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1420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所述的实施方式主要涉及后处理装置、控制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存在具备对片材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后处理装置包括各种被驱动部件。一部分被驱动部件通过dc(directcurrent:直流)电机驱动。dc电机接近寿命时,旋转速度降低。

若dc电机的旋转速度降低,则被驱动部件的驱动速度降低。若被驱动部件的驱动速度降低,则有时会产生卡纸,或者片材的排纸的整合状态不良。由此,若dc电机的旋转速度降低,则存在后处理装置难以稳定运转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拥有后处理部、驱动部、获得部、请求部。后处理部对通过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片材进行后处理。驱动部驱动后处理部的被驱动部件。获得部获得通过驱动部驱动而增加的物理量。请求部根据获得部所获得的物理量的增加,对图像形成装置请求处理速度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300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3是示出后处理装置200的概要构成的图。

图4是示出后处理装置200的动作例的图。

图5是示出后处理装置200的动作例的图。

图6是示出后处理装置200的动作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图像形成系统300的概要构成的图。图像形成系统300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00以及后处理装置200构成。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控制部102、存储装置108、通讯接口(通讯i/f)110。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操作面板112、扫描部114、形成图像的打印部(图像形成部)116。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组件经由总线118连接。

控制部102包括由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或者mpu(microprocessingunit:微处理器)形成的处理器104和存储器106。存储器106包括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和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

rom中存储控制程序等。ram向处理器104提供临时的作业区域。

控制部102根据存储在rom或存储装置108的各种程序等,控制各部分。例如,控制部102控制操作面板112、扫描部114以及打印部116。控制部102具备校正图像数据的功能或者扩展的功能。此外,控制部102与后处理装置200的控制部202通讯。

存储装置108存储应用程序以及os(operatingsystem: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包括执行复合机具备的功能的程序。作为复合机具备的功能,例如举出复印功能、打印功能、扫描功能、传真功能以及网络文件功能。应用程序包括web用户用的应用(web浏览器)或其他应用。

存储装置108临时存储在扫描部114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或者经由通讯i/f110获得的图像数据等。存储装置108适当地保存软件更新、受保护的电子文件、文本数据、账户信息以及策略信息等。

存储装置108至少由磁存储装置、光学式存储装置以及半导体存储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以上构成。

通讯i/f110是与外部的设备连接的接口。通讯i/f110经由无线或者有线与外部设备连接。作为无线或者有线的规格,例如举出bluetooth(注册商标)、ieee802.15、ieee802.11、ieee802.3、ieee1284等。通讯i/f110还可以包括连接usb规格的连接端子的usb连接部或并行接口等。

控制部102经由通讯i/f110与用户终端、usb设备或其他外部设备通讯。

后处理装置200包括控制部202和后述的多个部件。控制部202(控制器)包括由cpu或者mpu形成的处理器204和存储器206。

存储器206包括rom和ram。rom中存储控制程序等。ram向处理器204提供临时的作业区域。

控制部202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控制部102通讯。控制部202根据从控制部102接收的信息、存储在rom等的各种程序等,控制后述的多个部件。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概要构成的图。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操作面板112、扫描部114、打印部116、供纸部130、上段排纸托盘以及第一输送路。

操作面板112具有触摸面板式的显示部和各种操作键。操作键例如具备小键盘、复位键、停止键以及开始键等。

显示部显示与印刷条件相关的指示项目。显示部显示的印刷项目例如是与片材尺寸、复印页数、印刷浓度设定或者润饰(装订)等的印刷条件相关的项目。显示的项目的指示从显示部输入。操作面板112是从用户接收指示的接口。

扫描部114具备读取单元。读取单元包括原稿承载台、滑架、曝光灯、反射镜、成像透镜以及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装置)。

ccd是纳入反射光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在原稿承载台的上方有向读取位置输送原稿的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automaticdocumentfeeder)。扫描部114的读取单元读取设置在原稿承载台或者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df的原稿。

