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架旋转出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9446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衣架旋转出站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服装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服装生产流水线的衣架的出站机构。



背景技术:

服装生产流水线已被广泛运用于服装加工领域,一般由生产流水线的主轨和设置在主轨旁的各个工作站组成。工作站具有进站处和出站处,中间通过内设轨道相连。待加工的衣料装载在衣架上,当需要进行某个工序的加工时,衣架在服装生产流水线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从主轨上进入相应的工作站的进站处,从而进入工作站内开始相应工序的加工。当该工序的加工完成后,再将加工好的衣料装在衣架上,并控制衣架从工作站的出站处转移到主轨上,以便进入后续的工作站进行后序加工。

为使衣架顺利地从各工作站的出站处转移到主轨上,需要设置相应的出站机构。一般而言,工作站的出站处的末端的位置均高于主轨,故早期的做法就是让衣架直接从工作站的出站处的末端滑出,落在主轨上。但是这样会导致衣架与主轨之间发生较大的撞击,不仅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还会对主轨造成较大的冲击,影响其使用寿命,同时衣架有时也会因为撞击而产生偏移,从而从主轨上掉落。显然,这种做法存在太多问题。

中国发明专利zl200710070782.6提出了一种衣架出站机构,该出站机构设置在工作站的出站处的升降臂末端导轨与主轨之间,包括一个弯曲的出站导轨,并设置一个能够在外力作用下使出站导轨相对于升降臂末端导轨沿周向转动的复位转动装置,复位转动装置由转轴、套在转轴上的轴套和扭簧组成。通过以上设置,出站导轨可以在衣架的重力作用下摆转到与主轨贴合的位置,从而使衣架平顺地从出站导轨上滑落至主轨。待衣架出站后,出站导轨在复位转动装置的作用下复位,因而不会妨碍主轨上其他衣架的通过。该发明巧妙地解决了衣架从工作站的出站处转移到主轨上的问题,但是该发明为了对出站导轨的摆转范围进行限位,还需要在转轴和轴套上设置有凸出的定位销和呈条形的限位孔的组合,结构非常复杂,整个装置的使用可靠性较低。

中国发明专利zl201310064692.1提出了一种新的出站转轨装置,该机构同样设置在工作站的出站处的提升臂末端导轨处,也包括一个弯曲的出站导轨,并由轴套、转轴及扭力压簧构成复位转动装置。与前述发明专利不同的是,其并没有在转轴和轴套上设置有凸出的定位销和呈条形的限位孔的组合,而通过在轴套上设置错位补偿斜面以及在转轴上设置与错位补偿斜面接触的贴合端面来实现对出站导轨的摆转范围的限位,具有一定改进。但是,由于该发明的转轴在相对轴套旋转时除产生出站导轨下降所需的角向位移之外还同时产生一定的轴向位移,因此在安装该机构时还需要考虑轴向位移,导致安装过程非常复杂。如果安装时轴向位移考虑不到位,出站导轨下降后将会与主轨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差,衣架也会因该距离差产生入轨障碍,导致无法顺利入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衣架旋转出站机构。该系统在现有衣架出站机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提高了整体机构的可靠性。

具体而言,本发明所提供的衣架旋转出站机构,包括套筒、弹性复位件和仅能相对于套筒做周向转动的出站旋转轨道,所述出站旋转轨道的后端插在套筒中,所述弹性复位件位于套筒中,还包括仅能在套筒中沿套筒轴向前后移动的移动凸轮,所述移动凸轮具有凸轮端面,所述出站旋转轨道的后端具有与所述凸轮端面相接触配合的贴合端面,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套筒和移动凸轮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压簧。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壁上设有滑槽,所述移动凸轮的外缘设有限位筋,所述限位筋与滑槽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出站旋转轨道的前端为弯曲的出站导轨,出站旋转轨道的后端为延伸部,所述贴合端面位于延伸部的后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出站导轨为整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固连在出站导轨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后端伸出有拉杆,所述移动凸轮贯穿在拉杆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拉杆为整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固连在延伸部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特征在于:套筒设有带通孔的分隔壁,拉杆转动连接于通孔处。

本发明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由于本发明中的移动凸轮承担了轴向移动的作用,出站旋转轨道的旋转过程中只发生周向转动而没有轴向位移,因此在装配本机构时无需考虑该轴向位移因素,较现有发明具有显著改进。总而言之,本发明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衣架旋转出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衣架旋转出站机构的整体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出站旋转轨道的示意图;

