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片组装式集装箱及其制造组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1360发布日期:2018-10-09 22:0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片组装式集装箱及其制造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装箱制造工艺一般为整箱制造模式,即所有部件总装焊接为一完整箱体后,再进行整箱打砂、喷漆、地板安装等一系列后续工作。该制造模式完成的集装箱以空箱的形式进行运输,因箱体内的空置空间无法利用,导致运载效率低,交箱成本高。针对空箱运输模式的缺陷,逐渐有人提出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概念,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制造模式是:在制造地完成集装箱的底部成品模块、两个侧部成品模块、两个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以及前部成品模块等各个成品模块的制造,这些成品模块完成了焊接、防腐处理以及必要的内在密封等工艺处理的标准部件;将制造完成的各个成品模块堆叠运输到交箱地,在交箱地,采用连接件将各个成品模块组装成一个完整的箱体。

虽然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各个成品模块通过堆叠运输可减少空箱运输的成本,但采用连接件组装的集装箱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传统技术中存在的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密封性较差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片组装式集装箱。

本发明另提供了一种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制造组装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片组装式集装箱,所述分片组装式集装箱包括底部成品模块、两个侧部成品模块、两个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以及前部成品模块,所述底部成品模块、两个侧部成品模块、两个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以及前部成品模块是完成了零部件焊接、防腐处理的标准部件;

所述底部成品模块的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一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所述顶部成品模块的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一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

所述侧部成品模块包括前角柱、后角柱以及连接所述前角柱和所述后角柱的侧板,每一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和后角柱的底端分别形成一侧部底端角落连接单元,每一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和后角柱的顶端分别形成一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

各成品模块以分片堆叠的方式运输到目的地后,各成品模块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箱体;

其中,所述箱体的所述底部成品模块的四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四个侧部底端角落连接单元插接连接;所述顶部成品模块的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四个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插接连接;

所述底部成品模块的两底纵梁分别与所述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侧板的底侧边焊接连接,所述顶部成品模块的两顶纵梁分别与所述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侧板的顶侧边焊接连接;

所述两个门成品模块分别铰接在所述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后角柱上;

所述前部成品模块包括位于底部的前底横梁、位于顶部的前顶横梁和连接所述前底横梁和所述前顶横梁的前墙板,所述前部成品模块的前底横梁、前顶横梁、前墙板沿箱体高度方向设置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底部成品模块的前槛、所述顶部成品模块的前顶梁、所述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焊接连接。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制造组装方法,包括:

成品模块的制造过程,在制造地,分别制造底部成品模块、两个侧部成品模块、两个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以及前部成品模块;

成品模块的堆叠和运输过程,将所述底部成品模块布置在底部;将所述前部成品模块、所述两个侧部成品模块及所述两个门成品模块分别叠置在所述底部成品模块上;将所述顶部成品模块叠置在顶部,形成一个堆存单元,所述堆存单元具有组成一个完整集装箱所需的所有成品模块,所述堆存单元叠放在运输车辆上进行运输;以及

集装箱的组装过程,当成品模块堆叠运输到总装地时进行各个成品模块的组装,包括如下步骤:

以底部成品模块的四个角落处的底角件的底平面为基准定位所述底部成品模块,所述底部成品模块的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一底部角落连接单元,所述底部角落连接单元包括底角件和凸台;

吊装两个侧部成品模块,并将吊装起的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和后角柱的底端套入所述底部成品模块对应角落处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上,使所述底部成品模块的四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分别与所述前角柱或所述后角柱内的侧部底端角落单元相配合,完成两个侧部成品模块与所述底部成品模块的定位连接;

吊装顶部成品模块,将吊装起的所述顶部成品模块的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分别插入所述两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和后角柱内,所述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分别与形成在前角柱或后角内的侧部顶端角落单元相配合,使所述顶部成品模块定位在所述两侧部成品模块的顶端;

焊接所述底部成品模块的两底纵梁与所述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侧板的底侧边之间的焊缝,焊接所述顶部成品模块的两顶纵梁与所述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侧板的顶侧边之间的焊缝;

吊装两个门成品模块,并将两门成品模块分别铰接在所述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后角柱上;