打印部116在片材上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作为图像数据,举出在扫描部114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以及从用户终端接收的图像数据等。

打印部116包括处理单元120、中间转印带122、一次转印装置124、二次转印装置126以及定影部128。

处理单元120包括四个处理单元120y、120m、120c、120k。处理单元120与中间转印带122并列配置。

处理单元120y与黄(y)的色调剂(记录材料)对应。处理单元120m与品红(m)的色调剂对应。处理单元120c与青(c)的色调剂对应。处理单元120k与黑(k)的色调剂对应。

处理单元120包括感光体、激光单元、带电装置、显像装置、清洁器以及除电灯。激光单元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影。带电装置配置在感光体的周围。若在打印部116开始图像形成,则处理单元120在感光体上形成色调剂像。

一次转印装置124夹着作为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122与处理单元120的感光体相对。一次转印装置124将感光体上的色调剂图像以静电方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2。

二次转印装置126将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2上的色调剂图像以静电方式转印到从供纸部130输送的片材。定影部128将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片材。

第一输送路132将从供纸部130供给的片材输送到定影部128或者上段排纸托盘134。在定影部128的下游有第一分支部件136及第二分支部件138。第一分支部件136以及第二分支部件138切换所输送的片材的输送方向。第一分支部件136将在第一输送路132输送的片材输送到第二输送路140或者上段排纸托盘134的方向。在第一输送路132中,第二分支部件138配置在第一分支部件136的片材输送方向上游。

第二输送路140是在配置第一分支部件136的分支点处从第一输送路132分支的输送路。第二输送路140包括输送辊142。第二输送路140向后处理装置200输送片材。

在第一分支部件136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配置有翻转辊144、第三分支部件146以及翻转纸通路152。在第一分支部件136的片材输送方向下游还配置有输送辊148以及排纸辊150。

若第一分支部件136向翻转辊144引导片材,则片材被输送到排纸辊150。此时,片材通过翻转辊144、第三分支部件146以及输送辊148输送到排纸辊150。排纸辊150将片材排出到上段排纸托盘134。

图3是示出后处理装置200的概要构成的图。后处理装置200根据来自操作面板112的输入指示或来自用户装置的指示处理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片材。后处理装置200的修整部210包括入口辊212、分支部件214、排纸辊216、出口辊218、待机托盘220、待机辊222、处理托盘224、整合部件226、装订器228、片材摞排出部件230、固定托盘232、可动托盘234、dc电机240、编码器242。

入口辊212接收从图像形成装置100排出的片材,输送到分支部件214。分支部件214将片材引导到排纸辊216或者出口辊218。

分支部件214若将片材引导到排纸辊216,则排纸辊216将片材排出到固定托盘232。另一方面,分支部件214若将片材引导到出口辊218,则出口辊218将片材输送到待机托盘220。

待机托盘220临时保存多枚输送的片材。此外,待机托盘220若支承规定张数的片材,则将支承的片材降落到处理托盘224。

处理托盘224接住待机托盘220降下的片材。处理托盘224在装订片材的过程中,支承堆积的片材。整合部件226调整与处理托盘224上的片材摞的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装订器228将被整合的片材摞的端部装订在一起。

片材摞排出部件230将装订在一起的片材摞排出到可动托盘234。此外,也可以不将片材摞装订在一起,在整合部件226整合片材摞后,片材摞排出部件230将片材摞排出到可动托盘234。

待机托盘220还可以不将支承的片材降落到处理托盘224,而直接输送到可动托盘234方向,排纸。此时,待机托盘220以及待机辊222使片材不在待机托盘220上停止而逐张排出到可动托盘234。

可动托盘234是通过dc电机240上下方向驱动的被驱动部件。编码器242将传递dc电机240的旋转力的轴的旋转数转换为脉冲,输出到控制部202。具体而言,编码器242将降低dc电机240的旋转速度的旋转轴的旋转数转换为脉冲。