图4是套筒的轴向剖视图;

图5是套筒的右视图;

图6是移动凸轮的示意图。

图中:

1:出站旋转轨道;1-1:出站导轨;1-2:延伸部;1-3:贴合端面;1-4:拉杆;

2:套筒;2-1:通孔;2-2:主孔;2-3:滑槽;

3:移动凸轮;3-1:限位筋;3-2:凸轮端面;3-3:避位孔;

4:压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衣架旋转出站机构,由出站旋转轨道1、套筒2、移动凸轮3和压簧4组成。出站旋转轨道1具有一个大致呈l形的弯曲的出站导轨1-1,在出站导轨1-1的后部具有一个延伸部1-2,从延伸部1-2的后端伸出一个细长的拉杆1-4。出站导轨1-1与延伸部1-2之间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以由分离的延伸部1-2与出站导轨1-1连接而成。同样的,拉杆1-4与延伸部1-2之间也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以由分离的拉杆1-4与延伸部1-2连接而成(如通过销钉固定等)。

套筒2中具有一个分隔壁,将套筒2的内部分隔为两个部分,其中前部为主孔2-2,用于容纳出站旋转轨道1的延伸部1-2。在主孔2-2的内壁上沿套筒2的轴向设有若干滑槽2-3,本实施例中滑槽2-3的数量为3个,分别设置在主孔2-2的内壁的上方和左右两侧。套筒2的分隔壁的中间开有通孔2-1。安装出站旋转轨道1和套筒2时,将出站旋转轨道1的拉杆1-4插入通孔2-1,并在此处进行转动连接,使得安装后的出站旋转轨道1只能在套筒2中做周向转动但无法沿套筒2的轴向前后移动。

移动凸轮3也装在套筒2的主孔2-2内,位于出站旋转轨道1的延伸部1-2和分隔壁之间。沿移动凸轮3的轴向贯穿有避位孔3-3,用于插入出站旋转轨道1的拉杆1-4。移动凸轮3的外缘还设有限位筋3-1,限位筋3-1的数量和位置与套筒2的主孔2-2的内壁上的滑槽2-3的数量和位置相匹配。安装时,对齐移动凸轮3的限位筋3-1与套筒2的滑槽2-3,即可将移动凸轮3的限位3-1插在滑槽2-3中。安装后,移动凸轮3插在拉杆1-4上,并可在拉杆1-4上沿套筒2的轴向在出站旋转轨道1的延伸部1-2和分隔壁之间的空间内前后移动。但是,由于限位筋3-1插在滑槽2-3中,移动凸轮3并不能在套筒2中转动。移动凸轮3的前端设有凸轮端面3-2,与之相对应的,出站旋转轨道1的延伸部1-2的后端设有与凸轮端面3-2相接触配合的贴合端面1-3,构成端面凸轮副。在套筒2内移动凸轮3的后端设置压簧4,压簧4的一端作用在移动凸轮3上,另一端作用在套筒2的分隔壁上。由于压簧4的作用,使得移动凸轮3的凸轮端面3-2与出站旋转轨道1的贴合端面1-3保持接触。

上述衣架旋转出站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将套筒2固定连接在提升臂末端导轨处将上述衣架旋转出站机构设置在工作站的出站处的末端。初始状态时,出站旋转轨道1处于抬起位置。当衣架从提升臂末端导轨移动到出站旋转轨道1上时,衣架的重力将迫使出站旋转轨道1相对于套筒2周向转动,从而使得出站旋转轨道1的贴合端面1-3处于转动状态。此时,在由出站旋转轨道1的贴合端面1-3与移动凸轮3的凸轮端面3-2构成的端面凸轮副的作用下,移动凸轮3也将被带动着产生运动。由于移动凸轮3只能沿套筒2的轴向前后移动而不能转动,故移动凸轮3只能压迫压簧4沿套筒2的轴向向后移动。当出站旋转轨道1转动至与主轨贴合的位置时,移动凸轮3达到最大向后位移位置。以后,随着衣架转移到主轨上,衣架的重力消失,压簧4将迫使移动凸轮3沿套筒2的轴向向前移动。此时,在端面凸轮副的作用下,出站旋转轨道1反转而复位。

从以上工作过程可知,整个旋转过程中,由于移动凸轮3承担了轴向移动的作用,出站旋转轨道1只发生周向转动而没有轴向位移,因此在装配本机构时无需考虑该轴向位移因素,较现有发明具有显著改进。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其具体结构和方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可做出无数种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