吊装前部成品模块,并将所述前部成品模块与底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两侧部成品模块进行焊接固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组装后,底部成品模块和顶部成品模块的角落处分别通过底部角落连接单元、顶部角落连接单元与两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或后角柱插接连接,侧部成品模块的侧板的底侧边、顶侧边分别与底部成品模块的底纵梁、顶部成品模块的顶纵梁焊接连接,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与前墙板的侧板焊接连接,前部成品模块的四周分别与底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两侧部产品模块焊接连接。藉此,本发明通过将各个成品模块以插接连接和焊接连接的方式组合成一个密封性能良好的箱体,避免传统技术中采用连接件连接造成箱体密封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制造组装方法,首先以底部成品模块的底角件的底平面为基准定位底部成品模块,再通过底部成品模块四个角落处设置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定位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然后再通过顶部成品模块的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将顶部成品模块定位在两侧部成品模块上,接着,将两侧部成品模块与底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焊接连接,最后,完成门成品模块和前部成品模块的安装和固定。通过本发明的制造组装方法能够快速完成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组装,且保证组装后的箱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分片组装式集装箱顶部成品模块、底部成品模块和侧部成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片组装式集装箱侧部成品模块、门成品模块和前部成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与底部成品模块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顶部成品模块的顶部角落连接单元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侧部成品模块的后角柱与底部成品模块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顶部成品模块的顶部角落连接单元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至图8分别是图3中a区、b区、c区和d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9至图12分别是图4中e区、f区、g区和h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总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14是本发明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制造组装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分片组装式集装箱顶部成品模块、底部成品模块和侧部成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分片组装式集装箱侧部成品模块、门成品模块和前部成品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分片组装式集装箱包括底部成品模块1、顶部成品模块2、两个侧部成品模块3、两个门成品模块5以及前部成品模块4。

底部成品模块1包括底板14和底架10,底架10包括前槛11、门槛12、连接前槛11和门槛12的两底纵梁13、底横梁(未图示)以及位于四个角落处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

顶部成品模块2包括顶板21、围绕顶板21四周设置的两顶纵梁22、门楣23、前顶梁24以及位于四个角落处的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

侧部成品模块3包括前角柱31、后角柱32以及连接前角柱31和后角柱32的侧板33。每一侧部成品模块3的前角柱31和后角柱32的底端分别形成一侧部底端角落连接单元34,每一侧部成品模块3的前角柱31和后角柱32的顶端分别形成一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5。

前部成品模块4包括位于底部的前底横梁41、位于顶部的前顶横梁42和连接前底横梁41和前顶横梁42的前墙板43。

门成品模块5包括门板51、门竖梁52、门铰链53以及门锁杆54。

上述各成品模块是由多个零部件焊接组合而成的,例如,底部成品模块1是由前槛11、门槛12、底纵梁13、底横梁以及顶部角落连接单元15等零部件焊接组合,并配以底板(或地板)组成的一个成品模块。各成品模块在完成焊接、防腐处理以及必要的内在密封等工序处理后,可以作为一个标准部件进行流通。

当各成品模块运输到目的后,将各个成品模块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箱体。

组装后的箱体具有如下特点:

底部成品模块1的四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分别与两个侧部成品模块3的四个侧部底端角落连接单元34插接连接,顶部成品模块2的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分别与两个侧部成品模块3的四个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5插接连接。

具体的,底部成品模块1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顶部成品模块2的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与两个侧部成品模块3的连接结构如下:

如图3至图12所示,图3是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与底部成品模块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顶部成品模块的顶部角落连接单元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侧部成品模块的后角柱与底部成品模块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顶部成品模块的顶部角落连接单元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至图8分别是图3中a区、b区、c区和d区的局部放大图,图9至图12分别是图4中e区、f区、g区和h区的局部放大图。四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和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中的任一个角落连接单元均包括角件和由角件向上或向下突起的凸台。

如图5所示,顶部成品模块2在前端侧的其中一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包括顶角件251和由顶角件251向下突起的凸台252。凸台252由一l型截面钢制零件切割而成,l型截面钢制零件两侧的钢板分别剪去一角形成第一台阶部2521和第二台阶部2522。第二台阶部2522的两侧各具有一个第一台阶部2521,第二台阶部2522突出于第一台阶部2521,使得第一台阶部2521和第二台阶部2522形成阶梯状。侧部成品模块3的前角柱31的顶端设有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5,该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5内部具有与凸台252形状相配合的腔体。顶部成品模块2通过凸台252和腔体之间的配合定位在侧部成品模块3上。

