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940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起吊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



背景技术:

气动葫芦作为起重机械中的新兴产品,不仅具备电动葫芦跨距大、效率高等特点,而且由于在防爆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能优势,使其应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同时也被同行业公认为世界上最理想的防爆产品。

但是随着气动葫芦应用场合的逐步深入,使用过程中发现对于某些空间受限制或者在低矮的厂房内进行设备的安装或维修时,往往因为气动葫芦的不能扩大有效提升高度,无法完成工作,使得气动葫芦的优势发挥受到进一步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与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突破了气动葫芦因空间受限而无法使用的瓶颈,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包括滑轨运行装置、气动葫芦和吊架,所述气动葫芦通过吊架固定在滑轨运行装置上,滑轨运行装置下方设有牵丝,气管通过牵丝与气动葫芦相连,气管另一端通过气动三联件连接到空压机上,所述气动葫芦的提升链条上设有限位器。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运行装置包括气动马达、减速器、气动跑车、导轨和滚轮支撑架,气动马达通过减速器与气动跑车相连接,气动跑车通过两侧的气动滚轮沿着导轨前后运动,气动滚轮安装在滚轮支撑架上,滚轮支撑架上安装吊架。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采用工字钢式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运行装置通过气动回路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葫芦包括气动马达、输出轴、联轴器、轴承和行星减速器,气动马达通过联轴器与输出轴一端相连,输出轴安装在轴承上,输出轴另一端与行星减速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马达采用叶片式马达。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导轨采用工字钢式,可以节约地面生产用地,使本发明在有限空间内使用;气动葫芦采用叶片式马达,可实现无极调速,行星减速器可实现低速大扭矩的转变;提升链条的下方设置有限位器,当挂钩上升至极限位置时会自动切断气路,保证气动葫芦不会被损坏;气动葫芦配备气动三联件,具有过滤、降压、润滑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包括滑轨运行装置1、气动葫芦2和吊架3,所述气动葫芦2通过吊架3固定在滑轨运行装置1上。

滑轨运行装置1包括气动马达31、减速器32、气动跑车33、导轨34、滚轮支撑架35。所述气动马达31通过减速器32减速后与气动跑车33相连接,所述气动跑车33驱使左右两侧的气动滚轮331沿着导轨34前后运动,所述气动滚轮331安装在滚轮支撑架35上,所述支撑架35下方通过吊架3悬挂气动葫芦2。

所述气动葫芦2包括气动马达41、联轴器42、输出轴43、行星减速器44和轴承45。所述气动马达41通过空压机14产生的高压气体使叶片随转子高速旋转,并将产生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输出的转矩通过联轴器42与输出轴43相固连,所述输出轴43安装在轴承45上,转速经过行星减速器44传递给链轮,链轮带动提升链条21转动,提升链条21的末端安装有挂钩23,挂钩23悬挂工件一起向上运动,同时上升的提升链条21被暂时存放在气动葫芦2左侧的链条收纳袋24中。当工件顶到限位器22时,气动葫芦2会自动停止上升,避免工件顶撞到葫芦机身,同时气动马达41反转,链轮逆向运动,工件随之下降。

实际使用时如图3所示,气动跑车33安装在导轨34上,通过气动跑车33可以带动气动葫芦2在导轨34上左右滑行,所述导轨34的正下方通过牵丝11索引气管12进入气动马达41中,所述气管12另一端连接气动三联件13,保证从空压机14流入气管12中的气体压力始终与气动葫芦2额定压力一致。工作时,按下四向开关51上的启动按钮,整个装置处于启动状态,根据实际需要可实现工件在空间中上下左右四种运动状态,保证了工件在狭小的空间内自由灵活的运动,同时也使工件在有限的空间内上升至最高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净空气动葫芦,属于起吊设备领域。包括滑轨运行装置、气动葫芦和吊架,所述气动葫芦通过吊架固定在滑轨运行装置上,滑轨运行装置下方设有牵丝,气管通过牵丝与气动葫芦相连,气管另一端通过气动三联件连接到空压机上,所述气动葫芦的提升链条上设有限位器;本发明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突破了气动葫芦因空间受限而无法使用的瓶颈,使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技术研发人员:戴传友;马强强;吕鹏程;黄伟;阮学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三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0
技术公布日:2017.12.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