转托盘,提高接包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装箱的准确率和装箱的可靠性,结构合理、性能可靠、操作简便,有效化解了小包物料落到水平托盘上的冲击力,定位准确,小包物料排列效果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托盘,包括机架、左转轴、右转轴、电机和传动箱,左转轴和右转轴平行并排设置,左转轴和右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的两端,电机与传动箱的输入端连接,传动箱的输出端分别与左转轴的一端和右转轴的一端连接,左转轴和右转轴上均沿周向设有多个径向耙条,左转轴上的径向耙条的周向分布位置与右转轴上的径向耙条的周向分布位置相对称,左转轴上的径向耙条与右转轴上的径向耙条横向交错布置,电机通过传动箱驱动左转轴和右转轴同步反向运转预定角度,使左转轴和右转轴上的径向耙条形成水平托盘。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左转轴和右转轴上的径向耙条个数均为2~5个。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径向耙条包括沿左转轴或右转轴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托杆。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每个径向耙条包括8~16个托杆。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机架的前、后、左、右方向依次向内设有前调整挡板、后调整挡板、左调整挡板和右调整挡板,前调整挡板和后调整挡板横向设置于径向耙条的缝隙间,左调整挡板和右调整挡板分别纵向设置于左转轴和右转轴一侧,左调整挡板和右调整挡板的下端均沿纵向均匀分布有指状缺口,左调整挡板上的指状缺口与左转轴上的径向耙条对应设置,左转轴转动时径向耙条可穿过左调整挡板下端的指状缺口,右调整挡板上的指状缺口于右转轴上的径向耙条对应设置,左转轴转动时径向耙条可穿过左调整挡板下端的指状缺口,左转轴设置于左调整挡板的左后侧,右转轴设置于右调整挡板的右后侧。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前调整挡板、后调整挡板、左调整挡板和右调整挡板分别通过腰圆孔与机架连接,前调整挡板和后调整挡板可沿腰圆孔纵向调整位置,左调整挡板和右调整挡板可沿腰圆孔横向调整位置。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为伺服电机。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传动箱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依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套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套装于左转轴的一端和右转轴的一端。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传动箱安设于机架上。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机架上设有标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电机通过传动箱驱动左转轴和右转轴同步反向运转预定角度,使左转轴上的径向耙条和右转轴上的径向耙条形成水平托盘,将前端输送的小包物料接住,实现小包物料在水平托盘内形成单排排列,达到预定数量时通过左转轴和右转轴的翻转动作,将排列好的小包物料传递给后续装箱机构进行装箱,同时翻转的过程中左转轴和右转轴上的下一径向耙条翻转上来,立即又形成一个水平托盘,实现相邻径向耙条快速替换,不停地循环形成水平托盘,动作时间短,具有连贯性,提高接包效率,避免出现漏包,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装箱的准确率和装箱的可靠性,本发明结构合理、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径向耙条所形成的水平托盘,小包物料上可能附着有前段工序上的散装物料,由径向耙条所构成的托盘避免散装物料堆积在水平托盘中,同时径向耙条凸凹不平的特性,使软包物料更容易定位,不易在托盘上滑动,有效化解了小包物料落到水平托盘上的冲击力,定位准确,小包物料排列效果好。

2、通过调整左调整挡板、右调整挡板、前调整挡板、后调整挡板与机架的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的旋转托盘的盛装尺寸,适应多种包装规格,多种包装规格是指不同小包装袋的尺寸和不同小包装袋的排列规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旋转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中,100-传动箱,101-前调整挡板,102-左调整挡板,103-左转轴,104-托杆,105-伺服电机,106-右调整挡板,107-右转轴,108-机架,109-后调整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旋转托盘,包括机架108、左转轴103、右转轴107、电机和传动箱100,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平行并排设置,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108的两端,电机与传动箱100的输入端连接,传动箱100的输出端分别与左转轴103的一端和右转轴107的一端连接,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上均沿周向设有多个径向耙条,左转轴103上的径向耙条的周向分布位置与右转轴107上的径向耙条的周向分布位置相对称,左转轴103上的径向耙条与右转轴107上的径向耙条横向交错布置,电机通过传动箱100驱动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同步反向运转预定角度,使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上的径向耙条形成水平托盘;左转轴103上的径向耙条转动至水平位置时,右转轴107上也有相应的径向耙条同步转动到水平位置,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上处于水平位置的径向耙条横向交错分布,构成一个水平托盘;电机通过传动箱100驱动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同步反向运转预定角度,使左转轴103上的径向耙条和右转轴107上的径向耙条形成水平托盘,将前端输送的小包物料接住,实现小包物料在水平托盘内形成单排排列,达到预定数量时通过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的翻转动作,将排列好的小包物料传递给后续装箱机构进行装箱,同时翻转的过程中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上的下一径向耙条翻转上来,立即又形成一个水平托盘,实现相邻径向耙条快速替换,不停地循环形成水平托盘,动作时间短,具有连贯性,提高接包效率,避免出现漏包,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装箱的准确率和装箱的可靠性,本发明结构合理、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径向耙条所形成的水平托盘,小包物料上可能附着有前段工序上的散装物料,由径向耙条所构成的托盘避免散装物料堆积在水平托盘中,同时径向耙条凸凹不平的特性,使软包物料更容易定位,不易在托盘上滑动,有效化解了小包物料落到水平托盘上的冲击力,定位准确,小包物料排列效果好。