如图6所示,顶部成品模块2在前端侧的另一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的形状结构与图5所示的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7所示,底部成品模块1在前端侧的其中一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包括底角件151和由底角件151向上突起的凸台152。该凸台152由两个竖直放置的l型截面钢制零件构成,该两l型截面钢制零件分别形成第一台阶部1521和第二台阶部1522,其中,第二台阶部1522包括第一子台阶结构1522a和第二子台阶结构1522b,第二子台阶结构1522b突出于第一子台阶结构1522a。第一台阶部1521和第二台阶部1522的直角边与底角件151的其中一直角边对齐。第二台阶部1522位于第一台阶部1521的内侧,且第二台阶部1522突出于第一台阶部1521,使得第一台阶部1521和第二台阶部1522形成阶梯状。

侧部成品模块3的前角柱31的底端设有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4,该侧部底端角落连接单元34内部具有与凸台152形状相配合的腔体。侧部成品模块3通过凸台152和腔体之间的配合与底部成品模块1定位连接。

如图8所示,底部成品模块1在前端侧的另一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包括底角件153和由底角件153向上突起的凸台154。该凸台154由两个竖直放置的l型截面钢制零件构成,该两l型截面钢制零件分别形成第一台阶部1541和第二台阶部1542,第二台阶部1542的高度高于第一台阶部1541。第一台阶部1541和第二台阶部1542的直角边与底角件153的其中一直角边对齐。第二台阶部1542位于第一台阶部1541的内侧,且第二台阶部1542突出于第一台阶部1541,使得第一台阶部1541和第二台阶部1542形成阶梯状。

侧部成品模块3的前角柱31的底端设有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4,该侧部底端角落连接单元34内部具有与凸台154形状相配合的腔体。侧部成品模块3通过凸台154和腔体之间的配合定位在底部成品模块1上。

如图9所示,顶部成品模块2在后端侧的其中一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包括顶角件253和凸台254。凸台254由多个u型截面钢制零件组成,多个u型截面钢制零件构成第一台阶部2541和第二台阶部2542。第一台阶部2541由两个高度相同的u型截面钢制零件2541a、2541b组成,两u型截面钢制零件2541a、2541b的槽口相对设置,且两u型截面钢制零件2541a、2541b围成一容纳腔。第二台阶部2542由一u型截面钢制零件组成,该第二台阶部2542设置在两u型截面钢制零件2541a、2541b围成的容纳腔中。该第二台阶部2542的高度高于第一台阶部2541的高度,使得第一台阶部2541和第二台阶部2542形成阶梯状。

侧部成品模块3的后角柱32的顶端设有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5,该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5内部具有与凸台254形状相配合的腔体。顶部成品模块2通过凸台254和腔体之间的配合与侧部成品模块3定位连接。

如图10所示,顶部成品模块2在后端侧的另一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包括顶角件255和凸台256。凸台256由u型截面钢制零件和l型截面钢制零件组成,凸台256包括第一台阶部2561和第二台阶部2562。第一台阶部2561由高度相同的l型截面钢制零件2561a和u型截面钢制零件2561b组成,l型截面钢制零件2561a设置在u型截面钢制零件2561b其中一侧翼的外侧,l型截面钢制零件2561a和u型截面钢制零件2561b围成一具有开口的容纳腔。第二台阶部2562由一u型截面钢制零件组成,该第二台阶部2562设置在l型截面钢制零件2561a和u型截面钢制零件2561b围成的容纳腔中。该第二台阶部2562的高度高于第一台阶部2561的高度,使得第一台阶部2561和第二台阶部2562形成阶梯状。

侧部成品模块3的后角柱32的顶端设有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5,该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5内部具有与凸台256形状相配合的腔体。顶部成品模块2通过凸台256和腔体之间的配合与侧部成品模块3定位连接。

如图11和图12所示,底部成品模块1在后端侧的两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的形状结构与图9所示的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底部成品模块1的四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和顶部成品模块2的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的凸台可采用相同的结构形状,例如,均采用如图5所示的凸台结构;当然,四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和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的凸台的形状结构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例如底部角落连接单元的凸台采用如图8所示的凸台结构,顶部角落连接单元的凸台采用如图9所示的凸台结构;此外,凸台除上述图5至图12所示的结构形状外,还可包括对l型截面钢制零件、u型截面钢制零件或l型截面钢制零件与u型截面钢制零件组合进行变化得到的其他形状的凸台结构。