检测部件236检测可动托盘234的上表面或者堆积在可动托盘234上的片材的最上面。检测部件236检测可动托盘234的位置。

可动托盘234根据从待机托盘220的排纸、从处理托盘224的排纸以及片材的堆积量升降。此外,可动托盘234在检测部件236检测上表面或者最上面的位置接住排出的片材。可动托盘234例如排出一张或者多张片材后,向下方移动。

若检测部件236检测不到堆积在可动托盘234上的片材的最上面,则可动托盘234向上方向移动。可动托盘234移动到检测部件236检测堆积在可动托盘234的片材的最上面的位置,堆积排出的片材。

在这种可动托盘234中,若dc电机240的寿命接近,旋转速度降低,则会产生卡纸,或者片材的排纸的整合状态不良。换言之,排出的片材成为混乱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堆积片材的状态下,若可动托盘234的下降推迟,则处理托盘224的排纸口成为阻塞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若处理托盘224排出片材,则产生卡纸。

此外,若可动托盘234的上升推迟,则处理托盘224的排纸口和可动托盘234的距离成为大于需要的较长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若处理托盘224排出片材,则排出的片材在空中飘动落下,片材的排出的整合状态不良。

在此,后处理装置200若判断dc电机240的寿命临近,则对图像形成装置请求处理速度的降低。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后处理装置200的动作例的图。

图4中示出的ct是用于判断dc电机240的寿命的阈值。在计数编码器242输出的脉冲的计数值成为ct的情况下,判断dc电机240的寿命到来。脉冲的计数值是通过dc电机240驱动而增加的物理量。此外,脉冲的计数值是从后处理装置200的出货时起的总计数值,存储在存储器206。

若计数值低于ct的70%,则控制部202判断dc电机的寿命充足,不进行降低处理速度的请求。另一方面,若计数值大于等于ct的70%,则控制部202进行降低处理速度的请求。

图4中示出的纸间增加请求是使每一张的排纸间隔比平常时增加的请求。因此,纸间增加请求是降低处理速度的请求。此外,由各个纸间增加请求所请求的间隔以纸间增加请求a、纸间增加请求b、纸间增加请求c的顺序增长。

图4示出的动作例在可动托盘234中没有堆积片材的状态下进行。这是因为若在可动托盘234堆积片材,就不能检测出正确的旋转速度。因此,例如根据技术服务人员的指示等,进行图4所示的动作例。

控制部202为了驱动可动托盘234,开始dc电机240的驱动(act101)。控制部202计数编码器242输出的脉冲(act102)。

控制部202判断计数值是否低于ct的70%(act103)。控制部202若判断计数值低于ct的70%(act103:是),则进入act109。

控制部202判断dc电机240是否停止(act109)。若控制部202判断dc电机240停止(act109:是),则结束本处理。若控制部202判断dc电机240没有停止(act109:否),则进入act102。

在上述act103中,若控制部202判断计数值低于ct的70%(act103:否),则进入act104。控制部202判断计数值是否低于ct的80%(act104)。

控制部202若判断计数值低于ct的80%(act104:是),则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请求纸间增加请求a(act105)。其后,控制部202进入act109。

在上述act104中,控制部202若判断计数值低于ct的80%(act104:否),则进入act106。控制部202判断计数值是否低于ct的90%(act106)。

控制部202若判断计数值低于ct的90%(act106:是),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请求纸间增加请求b(act107)。其后,控制部202进入act109。

在上述act106中,控制部202若判断计数值低于ct的90%(act106:否),则进入act108。控制部202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请求纸间增加请求c(act108)。其后,控制部202进入act109。

