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50550发布日期:2019-05-24 20:55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干熄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在布置有焦炭加水装置的焦仓槽口底部,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一种卸料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工艺及装置中,水从焦仓顶部被喷洒到热的焦炭上,部分水被焦炭表面的空隙所吸收,部分水遇热变为水蒸气,剩余的水分随焦炭一起通过焦仓槽口底部电液动闸门排出焦仓。现有的常规电液动闸门无法做到分离水和焦炭,于是水和焦炭通过现有的电液动闸门被排到底部的带式输送机上。排到带式输送机上的水从带式输送机尾部流出或随焦炭进入下一台输送设备中,无法回收焦炭中剩余的水分,就无法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另由于这些剩余的水中含有腐蚀性成分,腐蚀胶带、尾轮、尾架、清扫器和溜槽等设备,大大减少了这些带式输送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常规电液动闸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及方法,既回收了焦炭中剩余的水分,保证了干熄焦焦炭增湿、抑尘、水循环利用一体化工艺及装置中水的循环利用,同时减少了了水分对带式输送机零部件的腐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包括电液动腭式闸门;电液动腭式闸门安装在焦仓底部槽口;还包括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积水槽、卸料装置内部检修门、挡水耐磨组件;电液动腭式闸门设置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内,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的外围设置有积水槽,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的侧方设置卸料口,挡水耐磨组件安装在卸料口的边沿,在卸料口的侧壁上安装卸料装置内部检修门。

所述电液动腭式闸门的腭板上设置有缝隙。

所述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呈一定坡度设置,坡角0°<α≤30°,设置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外围的积水槽与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同坡度设置。

所述排水孔为竖立条状孔,孔高10-50cm,孔宽3-10cm,孔与孔的间隔为5-20mm。

一种采用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的卸料方法,具体如下:

当电液动腭式闸门的腭板处于张开状态时,焦炭与水先通过电液动腭式闸门,接下来与囤积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的焦炭接触时,由于焦炭是块状物料,彼此之间存在大量缝隙,水通过焦炭之间的缝隙流至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水通过排水孔流入积水槽,再通过与积水槽相连的管道外排至仓底积水坑回收循环利用,而焦炭则顺着囤积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的焦炭自然堆积斜坡排出卸料装置;当腭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焦炭中的水分从腭板的缝隙流出,通过囤积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的焦炭间的缝隙流至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再通过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底部侧面的排水孔流入积水槽,最后通过管道流入焦仓底部积水坑回收循环利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焦炭与水的分离,回收了焦炭中剩余的水分,保证了干熄焦焦炭加水装置中水的循环利用;

2)大大减少了焦炭中剩余的水分对带式输送机零部件的腐蚀,减少了现场皮带检修工的工作量和设备维护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视图。

图4是图1的C向视图。

图中:1-腭板、2-电液动腭式闸门、3-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4-隔板、5-管道、6-积水槽、7-电液动推杆、8-电液动推杆支座、9-曲柄、10-卸料装置内部检修门、11-挡水耐磨阻件、12-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包括电液动腭式闸门2;电液动腭式闸门2安装在焦仓底部槽口;电液动腭式闸门设置在电液动腭式闸门2的出料口处;还包括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积水槽6、卸料装置内部检修门10、挡水耐磨组件11;电液动腭式闸门2设置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内,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的外围设置有积水槽6,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12,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的侧方设置卸料口,挡水耐磨组件11安装在卸料口的边沿,在卸料口的侧壁上安装卸料装置内部检修门10。

所述电液动腭式闸门2的腭板1上设置有缝隙。电液动腭式闸门上的电液动推杆7通过电液动推杆支座8固定在仓壁预埋钢板上。电液动推杆7通过曲柄9与腭板1相连,并通过伸缩运动推动腭板1开闭,从而控制焦炭从焦仓底部槽口的排出。当腭板1处于关闭状态时,焦炭中的水分从腭板1中的缝隙流出。缝隙宽度为1-10mm。

所述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呈一定坡度设置,坡角0°<α≤30°,设置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外围的积水槽6与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同坡度设置。积水槽6的坡度的最底端连接管道5,使水能够顺利的从管道5排出。

所述排水孔12为竖立条状孔,孔高10-50cm,孔宽3-10cm,孔与孔的间隔为5-20mm。

卸料装置内部检修门10与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采用活动把手连接。

除电液动推杆7、电液动推杆支座8和挡水耐磨阻件11外,其余构件采用不锈钢材质。

一种采用可实现焦炭与水分离的卸料装置的卸料方法,具体如下:

当电液动腭式闸门的腭板1处于张开状态时,焦炭与水先通过电液动腭式闸门2,接下来与囤积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的焦炭接触时,由于焦炭是块状物料,彼此之间存在大量缝隙,水通过焦炭之间的缝隙流至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水通过排水孔12流入积水槽6,再通过与积水槽6相连的管道5外排至仓底积水坑回收循环利用,而焦炭则顺着囤积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的焦炭自然堆积斜坡排出卸料装置;当腭板1处于关闭状态时,焦炭中的水分从腭板1的缝隙流出,通过囤积在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的焦炭间的缝隙流至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再通过焦炭与水分离卸料闸体3底部侧面的排水孔12流入积水槽6,最后通过管道5流入焦仓底部积水坑回收循环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