上述所述的l型截面钢制零件可以是角钢,上述所述的u型截面钢制零件可以是槽钢。

上述所述的l型截面钢制零件或u型截面钢制零件的高度是指l型截面钢制零件或u型截面钢制零件固定在角件上时,l型截面钢制零件或u型截面钢制零件由角件处向上或向下延伸的最高高度。

本发明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和顶部角落连接单元的凸台均是由l型截面钢制零件或u型截面钢制零件构成,本发明不采用铁块构成凸台,藉此,尽量减少由于设置凸台而引起集装箱增加的自重。

底部成品模块1的两底纵梁13分别与两个侧部成品模块2的侧板33的底侧边焊接连接,顶部成品模块2的两顶纵梁22分别与两个侧部成品模块3的侧板33的顶侧边焊接连接。

两个门成品模块5分别铰接在两个侧部成品模块3的后角柱32上。

前部成品模块4的前底横梁41、前顶横梁42分别与底部成品模块1的前槛11、顶部成品模块2的前顶梁24焊接连接,前墙板43沿箱体高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个侧部成品模块3的前角柱31焊接连接。

本发明的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组装后,底部成品模块和顶部成品模块的角落处分别通过底部角落连接单元、顶部角落连接单元与两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或后角柱插接连接,侧部成品模块的侧板的底侧边、顶侧边分别与底部成品模块的底纵梁、顶部成品模块的顶纵梁焊接连接,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与前墙板的侧板焊接连接,前部成品模块的四周分别与底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两侧部产品模块焊接连接。藉此,本发明通过将各个成品模块以插接连接和焊接连接的方式组合成一个密封性能良好的箱体,避免传统技术中采用连接件连接造成箱体密封性差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另提供一种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制造组装方法,上述实施例中的分片组装式集装箱可由该制造组装方法的组装而成。如图13和图14所示,图13是本发明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总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4是本发明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制造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具体的,结合图1至图12所示,该制造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成品模块的制造过程,在制造地,分别制造底部成品模块、两个侧部成品模块、两个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以及前部成品模块。

在制造地,完成各个成品模块的制造,该制造工艺包括各个成品模块的零部件的焊接、防腐处理等。

步骤s2,成品模块的堆叠和运输过程,将底部成品模块布置在底部;将所述成品模块、两个侧部成品模块及两个门成品模块分别叠置在底部成品模块上,将顶部成品模块叠置在顶部,形成一个堆存单元,堆存单元具有组成一个完整集装箱所需的所有成品模块,堆存单元叠放在运输车辆上进行运输。

该堆存单元既可以单独堆放,也可以与其他堆存单元堆放在一起,当叠放的堆存单元达到符合iso标准高度时,可直接用运输车辆,例如半挂车,进行运输。

将各个成品模块按照一定的顺序堆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堆存单元,以节省运输所占的空间。

步骤s3,集装箱的组装过程,当成品模块堆叠运输到总装地时进行各个成品模块的组装,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以底部成品模块的四个角落处的底角件的底平面为基准定位底部成品模块,底部成品模块的四个角落处分别设有一底部角落连接单元,该底部角落连接单元包括底角件和凸台。

如前所述,底部成品模块包括底板14和底架10,底架10包括前槛11、门槛12、连接前槛11和门槛12的两底纵梁13、底横梁以及位于四个角落处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如图7所示,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包括底角件151和凸台152。底角件151连接底纵梁13和门槛12(或前槛11),且位于底架10的四个角落处。四个底角件151的底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以底角件151的底平面为基准,将底部成品模块定位在同一水平面内。

步骤s32,吊装两个侧部成品模块,并将吊装起的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和后角柱的底端套入底部成品模块对应角落处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上,使所述底部成品模块的四个底部角落连接单元分别与前角柱或后角柱内的侧部底端角落单元相配合,完成两个侧部成品模块与底部成品模块的定位连接。