如上述动作例所示,纸间增加请求的排纸间隔对应于计数值的增加而增加。

在各纸间增加请求所请求的间隔的长度与不进行纸间增加请求的情况相比,是能够使后处理装置稳定运转的长度即可。

在上述图4中,dc电机的寿命通过ct的70%、80%、90%三个阈值判断,但不限定于此。dc电机的寿命可以通过1、2或者4个以上的阈值判断。

dc电机不限定于驱动可动托盘,还驱动其他被驱动部件。dc电机在打孔处理中,驱动对片材打孔的部件。在装订处理中,dc电机驱动将片材订在一起的部件。在折叠处理中,dc电机驱动排出片材的辊。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打孔处理中的后处理装置200的动作例的图。此外,在图3中没有示出用于进行打孔处理的打孔处理机构,但打孔通过dc电机驱动。此外,打孔处理机构包括编码器,编码器将传递dc电机的旋转力的轴的旋转数转换为脉冲。

图5中示出的dt是用于判断dc电机的寿命的阈值。在将计数编码器输出的脉冲而得的计数值转换为打孔的驱动距离并且该驱动距离成为dt的情况下,判断dc电机的寿命到来。驱动距离是通过dc电机驱动而增加的物理量。此外,打孔的驱动距离是从后处理装置200的出货时开始的总距离,存储在存储器206。

图5示出的纸间增加请求与图4示出的纸间增加请求相同。此外,在图5中,增加纸间的理由是为了在每一枚片材打有孔。

若驱动距离低于dt的70%,则控制部202判断dc电机的寿命充分,不进行降低处理速度的请求。另一方面,若驱动距离大于等于dt的70%,则控制部202进行降低处理速度的请求。

图5所示的动作例在执行作业前的初始化动作时执行。因此,实际上不对片材打孔,而打空。这是因为若实际上对片材打孔,就不能检测出正确的驱动距离。因此,例如根据技术服务人员的指示等在执行作业前的初始化动作时进行图5所示的动作例。

控制部202为了驱动打孔器,开始dc电机的驱动(act201)。控制部202计数编码器输出的脉冲(act202)。控制部202将计数值换算为驱动距离,获得驱动距离(act203)。

控制部202判断驱动距离是否低于dt的70%(act204)。控制部202若判断驱动距离低于dt的70%(act204:是),则进入act213。

控制部202判断dc电机是否停止(act213)。若控制部202判断dc电机停止(act213:是),则结束本处理。若控制部202判断dc电机没有停止(act213:否),则进入act202。

在上述act204中,控制部202若判断驱动距离低于dt的70%(act204:否),则进入act205。控制部202判断驱动距离是否低于dt的80%(act205)。

控制部202若判断驱动距离低于dt的80%(act205:是),则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请求纸间增加请求a(act206)。

控制部202设置输送停止时间ta(act207)。输送停止时间是打孔时停止片材输送的时间。若dc电机的旋转力降低,则用于打孔的时间增加。因此,控制部202将输送停止时间增加到比通常时的输送停止时间长的输送停止时间ta。其后,控制部202进入act213。

在上述act205中,控制部202若判断驱动距离低于dt的80%(act205:否),则进入act208。控制部202判断驱动距离是否低于dt的90%(act208)。

控制部202若判断驱动距离低于dt的90%(act208:是),则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请求纸间增加请求b(act209)。

控制部202设置输送停止时间tb(act210)。其后,控制部202进入act213。上述输送停止时间tb长于输送停止时间ta。

在上述act208中,控制部202若判断驱动距离低于dt的90%(act208:否),则进入act211。控制部202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请求纸间增加请求c(act211)。

如上述动作例所示,纸间增加请求的排纸间隔对应于驱动距离的增加而增加。

在各纸间增加请求所请求的间隔的长度与不进行纸间增加请求的情况相比较,是能够使后处理装置稳定运转的长度即可。

控制部202设置输送停止时间tc(act212)。其后,控制部202进入act213。上述输送停止时间tc长于输送停止时间tb。

因此,各个输送停止时间以输送停止时间ta、输送停止时间tb、输送停止时间tc的顺序变长。

在上述图5中,dc电机的寿命通过dt的70%、80%、90%三个阈值判断,但不限定于此。dc电机的寿命可以通过1、2或者4个以上的阈值判断。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折叠处理中的后处理装置200的动作例的图。此外,在图3中没有示出用于进行折叠处理的折叠处理结构,但在折叠处理中使用对折刀片。在折叠处理中,对折刀片的前端塞进片材有折痕的位置。被塞入的片材通过由dc电机驱动的辊加速排纸。将从dc电机驱动开始到排出片材的处理称为排纸处理。因此,排纸处理是通过dc电机驱动来进行的规定的处理。排纸处理需要的时间是通过dc电机驱动而增加的物理量。根据该排纸处理需要的时间,判断dc电机的寿命。

