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809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导线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

线缆在生产、使用、回收过程中,经常需要将新、旧电缆回收。小直径的电缆缠绕回收较为简单,而大直径的光缆、电缆因重量大、体积大,使得回收工作较为困难。

现阶段的线缆回收,通常都是人为转动线缆回收轮,使得线缆绕轮回收。其回收过程速度慢、效率低、回收轮上排线不规整,单个回收轮的使用率低,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高。

因此需要对此提出改进,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回收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排线、自动回收导线的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导线回收装置,包括前端设有排线装置、后端设有收线装置的机架,所述排线装置和收线装置由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收拢导线的同时实现导线排列。

上述收线装置为两端带限位盘的收线轮,所述限位盘设有若干胫条。

上述排线装置包括排线丝杆、导轨和顶部设有排线框的滑块,所述丝杆与导轨平行,滑块在丝杆上沿着导轨滑动。丝杆为滑块的驱动装置,导轨为滑块和排线框提供稳定基架,且过排线框为滑块导航。

上述丝杆设有相互绞缠的丝杆槽;所述滑块为月牙形,架设在丝杆上,两端设有匹配丝杆槽的倒角。滑块移动到丝杆的两端时,通过丝杆槽的槽位切换,倒角自动更换槽位,实现换向。

进一步的,上述排线框内对角端分别设有导向轮。

上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带拨叉的收线链轮、排线链轮;

所述收线链轮与收线轮同轴,拨叉与胫条匹配;胫条加固限位盘的同时,与拨叉协同作用,转动收线轮。

所述排线链轮和丝杆链接;

所述马达的转轴同时链接排线链轮和收线链轮。

进一步的,上述马达为液压马达,与液压牵张一体机共用。与液压牵张一体机相配套,共用动力源,自动铺线的同时,实现老旧导线的自动回收。

上述收线装置的最大收线速度为5km/h。

上述收线装置的直径1800mm,宽度1500mm,能容纳630/45钢芯铝绞线1500米。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导线回收装置,通过由液压马达同时驱动的排线丝杆和收线轮,达到收线与排线同步运行的目的。通过在排线框内设置导向轮,降低对导线的摩擦损耗;通过排线链轮和收线链轮,调节丝杆和收线轮的转动周期;进一步的,通过与液压牵张一体机协同工作,并共用液压马达,同时实现回收旧线和铺缆新线。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维修、维护方便,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显著提升了导线回收的效率,且导线回收规整,充分利用收线轮的绕线空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导线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导线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导线回收装置的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导线回收装置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排线框,2、导向轮,3、丝杆,4、排线链轮,5、马达,6、机架,7、限位盘,8、胫条,9、拨叉,10、收线链轮,11、收线轮,12、导轨,13、滑块,14、丝杆槽,15、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导线回收装置,包括前端设有排线装置、后端设有收线装置的机架6,所述排线装置和收线装置由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收拢导线的同时实现导线排列。

收线装置为两端带限位盘7的收线轮11,限位盘7设有若干胫条8。限位盘7外侧有同轴的带拨叉9的收线链轮10,拨叉9与胫条8匹配。

排线装置为排线丝杆3和导轨12、顶部设有排线框1的滑块13,丝杆3与导轨12平行,滑块13在丝杆3上沿着导轨12滑动,排线框1内对角端分别设有导向轮2。

驱动装置为马达5,马达5的转轴通过链接的马达554驱动丝杆3,同时通过连接的收线链轮10带动拨叉9转动,驱动收线轮11。

实际使用时:

导线穿过排线框1,与收线轮11连接。

马达5同时驱动排线丝杆3和收线轮11,收线轮11转动收拢导线,同时,排线丝杆3转动,使得排线框1在丝杆3上横向移动,达到排线的目的。

排线框1内的对角导向轮2,辅助导线滑动,降低对导线的摩擦,防止导线破损。

丝杆3的往返运动是通过滑块13在丝杆槽14内的摆动实现,滑块13移动到丝杆3的两端时,通过丝杆槽14的限位,倒角15自动更换丝杆槽14的槽位,自动实现换向,进而使得导线在收线轮11上往返均匀收拢。

使用时,可将本发明的导线回收装置和液压牵张一体机配套使用,共用液压动力源,自动铺线的同时,实现老旧导线的自动回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线回收装置,包括前端设有排线装置、后端设有收线装置的机架,所述排线装置和收线装置由驱动装置同时驱动,收拢导线的同时实现导线排列。通过由液压马达同时驱动的排线丝杆和收线轮,达到收线与排线同步运行的目的。通过在排线框内设置导向轮,降低对导线的摩擦损耗;通过排线链轮和收线链轮,调节丝杆和收线轮的转动周期;进一步的,通过与液压牵张一体机协同工作,并共用液压马达,同时实现回收旧线和铺缆新线。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维修、维护方便,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显著提升了导线回收的效率,且导线回收规整,充分利用收线轮的绕线空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连收;俞春华;王伟;焦国杰;吴德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送变电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河南兰兴电力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14
技术公布日:2017.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