步骤s32将两个侧部成品模块定位在底部成品模块上。该两个侧部成品可分别吊装和定位,也可同时吊装和定位。

如图1所示,侧部成品模块3包括前角柱31、后角柱32以及连接前角柱31和后角柱32的侧板33。

如图7、图8、图11和图12所示,侧部成品模块3的前角柱31和后角柱32的底端均设置有与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相配合的侧部底端角落连接单元34。在吊装时,将前角柱31和后角柱32的底端对准并套入至底部成品模块1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15上,将侧部成品模块3定位在底部成品模块1上。

在完成两侧部成品模块3的定位后,调节两个侧部成品模块3的纵向位置的尺寸以及两个侧部成品模块3之间的宽度尺寸,并用夹具锁定两侧部成品模块3。

步骤s33,吊装顶部成品模块,将吊装起的顶部成品模块的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分别插入所述两侧部成品模块的前角柱和后角柱内,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分别与形成在前角柱或后角内的侧部顶端角落单元相配合,使顶部成品模块定位在两侧部成品模块的顶端。

如图1所示,顶部成品模块2包括顶板21、围绕顶板21四周设置的两顶纵梁22、门楣23、前顶梁24以及位于四个角落处的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

如图4、图5、图9和图10所示,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包括顶角件251(或253或255)和凸台252(或254或256)。侧部成品模块3的前角柱31和后角柱32的顶端均设置有与顶部角落连接单元25相配合的侧部顶端角落连接单元35。在吊装顶部成品模块2时,将顶部成品模块2的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分别对准并插入至对应的前角柱31或后角柱32上,将顶部成品模块2定位在两侧部成品模块3上。

在完成该顶部成品模块2的定位后,调节顶部成品模块的高度,并用夹具锁定。

步骤s34,焊接底部成品模块的两底纵梁与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侧板的底侧边之间的焊缝,焊接顶部成品模块的两顶纵梁与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侧板的顶侧边之间的焊缝。

步骤s35,吊装两个门成品模块,并将两门成品模块分别铰接在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的后角柱上。

如图2所示,门成品模块5包括门板51、门竖梁52、门铰链53以及门锁杆54。

在完成侧部成品模块3和顶部成品模块2的定位后,在两个侧部成品模块2的后角柱32上,分别铰接一个门成品模块5。将门成品模块5铰接在后角柱32后,锁好门锁杆54。

步骤s36,吊装前部成品模块,并将该前部成品模块与底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两侧部成品模块进行焊接固定。

如图2所示,前部成品模块4包括位于底部的前底横梁41、位于顶部的前顶横梁42和连接前底横梁41和前顶横梁42的前墙板43。

在对前部成品模块4进行焊接固定时,首先,调整前部成品模块4与门成品模块5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对前部成品模块4进行点焊定位;最后,在前部成品模块4的四周边进行搭接焊,使前部成品模块4的前底横梁41、前顶横梁42、前墙板43沿箱体高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分别与底部成品模块1的前槛11、顶部成品模块2的前顶梁24、两个侧部成品模块3的前角柱31焊接连接。

完成前部成品模块的焊接连接后,在箱体内对顶部成品模块2的顶纵梁22与侧部成品模块3的侧板33的顶侧边进行间断焊,在箱体内对底部成品模块1的底纵梁13与侧部成品模块3的侧板33的顶侧边进行间断焊,以及在箱体内在前部成品模块的四周进间断焊。

完成各个成品模块之间的焊接后,对焊缝进行清理,并在焊缝周边涂布防腐涂料,该防腐涂料包括底层漆、中间层漆和外层漆。底层漆为约30微米厚的锌粉漆,中间层漆约为200微米厚的锌粉漆,外层漆可为带有颜色的面漆。

最后,对箱体进行清理,完成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组装。

在上述制造组装方法中,步骤s35和步骤s36的顺序是可以互换的。

本发明的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制造组装方法,首先以底部成品模块的底角件的底平面为基准定位底部成品模块,再通过底部成品模块四个角落处设置的底部角落连接单元定位两个侧部成品模块,然后再通过顶部成品模块的四个顶部角落连接单元将顶部成品模块定位在两侧部成品模块上,接着,将两侧部成品模块与底部成品模块、顶部成品模块焊接连接,最后,完成门成品模块和前部成品模块的安装和固定。通过本发明的制造组装方法能够快速完成分片组装式集装箱的组装,且保证组装后的箱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