进一步地,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上的径向耙条个数均为2~5个。

进一步地,径向耙条包括沿左转轴103或右转轴107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多个托杆104。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个径向耙条包括8~16个托杆104。

进一步地,机架108的前、后、左、右方向依次向内设有前调整挡板101、后调整挡板109、左调整挡板102和右调整挡板106,前调整挡板101和后调整挡板109横向设置于径向耙条的缝隙间,左调整挡板102和右调整挡板106分别纵向设置于左转轴103和右转轴107一侧,左调整挡板102和右调整挡板106的下端均沿纵向均匀分布的指状缺口,左调整挡板102上的指状缺口与左转轴103上的径向耙条交错分布,右调整挡板106上的指状缺口于右转轴107上的径向耙条交错分布,左转轴103设置于左调整挡板102的左后侧,右转轴107设置于右调整挡板106的右后侧;通过调整左调整挡板102、右调整挡板106、前调整挡板101、后调整挡板109与机架108的相对位置,调整所述的旋转托盘的盛装尺寸,适应多种包装规格,多种包装规格是指不同小包装袋的尺寸和不同小包装袋的排列规格。

进一步地,前调整挡板101、后调整挡板109、左调整挡板102和右调整挡板106分别通过腰圆孔与机架108连接,前调整挡板101和后调整挡板109可沿腰圆孔纵向调整位置,左调整挡板102和右调整挡板106可沿腰圆孔横向调整位置。

进一步地,电机为伺服电机105;伺服电机105响应快速且能准确控制左转轴103、右转轴107的转角。

进一步地,传动箱100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依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套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分别套装于左转轴103的一端和右转轴107的一端。

进一步地,传动箱100安设于机架108上。

进一步地,机架108上设有标尺。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更高生产率的全自动(半自动)装箱(袋)机,而提供一种旋转托盘,旋转托盘安装在装箱(袋)机物料输送皮带的下料口处,该装置能接收输送设备传送过来的单件或单排物料,在达到预定数量时通过翻转动作,将物料传递给后续装箱(袋)机构。该装置可以提高装箱(袋)机运行可靠程度、给料效率、适应多种包装袋规格。

旋转托盘,主要由传动箱100、前调整挡板101、左调整挡板102、左转轴103、托杆104、伺服电机105、右调整挡板106、右转轴107、机架108、后调整挡板109组成,其特征在于:伺服电机105安装在传动箱100上;传动箱100安装在机架108上,左转轴103、右转轴107安装在机架108上;左调整挡板102、右调整挡板106、前调整挡板101、后调整挡板109安装在机架108上;托杆104安装在左转轴103以及右转轴107上。左调整挡板102、右调整挡板106、前调整挡板101、后调整挡板109可以调整其与机架108的相对位置,以适应承接不同规格的物料。托杆104沿左转轴103、右转轴107纵向排列,同时沿左转轴103、右转轴107径向均匀排列2~3排。左调整挡板102、右调整挡板106具有指状间隙,允许托杆104在旋转时穿过左调整挡板102、右调整挡板106。

如图1所示,所述的旋转托盘,由传动箱100、前调整挡板101、左调整挡板102、左转轴103、托杆104、伺服电机105、右调整挡板106、右转轴107、机架108、后调整挡板109组成,伺服电机105安装在传动箱100上;传动箱100安装在机架108上,左转轴103、右转轴107安装在机架108上;左调整挡板102、右调整挡板106、前调整挡板101、后调整挡板109安装在机架108上;托杆104安装在左转轴103以及右转轴107上,托杆104按一定间距沿左转轴103、右转轴107纵向排列,同时沿左转轴103、右转轴107径向均匀排列2~3排。

如图2所示,所述的旋转托盘在承接物料时,左转轴103、右转轴107上的托杆104相对排列,沿左转轴103、右转轴107径向排列的其它托杆104分别处于左调整挡板102、右调整挡板106的后方。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伺服电机105动作时,经传动箱100分动后,驱动左转轴103、右转轴107同步反向运转预定角度,安装在左转轴103、右转轴107上的托杆104从左调整挡板102、右调整挡板106的指状间隙间穿过,物料依靠自重及托杆104的推压作用传递给安装在旋转托盘下方的后续装箱(袋)机构。

以上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效变化,仍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