图6所示的t1、t2、t3(t1<t2<t3)是用于判断dc电机的寿命的阈值。若排纸处理时间低于t1,则控制部202判断dc电机的寿命充分,不进行降低处理速度的请求。另一方面,若排纸处理时间大于等于t1,则控制部202进行降低处理速度的请求。

图6中示出的部间增加请求是使部间的排纸间隔比平常时增加的请求。部间是指从排出一部分的最终页开始,到排出下一部分的最开始的页的期间。例如,一部分为10页的情况下,第10页和下一部分的第1页的排纸间隔为部间。因此,部间增加请求是降低处理速度的请求。由各个部间增加请求所请求的间隔以部间增加请求a、部间增加请求b、部间增加请求c的顺序增长。此外,在图6中,增加部间的理由在于在折叠处理中按照每一部分进行排纸。

在图6所示的动作例中,实际上不排出片材,而驱动辊。这是因为如果实际上排出片材,就不能检测出正确的排纸处理时间。因此,例如根据技术服务人员的指示等进行图6所示的动作例。

为了驱动辊,控制部202开始dc电机的驱动(act301)。控制部202开始排纸处理时间的计测(act302)。控制部202若结束排纸处理(act303:是),则结束排纸处理时间的测量(act304)。

控制部202判断排纸处理时间是否低于t1(act305)。若控制部202判断排纸处理时间低于t1(act304:是),则结束本处理。

在上述act305中,控制部202若判断排纸处理时间低于t1(act305:否),则进行act306。控制部202判断排纸处理时间是否低于t2(act306)。

控制部202若判断排纸处理时间低于t2(act306:是),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请求部间增加请求a(act307)。部间增加请求与在图5中说明的相同。

控制部202停止排出加速控制(act308),结束本处理。排出加速控制是指加快排出片材的速度的控制。通过部间增加请求,能够在时间上充裕,因此,控制部202不进行排出加速控制而是匀速排出片材。

在上述act306中,控制部202若判断排纸处理时间低于t2(act306:否),则进行act309。控制部202判断排纸处理时间是否低于t3(act309)。

控制部202若判断排纸处理时间低于t3(act309:是),则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请求部间增加请求b(act310)。其后,控制部202进入act308。

在上述act309中,控制部202若判断排纸处理时间低于t3(act309:否),则进行act311。控制部202对图像形成装置100请求部间增加请求c(act311)。其后,控制部202进入act308。因此,请求的排纸间隔对应于排纸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在上述图5中,dc电机的寿命通过t1、t2、t3三个阈值判断,但不限定于此。dc电机的寿命可以通过一、二或四个以上的阈值判断。

在如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当在后处理装置200设置多个dc电机的情况下,原则上对应于寿命最临近的dc电机进行降低处理速度的请求。例外地,也可以对应于后处理的处理内容,根据最临近寿命的dc电机之外的dc电机进行降低处理速度的请求。

上述的脉冲数存储在后处理装置200的存储器206,但不限定于此。脉冲数例如可以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100,或者连接于网络的服务器等的存储部等。

作为驱动dc电机的被驱动部件,将进行可动托盘、打孔以及折叠处理的辊作为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如,被驱动部件可以是装订器或者输送用辊。

上述各动作例的执行定时可以例如在接入电源时的初始动作中,或者也可以是卡纸被解除时。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通过对图像形成装置请求处理速度的降低,能够使后处理装置稳定运转。此外,通过进行稳定运转,与不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延长实际使用时间。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